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聊一下“刷题”,有个家长发给我一套卷子,
孩子考得不是很理想,考了80多分,
有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问如何去解决。
学校老师包括之前认识的一些老师给的一个解决办法都是“多刷点题”,
其实这句话我是比较反感的,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首先你自己去分析一下这套卷子,你认为这个错误出现在哪,
然后让孩子给你分析一遍,你听一下他的错误在哪儿,
然后,你看能不能手把手地带着孩子去告诉他如何去分析、把错误归类。
其实这两步做完之后我发现这个孩子根本不是说题刷得多少的问题,
而是他有一些坏的做题习惯。
比方说,数学有一些多结论的题,就是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是错误的,4个序号,
他处于一个半蒙半猜的状态,
比如1和2我感觉是对的,打个√,然后3和4感觉差不多,可能是错的就打个×,
甚至3和4都不做判断,就直接用排除法去选答案,
这个错误率高正常啊,连错了两道这样的题目。
在这儿说一点就是,4个选项,尤其是不是数字答案的一个选项,
那你四个选项都要逐个判断,把每一个错误都标记出来并改正,
拒绝一些想当然的成分,这样去做题。
虽然一开始比较费时间,但是长期你的做题的正确率会非常高,
排除法毕竟没有那么靠谱。
然后再说一下刷题吧,刷题它是看你怎么刷。
首先咱们先泛泛地说吧,
小学阶段刷题,因为小学阶段主要是训练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主要是计算这个层面的东西,所以小学阶段,刷题是有用的,
你的孩子比别人多刷一本书,确实有用,又快又准。
初中阶段刷题,因为题型量变大了,你再刷题就没有那么有用,
甚至说有些时候几乎没用,那这个时候刷题撑死能把孩子推到85分就不错了。
高中阶段再刷题你试试,基本没用,
第一个是你没时间刷,第二个是你刷不动。
一个题,你半个小时不一定做得出来,你再刷试试?不可能的事。
所以说刷题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东西,
什么时候刷题有用呢?你很明白你自己的短板在哪儿,这一块我会但是我的速度就是起不来,
这个时候,我需要刷;
那另外一个就是我没有见到这一块的所有题型,我想见一遍,
那这时候你需要刷题,也就是说刷的时候是刷专题。
刷题的前提是你必须得对自己有一个足够的深的认知,
而不是一拍脑袋,我多买一本书刷刷吧。
现在的教材书叫教辅书,都是这抄抄、那抄抄,差不多的,
你刷一本、两本本质没什么区别。
然后另外一个做个形象的比喻吧,毕竟好多家长他已经对知识比较遗忘了。
刷题就像止痛药,咱们有病,比方说咱们头疼去医院,医院医生不给你诊断,
直接直接给你开个止痛药,你吃完了之后确实立马不疼了,
但问题是,这个病治了吗?
没治。
你肚子疼去医院也不给你诊断,也给你开了止痛药,
那止痛药,一个止痛药打天下,你觉得这事靠谱吗?
你会发现并没治,但是当时效果出来了。
现在好多老师也是这样,为什么你一问他:
孩子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成绩为什么起不来?
他就说“你孩子题刷得不够”。
这句话有错误吗?没错。
但是老师连分析都没分析,你就直接甩了个刷题不够,是不是有点太不负责任了,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然后另外一个,刷题不够我刷啥?我不至于从头到尾刷一遍吧?你给我一个专题行不行?
再就是刷了之后真有用吗?孩子有那么多时间吗?
这些东西没人去考虑,因为某些人的不负责任,
觉着,反正刷题是万能的吗!你刷呗,刷了肯定没什么坏处。
这句话确实没错,确实刷题没什么坏处,
但是好多家长也不去理性去分析这个事,
真的是老师说啥就是啥,跟圣旨一样,你也不去评估一下这个老师到底负责不负责。
老师说刷题有用直接去书城买一本书,
“孩子,刷吧,每天给我做10页!”
孩子又不是机器,他也会反抗。
拧着来去做10页,你觉得有什么效果吗?
学习数学是这样的,就是首先你要有一个很客观的自我分析,
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儿,刷题只能解决熟练度和见的题型量不够这两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都得自我分析,你有这个问题才行,才能刷题。
然后我希望家长也理性一些,别啥事儿都怪刷题不够,哪有那么多时间啊!
一天多少个小时是清醒的,孩子已经累成那个样了,为什么要刷那么多题啊。
数学,它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
抽象的事,你应该带着他去分析一些逻辑、分析一些规则。
比方说我孩子计算能力有问题,
那我是不是应该告诉他第一步干啥、第二步干啥、第三步干啥,
然后甚至说把汉字写在旁边,带着他手把手地走几遍,
然后这时候他就知道他的错误属于哪一类错误。
比如我去括号、符号有问题,我去括号容易漏乘,我去分母容易漏乘,
这种错误进行归类的话,这个孩子会少犯这一类的错误,
这时候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
别动不动就直接刷题,这个我比较反感。
另外学习是一个慢慢抽象的过程,尤其是数学。
越抽象的东西,你越大量的累积是很愚蠢的一个行为,
应该事先明白规则再去适当的累积,不应该用经验主义去刷题。
举个例子啊,比方说二次函数,二次函数还介于抽象与不抽象之间,
你刷题你能够知道二次函数的一些别的性质吗?
你刷题你能够知道一些以前存在的定理吗?
你能够自己推出定理来吗?
不能。
那我为什么不能先知道这个定理,然后再去证明这个定理,再去应用这个定理呢?
我为什么要急切地刷题呢?
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到底是先有理论,还是先有实践的问题。
如果一个事比较简单,你通过反复实践去产生理论,没什么问题,
如果这个事非常复杂,你的高度不够,
你就必须先接受别人的理论,接受完了之后再去努力指导自己的实践,
这就变成了个哲学问题。
反正综合来说吧,小学阶段刷题有用,确实有用,
初中阶段刷题撑死85分,高中阶段刷题几乎没用。
第一个你刷不动,第二个你没时间刷,
刷题只能解决两类问题,
第一个、熟练度,你会,那是熟练度不够,做题速度不够,
第二个你见识的题型量不够,这时候需要刷专题。
好,关于刷题怨言比较多。
希望这些事、这些观点分享出来能够有更多的人看到,
能够让孩子们没有那么痛苦,
学习哪有那么的痛苦啊,如果你觉得很痛苦,那就说明你的路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