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23年七上地理期末试卷

巴中市2023年七上地理期末试卷

首页地理更新时间:2025-02-10 19:35:16

南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纬30°35′~31°51′、东经105°27′~106°58′之间。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南部、营山、仪陇、蓬安、西充五县,代管省辖阆中市。东西跨度143公里,南北跨度165公里。总面积12 479平方公里。东与达州相邻,南与广安相连,西与遂宁、绵阳接壤,北与广元、巴中毗邻。中心城区位于市境西南。东至达州249公里,南至重庆158公里,西至成都215公里,北至广元201公里。

南充市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 “绸都”,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人。南充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角经济区要冲,地处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之地利,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以下为四川省南充市以及下辖各区(县、市)地图,欢迎各位有需要的朋友浏览、下载、交流。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与支持,谢谢!

南充市在四川省位置示意图

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尧、虞舜之前便谓“果氏之国”,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是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的驻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孕育了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史学大家陈寿、天文历法巨匠落下闳和忠义大将军纪信等众多历史名人。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均诞生于此。

南充环境优美,宜居宜游。隽秀嘉陵江婉约而至,悠悠西河如玉带穿织,山融于城,城融于水,山水人文和谐相融,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特质明显。南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41.7%,空气质量优良。南充位于嘉陵江生态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风景名胜遍布,风光旖旎秀美,三国遗迹、古城风水、将帅故里、嘉陵风光魅力独具,拥有国家5A级风景区—阆中古城、朱德故里风景区。

高坪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纬30°35′-31°51′,东经105°27′-106°58′之间。东北与蓬安县相邻,南面与岳池县接壤,西部与顺庆、嘉陵两区隔江相望。境域南北直距39.5公里,东西直距35.4公里,辖区面积813平方千米,人口约60万,辖19个乡镇(街道)。

高坪人文璀璨,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即以“果州”著称,汉置安汉县,隋设南充县,1993年撤县建区,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宋代白塔、淳祐故城、凌云山、金城山、天下第一曲流等为代表的自然人文景观闻名遐迩。境内盐卤及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开发前景广阔。

高坪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丝绸之乡”“柑橘之乡”的美誉,先后获得四川省先进文化县、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区等殊荣。

高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处于成渝经济区北部,西距成都200公里,南至重庆150公里,坐拥嘉陵江76公里江岸线,独享嘉陵江东岸,是建设“成渝第二城”的主阵地,是融入成渝的桥头堡,发展空间巨大、发展潜力无限。

嘉陵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西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处东经105°45′0″—106°0′0″之间,北纬30°27′30″—30°52′30″之间。全区面积1179平方千米, 2022年末户籍人口671717人。嘉陵区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川东北中心,“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与成都、重庆构成三角形的2小时经济圈,是四川省“K”字形的重要节点,在地理位置上有着非常重要的衔接、带动和辐射作用,交通四通八达。

唐尧、虞舜之前,嘉陵即为“有果氏之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皆为都、州、府、道、署的治所,自汉朝设安汉县开始,已有2200多年。嘉陵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址众多,民间文化艺术独具特色。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以嘉陵江、凤桠山等依山傍水为典型自然环境特征的山水文化;以南充西区革命游击队等为典型特征的红色文化;以七宝寺书院群、田坝会馆、羊龙庙等文物为载体的历史文化;以丝绸文化主题公园为典型特征的丝绸文化、以凤垭山天乐谷景区为典型代表的孝道文化等。西晋时陈寿读书、归隐和编撰《三国志》的万卷楼闻名海外,佛教圣地七宝古刹历史悠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田坝会馆至今保存完好。

嘉陵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拥有各类旅游资源景型20余种,比较著名的有     西河风景区、乳泉山珠山风景区、凤垭山天乐谷风景区等。 

阆(làng)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美誉。全市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下辖23个乡镇(含1个民族乡)、5个街道,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0.85万人。

阆中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阆中在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始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县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清初曾在此设省会20年。这里诞生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唐代兄弟状元尹枢尹极、北宋三陈两状元,三国蜀将张飞在阆中镇守7年,初唐滕王李元婴在阆中营建隆苑,诗圣杜甫在阆中留下60余首诗篇,红四方面军在阆中渡江长征,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阆中和谐共存,三国文化、科举文化、春节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繁荣,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现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近2平方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拥有8处国家级、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3项国家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实物宝库。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阆中历史上曾作为古蜀道的重要隘口和交通枢纽,现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境内有阆中古城5A级旅游景区、天宫院4A级旅游景区和嘉陵江山、凤舞天宫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古城内有汉桓侯祠、贡院、道台衙门、中天楼等著名景点,古城周边有锦屏山、魁星楼、白塔山、东山园林等知名景区。

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县政府驻地南隆镇。南部最早于公元前206年置县,总面积22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9万人。

南部历来被视为四川的"北道孔衢,东西要害",是川北地区交通枢扭和物资集散地。南部县山川秀丽,名胜众多,如四川十大立佛之一的北宋禹迹山大佛、杜甫题咏的晓霞观、元代古刹醴封观皇娘坟、陈氏三状元故里等古迹和有"西南第一湖"美誉的升钟水库、红岩子风景区、袁家寨旅游景区、建浩寺等自然人文景观早己蜚声省内外,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蓬安县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春秋系巴国地,秦系巴郡,汉初置安汉县,公元507年置相如县,明太祖洪武年间设蓬州,1913年改蓬州为蓬安县。蓬安县介于北纬30°44′-31°17′,东经106°10′-106°41′之间,东西宽22.11千米,南北长61千米。全境从西北至东南呈长条状,纵长横短,略似一条吐丝的蚕。东出达州通湖北,南进广安达重庆,西经顺庆进成都,北上巴中出秦川,面积1332平方千米,总人口67.76万人。

蓬安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县、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四川省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蓬安素有“中国锦橙第一县”的美誉。蓬安县城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型史诗歌舞剧《相如长歌》、嘉陵江民俗风情剧《蜀红》、周子古镇、“百牛渡江”生态奇观等文化旅游品牌国、省闻名。

南充市顺庆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纬30°41'—31°16',东经106°—107°1'。东临嘉陵江,与蓬安县、高坪区隔江相望;北与南部县、西充县接壤;西与西充县和嘉陵区毗邻;南连嘉陵区。全区总面积555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办事处,7个乡(镇),截至2022年底,常住人口83.1万人。

顺庆区是南充市中心城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是南充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川东北金融、商贸、物流中心,交通信息枢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三国文化之源,是朱德、胡耀邦、张澜学习、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大将罗瑞卿的故乡。

西充县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跨东经105度36分4秒至106度4分7秒,北纬30度52分4秒至31度15分7秒,东西长44.7千米,南北宽42.4千米,面积1108.6平方千米,西充县现设置乡(镇、街道)23个,其中:乡5个、镇16个、街道2个,截止2022年末,常住人口41.4万人。

西充,历史人文交相辉映,是久负盛名的文化大县。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置县,至今已有1395年历史。自古崇教尚学,耕读传世,先贤辈出,人文荟萃,“诳楚存汉”大将军纪信、三国硕儒谯周、唐代高僧何炯、“保路运动”先锋罗伦、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江震、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创始人张澜等皆诞生于此。

仪陇县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设立郡县制仪隆县,唐大历年初(768年)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隆”字,改为仪陇县。仪陇县东西延绵61.35千米,南北宽56.7千米,面积1767平方千米,辖37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06.29万。

仪陇县历史悠久,底蕴厚重,自南朝梁天监元年置县,迄今已有1500多年建县史,积淀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惊艳全球的川北大木偶艺术发源于此,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世代传承,神秘独特的客家文化历久弥新,古韵飘香的“三乡”文化(剪纸、篆刻、书法)源远流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和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山县,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介于巴河、嘉陵江之间。东南与渠县接壤,西南与蓬安县相邻,北与仪陇县依为唇齿,东北与平昌县错如犬牙,是南充市的东大门,南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故乡相望,北与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旧居相依,有着东出达川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近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的地理位置。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状”而得名,建县已达1400年,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誉,从宋至清共产生57名进士,古往今来均系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全县幅员面积163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9月,营山县辖3个街道、18个镇、8个乡,2022年末,公安局户籍总人口87.2万人。

营山历史悠久,文明渊源深厚,文化珍品荟萃,各类人才辈出。古城遗址3处可考。十景虽残,而白塔仍巍立城东。太蓬山石刻和摩崖造像,溯唐至今,历历在目。更有宋代窑藏、恐龙化石、李特读书堂、青羊宫、西月台、孔雀洞、龙形寺等文物胜迹,引人入胜。

以上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及时联系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