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地理试卷及答案(2024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高中世界地理试卷及答案(2024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首页地理更新时间:2024-09-15 13:34:22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为大家分享的是:高中地理|世界地理习题汇总(附解析),收藏备用!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

(2022·北京)索科特拉岛石灰岩广布,岛上生长着独特的植物——龙血树,叶片为蜡质,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索科特拉岛( )

A.北面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B.全年高温多雨

C.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

D.属于火山岛

2.龙血树( )

A.树冠宽大,为争夺阳光

B.树干粗壮,利于储水

C.蜡质叶片,可减少蒸腾

D.板状根系,利于吸水

3.(2022·北京)南亚北部的农业秸秆焚烧和森林火灾在春季最为密集,地球化学证据和对污染事件的分析显示,南亚是青藏高原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区域。图为南亚大气污染物进入青藏高原的途径示意图。读图,南亚大气污染物( )

A.秋冬季对青藏地区影响更大

B.夜晚随山谷风抬升传输明显

C.减缓青藏高原冰川融化速度

D.威胁“亚洲水塔”水资源安全

(2022·北京延庆·统考模拟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哥斯达黎加( )

A.三面临海,多优良港湾

B.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C.山区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

5.哥斯达黎加每年大量香蕉出口西欧,其海运路线主要经过( )

A.北太平洋暖流

B.赤道暖流

C.印度洋季风洋流

D.北大西洋暖流

二、选择题组

(2022·北京)下图为我国某地百年老城民居,当地民居以土木、砖木构成,排布密集,数十条巷道曲折狭窄,巷道(图6)上方常有“过街楼”覆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位于我国( )

A.太行山以东 B.长白山以西

C.南岭以南 D.昆仑山以北

7.巷道被“过街楼”覆盖主要是为防( )

A.雨雪 B.日晒

C.风沙 D.蚊虫

三、综合题

8.(2022·北京)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矿是制造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数百万年前,“锂三角”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锂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富锂盐湖、盐沼。“锂三角”地区锂矿储量约2903万吨,占全球各种类型锂矿总储量的76.1%。该地区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较少,易于开发利用。截至2018年末,“锂三角”地区锂矿产量约2.13万吨,开发程度非常低。2020年我国超过70%的锂矿来自进口。预计到2025年“锂三角”地区锂资源产能约33万吨,将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我国锂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下图为“锂三角”地区示意图。

(1)说明“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的形成过程。

(2)指出“锂三角”地区锂矿资源的优势特点。

(3)分析我国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的意义。

9.(2022·北京)2021年6月,在距日照海岸线130海里的黄海深处,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网箱首次实施规模化收鱼,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冷水鱼类(最适生存温度为12~18℃)取得成功。图为多年夏季平均温度(℃)在水面以下5米、10米、25米层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绘图表示甲处夏季水温垂直变化,据图说出夏季安置网箱的深度范围。

(2)运用海洋权益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此海域建立海洋牧场的合理性和意义。

(3)说明离岸养殖相较于近岸养殖的优势。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由图的经纬度可知,索科特拉岛位于印度洋以西,亚丁湾以东,北与亚欧大陆的阿拉伯半岛相望,A正确,C错误;由植被叶片为蜡质,可知该地不是全年高温多雨,B错误;索科特拉岛曾经与大陆相连,在大约6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大陆分离,为大陆岛,D错误,故选A。

2.受寒流和东北信风影响,该岛屿气候炎热干旱,巨大密集的树冠使地面阴凉,减少蒸发,A错误;枝干粗壮利于收集水分并将其导流至根系,B错误;蜡质叶片有利于反射太阳光、减小蒸腾,保存水分,C正确;板状根系,主要起到支撑树干的作用,D错误,故选C。

【点睛】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的独特植物,其树冠茂密,形似雨伞,叶片为蜡质。该树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带,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龙血树受到损伤时,会流出红色的树脂, 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3.D

【详解】南亚地区受到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吹西南风和冬季吹东北风,青藏高原位于南亚的北部,位于东北风的上风向,因此秋冬季对青藏地区影响较小,A选项错误。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夜晚山谷降温慢,形成低压,山顶降温快,形成高压,风应该由山顶吹向山谷,由青藏高原吹向南亚地区,南亚大气污染物不易进入青藏高原地区,B选项错误。南亚的大气污染物进入青藏高原时主要是吹西南风和吹谷风时,会使大量南亚地区的暖空气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加快青藏高原冰川融化速度,C选错误。大量冰川融化,为会威胁亚洲水塔”水资源安全,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亚洲水塔是指喜玛拉雅——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是除极地冰盖以外全球第二大的冰川聚集地,该地区孕育了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七条亚洲的重要河流,因此被称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造成河流的季节性洪水和总体径流量减少,将直接影响淡水资源的供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生活在七大河流域内的大约13亿人口(当中九亿在中国和印度)都可能面临水资源不稳定,甚至短缺的危险。而冰川退缩,湖泊萎缩,冻土退化,土壤含水量减少,加之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也会导致草场退化,鼠害增多,土地沙漠化,河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影响水源。

4.B 5.D

【解析】4.三面临海,但海岸以平原为主,少优良港湾,A错误;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B正确;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错误;纬度低,季节变化不明显,D错误;故选B。

5.哥斯达黎加每年大量香蕉出口西欧,主要的路线是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大西洋-欧洲西部;途中经过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区,D正确;没有北太平洋暖流流过,A错误;不需要经过赤道暖流流过海区,B错误;印度洋季风洋流位于北印度洋海区,C错误,故选D。

【点睛】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是位于拉丁美洲的一个总统共和制国家,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多火山地震;气候以热带雨林为主。

6.D 7.B

【解析】6.由图片中“平顶、窗小”可知,当地降水少;太行山以东、长白山以西、 南岭以南地区降水多,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昆仑山以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D正确。故选D。

7.由第1题分析可知,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雨雪少,蚊虫少,AD错误。晴天多,太阳光照强,巷道被“过街楼”覆盖是为了防日晒,B正确;窗小是为了防风沙,C错误。故选B。

【点睛】建筑与环境: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8.(1)地壳抬升,未退却的海水在洼地积水形成内陆盐湖;周边富锂岩石被风化、侵蚀,径流将锂盐带入盐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锂盐不断富集。

(2)有富锂盐湖、盐沼及富锂岩石,锂矿储量大;伴生元素少,品质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

(3)满足我国对锂矿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发展;开辟国际锂矿进口新渠道,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锂矿开发对环境污染较大,减少国内开发,有利于保护本国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以“锂三角”地区的发展为背景, 涉及盐湖的形成过程,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及进口锂矿对我国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锂三角”地区在地质时期原为海洋,后来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该地区与海洋分离,未退却的海水在低洼处聚集,形成内陆盐湖;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山上的富锂岩石在风化、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部分含锂岩石从山上崩塌,后被流水搬运至湖泊中沉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纬度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使得锂盐不断在湖区富集。

(2)根据材料可知,“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盐沼及富锂岩石众多,锂矿储量丰富;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少,品质高,易于开发利用;据图可知,该地盐湖(沼)分布集中,开采条件好。

(3)我国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可以缓解我国锂矿资源紧张状况,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锂矿石进口渠道,使我国锂矿资源进口多元化,增加国家锂矿资源储备,保障我国的锂矿资源安全;锂矿开发对环境污染较大,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可减少国内开发,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9.(1) 网箱应设置在10-25米深度的范围内。

(2)合理性:距海岸线130海里,处于我国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内(其所在区域处于我国大陆架)。

意义:建立海洋牧场,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资源类型,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3)养殖空间更大;海区生态环境更优,水产品质较高;相比近岸养殖污染小

【分析】该题以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网箱和多年夏季平均温度(℃)在水面以下5米、10米、25米层的分布图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绘图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维护国家领土权益的观念。

(1)由图可知,甲处夏季水温在深度5米处,水温在21-23℃之间,在深度10米处,水温在17-19℃之间,在深度25米处,水温为12℃,由此可画出甲处夏季水温垂直变化(注意:需要绘制横、纵坐标轴及坐标轴名称、水温变化用曲线表示);根据材料可知冷水鱼类最适生存温度为12~18℃,因此可知网箱深度应该放置在水温12~18℃的深度范围内,大致在10-25米之间。

(2)合理性:该区域距日照海岸线130海里,属于我国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所享有的权力包括: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因此所处位置合理。

意义: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可以保证国家渔业资源安全,其次,体现了我国对于海洋权益的行使,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3)离岸养殖与近岸养殖相比,距离陆地较远,同时也距离人类活动较远,因此海域污染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生态环境更加优越,养殖的鱼类品质更好,此外离岸养殖海域面积更加广阔,养殖空间大等。
来源: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