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高考模拟试卷地理答案(2024江西地理试卷答案完整版高考)

江西新高考模拟试卷地理答案(2024江西地理试卷答案完整版高考)

首页地理更新时间:2024-09-15 14:24:17

地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村坐落于国家 4A 级景区,开发于 1999 年,其农家宾馆有着完整的发展脉络和成长线索。某地理研究组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重渡村在常年经营农家宾馆的 300 余户中,近半数家庭顺利实现了生计传承,其余家庭大多处于父子共营或子代创业阶段,宾馆也由传统宾馆向民宿转变。下图示意重渡村旅游生计代际传承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栾川县重渡村剩余的 300 家农民自发经营的宾馆能够得以保留,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政府的正确引导 B. 亲子代优势互补

C. 丰富的旅游资源 D. 信息网络的完善

2. 自快速发展阶段开始,亲代放弃经营者角色,传递给子代,主要是因为子代经营能够

A. 有效响应市场需求 B. 运用先进管理技术

C. 降低宾馆经营风险 D. 遵循政府规范引导

3. 推测栾川县重渡村乡村旅游生计代际传承对当地及景区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管理逐渐规范 ②助力脱贫攻坚

③夯实产业基础 ④提升旅客体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融雪侵蚀是指因冰雪融化形成地表径流而发生的侵蚀过程,受坡度、土壤水分、汇水面积影响。融雪地表坡侵蚀形成断垄型细沟。黑龙江省某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为横垄农田,冬季留茬,但留茬后的土地易造成土壤侵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实地考察发现该小流域垄坡坡顶断垄型细沟发育较少,主要是因为坡顶

A. 坡度较大,积雪厚度较小 B. 风力较大,融水蒸发较强

C. 土质坚硬,不易遭到侵蚀 D. 气温较低,顶部面积狭小

5. 该流域横垄农田冬季留茬,主要目的是

A. 保护土壤结构 B. 涵养土壤水分

C. 提高土壤温度 D. 抵御风沙灾害

6. 冬季留茬后易造成土壤侵蚀,是因为入冬前留茬地土壤

A. 地温较高 B. 土层浅薄 C. 质地疏松 D. 水分较多

辽中南城市群是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地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下图示意 2013~2018 年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联系网络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联系网络的转变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A. 双核结构解体 B. 辐射范围扩大

C. 人口趋于分散 D. 发展差距缩小

8. 该城市群中有两个城市相互联系一直较强,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城市

A. 空间距离较近 B. 地域文化相近

C. 区位功能互补 D. 行政等级较高

冰塞,是指封冻冰盖下面堆积大量冰花、冰块,阻塞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河段水位壅高的现象,需要冰盖前的冰流量大于冰盖下的冰流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位于南拒马河节制闸上游,全长约 19km,主要采取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保持节制闸前水位稳定),其冷冬年冰塞灾害严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左图为冰塞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下列关于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B. 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C. 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D. 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10. 在水深较浅时,造成高流速对冰塞风险概率的影响呈现图示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流速增大利于蒸发,水体温度较低

B. 前缘冰盖厚度薄,冰碎屑物易下潜

C. 流水侵蚀能力增强,冰塞体被冲垮

D. 冰塞体收束水流,形成碎屑物增多

11.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冰塞现象,下列对策中最适宜采取的是

A. 全程地下输水 B. 定期人工破冰

C. 调节供水流速 D. 调节供水水深

下图为某河段洪水过程水位与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造成 P 点和 Q 点水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河床宽度 B.河床高度 C.河流流量 D.河流流速

13.若此次洪水泥沙冲於以侵蚀为主,则( )

A.P 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B.P 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C.Q 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D.Q 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苯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来源于汽油等有机物的蒸发和燃烧,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大气光化学烟雾、气溶胶形成有着密切关系,BTEX 刻画了苯系物污染程度大小。某研究小组对上海某地大气苯系物成分进行采样研究,研究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缺失)。已知该地周围有新建居住区施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推测苯系物污染严重时短时内的气温变化和成因为( )

A.降低,太阳辐射减弱 B.降低,大气辐射增强

C.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 D.升高,地面辐射增强

15.图示时段 II 最可能是( )

A.6:30~11:30 B.11:30~15:30 C.15:30~20:30 D.20:30~6:30

16.若苯系物释放量保持稳定,则下列关于新建居住区的方位和某月 8 日和 15 日时段 I 风速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8 日风速更大 B.西部,15 日风速更大

C.东部,8 日风速更小 D.西部,15 日风速更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4 分)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大豆虽然原产于我国,但我国的大豆单产和种植面积较低,大豆人均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豆粮食安全问题紧张。2001 年,中国加入 WTO,对我国大豆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下表示意我国与美国大豆单产和种植面积的差异。

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1)从我国自身角度,分析造成我国与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与较大差异的原因。(6 分)

(2)简要分析加入 WTO 对我国大豆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4 分)

(3)请你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维护我国大豆粮食安全建言献策。(4 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20 分)

第四纪期间临汾盆地经历过多次河湖环境的演变过程:临汾盆地汾河沿岸早期为湖泊,形成湿润环境下的古土壤,后来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小,即发生大幅度湖退现象,湖泊逐渐演变为河流,并形成了河流阶地。临汾盆地某地两岸发育了阶地 T1、T2、T3 及湖蚀台地,湖蚀台地上有大量的黄土柱,某地理研究组根据探测数据绘制出该地地貌沉积横剖面图及 T3 阶地沉积相剖面图。经研究发现,湖退现象通常与干旱气候和构造抬升有关,在汾河盆地古湖泊湖退过程中,曾发生过一次滑坡崩塌。

(1)说明临汾盆地上覆黄土的形成原因,并指出古湖泊发生湖退时的气候特点。(4 分)

(2)分析古湖泊大幅度湖退同时 T3 台地沉积相出露形成台地的机制。(6 分)

(3)指出 T2、T3 及黄土柱的形成先后顺序,并描述黄土柱形成的地质过程。(8 分)

(4)从土壤性质角度分析 T2 的形成原因。(2 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8 分)

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江西南部,是传统的“木匠之乡”。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南康手艺人南下珠三角,90 年代初部分返乡创业,开办家具作坊,但经济效益较低;随后家具作坊遍地开花,家具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有学者将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现今的南康家具产业正处于第三阶段,已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称为中国中部的家具产业基地。

(1)说明起初南康家庭作坊式家具生产经济效益低迷的原因。(4 分)

(2)评价南康家具产业第二阶段生产模式对家具产品销售的影响。(4 分)

(3)说明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南康区家具产业进入第三阶段的作用。(6 分)

(4)列举南康区家具产业进入第四阶段可能采取的措施。(4 分)

2023 届高三第三次学业质量评价测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半数家庭顺利实现了生计传承,其余家庭大多处于父子共营或子代创业阶段”可知,剩余的 300 家农民自发经营的宾馆已实现或正在进行生计传承。而材料“宾馆也由传统宾馆向民宿转变”可知,旅游市场需求从简单住宿向高质量“求乐”转变。亲代由于观念较为传统,且接触互联网信息较少,市场敏锐度下降;而子代更注重“求乐”,市场敏锐度高,却缺乏发展宾馆的物质支持,故亲代向子代提供物质支持,子代帮助亲代响应市场需求,剩余的宾馆充分发挥了亲子代优势的互补性,顺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了持续发展。其余的宾馆由于没有亲子代的生计传承,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被淘汰,故 B 正确。政府的正确引导、丰富的旅游资源、信息网络的完善,是宾馆能够发展的条件,但不是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在同行竞争中保留下来的条件,故 ACD 错误。

2.【答案】A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随着时间发展,亲代市场敏锐度下降,对市场的响应能力降低,故须将经营者角色传递给具有高市场敏锐度的子代,以有效响应市场需求,故 A 正确。由图观察可知,快速发展阶段亲代并未将管理者身份传递给子代,说明子代能够运用先进管理技术不是其主要原因,B 错误;

快速发展阶段亲代并未将管理者和所有者身份传递给子代,说明亲代对子代的信赖度并不高,放弃经营者角色不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C 错误;亲子代经营在遵循政府引导方面差别不大,故 D 错误。

3.【答案】D

【解析】规范管理主要取决于政府作用,亲子代生计传承对其影响不大,①错误;亲子代生计传承使景区经济充满年轻活力,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②正确;旅游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有利于夯实旅游产业基础,③正确;亲子代生计传承使宾馆由传统宾馆向体验型民宿转变,利于提升游客的体验,故④正确。综上所述,D 正确,ABC 错误。

4.【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融雪侵蚀是指冰雪融化形成的地表径流而发生的侵蚀过程,受坡度、土壤水分、汇水面积影响。垄坡坡顶由于气温较低,积雪融化较少,且坡顶面积有限,汇水面积小,积蓄的融雪径流少,故融雪侵蚀微弱,断垄型细沟不易发育,数量较少,D 正确。坡顶的坡度不一定大,故 A 错误;坡顶气温较低,融水蒸发较为微弱,与坡底差异不大,故 B 错误;坡顶土质不一定坚硬,故 C 错误。

5.【答案】A

【解析】冬季留茬是指耕地收获后仍然保留部分植株,这样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减弱风力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和结构,故 A 正确。黑龙江冬季较为寒冷,水分蒸发较少,且来年春天积雪融 水量大,留茬对涵养土壤水分的作用不大,B 错误;由于冬季没有作物耕种,对土壤温度的要求较小,故 C 错误;东北地区风沙灾害发生较少,D 错误。

6.【答案】D

【解析】留茬地由于有植被涵养水分,土壤水分较多,冬季冻胀作用明显,春季冻土融化后土壤质地更为疏松,更易受侵蚀,故 D 正确;地温较高与留茬地土壤更易遭受侵蚀关系不大,故 A 错误;留茬地土壤由于有植被保护,土壤不易流失,土层更厚,故 B 错误;入冬前由于留茬地土壤疏松与春季融雪侵蚀强关系不大,且留茬地土壤入冬前由于水分更多,土壤可能更紧实,故 C 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2013 年仅有两城市间联系较强,2018 年后各城市间都形成了直接的联系,有利于增强区域间交流,扩大了各城市的辐射范围,故 B 正确;尽管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但 2013 年双核心城市城市联系构建早,发展起步早,到 2018 年仍未该城市群的核心,双核结构依然存在,A 错误;城市间联系增强,不一定推动人口分散、缩小发展差距,可能造成人口集聚、发展差距扩大,故 CD错误。

8. 【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城市为沈阳和大

连,这两个城市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城市功能存在差异,二者加强联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故相互联系一直较强,C 正确;空间距离近、地域文化相近、行政等级与二者联系较强关联性较小,故 ABD 错误。

9.【答案】C

【解析】由右图分析可得,冰塞风险概率随着水深增加颜色越来越浅,说明水深增加,冰塞风险概率减小,二者呈负相关,故 A 错误,C 正确;在水深2.0~3.8m 时,流速增加,冰塞风险概率颜色越深,冰塞风险概率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但水深4.0~5.0 时,情况则相反,二者呈负相关,故不能直接概括二者的相关性,BD 错误。

10.【答案】B

【解析】观察右图可知,水深较浅时,流速越大,冰塞风险概率越大。观察左图可知,冰塞体是大量冰花冰块在冰盖作用下下潜,并在冰盖下底面附着沉积形成的。流速增大时,流水的侵蚀能力较强,对冰盖前缘侵蚀强烈,使其厚度变薄,并将冰盖塑造成有利于冰碎屑物下潜的锥形;冰碎屑物大量下潜,附着形成冰塞体,会增加冰塞风险概率,故 B正确;由于气温和水温本来就比较低,流速增大对蒸发的影响较小,故 A 错误;流水侵蚀能力增强冲垮冰塞体,会使冰塞风险概率更小,故 C 错误;冰塞体收束水流,形成碎屑物增多,没有体现流速对冰塞风险概率的影响,故 D 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京石段全长 19km,全程地下输水、定期人工破冰成本较高,故 AB 错误;不同水深下流速和冰塞风险概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以通过针对不同水深调控流速来降低冰塞风险概率,C 正确;由材料可知南水北调中线主要采取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京石段位于节制闸上游,即闸前,水位应保持稳定,不宜变动水深,故 D 错误。

12.【答案】B

【解析】 洪水过程前后的水位变化取决于河床泥沙冲於强度。当河段泥沙侵蚀强于泥沙淤积时,洪水过程中河床高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当河段泥沙淤积强于泥沙侵蚀时,洪水过程中河床高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故水位主要与河床高度有关,B 正确。洪水发生前后河床宽度变化小,故河床宽度对河水水位的影响较小,故 A 错误;Q 处流量高于 P 处流量,假如河水流量是主要因素,Q 处水位将高于 P 处,与实际相反,故河水流量不是主要因素,C 错误;河水流速不会影响水位变化,故 D 错误。

13.【答案】C

【解析】此次洪水以河流侵蚀为主,说明河流对河床的侵蚀作用更强,河床高度整体下降,引起水位整体下降,故洪水过程由P点到Q点呈顺时针转动,Q 点水位回落;洪水过程中,流速由快到慢,说明Q 点流速更慢。故 C 正确。

14.【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苯系物污染主要来自于汽油的蒸发和燃烧。白天气温高,有利于苯系物蒸发,且白天汽车尾气排放多,故苯系物污染严重时主要为白天。苯系物与气溶胶形成密切相关,气溶胶在白天的影响主要为降温,短期内可以反射太阳光线,减少太阳辐射,使大气降温,故 A 正确,BCD 错误。

15.【答案】D

【解析】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时段 II 的 BTEX 整体最小,说明苯系物蒸发和燃烧较少,应为气温较低、汽车使用最少的下半夜,故 D 正确,ABC 错误。

16.【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风向为东南、东北风时,BTEX 值最高,说明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东部,施工地应该位于采样点的东部,BD 错误;8日和 15 日时段 I 风向一致,温度大致相当,但 8 日的 BETX 明显更高,说明苯系物污染更为严重。而风速小时,苯系物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程度更严重,故推测 8 日的风速更小,故 C 正确,A 错误。

17.【答案】(

1)大豆生长要求较为严苛,在我国种植地域有限,不利于种植面积推广;我国农业技术较为落后,单产较低;气候季风性强,降水不稳定,多旱涝灾害,易造成大豆减产;种植其它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更高,大豆种植积极性低迷。(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拓宽我国大豆进口渠道,增加大豆进口量,缓解大豆供需矛盾;(2 分)削弱我国本土大豆的市场竞争力,打击大豆生产积极性,降低大豆自给率。(2 分)

(3)加大大豆种植补贴力度,颁布大豆津贴政策,提高生产积极性;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产大豆良种,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利用他国土地资源优势,互助生产。(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18.(1)原因:风力搬运黄沙,受地形阻拦,风力减小,泥沙沉积,形成上覆黄土。(2 分) 气候特点:湿润。(2 分)

(2)由于湖退时气候湿润,故干旱气候与湖退现象关联度较小,构造抬升是湖退的主要动力;(2 分)

由于构造抬升,大量湖水外泄,面积减小,T3 湖泊沉积相出露;(2 分)湖泊渐渐向河流演变,下蚀能力增强,T3 沉积相被侵蚀,剩余部分形成台地。(2 分)

(3)顺序:先形成 T3,再形成黄土柱,再形成 T2。

(2 分)地质过程:滑坡崩塌形成堰塞体,阻断河流形成湖泊;(2 分)湖水受风力带动,形成湖浪,侵蚀湖岸,形成柱体;(2 分)风力搬运沙土在柱体处堆积,形成覆盖黄土,柱体受黄土覆盖,形成黄土柱。(2 分)

(4)T2 黄土下发育古土壤,说明下切时期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下切侵蚀能力增强, 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T2。(2 分)

19.(1)家庭作坊经营,规模小,资金不足,生产能力有限;(1 分)家具在路边销售,市场狭小;(1分)起步晚,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度不高;(1 分)生产产品较为低端,附加值低。(1 分)

(2)家具部件化、单品化生产,生产成本较低,使得产品价格较低,具有销售价格优势;(2 分)野蛮扩张,精益化程度低,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美誉度低,不利于产品销售。(2 分)

(3)家具产业集聚,利于统一规划管理,推动家具作坊管理精细化;(2 分)家具产业集聚,利于进行技术交流与创新,促进品牌建设;(2 分)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参与世界市场竞争。(2 分)

(4)加强产业品牌建设,打造特色,提升知名度;引进技术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产品研发设计,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建立相适应的销售、物流体系;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和美誉度。(每点 1 分,任答 4 点得 4 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