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第一节 地球仪(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直径和赤道半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掌握纬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人类是如何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
-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直觉感知阶段:
初期观点:天圆像张开的伞,地方像棋盘(“ ”)
“ 说”
后期观点: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着的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 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既蛋壳包着蛋黄。
(2)推测阶段: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 。
(3)证实阶段: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 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 洋→ 洋→ 洋→大西洋。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 确证阶段: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 。
2.地球的大小:
结合教材“图2-11 地球基本数据”完成填空,并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字母 | 表示意义 | 大 小 |
A | 约 千米 | |
B | 约 千米 | |
C | 约 平方千米 |
【互动探究】
探究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 ,再看到船身。
(2)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现象:
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所以人们通过地球的影子是 形的,来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典例】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据此回答:图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2.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 | 比较项 |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 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平均飞行速度为800千米/时) |
3.用太阳和月亮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1)太阳:我的表面积约6090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倍。
(2)月亮:我的周长约1.09万千米,地球的周长相当于 倍我的周长。
【典例】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至少需要多少布料( )
A.5.1亿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5.11平方千米 D.5.1亿立方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