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出茶圈的一道高考化学题。
福建的高考化学题:蒸、捣、焙、烘这4个茶叶加工程序里哪一个最不可能有化学反应?我的答案很明确的,是蒸。大部分人基本上答案都是封,现在标准答案还没出来。茶经里面其实他的原话叫:穿之封之之,拍之背之,穿之封之。因为唐朝那时候做的都是绿茶,蒸青绿茶。
蒸类似于现在所指的杀青,捣就是揉捻,拍之其实就是松解,焙之就是干燥,穿之就是精制加工,封就是指封藏。其实这道题就是在考物理变化跟化学变化的关系。
什么叫化学变化?a物质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如果仅仅只是单一物质a的变化,大A小a或者说A+A=,它的化学属性依然是a,就是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是什么?就是a,遇到了b,变成了c(a+b=c)。这道题也让我们茶界的人,引起了一个不小的争论。
在寻求正确答案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进行一次茶学理论的回顾,我觉得挺好的。从化学层面去解这道题,我觉得应该是真的。这四个工艺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分界线就是捣。捣是什么?捣,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揉捻。
揉捻最大作用就是破壁,破坏细胞壁。因为破坏了细胞壁以后,茶叶里面的有机物质,就处在一个混居的状态。a可以遇到b,可以遇到c也可以遇到d。化学反应的环境条件一旦具备,就开始发生化学反应。
所以当茶叶经过揉捻以后,它就会发生许许多多很复杂的化学反应。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揉捻之前就没有化学反应。揉捻之前没有化学反应的,所有的物质它都是各安其所的。怎么能发生化学反应?长在山上的茶树叶看不到任何的化学反应,只有比如变大、变小都是一些量上面的变化。
量的变化就是物理性,评论区的茶友们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