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娥老师(右)做客《名师来啦》
□楚天都市报极目报记者肖阳、通讯员孙梦佳、实习生王庆阳、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报记者刘中灿
高考政治复习冲刺阶段,如何才能保证知识点掌握得更牢?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可以更高效备考?
4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第一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湖北省优秀政治教师周金娥做客极目新闻《名师在场·冲刺高考》公益系列讲座直播间,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题型新趋势,为广大考生提供考试备考建议。
明确高考题型走向
《中国高考报告(2024)》发布后,高考政治题型是否会做相应调整?“新高考政治遵循价值引领、素质导向、能力突出、知识为本的综合评价理念,考核内容涵盖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在直播伊始,周金娥老师就强调了跨模块融合的综合思维能力。
周金娥介绍,2024年高考题目的走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试题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中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评价制度》。
二是坚持“三条线逻辑”、坚持出题“四项原则”、重点考查“五项关键能力”。
其中,“三线逻辑”巧妙融合了“核心价值观金线”、“能力素质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四大原则”支撑起命题的每一个环节:“无价值不命题”凸显命题的深度,“无思考不命题”凸显命题的智慧性,“无情境不命题”彰显命题的生动性,“无任务不命题”保证了命题的实用性。
在“五项关键能力”的培养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和论证的严谨性、科学探究和思维建模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敏锐性,还要磨练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准性。
三是强化思维品质考核,引导思维过程化、视觉化、规范化。本轮高考综合改革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核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上。学习知识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差异化力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一方面,高考试题要稳定;另一方面,高考要改变相对僵化的试题形式,不断增强开放性和探索性、创新性。
第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机械式的练习越来越没有效果,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溯源分类训练
周金娥老师从语境、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考试要求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湖北2023年高考试题特点。她表示,湖北的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科素养、关键能力、思维品质。试题结构应该“必选”题略多、“选选”题略少,但不应僵化。
周金娥老师在分析具体主观题时强调,湖北高考政治学试卷非常注重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活动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融入生活。
科学备考策略第一
高考冲刺阶段,同学们该如何调整复习计划巩固知识点?有哪些有效的复习策略?
对于复习计划的调整,周金娥老师表示,要求同学们巩固核心知识,认真梳理政治知识体系,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方法与策略方面,她建议同学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复习效率。比如: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框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利用错题集复习容易做的题;针对错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弥补不足等等。
周金娥老师针对高考政治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指出,高考政治越来越注重对主题思想和时代精神的深入考察,同时融入了立德育人的理念,命题思路也逐渐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摒弃死记硬背,提高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能力。考试材料虽然可能来自课本之外,但核心考点和解题思路还是深深植根于书本之中。
更多科目备考指导请加入“积木新闻2024级高三家长群”(QQ群号:662117786)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