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小课堂。
大家好,普法小课堂本期来看民法典第八条。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本条是关于民事活动合法性原则,遵守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定。
民事活动合法性原则在现代法治国家,合法性即是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公民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经济活动、市场交换、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遵循,是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合法要求。
·第一,民事活动必须有法可依。在人类历史上没有法律规定民事活动也可以按照当事人的需求、交易习惯、民间习俗进行。但是这种民事活动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交易各方的权利和预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即使在古代也产生了法律。
·第二,民事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合法性原则要求。为了保障当事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符合国家意志、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正常的交易秩序,稳定和谐社会关系,协调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对于强制性规范,民事主体必须遵守。如果违反将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者被撤销。
→对于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选择,但是一经选择适用也必须进行遵守。如果违反也将承担不利的后果和法律责任。
·第三,民事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依法承担责任。合法性原则既然要求民事主体遵守法律,一切民事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不得享有法外特权,不得超越权限。如果违反必将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民法典中就有规定:
·第一,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第二,民事主体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对自己的违法违约行为承担责任。不讲诚实信用、违法滥用权利的还会受到民事法律的制裁。
·第三,民事活动遵守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的概念包括两层意思:
→一个是指公共秩序,包括社会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
→还包括善良风俗,就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
所谓公序是国家的安全、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民事活动遵守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公共秩序,包括社会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
→还包括善良风俗,就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
关注孔律师,学点法律小知识,有问题咨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