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运用 (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冰墩墩的人气一路飙升,众星捧月下,一墩难求。冰墩墩既有大熊猫自带的温和与呆萌,又被① (fù y ǔ ) 更灵动时尚的特质。既有冰雪宇航服、五彩冰丝带这种科技感的风格,又十分符合当下“萌文化”审美,这为其奠定了 受欢迎的基础。此外,冰墩墩化身为单板滑雪、雪橇、冰壶等项目运动员,以各种不同角度、姿态的形象呈现,在呆萌之外更 多了英姿飒爽,这也很好地对冬奥项目进行了科普。总之, (无论/只有) 是宣传片中的动画形象, (还是/才是) 现 场吉祥物玩偶的表演, (都/也) 为冬奥增添了许多乐趣,更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的“梗”,引发网友 (② (x ìng zh ì b ó b ó ) 地分享传播。
1 、根据文段的意思,为括号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fù yǔ ②xìng zhì bó bó
2 、横线上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 .无论 还是 都 B .只有 才是 也
C .只有 还是 都 D .无论 才是 也
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 .文段中加点的短语“众星捧月”“一墩难求”都是主谓短语。
B .文段中画线句“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冰墩墩的人气一路飙升”是一个复句。
C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呆萌之外更多了英姿飒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文段中加点字“梗”是一个网络词汇,在此处的意思是有趣的“笑点”。
4 、请根据对话中的相关信息,按要求完成题目。(11分)
某小组同学在语文探究课上对于古典乐器进行了梳理,请你帮忙把内容填完整。
(组长):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独具特色的古典乐器也一直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大家在语文学习生活中知道了哪些独特的乐器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哦!
(小樱):羌笛——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主要在中国西部,已有 2000 多年历史,主要用于独奏。边塞诗中常见,如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① 。
(小楠):喇叭——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是唢呐的俗称。上细下粗,多用铜制成,音色明亮,音量大,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如王磐《朝天子 ·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② , 。
(小佳):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③ 。《诗经 · 关雎》也有记载:④ ,琴瑟友之。
(晓东):琵琶——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 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招待朋友的奏乐,⑤ ,胡琴琵琶与羌笛。
(小樱):我查了资料,知道了“芦管”和“玉笛”的关联。“芦管”也叫“芦笳”,纳西族吹奏乐器,擅于演奏速度较慢、缠绵悱恻、哀伤动人的乐曲。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⑥ ,一夜征人尽望乡”,而“玉笛”也只是笛子的美 称,并不真的是用玉做的。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⑦ ,散入春风满洛城”。
(小佳):我还发现了“箜篌”、“胡笳”等乐器……
(组长):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啊,怪不得古人经常会在宴饮之时都会有音乐助兴。“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所以后人才会用“丝竹”指代⑧ 。如刘禹锡《陋室铭》“⑨ , 。”
大家以后可以多多交流,分享更多有意义的……
二、书海遨游 (48 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培厚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土壤(节选)
“很有代入感,处处都有我的人生记忆点”“开年好剧”“讲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史,也是中国社会变革史”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收获好口碑与高收视率,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网络平台的热搜。近年来, 国产精品剧层出不穷,主旋律作品“爆款”频出,一批品质上乘、 口碑上乘的剧集提振了观众对国产剧的信心。
从热议中,我们看到观众对电视剧精品的期待。“一部《山海情》实现了电视遥控器在家庭的代际统一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功勋》的番外就是现在” ……观众的真心点赞和真切感慨,体现了优秀国产剧的深厚观众缘,也证明了好作品的强大生命力。
这部年代剧中富有年代感的各种物件,例如砖房、土炕、土灶等等,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那个年代东北的地方特色。在服化道方面,《人世间》轻松便能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当然,一部好作品的核心在于观点表达,梁晓声借由角色之口说出自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情感,道尽了人情冷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其深刻又朴素的内核,那就是“爱”。这不仅是男女之爱,更包括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前辈对后辈的关爱。
(选自《人民日报》2022 年 2 月 28 日第05 版)
材料二:用数据解读《人世间》
《人世间》播出期间在收视率、热度等方面全面领跑同期剧集市场。收视率从一开始的 1.5%左右稳步上升,大结局的前一天,酷云收视率破 3,以 3.0047%完美收官。除了收视率之外,平台播放量也是相当牛。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占率从开播首日就开始霸榜,最高达到了 33.23%,这个数字是真的很厉害。“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占率”听上去很专业,可以做一个横向比较,一般的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占率”都在 10%以下,达到 15-20%的就已经是大热剧了,《人世间》达到了 30%以上。
材料三:
专访《人世间》导演李路:
南方周末:梁晓声的原著《人世间》被称为“平民的史诗”,你决定拍摄《人世间》时,怎么理解这个作品?
李路:我拿到《人世间》的时候是 2018 年 6 月,那时候它还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没有被称为“平民的史诗”,只是一 套小说刚刚出版。我把这个小说读了,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南方周末:你希望拍一部伟大的作品,《人世间》 讲的是一群小人物的故事,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
李路:要看清楚《人世间》小说文字背后巨大的力量,这可能是很多人看不到的。写这么小的一个家庭、一条胡同、一个 片区的青春史,怎么就折射出中国这五十年的巨大变迁呢?怎么能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呢?梁晓声老师来了之后,我觉得大家切合点是一样的,有一种使命感,想为百姓、想为平民,想为这个时代,中国历史上剧变的这五十年的人和事给予视觉、 文字证明,大家还是有家国情怀的。
所以,在拍摄时,光字片里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孝道、人与人的温暖,这是我们更看重的,或者说这些年所缺失、人内 心的某个角落尚存的。你看韩剧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是一家人吃饭香喷喷的,咱们确实这么多年都是家里人口越来越稀少,年味越来越少,人情味越来越淡薄,邻里不相来往,独生子女没有家庭群落。但是,虽然稀薄,你不能说每个人的心里没这块, 都是有,只是没被唤醒。这部戏有一个唤醒功能,就是把中国人这几千年来人情、家、国,小的和大的温暖的勾连在这里好好编织出来。按这个方向走,我们把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去掉了,把温暖作为该剧的主旋律之一,让大家更多感受到这五十年中国大的变迁,由官员、工人、各个阶层的努力和付出,加上隐忍捏合在一起的产物。
小语是校报《春雨》的记者,准备做一组关于“小人物”与热播剧《人世间》的专题报道,以上是她手头的一组素材。你阅读完材料后,完成下列题目。
5 、请你判断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选项( ) (2 分)
A .《人世间》借角色之口道尽人情冷暖,展现了一个深刻又朴素的内核,那就是“爱”。
B .材料二中观众认为《人世间》“ 剧中演员的演技好,让人有代入感” ,是本剧好看的最主要原因。
C .观看《人世间》 电视剧的观众年龄以00 后居多,好的作品可以冲破年代限制。
D .通过精良的服化道和演员倾情演绎,一群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成就一部伟大的作品。
6 、小语收集的材料三缺少一个标题,请你从甲、乙中选择一个,并阐述理由。(2 分)
甲:任何时代都是以小人物为分母构成的 乙:小人物的故事
我选择 ,理由是
7 、材料三中,李璐导演说:咱们确实这么多年都是家里人口越来越稀少,年味越来越少,人情味越来越淡薄,邻里不相来往,独生子女没有家庭群落。这句话引起了小语的共鸣。小语进行了“社会人情味”调查问卷,请你联系材料内容与问卷,分析导演拍电视剧《人世间》的深层意义。(3 分)
社会人情味调查问卷(部分)
问题 8:公共场合遇到麻烦,陌生人对你的帮助多吗?
问题 12:你对当下人情味的感知怎么样?
8 、《人世间》是现代作家梁晓声的作品,经导演李路改编为电视剧。李路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一群小人物为他 生 活的世界而奋斗。初中三年中,我们也曾阅读过讲述小人物奋斗历程的名著。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经历, 谈谈对“平凡”和“伟大”的认识。(3 分)
A .《骆驼祥子》 (祥子)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柯察金)
C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 D .《简 · 爱》(简· 爱)
9 、电视、电影把人情、家、国,小的和大的温暖勾连起来,编织出来。这一切温暖,靠的是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又逢清明,同学们打算发起线上对“女英雄”的纪念活动。请你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人物的经历,写一段“悼念”文字,80 字左右。(3 分)
小贴士:悼念文字表达对逝者的哀悼、缅怀与敬意。一般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人物进行评价。
A .江姐(《红岩》) B .贺子珍(《红星照耀中国》)
C .蕾切尔 · 卡森(《寂静的春天》)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 (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 冒险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 · 陶潜传》记载: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① ,以为三径②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 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遗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等疏》 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暂至, 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呜桑树颠”;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读 (山海经)》 (其一)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间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 价“‘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 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③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 分)
①妻子固请种粳 ② 素简贵 ③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⑤ 或置酒而招之 ⑥造饮辄尽
1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 .吏白应束带见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B .亦不详其姓字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C .乃赋《归去来兮辞》 屠乃奔倚其下 (《狼》)
D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
12、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 (3 分)
州 召 主 簿 不 就 躬 耕 自 资 遂 抱 羸 疾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2 分)
【参考】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③起用;④出现,产生;⑤建造。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1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括号里。(4 分)
( )—— ( )——抱负情趣—— ( )—— ( )
15、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结合全文, 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3 分)
16、《读 (山海经)》(其一) 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3 分)
17、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3分)
18、儒家主张“济世安民” ,道家崇尚“自然平和” 。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3 分)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 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
——粱衡
【道家风骨】“(陶) 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 ——鲁迅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①波纹迎客棹②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 (hú ) 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②棹 (zhào):船浆,此指船。
19、清人刘体仁评道:一“闹”字卓绝千古。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 分)
20、结合全词,简要说明“劝”字吐露出作者哪些情感和志趣?(3分)
【注】①弦歌:出任邑 (县) 令。②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③癯:瘦。
三、抒写情怀(55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写一封自荐信。(5分)
为以优异生态环境质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禾山社区居委会将开展“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宣传活动,并发布了“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宣传大使”招募计划。小舟想报名参加。
请根据下面材料中的信息,以小舟的名义撰写一封自荐信。(200字以内))
姓名:小舟,民族:汉,学历:初中,出生年月:2004年6月,政治面貌:共青团员,学校:嘉舟实验学校。
实践经历:五年级,获市“少年金话筒”比赛全奖、校跳绳比赛一等奖;六年级,参加区“五水共治”义务宣传活动;七年级,参加校“围棋入门”“垃圾分类宣讲员”培训班;八年级,获计算机一级证书、校“数学思维”竞赛一等奖。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50分)
①下边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②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站在青春的门口,你有怎样的思考和展望?勤奋,合作,实干,创造……你将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青春的画卷?
请以“我用 绘青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④文中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赋予;兴致勃勃
2A 3B
4 、羌管悠悠霜满地;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弹琴复长啸;窈窕淑女;中军置酒饮归客;不知何处吹芦管;谁家玉笛暗飞声;音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C
6 、甲;《人世间》是一部以小人物为题材的作品,电视剧反映这五十年中国大的变迁。选项甲把小人物比喻成分母,突出了小人物的重要性,是时代的底色。标题能统摄采访内容,突出了中心。选择乙,《人世间》是一部以小人物为题材 的作品,但最终是通过小人物反映社会的变迁。而标题“小人物的故事”并不能反映出这一点。
7 、材料中认为当下社会人情味越来越淡薄,从“社会人情味”调查问卷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当公共场合遇到麻烦陌生人不太施以援手,比较冷漠;只有部分人认为当下社会人情味很浓,很好地反映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导演拍《人世间》,是想用剧中人物绎的“仁义礼智信、孝道、人与人的温暖” ,去唤醒我们大家的温暖。极高的收视率也表明对电视剧的认同, 对电视剧表现主题的认同。
8 .示例一:选 A ,祥子来自农村,是亿万农民中的一员,有着农村人最质朴的特征,他心怀梦想,来到城市,成为拉车行业的一员,从这点来看,祥子是平凡的;但二十二岁的他,正值青年,身强体壮,他想通过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人力车,他坚定理想,也为之付出了实际行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祥子一次次地遭受打击,三次丢车,经历了无数 坎坷与艰辛。最终被吃人的社会所毁灭。祥子第一次丢车后,努力寻找办法弥补,争取努力挣钱再次买车,这是何等坚定而伟大的毅力。
示例二:选 B ,保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革命战士。面对病魔的沉重打击,保尔也曾动过自杀的念 头,这是平凡的保尔;后来保尔意识到,这种不爱惜自己身体的愚蠢的行为,并不能成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逃避责任, 任性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保尔他也是伟大的。他是一个从血与火的磨炼之中脱颖而出的革命战士。他之所以能忍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是因为他心中始终坚守“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信念,他心中有一个希望,并愿意为之而等待, 为之而奋斗,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特别的意义。
示例三:选 C ,孙少平是一位出身卑微、家境不好的农村少年,但他忍辱奋进,不卑不亢。他受过了高中教育,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 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他又是伟大的,爱人田晓霞和如亲人般的班长王世才相继因救人牺牲,他悲痛万分。可孙少平没有一蹶不振,晓霞和班长王世才已经离开,孙少平还要继续生活。他接替王世才的位置,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煤矿工人。在人生苦难的磨砺中,孙少平逐渐成长起来,由一个稚嫩、羞涩的农村青年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 有担当的大人。
示例四:选 D ,简 · 爱出身低微,她是平凡的。从小便失去父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姨妈嫌弃,表姐蔑视,表哥侮辱、毒打。她又是伟大的,简爱并没有向生活屈服,她始终在努力维护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坚强不屈;到桑恩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时,简 · 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室,她毅然选择离开,为自尊,更为爱情的忠贞。简 · 爱不美, 卑微,却以自己的独特气质吸引着所有的人。
9 、注意称呼,注意语言得体,联系人物经历及评价表达悼念、敬意之情。
示例 1 :江姐 (江奶奶),你在那边过得好吗?您在渣滓洞,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各种酷刑,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你的正义,你的坚韧,你的爱国情怀值得 我们学习。因为你们的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谢您,江奶奶!
示例2::蕾切尔· 卡森是《寂静的春天》 的作者。她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 DDT 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还尖锐地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因此,受到农药制造商的恐吓、污蔑。1964 年 4 月 14 日因患癌症病逝。
10、坚定,坚决;向来,一向;服侍,侍奉;处所;有时;往,到
11C
12、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13、因为 (他的) 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起用 (他) 担任州祭酒,(他) 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官回家了。
14、身世 (姓氏籍贯和家境);仕途经历;作品特色;文学地位
15、心怀为国为民,大济苍生的愿望,不慕荣利,安贫乐遭,喜欢读书,饮酒写文章;厌恶黑暗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向往自由自在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
16、①从“草木长”“树扶疏”“微雨”来,“好风”俱等普通的自然现象中体味到自然之乐,②能从“众鸟欣有托”想到自己也有居室而感到快乐, ③能从“既耕亦已种” ,“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劳动生活中体味到耕种之乐, ④从“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眷酒,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生活中体味到交友之乐, ⑤能从“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等普通的读书生活 中体味到阅读之乐。
17、①能丰富文章内容,使对陶渊明的介绍更全面;②能更好地突出陶渊明某一方面的特点;③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④能使行文比较活泼,语言文白相间古朴典雅增添文章的形式美。
18.陶渊明是一位融合了“儒家情怀”和“道家风骨”的文人。起初,他心怀大济苍生之愿,后因社会现实逐渐走向平和宁静 (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 的田园生活。文中写他“猛志逸四海” ,多次投身仕途。梁衡也提到他想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儒家济世情怀。后来,他终因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坚决辞官归隐。从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欢乐,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总之,他从满怀儒家的济世情怀走向看似洒脱的道家风骨,这也是中国很多文人的经历。
19、词第二句写杨柳如烟、寒气轻微,在静谧意境中反衬出枝头红杏的热烈绽放,“闹”字运用拟人手法,用人的情态阐释 了词人眼中春景的生机勃勃。
20、因为客棹烟轻,红星闹春,写出了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劝”字生出了对美好事物与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意;浮生长恨却要轻轻一笑,不惜千金则是“劝”人淡泊功名利禄。
21、示例
尊敬的禾山社区居委会领导:
我是嘉舟实验学校的一名初中生,想报名成为一名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宣传大使。我曾参加过区“五水共治”义务宣传 活动,具备参加宣传活动的经验;同时参加过“垃圾分类宣讲员”培训、并曾获市“少年金话筒”比赛金奖,具备相应宣讲知识和能力;此外还获得计算机一级等证书,能为宣传做好相关辅助工作。如果能成为宣传大使,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 为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宣传活动作出贡献。
恳请社区领导能接纳我的自荐,期待您的回复!
小舟
2020 年 6 月 26 日
22、作文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