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中考模拟测评道德与法治试题(A)附参考答案。九年的学生模拟考试之后,最重要的是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中考”积累经验。试题举例。
一、单选题
1.从2008年到2022年,从北京到北京,奥林匹克再度携手中国。“冰丝带”盈盈飘动,“雪如意”雄踞山巅,“冰之帆”御风而行,“雪飞天”长袖若舞……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城市”。这( )
①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成就;
③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④表明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选A;【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自信。
①②③:题文中,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城市”。这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成就,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文化不分优劣,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1年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第十年。有相关评估报告显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十年来成效显著,基本做到了“每一分钱都没有浪费”。从“吃不饱”到“吃得好”营养改善计划让近3800万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这体现了( )
①我国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②学生在义务教育的阶段享有特权
③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营养改善计划决定了学生的体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选C;【详解】
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③:题干表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让近3800万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这体现了我国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特权。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学生享受营养餐不属于特权,排除;
④:错误,“决定学生体质”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
故本题选C。
4.餐饮浪费的问题不可忽视。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下列对造成餐饮浪费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部分消费者仍然缺乏节约意识
B.我国缺少专门性法律惩罚餐饮浪费
C.人们受传统文化中“好面子”的影响
D.部分餐饮企业未提醒顾客适量点餐
答案:选B;【详解】
本题考查勤俭节约。
ACD: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是对勤俭节约精神的践踏;题干描述表明我国餐饮浪费现象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我国部分消费者仍然缺乏节约意识,没有养成适量点餐的习惯;人们受传统文化中“好面子”的影响,在聚餐时过量点餐;部分餐饮企业为了扩大营业额,未提醒顾客适量点餐;选项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国有惩罚餐饮浪费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选项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代代相传。下列选项未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答案:选B;【详解】
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是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通过对燕子易主的描述,咏叹沧桑巨变,物是人非,与中华传统美德无关,但符合题意;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属于中华传统美德,不符合题意;
C:“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是指凡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总会受到公众的干涉与谴责。弘扬了惩恶扬善良的中华传统美德,不符合题意;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意思是尽看前朝旧事,成功来自勤俭节约,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下面图片是试题卷完整打印版,点击了解试题详情,感兴趣者,可以打印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