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呢喃(ní) 濡养(rú) 坍塌(tān) 间不容发(jiān)
B. 麾下(huī) 摇曳(yè) 箴言(zhēn) 自惭形秽(huì)
C. 栖息(qī) 嘶哑(sī) 驰骋(chéng) 鸠占鹊巢(jiū)
D. 枉然(wǎng) 鲜妍(yán) 飘逸(yì) 铮铮(zhēng)作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宽宥 法琅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B、亵渎 旁骛 不可明状 俯拾既是
C、佝偻 天骄 红装素裹 理至易明 D、劫掠 摇曳 断章取意 坦荡如砥
3、古诗文默写。(8 分)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
《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离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变化之景的是: , 。
《醉翁亭记》中,写出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 , 。
4、名著阅读。(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B、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1)B 节诗歌描述了鸟儿歌唱的两个对象:( ) , ( )。(2 分)
(2)请结合语段概括:“土地”凝聚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追求?(2 分)
5、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⑤②
6、9月 23 日是秋分日。自 2018 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 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张培奇) 9 月 23 日,由各部门组织承办的河南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河南新郑“红枣小镇”举行。河南省领导及河南各界农民代表千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共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河南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以“传承农耕文明,共庆五谷丰登”为主题,通过“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促丰收”等形式,全面展示河南悠久厚重的中原农耕文化、现代农业发展新成就、农村改革发展新变化和中原农民新创造。
材料二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加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1)请用简洁的语言为材料一拟写标题。(不超过 20 字)(2 分)
(2)材料二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2 分)
(3)下图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标识。请介绍该标识的构图设计理念。(4 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 28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 7-10 题。(共 16 分)
绿秋
①门卫又换了保安。上个保安还没认太清,如果脱去工作装,如果出了小区门,就完全认不得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差不多换了五六个了,比走马灯走得还快。都是自愿离开的。
②罪魁祸首是一个来小区捡拾破烂的老太太。
③她哪里是来小区捡破烂?是上班,比上班还勤,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来,一大早就来,围着垃圾车瞅,扒, 翻,挑,认真耐心的劲儿仿佛有人将一枚钻戒掉进垃圾车,恰好被她看见。
④阳光漫进垃圾车的时候,小区的人陆续出动,恰逢她翻到高潮,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
⑤有人实在受不住,对她说,请注意点儿公共卫生。她接到宣战书似的,严肃起面孔,调集全身气力,沉闷而很有气势地说,碍你啥事!仿佛再回嘴就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了似的。那人就去找保安。
⑥保安警告她要注意公德,她不理。保安说再这样就不让你进小区了,她便低眉顺眼起来,连说好好好,注意公德。门卫很有成就感地转身走了,才走出去一两步,她可劲儿朝地上吐一口,该怎么飞扬还怎么飞扬,该怎么跋扈还怎么跋扈。
⑦保安再走过来时,脸色就不那么淡定了,说话的语气也硬邦起来。她若有所思地清清嗓子,突然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俩人就开始吵。她突然伸出比手臂长出几倍的铁钩子,挑起一撮垃圾抛向保安。
⑧保安向队长吐诉,队长脸一沉,这点儿小事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⑨下一个保安仍然搞不定这点儿小事,于是门卫开始走马灯似的换人。
⑩小区人一肚子火气没处撒,便给她起了个外号 ——会说话的苍蝇。会说话的苍蝇和保安又吵起来了。会说话的苍蝇比母老虎还瘳人。会说话的苍蝇比会飞的苍蝇还可恨……
⑪新保安来后的第三天,我去门岗取件。他没话找话地说,听说有个老人每天来小区捡拾垃圾。心想,他定是初来乍到,想找人说说话儿,又不知道说什么。我应付一句转身朝门外走去,看见她,推着三轮往外走。我告诉保安,她就是你要打探的那个老人。
⑫话音未落,保安擦着我的衣角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笑灿灿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她瞄他一眼,继续往前走。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翕动着。
她忽然转过脸来,望着他,表情软和和的。她忽然开启嘴唇和他说起什么。她忽然脸一沉,蹬上三轮走了。
⑬一天,经过垃圾车,顺手将手里的破纸箱丢进去,保安走过来说,以后像纸箱这类可回收的东西丢外面就行。这才猛然想起,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而且垃圾车的盖子总是盖得严实实的,再不用憋气或捂鼻孔了,地面、甬路也干干净净的。不禁佩服起他来,赶走了会说话的苍蝇,既顺了小区人的心,自己又平添一份收入。
⑭又一天,走到大门外那棵光秃秃的合欢树下,保安从玻璃窗里朝我招手。我走进门去,他指着桌上的一个纸箱说,大娘送来的,说是她家菜园里种的,送给大家尝尝鲜,并让我替她谢谢咱小区的人。
⑮大娘?谢小区的人?保安听到我的心声似的,笑说,就是来咱小区捡拾垃圾的那个老人,我给她说,小区的人看她那么大年纪了,商量好把能卖钱的东西放一起,让她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来拿就行。
⑯伸手打开纸箱,翠碧的绿涌进眼睛,又从眼睛溢出来,看哪儿,都是簇新的绿。
7、文中新保安到来前后,多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3 分)
新保安来之前 | 新保安来之后 | |
保安对老太太的做法 | 警告老太太、和老太太争吵 | ① |
环境的变化 | ② | 垃圾车的盖子总是盖得严实实 的,地面、甬路也干干净净 |
老太太的变化 | 捡垃圾不注意卫生,态度飞扬跋扈,惹众怒 | ③ |
8、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 分)
话音未落,保安擦着我的衣角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笑灿灿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她瞄他一眼,继续往前走。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翕动着。
9、文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对塑造新保安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两个,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 分)
10、在班级组织的“小说故事会”上,小明向大家推荐了这篇小说,理由是“主题思想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共 12 分)
择善而从最重要德·谢·利哈乔夫
①人生最重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让善在我们的周围日益增长。而所谓善——首先指的是所有人的幸福。构成幸福的因素很多,生活不断地向人们提出任务,每次都必须妥善解决。可以通过细小的事情施惠于人, 可以思考重大的善行义举,但大事小事不可分割。我曾经说过,许多事情是从小处做起,是从孩提时代开始,是在亲人们中间萌生的。
②儿童爱自己的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自己的家庭房舍。爱的范围不断扩大,依恋之情逐渐扩展到学校、村庄、 城市,直至自己的祖国,这已经完全是一种博大深厚的情感了,虽然这情感不能就此止步,还应当继续发扬光大, 把人真正地作为人来热爱。要做爱国主义者,不做民族主义者。你爱自己的家庭,没有必要仇恨别人的家庭;你是爱国主义者,没有必要仇视别的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存在深刻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对自己祖国的爱, 而后者,强调的是对所有其他民族的恨。
③出自善良愿望的远大志向从小事开始——愿自己的亲人幸福,这一愿望逐步扩大,就包括了范围更加广阔的内容。这有点像水面上的涟漪。水面的圆形波纹一圈一圈向外荡漾,波及越远渐趋微弱。而爱与友情逐渐增长, 扩展到许多方面,却能不断获得新的力量,变得更加崇高,而站在爱与友情中心的人——则变得更加明智。爱,不应该是无意识的;爱,需要理智。这意味着,爱必须结合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发现缺陷,善于向缺陷进行斗争, 对待你所喜爱的人是这样,对待周围其他的人也应该如此。爱,必须同智慧结合,必须善于明辨什么是必要的应酬, 什么是无聊和虚伪。爱,不能是盲目的。盲目的亢奋(这种情感甚至不能叫作爱)可能导致可怕的后果。凡事总爱激动兴奋的母亲,一味夸奖娇惯她的孩子,可能养育出一个精神残缺的畸形儿。
④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缺乏善良因素的精明是圆滑。圆滑难以持久地支撑局面,或早或迟会转过身来惩罚圆滑者本人。要知道圆滑随时需要掩饰,而智慧却是坦诚可靠的。智慧,从不欺骗别人,首先是不欺骗智慧者本人,智慧给智慧者带来的是良好的名声和长久的幸运,可靠的幸福,还有良心的平静。这种良心的平静在一个人的晚年比什么东西都更加珍贵。
⑤“细微处见高远”“青春与毕生”“择善而从最重要”,是我谈过的三个命题。能否用一个词对三个命题加以概括呢?能。这个词就是:诚实!对重大原则保持诚实的态度,事无巨细都有所遵循。对纯洁无瑕的青春要诚实, 对祖国要诚实,对家乡要诚实,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城市和人民要诚实。诚实,归根结底,是对真理——没有矫饰的真理,符合正义的真理——保持诚实。
1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
12、选文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3、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 分)
14、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读了选文后你有哪些收获。(3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②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③策,城青涧以据贼冲④,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廊城⑤ 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
【注】①砦(zhài):同“寨”。② 钤(qián)辖:宋代军职名。3.种世衡: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④贼冲:敌军进犯的要道。⑤鄜(fū)城:鄜城县,今陕西洛川境内。
15、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2 分)
朝晖夕阴 霏霏: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7、语段(一)中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3 分)
18、【乙】文所述事件能否作为【甲】文范仲淹政治理想的实践?请说明理由。(3 分)
(二)古诗阅读,回答以下问题。(4 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请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 分)
20、“破”“挂”二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它们的妙处。(2 分)
四、作文(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21、校广播站开展了以“不畏跌倒,更快成长”为主题的征稿活动,给出了两个作文题目,面向全校学生征选优秀作文。请你从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向校广播站投稿。(50 分)
(1)请以“那一次,我跌倒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说说你跌倒后发生的故事。
(2)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爱尔兰诗人詹姆斯·乔伊斯告诫青年人:“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去用生命再创生命。”要知道,犯错是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人也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犯错不是目的,跌倒更不是,胜利才是。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 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C 2C
3、(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1)鸟儿歌唱的两个对象是:土地和河流。
(2)“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
5D
6、(1)河南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新郑举行。
(2)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弘扬传承”调整为“传承弘扬”;(1 分)②“增加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将“增加”改为“增强”。(1分)
(3)示例:标识中间是麦穗,麦穗是我国农业的主要代表元素,象征着丰收。由麦穗演变成“丰”字,紧扣丰收节主题,表达出庆丰收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憧憬。该标识体现“中国农民丰收节”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作用,体现崇农重农的价值理念。
7、①好言劝说,并把能卖钱的垃圾放在一起,让老太太定时来拿 ②垃圾遍地,浊气熏天 ③不再进小区捡垃圾,还送菜感谢小区的人(意思对即可。每点 1 分,共 3 分)
8、 词语运用示例:“小跑”“停”“跟”“挪移”“翁动” 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保安好言好语、耐心和老太太沟通时的情形,体现了新保安对老太太的尊重、体谅,表现了新保安待人和善、善于与人沟通的特点。(典型词语 1 分,分析 3分,共 4分)
描写方法示例:“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运用动作描写(或“笑灿灿地”运用神态描写,或“嘴唇不停地翕动着”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保安好言好语、耐心和老太太沟通时的情形,体现了新保安对老太太的尊重、体谅,表现了新保安待人和善、善于与人沟通的特点。(描写方法 1 分,分析 3分,共 4分)
9、① 原来的保安对老太太警告、与其争吵,粗暴的态度与新保安形成对比,衬托出新保安态度和善、尊重他人的品质。②老太太之前态度跋扈,不注意卫生,后来送菜感谢小区人,前后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了新保安工作方法得当,尊重善待他人,善于沟通的品质。③“我”误以为新保安赶走了老太太,为自己平添一份收入,“我”的误解,衬托出新保安不为自己谋私利、乐于助人的品质。(写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此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级,理解角度单一,只能从表层理解。(1 分)
示例:新保安既解决了小区卫生问题又帮助了老太太,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肯定、赞美之情。
第二层级,理解角度多样,思维较深入。(2~3分)
示例:新保安既解决了小区卫生问题又帮助了老太太,体现了他善良、尊重他人、善于与人沟通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肯定、赞美之情。
第三层级,思维全面,理解有深度,能关联多个层面。(4~5 分)
示例:新保安既解决了小区卫生问题又帮助了老太太,体现了他善良、尊重他人、善于与人沟通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肯定、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老太太这样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呼吁人们尊重、体谅他们。新保安帮助老太太,老太太送菜感谢小区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善意会传递下去,呼吁人们与人为善。
11、择善而从最重要。
12、比喻论证。把愿望逐步扩大比作水面上的涟漪,论证了“愿自己的亲人幸福,这一愿望逐步扩大,就包括了范围更加广阔的内容”这一论点,从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形象生动,浅显易懂。(3 分。论证方法 1 分,作用 2分)
13、首先提出本段的论点: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然后从“圆滑”和“智慧”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良心的平静在一个人的晚年比什么东西都更加珍贵。(3 分。每点 1 分)
14、示例:①从小培养善的品质,从小事做起;②要有一颗爱心,不管是对身边的人,还是对国家;③要诚实待人,对祖国要诚实,对家乡要诚实,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城市和人民要诚实。(3 分。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15、早晚阴晴明暗多变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各 1分)
16、(它)衔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17、一阴一晴两种自然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览物之情,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高境界的议论,并与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18、能。【乙】文中范仲淹根据敌军人数多寡出兵,兴办水利、开放贸易、建立军事基地,体现了【甲】文中的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3 分,观点 1分,理由 2 分)
19、用典,借用吕尚碧溪垂钓,伊尹乘舟梦日边的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20、“破”和“挂”二字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1、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