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课本第二卷知识要点总结
内容物:P83小字盒
18、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教育、改造、救助的原则,坚持教育先行、惩戒为辅的原则。
第11课 自我保护
1.青少年应该如何学会保护自己?
(一)远离危险,拒绝侵犯,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2)学会求助自救,采取灵活机智的自卫策略,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3)善用法律武器,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他人的事情,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2.青少年面对歹徒应该怎么做?(当青少年遇到非法犯罪时该怎么办)。
(1)面对侵权,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对侵略者说“不”,勇敢机智地拒绝侵权,抵制侵权;(2)明智地向他人求助,巧妙地操纵,抓住机会逃离危险;(三)记住罪犯的相貌和行踪;(4)及时报案,拨打110报警。
3.当我们遇到或遇到更严重的危险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p88第一段是正文
4、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一)向教师、学校、家长报告或者反映情况。(2)向相关门报到。(三)向法院提起诉讼。(四)使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寻求法律帮助的方式方法。
5、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6、法律援助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渠道和诉讼渠道。
7、非诉讼渠道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上诉等。
8.打官司,必须上法庭,打官司就是打官司。
9、诉讼分为:(1)刑事诉讼。(二)民事诉讼。(三)行政诉讼。
10. 诉讼是我们保护自己权利的最权威、最有效、最正式、最终极的方式。
11. 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什么建议?
(1)做好家庭保护:家长应引导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活动,防止未成年人误入歧途。(2)要做好学校保护工作: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三)加强社会保护工作:政府要做好社会保障管理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4)未成年人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必须认真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勇于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实践 §§§
1、二十年4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以受贿、滥用职权两项罪名,判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案例体现了中国法律的哪些特点和功能?
(一)中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贿赂和滥用职权损害人民利益。(2)中国法律的实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对犯罪者的刑事处罚就是证明。3.我們的法律對社會所有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無論其地位和權力如何。(4)中国法律具有惩治违法犯罪的职能,通过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秩序与和谐。
(2) 发生上述情况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要学法、懂法、遵法、用法。不仅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而且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路口,虽然车行人多,但因为行人和车辆各行其是,红灯停,绿灯走,路面整齐有序,道路畅通无阻。如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车辆和行人挤在一起,任何人都很难通过。根据材料回到以下问题:
(1)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共 11 页,当前页 7 7
七年级政治课本第二卷知识要点总结
[第 1 单元:共同责任]。
第1课:每个人的“家”。
一、知识要点:
1.“家”是指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班级和学校
2. 我们爱我们共同的家园.p4
3.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地方。 第4页
4. 独特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校成为我们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佳场所。 小五
二、问题总结:
1、归属感:指对群体的依赖感和需要感。
2.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答: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对老师和同学的向往,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3.“家”的感觉(校园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
答:(1)有温暖,有幸福,有爱,也有幸福和烦恼。(2)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分享收获的喜悦;(3)我们生活在一起,互相鼓励,分享成功的喜悦。
4.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成长的花园
答:(1)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地方,(2)是我们培养情操、培养品格的环境,(3)是我们培养兴趣、发展长处的地方。
第2课 我和我们
一、知识要点:
1.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第7页
2、每个人都离不开班级和学校集体,班级和学校集体离不开我们。 第7页
3、在班级和学校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8页
4.集体是有等级的,有大集体和小集体之分。 第8页
5、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第9页
6.从长远来看,倡导集体主义是对个人主义利益的最大保护。 第10页
7.个人主义不仅伤害了集体和他人,而且最终不可避免地伤害了自己。
二、问题总结:
1.集体的含义: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有组织,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
帮派的含义:一群人只是聚集在一起或为了错误的目标而组织起来。帮派并不是真正的集体。
2.集体性的四个特征:(1)有一个共同的目标。(2)有条理、有纪律。(3)有一定的组织制度,有集体组织结构,有一定的集体活动准则,集体成员遵守标准。(4)各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些部分相互依存,与其他集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一个人的言行会影响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4、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1)在正常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坚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从长远来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3)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关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应尊重和保护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4)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和妥善处理。
5、集体主义的含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出现矛盾时,坚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集体主义。
6、个人主义的表现: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7.小团体主义:实际上,它是一种扩大的个人主义,往往会腐蚀集体。它的特点是,当小团体的利益与大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考虑他人的利益和大集体的根本利益、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
共 11 页,当前第 1 页
1
七年级政治课本第二卷知识要点总结
8、团结就是力量:生活在班级和学校集体中,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关心、互助,可以促进我们的进步、成长和发展。要真正做到团结互助,就必须对团结有正确的认识:勇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敢于真诚地批评别人的缺点,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9、竞争与合作:(1)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发展,取决于集体的每个成员敢于竞争,善于合作。(2)敢于竞争手段......(第16页)(3)合作(团队精神)是指......(第16页)
第3课:承担责任
一、知识要点:
二、问题总结:
1.责任是由一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决定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责任。
2、我们是班级和学校集体的一员,我们是班级和学校的主人。关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是我们的责任。维护集体利益、荣誉和建设集体的最好办法,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比如,主动关心班级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积极参与班级集体的各项活动,刻苦学习,认真完成班级集体交办的任务。
3、对班级、对学校的奉献精神:(1)学习螺丝钉精神,做好集体交给自己的事情;(2)根据自身特点,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实践 §§§
1. 几名学生在踢足球时打破了教室的玻璃。当老师问是谁干的时,全班一片寂静,谁也不想“背叛”同学,破坏班里“团结”的气氛。
(1)你同意这门课学生的做法吗?为什么?
反对。生活在班级和学校社区中,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可以促进我们的进步、成长和发展。真正的团结应该是:勇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敢于真诚地批评别人的缺点,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些学生的行为不仅没有维护班级的团结气氛,而且损害了班级集体的形象和声誉,危及班级集体和每个学生的利益。
(2)如果你的班级有类似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积极配合老师,查明真相,如果肇事学生不承认,要积极举报,敢于批评。
2. 收集关于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成语、谚语或格言。
(一)民心凝聚,泰山动。(2)三臭,打诸葛亮。(3)一朵花不是春天,一百朵花在春天绽放。
(4)一棵树不能造就一片森林。(5)相辅相成,演好戏;互相拆毁,一起崩溃。(6)大家捡柴火的时候,火势很高。(7)三桩一篱笆,三帮一歹。
3.闫飞和吴丽是同学,在学习上,两人是竞争对手。其中一个擅长文科,另一个擅长科学。期末考试已经准备好了,为了赢得比赛,吴丽想出了一些“招数”来影响燕飞的正常复习。
(1)吴丽的做法对吗?这是什么现象?
错。这是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2)如果你是一只大雁,你如何应对它?
我会敢于与他竞争,努力发挥我的潜力,努力超越他。同时,我要学会善于合作,向他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5.每个学生都渴望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请描述你心中的优秀班级。在打造优秀班级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同学之间的竞争?
(1)优秀班级:团结友爱,积极进取,互帮互助......(2)在课堂上,同学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在比赛中,同学们要互相激励,齐心协力;在合作中,学生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竞争并不意味着失去友谊,而是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共 11 页,当前页 2 12
七年级政治课本第二卷知识要点总结
6、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每个人的责任都是一样的。您对此有何看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责任都是一样的,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重角色,同时也肩负着各种责任,人是不同的,责任也不尽相同。
[第 2 单元:情感的世界]。
第4课 丰富多彩的情感
1.基本情绪:喜悦、愤怒、悲伤、恐惧。
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组成的混合情绪。如惊讶、悲伤和愤怒、百感交集、哭笑不得等。
2、青少年的情绪特征:比较敏感,但不稳定;更强壮,但相对脆弱;变化是迅速的,但不是持久的;容易冲动,缺乏理性控制。
3、情绪分类:正常情绪(有适当理由和适度反应的情绪)和异常情绪(无正当理由的情绪或反应不当的情绪)、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有利于个人健康和发展的情绪)和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情绪)。
4.情绪的作用:不同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正常、积极或良好的情绪不仅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它可以提高个人活动能力,丰富人们的体力和精力,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异常、消极或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例如,它会抑制人们的活动能力,削弱人们的体力和精力,使人的自制力下降)。
5.调节情绪的方式和方法:
(1)认知调节 (2)理性控制 (3)理性宣泄: (4)心理放松 (5)行为调节
(6)理性升华:通俗地说,即使遇到坏事或结果,也要学会从好的一面思考。
第 5 课:丰富多彩的情感
1、情绪类型:(1)对亲戚、同学、老师、朋友的感情。(2)对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的感情(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3)对自己的感觉:如自尊、骄傲、荣誉、羞愧等;(4)对自然的感情:欣赏大自然给予的礼物,亲近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情绪的发展需要依靠自己有意识的努力和培养。培养丰富、健康、高尚的情绪有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情绪。
3.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没有情感,就没有道德。
4、培养高尚情操:(1)感受理性:追求理性、追求科学、追求真理。(2)体验道德:追求正义,追求善良,追求道德。(3)欣赏美:感受美的事物。
5、爱国情怀:是祖先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祖国遗功情怀,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些积极的情绪是激励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
§§§ 实践 §§§
1、班主任通知小明和肖强下课后来办公室,小明闻言笑了,萧强却伤心又郁闷。
(1)小明之所以笑,可能是他觉得自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
(2)小强之所以郁闷,可能是他觉得自己犯了错,老师会批评或者惩罚他。
(3)你从中学到什么?
这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产生不同的态度和想法,用不同的态度或想法看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不合理的想法往往会引起不好的情绪,而合理的想法往往会产生好的情绪。
2、李明和张宁的成绩可比,都是优秀的。在一次考试中,李明在考场上沉着冷静,心情平静,情绪稳定,成绩优异。张宁在考场上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考试成绩非常不尽如人意。请回答以下问题:
共 11 页,当前第 3 页 123
七年级政治课本第二卷知识要点总结
(1)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不同的情绪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后果。积极的情绪可以产生积极的后果,消极的情绪可以产生消极的后果,情绪会影响个人正常水平的表现。
(2)不同的情绪会带来什么不同的后果?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个人活动能力,丰富人们的体力和精力,激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负面情绪会抑制人们的活动能力,削弱人的体力和精力,使人的自制力下降。
3.某校七年级的肖昭,因为一件小事和同学小李吵架,一气之下用拳头打伤了小李。为此,小赵不仅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父母还给小李支付了1000多元的医疗费。
(1)我们可以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率行事,否则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2)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样的情感特征?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发展也处于特殊时期,他们的情绪比较敏感但不稳定;更强壮,但相对脆弱;变化是迅速的,但不是持久的;容易冲动,缺乏理性控制。
4、有一天,王先生在菜市场买菜时,看到一个男人偷了一位老人的钱包。王先生见状,告诉老爷子钱包被人偷了,同时上前一把揪住了小偷的衣领。小偷的同伴从后面追上来,打了王先生一拳。王先生不顾疼痛,一拳将小偷打倒在地,大喊道:“抓小偷!围观的人群很多,但没有人帮忙,两个小偷平静地离开了麻木的人群。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您如何看待王先生的行为?
我钦佩王先生的正义和勇敢的行为,因为他敢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顾个人安危。
(2)你如何看待小偷的行为?
对小偷丑陋的侦探义愤填膺。
(3)你如何看待周围人的行为?
我对周围人的行为感到失望和寒心,因为面对小偷的偷窃和王先生的挺身而出,他们袖手旁观。
(4) 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我会协助王先生抓小偷,报警,向身边的人求救。
[第 3 单元:无序与秩序]。
第 6 课 规则与秩序
1. 规则的重要性:
(一)遵守规矩是人类社会生活正常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二)规矩保证我们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三)规矩保证社会和公共生活的秩序、安全、和谐、文明。
2. 生活中的共同规则:
(1)“不后悔”是棋局和比赛的规则。(2)“越位犯规”是足球比赛的规则。(3)“红灯停车,绿灯走”是车辆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4)“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则。
3. 规则的分类
(1)不同的场馆有不同的规则。如家庭规矩、校规、社会规范等。 (2)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习规则、体育规则等。 (3)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如经济领域的规则、日常生活领域的规则、政治领域的规则、文化领域的规则等
4.规则的其他分类:(1)正式规则 (2)非正式规则 (3)强制性规则 (4)非强制性规则。
正式规则:社会制度、制度、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等。 非正式规则:道德和习俗等。 强制性规则: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非强制性规则:《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农村社区的村规章制度、各种风俗习惯等
5. 校园规则和功能-P49 文本
共 11 页,当前页 4 4
七年级政治课本第二卷知识要点总结
6. 这
规则与秩序之间的关系 P53 文本
7. 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基本原则和宗旨:
(1)含义:世界贸易组织(WTO)是规范成员国之间经贸关系的组织。
(2)基本原则和目标:通过实施开放市场、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的原则,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第7课:法律的初步学习
1.法律的含义: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掌握着国家权力,由国家制定和承认,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对社会所有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二、法律基本特点:
(1)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批准的;(3)法律由国家(警察、法院、监狱等)的强制力量执行;4.法律對全國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3.法律对社会所有成员的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无论职位或功绩高低,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员的存在
2.任何人,不論其地位或功绩如何,如果他或她違反國家法律,應受到法律的懲罰
4. 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定了人们享有哪些权利和应履行哪些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实施制裁。(2)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三)法律具有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的职能,通过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秩序与和谐。
5.法律与纪律规则、道德与宗教戒律的区别:P57第2段,P58第1段
6.解决生活中某些矛盾和纠纷的方式或方法:(1)通过双方协商(2)他人或组织调解(3)法律手段(最终方式)。
7.青少年可以怎样在学习和生活中维护律法的作用?
(1)我们受法律保护,受法律约束 (2)我们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3)我们必须学习、理解、遵守和使用法律,即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履行我们的义务,依法行使和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8课 心中的规则
1.其他法律的含义和表述:
含义:个人的行为受他人要求或外部规则的支配,是被动的还是被迫接受的,是他人的法则
表现:问“你必须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你不应该做什么”或“你不被允许做什么”。
2、自律的意义和表现:
含义:一个人的行为受自己的要求或内部规则的支配,主动出击,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就是自律
表现:“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我不愿意做什么”。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65的主体
4.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律?
(1)即使独自一人,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是要学会在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羞愧 (2)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没有外界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谨慎和独立”, 讲究修身养性,自觉遵守规矩,心里有规矩,心里有规矩,心里有规矩。
5.在匿名的世界里,青少年应该如何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网络规则)?p68正文第一段
第 4 单元 我们的权利 第 9 课 青少年的权利
1. 中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两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2.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各地的儿童享有哪些权利?
共 11 页,当前第 5 页
5
七年级政治课本第二卷知识要点总结
(1)每个孩子都有结交朋友和与朋友一起玩耍的权利 (2)每个孩子都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 (3)每个儿童都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4)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5)每个儿童都有权免受毒品的侵害 (6)每个儿童都有权得到法律的公平对待和尊重 (7) 每个儿童都有权了解自己的权利 (8) 每个儿童都有权受到保护,免受有害工作的侵害 (9) 每个儿童都有权受到保护,免受暴力侵害
第10课 谁来护送我们
?
1、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有四种:(1)家庭保护、(2)学校保护、(3)社会保护、(4)司法保护
二、家庭保护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这种保护包括对生活的关怀和关怀,以及对心灵的教育和培养。
内容物:P74小字盒
3. 父母侵犯子女私隐,我们应该怎么做?
(1)要以适当的方式指出父母的错误。(2)学会与家长沟通,争取相互理解和信任。(3)正确对待父母的照料和教育。
4. 父母或监护人在家庭保护方面的责任: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提供必要的受教育条件。(2)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按要求送其子女或其他监护人上学。(三)家庭不仅要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还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健康的思想、行为和适当的方法的教育。
五、学校保护的意义和内容
含义:指在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内容:P77小字盒
6、学校保护中学的责任:作为教育机构,学校有责任确保在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校活动中保护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7.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为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行政、法律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物质和教师保障。
8. 作为学生,您应该履行您的教育义务
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作为学生,您应该履行以下义务:按时入学的义务、接受规定教育年限的义务、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的义务、尊重老师并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学生应该认真、认真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9. 社会保护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是指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确保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也有责任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内容物:P79小字盒
10、同学日常交往中,有哪些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和现象?(1)打听别人的秘密。(2)窃听他人的私人谈话。(3)偷看别人的日记。(4)揣测人们不想公开的事情。(五)私下拆解他人信件的。
11. 什么是隐私权?每个人都有一些与个人心理和社会交往有关的秘密,未经本人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透露。
12. 通信包括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电传、通信和其他方式。
13、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瞒、毁坏、非法打开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为。
14. 著作权包括出版权、匿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15、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智力成果权。
16. 未成年人是否享有知识产权?P82第三段为正文
17、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狱、少年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法机关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特殊保护。
共 11 页,当前页 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