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很多中学生抱怨:
每次大考试,数理化都有题没做完。其实有些题目,多给些时间想想,是可以想出来的。我应该怎么样去提高做题速度呢?
做题速度慢,考试时间不够用,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
所以,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01
做题速度慢的几点原因
1. 能力不足
计算能力、审题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不足,难以把握题目的真实含义,还有阅读和写字的速度慢都会造成做题速度慢。
2. 题目不熟练
有的学生对题目缺乏有效的训练,导致有些常考题型也不熟悉,在审题、读题、寻找解题方法上面花费的时间就会比较多。
3. 性格因素
有的学生做事比较马虎,经常都是优哉游哉的,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走神,导致浪费大量时间。
4. 缺乏条理
有些学生总是想到做这一道题就做,有时候这道题没有做完,又跳到另一道题,这样会拖慢做题的整体速度。
做题速度慢其实是一种习惯,一种坏习惯。
要纠正这种坏习惯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可通过以下训练方法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02
做题速度慢的改进办法
1. 做题训练
大家都知道利用做题来提高做题速度,但是却没有好好的规划。
建议同学们无论是出于冲刺角度还是做题速度训练角度,都用简单题和中等题来训练。
并且顺序是从选择题开始,然后是简单、中等的解答题,而后是填空题,最后有时间了,再去练习“倒一”大题。
在选择题的训练上,减少死记硬算,多加入思考的比重。
处理选择题上,思维和技巧摆在第一位。
要充分利用题目和选项之间的暗示,多比较少计算,多动脑少“动手”。
如特殊值的代入、选项的代入,多用直接法(直接理解)、排除法(选项逆推)等,少从头到尾死算。
选择题是只考虑结果而不考虑中间过程的题型,要始终本着“少算少错,多算多错”的道理,加大理解分析判断等比例做题。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也能大量缩短考试时间,即达到短期内提升成绩的目的,也达到提高做题速度的目的。
然后是中等题和简单题。
我们要总结做题过程的思维和解答步骤,你会发现即使是不同的题型,在解题思路上也有太多的相似点。
把这些相似点总结出来,你会发现可以应用到各个题型。
如理综的物理,几乎都是按照题目表述的步骤罗列表达式,然后联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数学除了排列组合,其他题只要你能正确的用式子或未知数表达出题意,通过补充题目和所求差距,或寻找问题成立的前提条件(正向推导和逆向推导),都能够把试题拿下。
2. 性格调整
平时训练时一个字一个字的念题目(或默读),做题时强迫自己规范好草稿。
不要东一块、西一块乱写,把草稿当作作业来写。
好动的同学平时做题时强迫自己坚持做下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磨练出“稳当”的性格。
3. 能力训练
此处针对计算、写字慢、阅读有问题的同学。
计算能力不足,是由于逻辑推导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这一点在短时间内,只能通过大量的计算推导来提高。
训练的时候要多思考公式之间的转换与关联,多观察同样、不同的字母之间所代表的含义以及转换关系。
至于写字速度慢,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写的慢,然后逐步加快即可。
阅读慢或者记不住的同学,平时多朗诵,多读适中篇幅的一些文章或题目,逐渐加长即可。
4. 通过做题培养正确的考试习惯
刚开始训练时,要讲究一看二想三动四回顾。
先看清题意,再思考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关联,然后再动手,最后总结。
当你习惯了这些步骤后,就能快速答题了。
切忌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之前,一拿到题就闷头做。
当你掌握一定的思维和技巧,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时,才能一拿到题,就开始动手。
5. 限时训练好处多
1)量大且持续时间长
这里说的不是总量,而是每一次训练的时候,题量必须要够,连续做题的时间要长,而不能浅尝辄止。
在训练及选题的过程中,最好要同科同类。
2)限时做题
每一道题或每一套题都掐好时间,前面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训练解题思维。
当你总结完解题思维后,要尽量缩短做题时间。
做模拟卷的时候,至少缩短规定时间的10-30%左右(最后一道大题若不会做可留下相应时间)。
当你能够稳固在这个时间段答题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太多问题了。
最后一句话:只要大家付诸行动,做题速度肯定会有所提升,就再也不用担心考试时间不够用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学高分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