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初中九年级人教版地理同步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初中九年级人教版地理同步测试卷)

首页地理更新时间:2024-09-08 07:45:57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积(zǎn)  困(è)   夫(nuò)   不容发(jiàn)

B.尴(gà) 和(tiáo) 灰(jìn) 宠辱忘(jiē)

C.拜(yè) 怨(chàng) 伤(zhòng) 箪食壶(jiāng)

D.勾(dàng) 白(shà) 桑(zǐ) 大发雷霆(tí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赃物 汹涌 伶俐 皓月千里

B.忧戚 折扣 重叠 不醒人事

C.端祥 隔膜 驱除 抽丝剥茧

D.嬉闹 逞能 疏懒 矫揉造做

3.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莫高窟是无数位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一座恢弘的艺术殿堂。

B.天冷了,妈妈打电话提醒我要穿多一点衣服,我对妈妈的话置之不理,结果今天就感冒了。

C.你不要受谣言困扰,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始终坚持做人做事的原则,相信谣言会不攻自破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 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你在一旁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弟弟本来就笨,您再生气也没用!”

B.“妈妈别管了,还是要爸爸来教才行!”

C.“你们都别着急,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吧。”

D.“为什么这样子!大晚上的,会影响邻居休息呀!”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他们永远的故乡。

B.《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学生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小红和妈妈走进校园,她穿着红色的上衣,看上去美丽极了。

D.就快毕业了,我回忆三年的时光,耳边回响着我们清脆的笑声和灿烂的笑容。

6.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④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予。

⑤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A.④⑤①③② B.①④⑤②③ C.④①③②⑤ D.①⑤③②④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

(2)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联想到古贤得重用而生起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分)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二十四五年纪。

(1)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选文那官人是_________,请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有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

9. 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蓠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让国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从而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你结合国家和自身实际谈谈对“合作共赢”的感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5分)

文化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广泛而具有人文意味的概念。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从价值观念到审美情趣、从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你捕捉不到文化的“真身”,却又能感觉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人民的生活好不好、人民的日子美不美,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话语权”。

  ②文化,让精神生活更丰富。“民以食为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民生活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能否填饱肚子吃饱饭,“食”得饱就是天大的幸福。但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们除了要肚子里“食”得饱,还需要精神上“食”得好,唯此,才有幸福可言。精神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听一首好歌……每一样都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③文化,让道德情操更高尚。要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谈传统文化。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中内含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和内容,其中包括道德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等等。推动文化发展,有助于使优秀传统美德以更多新的面貌、新的形式、新的手段、新的途径得以传承和弘扬。由此,道德才不会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得太快而落于后、逊于色,也不会因为无声无形而被冷落或“雪藏”。道德,会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被彰显。道德,会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友善与互助,会让全社会多一些和谐与安定。

  ④文化,让国人内心更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是每个中国人学习的内容,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也日益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目光。吃中国菜、说中国话、过中国年……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人们以学习中国文化为时尚、以学懂中国文化为资本、以融入中国文化为快乐,这些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感自豪、深感荣耀。文化,让今日国人更有自信。

⑤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了国家的美好明天,为了民族的美好未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挺我们的文化!

   (摘自武汉文明网,作者卢文,有删改)

10.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化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B.在议论的方式上,本文属于立论。

C.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结构。 D.第③段中的“雪藏”一词是保持清新活力的意思。

11.“文化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一个长句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谈到了传统文化,请列举出至少三种你所钟爱的传统文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20分)

雪继续下

田杕

我是高五那年才考上的大学,后来,就留在济南工作。

其实,我完全有可能在高三那年考上,根本用不着复读,这全都怨我父亲。我不叫父亲爹,也有很多年了,万不得已就叫他“哎”。父亲一开始不习惯,后来也就习惯了。这种局面的形成,始于上高一那年。

那年的冬天,放寒假了,父亲赶着牛车出现在了县一中的大门口。父亲让我把铺盖全都搬到车上。我愕然。父亲说,你娘病了,家里没钱了,你在县里花销大,咱供不起了,还是转到咱乡高中吧,不用住校,省钱。我当然一万个不愿意,县一中是省重点,进了县一中,一只脚就算迈进大学门了,我费了很大劲才考上的。乡高中一年也就能考上两三个吧。坐在牛车上,我一路哭,父亲一路抽烟,下了一路的大雪,回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工作后,我就很少回去,除了过年。等有了孩子,就更有了借口,孩子小嘛,家里没有暖气嘛,于是连过年也不回去了。

孩子三岁的时候,母亲打电话催回去过年,带着哭腔,说家里装土暖气了。再也没有借口了,只好应承。母亲在电话里立马高兴,说让你爹去接你,咱邻居二满刚买了一辆小面包。

我一直拖到年除夕上午才走,到县城火车站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多。这是个小县城,火车站已经空了,除了漫天飞舞着的雪花,就只有几辆接站的车。

一出站,就看见父亲瑟缩着身子,跺着脚,双手凑在嘴边,捧着一团白气,见了我们就赶紧上前,笑得有些谄媚。回来了?嗯,甜甜,叫爷爷。爷爷。唉,好孩子。父亲接过我老婆手中的行李,带领我们去坐车。

我们没看见小面包,却见到了一辆牛车,还搭着棚子,一头老牛披着一身雪,在左顾右盼。

这就是你找的车?我很诧异。

嗯,下大雪,二满说路滑,他不敢开。大年除夕的,都不出车了,钱再多也不中。好不容易才凑了这么一套,现如今都不怎么养牛了,牛不好找,排车倒还是咱家的排车。父亲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甜甜倒是挺高兴,又跳高又拍手,可见着稀罕物了。看见孩子高兴,我老婆那张已经冷下来的脸,马上暖和了,嗯,牛车,我也没坐过,是挺好玩的。看见他俩高兴,我也跟着高兴起来,那就快上车吧,怪冷的。

父亲连忙制止,等一下,我上去先把火盆点着。这辆车父亲可真是费心了,铺着一圈褥子,摞着两床被子,中间是一个小火盆,下面垫着几块砖头,砖头固定在车上,火盆固定在砖头上,火盆上还罩着一个罩子,安全工作也做得很足。

父亲手忙脚乱地把火盆点着,怕我不放心,解释道,上好的木炭,没烟。我们都上了车,用被子围着腿,烤火。父亲坐在棚子外面,鞭子一扬,啪的一声,驾,牛车缓缓启动。

外面的雪下得很大,透过门帘的缝隙,我看到了一道晃动着的白——这就是父亲落满雪的后背的一部分。我老婆说:“外面太冷了,让咱爸到里面来赶车吧。”我说:“甜甜,叫你爷爷进来赶车。”甜甜就喊:“爷爷,外面冷,你到里面来赶车吧。”父亲很高兴的声音传进来:“好孩子,不用,那样不得劲,还透风撒气的,别冻着你们。”

牛车慢慢悠悠地行走在白茫茫的原野上。天越来越黑,我掀开帘子,只见天地间一片模糊,远远近近的村庄都隐在雪后,只能看到屡屡升起的爆竹的火光,路只剩下一条长长的轮廓,雪中的老牛很是吃力。父亲偶尔扬起的鞭子,将漫天的雪抽出一道缝隙。父亲成了一个雪人,我觉得这漫天的雪仿佛全都落到了父亲一个人身上。

我挪到父亲身边,将一件羽绒服披在他身上,说:“这是甜甜妈让我给你披的。”父亲说:“谢谢!还是你披吧,我不冷,你娘给我做的棉袄棉裤厚实着呢。你们那衣服不行,一冻就透。”然后,羽绒服就转移到了我身上。

“小波,你还记得十七年前那个下午吗?咱们也是坐着牛车,从一中回家,也是下着大雪。”“嗯。”

“小波,你还记恨爹吧?那年,爹不该让你转学,害得你多复读了两年,多遭了两年罪。”“也不全怨你,我娘生病,家里不是没钱嘛。”

“话虽如此,事后我想明白了,其实,也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把牛卖了,也可以再借一借……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不说了。”然后,就是抽烟。到家的时候,鞭炮声已经连成片,二十来里路,走了近四个小时。

吃过年夜饭,母亲在厨房里刷碗,我过去跟她聊天。母亲说,刚才你叫他爹,他可乐坏了,你看他喝成那个熊样,多少年没喝醉过了。我说:“那辆车我爹可是费心思了,他说下雪路滑,二满不敢开车。”母亲一撇嘴:“瞎说,人家二满是老司机,多大的雪没见过?你爹跟我说给你打过电话,是你说甜甜想坐牛车。”我愣了一下,没再接茬,赶紧将目光转移到窗外。

雪继续下,父亲的车伫立在院子里,越发厚实。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9期,有改动)

14. 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开头写“我是高五那年才考上的大学”,又说“我完全有可能在高三那年考上,根本用不着复读,这全都怨我父亲”,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

B.孩子三岁的时候,母亲带着哭腔打电话催回去过年,可见儿子多年没有回家,母亲想念儿子,想念儿子的孩子。

C.父亲用牛车接儿子回家,是想以此表达歉意,唤起儿子的爱,路上有更多的交流,从而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

D.“我挪到父亲身边,将一件羽绒服披在他身上,说:‘这是甜甜妈让我给你披的。’”这句“我”借孩子妈妈的名义叫父亲多穿件衣服御寒,说明“我”内心已经被父爱所感动,已经开始原谅父亲了。

15. 本文题目“雪继续下”,含义丰富,试分析题目的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分析其表达作用。(6分)

(1)牛车慢慢悠悠地行走在白茫茫的原野上。天越来越黑,我掀开帘子,只见天地间一片模糊,远远近近的村庄都隐在雪后,只能看到屡屡升起的爆竹的火光,路只剩下一条长长的轮廓,雪中的老牛很是吃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愣了一下,没再接茬,赶紧将目光转移到窗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一下父亲的形象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8-21题(15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8.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 )(3分) 

A.杂然而前陈者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人不知而不愠

19.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日,更定矣 是:_____________(2)与余舟一 芥:_____________

(3)余强饮三大而别 白:_____________(4)是金陵人,此 客:______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2.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份情怀,一丝感动。这照片,有的让人震撼;有的充满温馨;有的承载着永久的思念。照片里有写满故事的身影:风雨中,父亲为家人撑伞的背影透着温暖;医院里,老人望着窗外的背影刻着孤单;阳光下,孩子奔跑的背影迎着希望……或许照片会泛黄,但记忆闪闪发光。

请以“最不舍得删除的照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2)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1.C  2.A  3.A 4.C 5.A 6.A

7.(10分)(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雾凇沆砀 (3)月是故乡明 (4)相见时难别亦难(5)千里共婵娟 (6)鸡声茅店 (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8)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8.(4分)

(1)(2分)水浒传 施耐庵

(2)(2分) 林冲 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9.(8分)

(1)(2分)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每条信息各1分,意思对即可)

(2)(2分)孝敬父母: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每个事例各1分,意思对即可)

(3)(4分)国家层面有“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各种各样的合作,以求共同发展和进步。作为学生而言,我们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成绩,同时也能在成长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国家、自身层面各各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50分)

(一)(15分)

10.(3分)D

11.(6分)文化,让精神生活更丰富,让道德情操更高尚,让国人内心更自信。

12.(3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3.(3分)示例:中国书法,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服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二)(20分)

14.(3分)C(父亲用牛车接儿子回家,仅仅是因为“甜甜想坐牛车”,可见父亲为了让小孩子高兴,不辞辛苦冒雪赶牛车,不能不使儿子深受感动。)

15.(5分)雪继续下,一语双关,一方面是自然现象,天上的雪不停地下着。(2分)另一方面,雪也是父爱的象征,父爱如初。当年父亲因为无奈,雪天用牛车把我从重点高中拉回到普通高中读书,愧疚一直埋在父亲心里,而现在父亲雪天用牛车到车站接我一家回家,用他的爱温暖了我。(3分)

16.(6分)

(1)环境描写,渲染了雪天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父亲不辞辛苦,坚持赶牛车接孩子们回家的深沉的爱。(3分)

(2)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我内心的震撼,表现了我惭愧与感动。(3分)

17.(6分)父亲因为孙辈想坐牛车,就大雪天亲自赶着牛车拉孩子一家回家过年,体现了父亲不辞辛苦,慈爱,关爱孩子。父亲在牛车里用上好的没烟的木炭把火盆点着,把车里弄得温暖而安全,可以看出父亲关爱细致入微。父亲因为母亲生病无奈将我从重点中学拉回到普通乡中,耽误了孩子前途,一直将愧疚埋在心里,没有过多解释,体现父亲任劳任怨,朴实深沉。(言之有理即可)

(三)(15分)

18.(3分)B

19.(4分)(1)这(2)小草(3)酒杯(4)客居

20.(4分)

(1)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雪,西湖中人、鸟、声音都没有了。

(2)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21.(4分)①对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独特美景的热爱和迷醉;②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③不随流俗、清高自赏的闲情雅致;④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