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卷出题的老师都去哪里(中考出题老师封闭全过程)

中考试卷出题的老师都去哪里(中考出题老师封闭全过程)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4 23:53:17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有些教辅小视频从上上周就开始了最后的疯狂,竟开始炒作“中考出题老师来自哪个区”的话题了,背后逻辑不就是通过显示自己对中考出题的“拿捏”让学生们报名最后的押题班和点睛班这一类课程么?因此,他们搞出了“中考数学出题是南开区教研老师,文科类出题老师是和平区教研老师等等”,殊不知南开数学教研员老师前不久还给全区做了教研辅导,这种谎言真的是太假太假了。

那么中考前这最后一周,如何做考前最后的复习安排,稳住成绩的同时尽可能多拿分,就以最为重要的数学学科为例,说明如下:

1、和平区、南开区的孩子们,因为区统考数学模拟试卷相比全市水平就偏难,所以就不必在一味钻研难题,毕竟中考出题为照顾全市各区学生水平,基本上难度都会低于和平区、南开区统考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中考数学出题老师很少会邀请和平区、南开区的老师们参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和平区、南开区的孩子们,要回归课本,把之前易错题拿出来复习一遍,对于难题,梳理下各个模型思路,把难题中涉及思路的错误问题,在重点记一下;而其他区的孩子们,如果平时就按照和平南开的水平进行训练的(比如说参加我们圈子培训的外区学生),复习方式可以完全等同于和平、南开区的学生,如果没有按照和平南开区水平训练的,就要对这两个区至少近两年的难题类型归类熟悉一遍,至少了解考过什么,在对比中考真题,梳理下可能的潜在考点,以备考时之需,虽然时间不多,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到时考试时混个题型眼熟,也比两眼一抹黑、完全没见过更好;当然,对于基础易错题,还是怎么都要挤点时间看看的。

2、中考出题还是以基础题目为主,难题为辅,就算是这两年中考出题越来越难的趋势下,基础题目的数量和难度上,基本没有任何变化,顶多就是考点题号有了些微调,而提升难度是还是出在难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全面性上,考察目的一个就是拿到题目后,能不能建立起缜密准确的逻辑思路,另一个就是在思路清晰后,能不能把所有结果考虑全面,这个真的是就是在通过数学的方法考察个人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际能力了,同时又加强了计算能力的检测,所以,这最后一周就要根据中考题号,进行逐题考点分析串讲,了解题目的出题点要考的内容,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容易在哪里出错,老师阅卷时哪里容易给扣分;涉及大题各种类型时,每一类型近几年考过没有,都考过几次,其中哪个类型又是今年可能重点会考的,哪个类型考的可能性较小;再有就是答题规范格式,统一梳理一遍给分点,该有的步骤即使感觉是“废话”也要写全,可以省略的步骤一定不要浪费时间按部就班写全了。

中考数学拿到好的分数,就是要“了解考什么,如何答,怎么拿到分”,这依次递进的过程。对于这中考出题点最后的串讲,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辅导老师,这个最后时候不要在听他们练什么24、25题的难题了,是时候该让其给予串讲中考出题点都在考什么了,这样有助于孩子对中考题型的整体认知,在考试时减少紧张程度,都了解了每道题大概要考察什么内容,剩下的就是对所学到的知识平稳输出了。这个串讲不必太长时间,2、3个小时就能说清楚(我们圈子培训大概用时2个小时左右),因此有条件的学生和家长,还是不要放弃这最后串讲的机会。

3、中考数学时间是在下午2点开始,从最后这周开始,就要进行适应时间的自身调整,有些孩子下午爱困,或者精神头不好,2点又是感觉最疲乏的时候,如果可以不去学校了,那么下午2点开始准时进行数学练习,可以适应提前吃午饭,午休一小时,完全仿照中考考试作息,找找考试时的感觉,避免中考时不适应昏昏欲睡;如果还需要去学校,就尽量保持午休的安排,养成中午能小睡一会儿的习惯,也可避免中考时精神状态紧绷而过于兴奋,考完语文一科后,不能尽快平静下来,浪费了中午时间,到了下午2点时,就会感觉相当的疲乏,直接影响水平的发挥。

综上所述,最后一周的数学复习,就是放平心态,调整好作息时间;回归课本,复习基础易错题和难题解题思路;具备条件的,可以对中考出题点的考察知识点内容进行下串讲。不提倡在大量做题,更不提倡只做难题,千万不要让孩子太劳累了,要积攒体力,三天内七门考试对孩子体能也是个巨大考验。

最后补充一句,所说的串讲如果目前不具备条件,孩子做好第二点也是可以的,没必要在花大价钱去找这种串讲课程了,万一找到名不副实的,到给孩子增加负担了,这个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听进去。

作者得道Albert专注天津教育,寻求学业规划、转学择校、志愿填报、辅导培训等方面,欢迎交流咨询。

Ps. 得道数学是Albert老师在学业规划咨询之后,创建的一个培训圈子体系,借名“得道”,意在“取乎其理,道在其中”,目的就是探求题目的内在规律,掌握解题之道后,做出来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本文为得道Albert原创,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并关注。

作者其他文章,可点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