卷子质量可以调理吗(试卷湿了怎么补救)

卷子质量可以调理吗(试卷湿了怎么补救)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5 04:58:15

“真题”,顾名思义,历年考试的原题。和市面上各机构的模拟题相比,真题是最具参考价值的练习题。

但是,消防考试总共才走过了4个年头,真题的数量屈指可数,如何才能利用好真题,将真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今天的内容主要:

一. 真题中发现的出题“潜规则”

二. 真题的典型错误用法

三. 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福]真题中发现的出题“潜规则”

首先,但凡是个重要的考试就会有考试大纲,有考试大纲就会有出题规律!这是考试命题的“潜规则”,也是命题组出题“公平合理”的保障。

很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面对浩若繁星的消防知识点,总觉得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在考场上遇到,为了通过考试,需要把三本书全部完完整整的背下来,做到“无死角”。这样的学习思路,是我一直摒弃的“贪大求全”式学习,不仅会在学习时让自己感到压力巨大,而且毫无疑问将大大降低学习效率。

怎么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我们可以从真题入手,看看在上万个知识点里面,命题组喜欢考察哪些。在众多平庸的“货色”里面,我们要做的,只是搞定最“妖艳”的那几个!

拿《技术实务》这个科目举例,找出“妖艳货色”并不难,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分值统计,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通过历年分值分布统计不难发现,最“妖艳”的第三篇“灭火系统及设施”,每年都要考60分左右!

你吭哧吭哧,又是研究第五篇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又是钻研第一篇的“燃烧类型“”燃烧产物”,有意义吗?考试时候连10分都没有(满分120分)。到最后,也只落得一个学习精神可嘉罢了。

发现了最妖艳的第三篇,进一步就可以找出,具体哪个系统更受青睐。

读到这,相信学友们会说,群主,这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这些重点章节我们早就一清二楚,还有没有别的干货?

有!

经过数据统计和课本内容比对,发现了考试命题的“潜规则”:

潜规则一:每年必有“超纲题”

如果说2015年因为是命题第一年,出题有大量“超纲题”也就罢了,2016年题目水喷雾系统保护输送带的设计长度(课本上只字未提的内容)怎么解释?2017年题目防火门贴面材料燃烧性能(课本上只字未提的内容)怎么解释?……

解释只有一个:他们故意的!

虽然消防考试知识点多,但是真的花时间去记,也不是超出常人能力的事情。所以,为了防止出现大家把知识点计得滚瓜烂熟而导致考试过于简单的情况出现,命题组会故意选择1~2个超出课本内容之外的“超纲题”,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考试难度!(不要哭)

“超纲题”的来源,一般不会跳出消防相关的77本规范,在这里建议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即可,复习过程中,无需为了研究“超纲”内容而去钻研规范,得不偿失。

潜规则二:边角料无招胜有招

这里的“边角料”主要指的是那些“非主流”章节,比如:“消防安全评估”“性能化防火设计”“易燃易爆危险品”“洁净厂房防火”“火灾风险识别”“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等。这些章节的特点就是“内容多”“记忆难”“体量大”。消防安全评估章节整整75页之巨,2017年在75页内容中就考了一个“t平方火”的特征。

对于这些边角料章节出题,真题的思路也非常明确:让你摸不到规律,无招胜有招!目的是为了防止出题点过于集中,被大家轻松拆招。

在这里建议大家对于边角料章节的复习,最好是在考前的2周之内,每天睡觉前作为助眠读物,将内容熟读即可。

真题的典型错误用法

相信很多学友网购了真题,当你拿到真题时,如何使用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

别急,先看看你有没有犯如下几个错误:

典型错误一:操“之”过急

很多同学在刚开始学习时,学完“消防基础知识”背完“特别重大火灾”判定标准后,变迫不及待撩开真题卷,恨不得把从2015年、2016年到2017年、2018年真题中相关的题全都刷一遍。

住手!

俗话说的好“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你知识框架建立起来了吗?知识点联系有概念了吗?消防到底是什么有体会了吗?

过早的刷真题(包括但不限于没有将技术实务、综合能力两个科目完整学习一遍之前的阶段)无助于把握消防考试总体的出题特点和识别题目中设置的陷阱。

因为知识体系的不完整,考生很难意识到题目考察内容在整个科目当中的接连关系,做真题变成了盲目的只追求选出正确选项,无法起到举一反三的复习效果,白白错失了刷真题的“最大红利”(最大红利是什么,下文会讲)

典型错误二:刷题次数过多

有些同学可能会听到市面上某些机构宣传的“刷书刷题“学习法:课本要刷够10遍,真题要反复刷够5遍以上,考试就稳了。

呵呵!

在这里想问一问采用此类学习方法的同学,你是复读机还是复印机?

真题固然重要,但是反复的刷了一遍又一遍,并不能让你熟能生巧,反而会让效率越来越低。原因很简单,人类的大脑有天然的”抑制保护”机制,对于已经熟悉的内容, 重复的输入大脑,大脑会自动降低其“优先级”到最后直接忽略。就好比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鼻子(闭上一侧眼睛,就能清楚看到自己的鼻子),只不过天天重复的输入,大脑自动屏蔽了鼻子的图像。

刷题和刷书也是一样,如果已经对内容非常熟悉了,后期大量重复去刷,就会出现“翻开书什么都会,合上书还是想不起来”的情况。大脑需要的是不同的内容去刺激去激活强化记忆功能。

所以,真题建议刷2~3遍即可,不必反复刷过多浪费时间

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文聊到,真题的“重大红利”,很多同学可能之前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做题不就是练习知识点吗,能选出来正确选项就行,能有什么红利?

做题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点,无论是市面上机构的模拟题还是真题都能达到目的,为什么我在强调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很简单,真题的红利有三:

1. 通过真题把相关知识点从书里给找出来,举一反三

2. 权威模拟考试,估测分数

3. 用真题提高自己的解题阈值,规避垃圾题、弱智题

正确打开方式一:权威模拟考试

有成套真题的同学,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期间(一般时每年10月左右),按照真正考试的时间和科目顺序,将自己置身于考试环境当中,按照整个流程做一遍某年的三科真题。

此种方式主要用来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和考试时间是否够用。特别是对于案例考试,6道大题3个小时,一定要通过真题模拟考试,体验一下自己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的内容。这个模拟考试结果是最权威的成绩预测

正确打开方式二:真题 三合一

对于想通过真题来进行知识点复习的同学,建议不要做成套的真题,可以使用按照章节编写的真题来指导复习。根据考点在题目中出现的频率,可以大概判断出自己复习的薄弱环节。将高频考点通过三合一的专题总结打包背诵,考前1个月,临时抱佛脚,帮助快速提分。

不惑高频考点-根据最新规范编写,全部是核心考点的总结,没有多余废话。一个字,知道考什么开始背吧!

正确打开方式三:找回熟悉的题感

很多同学看着越来越近的考试日期,心里不免会紧张,有些准备不是很充足的同学可能会偏信各机构所谓的“绝密押题”、“权威押题”、“内部押题”、“渠道押题”等。甚至不乏高价买回几张所谓的押题试卷。

对于考前盲目做“野鸡押题卷”的方式,我一直觉得是一种失败的备考收官方式。真正的备考,应该把功夫用在点滴学习的过程中,坚信自己所学已经足够应付考试,而不是到最后了,忽略自己之前的努力,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押题卷”上面。更何况,市面上的“押题卷”多如牛毛,大部分出题质量令人咋舌,结果可想而知。

无论是复习的比较充分的同学还是临时抱佛脚的同学,在快进入考场的前几天,都建议大家再把真题拿出来刷一下:

一来,让大脑适应真题的出题格式和用词设问方式,帮助找回熟悉的题感。

二来,除了个别超纲题,真题的难度分布比较平均,拨乱反正,有助于缓解临考前的紧张情绪,同时明确考点规律。防止有些考生临考前做“野鸡押题卷”被其中的各种偏难怪题影响,钻牛角尖,导致心态失衡,影响发挥。

如果还没有一本高质量真题的学友,抓紧时间备上。[奸笑]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