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山,大地的肌肤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蒙古、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2.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 )
A. 2 万多千米
B. 1.8 万多千米
C. 1.5 万多千米
D. 2.2 万多千米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 河南省
B. 湖南省
C. 甘肃省
D. 山西省
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 山地和高原
B. 山地和丘陵
C. 丘陵和平原
D. 高原和盆地
5.下列叙述中不是我国的气候特征的是( )
A.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6.天门市所属的温度带是( )
A. 热带
B. 寒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7.《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手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
A. 巴颜喀拉山脉、东海
B. 唐古拉山脉、渤海
C. 唐古拉山脉、东海
D. 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8.我国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是指( )
A. 长江下游
B. 黄河下游
C. 淮河下游
D. 珠江下游
9.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注入太平洋 B. 都属于外流河 C. 冬季都有结冰期 D. 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二、综合题
10.读我国沿 36°N 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是________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阶梯; B 是________高
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阶梯;C 是________平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阶梯;a 是________
山脉,是 B 与 C 的分界线。
(3)这种地势的分布特点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
11.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和________气候显著。夏季我国盛行的是偏________(南、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__洋和南面的________洋,气候性质是____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冬季我国气候性质与夏季相反,是____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________(均匀、不均匀)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我国年降
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
(3)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的“春风”,从地理角度解释看,应该
指的是我国季风中的________(夏季风或冬季风)。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我国疆域辽阔,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部有韩国、日本;东南部有菲律宾,南部有马
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
2.【答案】B
【考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我国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长约 18000 千米,东临渤海、黄海、
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陆上海岸线的知识,学生加强记忆。
3.【答案】C
【考点】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解:河南省简称豫,湖南省简称湘,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山西省简称晋.
故选:C.
【点评】熟记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D
【考点】我国地势特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解:全国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故选:D.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
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
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5.【答案】D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的显著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
著.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我国气候的显著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7.【答案】D
【考点】我国气候分布特点
【解析】【分析】天门市位于秦岭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牢记温度带的划分。
8.【答案】C
【考点】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主要支流与湖泊、河段划分、流经地形区、
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 个省
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知识,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11 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 6300 ㎞。
9.【答案】B
【考点】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主要支流与湖泊、河段划分、流经地形区、
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我国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是指黄河的下游,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
重,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起来,下游地势平坦,水流速度缓慢。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的是黄河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10.【答案】C
【考点】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主要支流与湖泊、河段划分、流经地形区、
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
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所
以长江冬季无结冰现象.
故选:C.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 个省级行政区
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 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24 万平方千米.
二、综合题
11.【答案】(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青藏;一;黄土;二;华北;三;太行
(3)自西向东流
【考点】我国地势特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⑴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⑵由图可知,图中 A 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B 是位于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C 是位于第三阶梯的华北平原,a 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线上的太行山。
⑶这种地势的分布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2)青藏、一、黄土、二、华北、三、太行;(3)自西
向东流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的特点,学生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我国三级阶梯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认识。
(3)考查的是地势对河流的影响,学生加强理解。
12.【答案】(1)季风;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寒冷干燥
(2)不均匀;夏季;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夏季风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⑴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我国盛行的是偏南风,
夏季风主要来自于东面的太平洋和南面的印度洋,气候性质是温暖湿润,冬季我国气候性质与夏季相反,
是寒冷干燥。
⑵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的“春风”从地理学角度看是指我国季风中的夏季风。
故答案为:(1)季风、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寒冷干燥;(2)不均匀、夏季、从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3)夏季风。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的特征的知识,学生从我国的海陆位置上分析。
(2)考查的是我国降水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3)考查的是季风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