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语文试卷(新九年级语文试卷电子版)

九年语文试卷(新九年级语文试卷电子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0-26 10:11:48

绝密★启用前

九年语文学科开门红测试卷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6,共2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

对中国人来说,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从生疏到熟练,从拿起到放下,这是一种耳濡目染,这是一种(yán chuán shēn jiào),这是一种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情怀。中国人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饱含在小小的筷子之中,这让筷子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_______________。总之,我国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guó cuì)。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生疏( ) ②源远流长( )

(2)根据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yán chuán shēn jiào) __________ ②(guó cuì) ___ _______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明代才开始称为"筷",与如今相似

②到了汉代,人们称为"箸"

③筷子在先秦时期称为"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2、中庭生旅谷, ___________。(1分)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雪早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2分)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达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殷切怀念和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综合性学习。(8分)

某校将以“寻访元宵习俗”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请根据提示修改下列材料。

【甲】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丰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方面,【乙】民间机构和媒体应通过举办各类活动,精心制作节目,让大家都来观看传统文化习俗。还有学者认为,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元宵元素,会产生多种积极影响,而这一工作需由政府部门牵头,投入才会更有保障,文化精随才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因而更容易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2分)

(2)【甲】处画线句子句式杂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1分)

(3)【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2分)

(4)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_______________。(颔联)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_______________。(颈联)

A.缀天 悬 B.缀天 挂 C.天缀 悬 D.天缀 挂

二、(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7到9题。(共6分)

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完成9-11题。(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这首七言律诗是文天祥被押解路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二字表现了诗人_______的样子。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____________。(2分)

8、“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这首诗里指的是___________ (1分)

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4题。(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10、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句子节奏。(4处停顿)(2分)

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11、 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分,每空1分)
①臣等身被坚执锐 ___ _
②今诺君徒能得走兽耳 __ 、__ _

③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 ___ __

12、下面解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__ ___ (3分)

A.既杀项羽 出,得其船

B.高祖萧何功最盛 蒙辞军中多务

C.知欣然规往

D.群臣皆敢言 不私王

13、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2分)

14、 从文章看出汉高祖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9小题。(13分)

梁晓声的人间烟火气

①流年似水,我与梁晓声相交已达四十个年头。古语云:“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想当初读梁晓声文章,见其直面人生忧时忧世,忧济元元;观其为人处世,披肝沥胆,古道热肠,愿引为知己。我便向曾经的作协掌门人唐达成表达了这种看法,他目光炯炯道:“读其书,看其人,知晓声是高怀观世,壮气横天之君子。”
②多年之前,我曾向晓声约稿。不久,他就将以犀利目光击透浮躁现实生活和扭曲心态的长篇小说《浮城》交给《当代》杂志。遗憾的是,编辑部竟做退稿处理。面对晓声,我羞愧难当,而晓声毫无怨言,安慰我之后将小说另投花城出版社。人家比我们有识力和魄力,将《浮城》印了几十万册,深受读者喜爱。让我感动的是,他重友谊讲交情,后来有新作《红晕》等,仍主动交给我,皆编发在《当代》上。
③晓声心地善良,恪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老作家林予,在晓声初出茅庐、闯荡文坛之时,曾热情相助提携修改稿件,推荐报刊发表。后来他不幸罹患癌症,且经济拮据,晓声闻之立刻汇去四千元救急。须知,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可资普通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开销。况且,晓声哥哥患病,长年住院治疗的费用也靠他供给。他曾向有钱的友人呼吁,减少一些花天酒地的奢侈,救助陷入困境的作家林予,但直到林予撒手人寰,有钱朋友竟一毛未拔。于是,晓声萌生撰写《泯灭》鞭挞金钱对人灵魂的异化。
④我经常到黄亭子儿影宿舍楼梁晓声住所去看他,谈文学、谈世事,或引友人去拜访。有时正好看到他一个人用餐。几片烤焦的馒头片、一块菱形的玉米面发糕、一根黄瓜、两根大葱、一碟黄酱、一碗面条,他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一次,一位到访的记者目睹此景,两眼湿润地对我说:“这可是一位名满全国的大作家啊 !……《人世间》的责编李师东也是我的朋友,他来到梁晓声书房,见“一张小木桌,一把小木椅”,晓声在这里“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完完全全的一个爬格子的工匠样子”,他不胜感慨。
⑤其实,从小就家境贫寒的晓声对生活并无奢求,过普通人的日子,挺好。父亲是位建筑工人,晓声在嘈杂的大杂院长大。品学兼优的哥哥考上了大学,父母亲却悲痛而歉疚地对哥哥说:“孩子,家里穷,供不起你上大学啊 !”有美好憧憬和前程的哥哥沉默了,后来精神失常,父母为此抱憾终生。梁晓声心里也在流血,一直肩负着哥哥的生活和医疗费用,拳拳亲情令人动容,其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升华为人道主义,成为《人世间》的骨骼和血肉。
⑥梁晓声多次慷慨捐款给希望工程。他的稿费,一半交给母亲生活和给哥哥治病,剩下的再捐一部分给渴望求学的穷困孩子。他知道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既改变不了社会,也拯救不了苍生。他说,作为一名作家,用严肃、用真诚、用美的语言去写作,是我们当下文学缺少的元素。“社会上需要几个有棱角的作家,写点有棱角的文章。当温良的成为了绝大多数,我就做不讨人喜欢的少数吧 !“他的作品与只尚空谈悲悯的东西不同,是以真人格支撑的胆与识、理性担当和道义。替社会正义发声。为黎民黔首的困厄疾呼。留下了许多擎醒世人的东西,如暮鼓晨钟,世人称其为平民作家。
⑦他曾以一个北大荒拓荒者的身份。创作了一批讴歌知青英雄主义精神的独树一帜的小说,如《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京华见闻录》,表达了知青作家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对新时代理想命题的探索;写《年轮》等反思使命。书写人性不泯的激情:写《雪城》为知青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对待打抱不平。晓声以文学为知青的生活和命运做了记录,给知青文学尾声留下了发乎真情的浓墨重彩的文字,他的多部长篇和几十部中短篇小说构成了梁氏知青文学的《清明上河图》式的恢宏景观成为了历史存证。
⑧大约在 2017年,我听说快到古稀之年的晓声要创作一部长篇,颇为感佩。2018年春我去看他,他有点沮丧,说身体查出毛病,怀疑脏腑器官出了问题。很巧,此前不久,我在太原结识了一位很棒的老中医,便劝晓声不妨去试试。太原的朋友闻之,以讲学为由,邀我俩前往。把脉之后,老中医只说“脏腑健康“四字,晓声愕然,接着大喜称奇。在回京的高铁上,晓声一扫来时的沉闷寡语,兴致勃勃地大谈《人世间》的创作。他说,创作《人世间》就是想将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告诉人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其实,他写《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书时,就对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各阶层作了深刻的分析,看得出他对民间,特别是城市底层的生活和知识分子非常熟悉。如果我没猜错,那时他就开始酝酿《人世间》了。《人世间》最终荣获茅盾文学奖,这是梁晓声精神守望的果实,也是他向传统现实主义的致敬。
⑨得知晓声获茅奖的消息时,我正在绥芬河开会,立刻发去短信祝贺。他回道:“兄长。收到啦。自家人,有空聚哈,问嫂子好 !” 世间烟火中的情感,最朴实,也最有味道。
(作者:汪兆骞,选文有删改)

15、选文中的哪些事件体现了梁晓声的“人间烟火气”?(3分)

16、请简要概括梁晓声的人物形象。(3分)

17、选文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18、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9、结合选文中加横线句子的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3分)

(四)阅读下面文,完成20~22小题。(10分)

张家口的风吹亮冬奥的灯

① 2月的张家口张北,在零下的天气里,即便是阳光普照,风一样能把脸刮得生疼。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风,才照亮了冬奥会赛场的夜空。
草原上“白色巨人”吸风储能

②“张北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张北地区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一座座高耸百米的“白色巨人”遍布广袤无垠的草原,转动着它们硕大的风叶大口地吮吸着风能。这些大型风车时刻不停地工作着,将这些清洁能源通过国家电网的调配,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保障。
③据悉,张北县距张家口市区 45千米,与市区的最大海拔落差在1000米以上,高低间形成的悬殊温差导致空气强对流,使之成为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这里的风能资源异常丰富,储量在2000万千瓦以上。
④一台矗立于张北县的桨叶直径 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本届冬奥会期间的全部造雪量,相当于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堆出28米高的雪;一度绿电,能点亮颁奖广场主舞台22秒,能让厨师在冬奥村“全电厨房”制作两份菜品……
⑤张北的风推动 2兆瓦的风机以额定速度,转一圈需要3秒左右,大约可以发出2度电,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为零。
⑥据测算,到 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风”出张北,“电”送北京

⑦在张家口市张北县运达风电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一个个风车零件整齐排放,工人正在忙碌地将其组装,要不了多久这些风车就会矗立在张北的草原之上,成为“绿电”的源泉。运达风电制造中心生产主管介绍,风力发电机由塔筒、味片、主机、轮毂四个部分组成。风力带动叶片转动,再通过轮毅将能量传递到主机带动发电机工作,这就是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⑧风电资源是有了,这些绿色能源是如何稳定地送到冬奥赛场的?
⑨据了解,受自然风速影响,风电的特点是风速不受人控制,但风电并入电网必须稳定,不稳定的电流,可能导致电网瘫痪。因此,解决新能源并网的问题,迫在眉睫。为最大程度减少电能输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中国给出了一种方案,国家电网专门投资建设了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为张家口地区的绿色电力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北京,实现冬奥场馆百之百的“绿电”供应,提供了一条稳定的输出通道。
⑩据悉,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 26个场馆都实现了绿色电能供应,这在奥运史上属于首次。而这些绿色电能中的重要支撑就是科技的力量,它把张北地区的风,变成了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源源不断地将“绿电”输入北京,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保障,也为冬奥赛事涂上了美丽鲜艳的中国底色。
(选自《科技日报》2022年2月14日,有改动)

20、 张家口市张北县为什么会有丰富的风能资源?(3分)

21、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2、 选文第⑩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五、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8分)

阅读下面名著的选段,完成22—24题。(共8分)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好细察看语言野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23、上面的选段出自哪一部名著?该名著的作者是谁?(2分)

24、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几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3分)

25、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3分)

六、作文(50分)

题目一: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个团队,合力相顶....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自选文体,不少于 600 字。

题目二:宽容是一种品格,坚韧是一种品格,自律是一种品格,诚信和友善也是一种品格……这些优秀的品格健全着我们的人格,照亮着我们的前程,丰盈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有一种品格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请任选一题目写出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九年语文学科开门红测试卷答案版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8,共2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

对中国人来说,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从生疏到熟练,从拿起到放下,这是一种耳濡目染,这是一种(yán chuán shēn jiào),这是一种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情怀。中国人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饱含在小小的筷子之中,这让筷子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_______________。总之,我国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guó cuì)。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生疏(shēng shū ) ②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2)根据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yán chuán shēn jiào) _言传身教____________ ②(guó cuì) _____国粹________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①明代才开始称为"筷",与如今相似

②到了汉代,人们称为"箸"

③筷子在先秦时期称为"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4、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____________。(1分)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雪早至的句子是:_____北风卷地白草折 _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___________?(2分)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达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殷切怀念和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____(2分)

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________。(2分)

8. 综合性学习。(8分)

某校将以“寻访元宵习俗”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根据提示修改下列材料。

【甲】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丰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方面,【乙】民间机构和媒体应通过举办各类活动,精心制作节目,让大家都来观看传统文化习俗。还有学者认为,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元宵元素,会产生多种积极影响,而这一工作需由政府部门牵头,投入才会更有保障,文化精随才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因而更容易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精随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精髓,____。(2分)

②【甲】处画线句子句式杂糅,请提出修改意见:__删掉“的原因”_____________。(1分)

③【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观看______”改为“___关注__ ____”。(2分)

(2)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A )(3分)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_______________。(颔联)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_______________。(颈联)

A.缀天 悬 B.缀天 挂 C.天缀 悬 D.天缀 挂

二、(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9到11题。(共6分)

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完成9-11题。(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首七言律诗是文天祥被押解路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二字表现了诗人_孤苦无依_______的样子。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_战争___________。(2分)

10.“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这首诗里指的是____史册_______ (1分)

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3分)

运用双关、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境况危苦,表达了诗人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气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4题。(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10、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句子节奏。 (2分)

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11、 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分,每空1分)
①臣等身被坚执锐 __同“披”,覆盖____
②今诺君徒能得走兽耳_只___ 、__罢了__

③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 _都_____

12、下面解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__ B ____ (3分)

A.既杀项羽 出,得其船

B.高祖萧何功最盛 蒙辞军中多务

C.知欣然规往

D.群臣皆敢言 不私王

13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2分)

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

(5) 从文章看出汉高祖是个怎样的人?(2分)

智慧、感恩图报

【译文】
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曾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小题。(13分)

梁晓声的人间烟火气

①流年似水,我与梁晓声相交已达四十个年头。古语云:“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想当初读梁晓声文章,见其直面人生忧时忧世,忧济元元;观其为人处世,披肝沥胆,古道热肠,愿引为知己。我便向曾经的作协掌门人唐达成表达了这种看法,他目光炯炯道:“读其书,看其人,知晓声是高怀观世,壮气横天之君子。”
②多年之前,我曾向晓声约稿。不久,他就将以犀利目光击透浮躁现实生活和扭曲心态的长篇小说《浮城》交给《当代》杂志。遗憾的是,编辑部竟做退稿处理。面对晓声,我羞愧难当,而晓声毫无怨言,安慰我之后将小说另投花城出版社。人家比我们有识力和魄力,将《浮城》印了几十万册,深受读者喜爱。让我感动的是,他重友谊讲交情,后来有新作《红晕》等,仍主动交给我,皆编发在《当代》上。
③晓声心地善良,恪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老作家林予,在晓声初出茅庐、闯荡文坛之时,曾热情相助提携修改稿件,推荐报刊发表。后来他不幸罹患癌症,且经济拮据,晓声闻之立刻汇去四千元救急。须知,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可资普通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开销。况且,晓声哥哥患病,长年住院治疗的费用也靠他供给。他曾向有钱的友人呼吁,减少一些花天酒地的奢侈,救助陷入困境的作家林予,但直到林予撒手人寰,有钱朋友竟一毛未拔。于是,晓声萌生撰写《泯灭》鞭挞金钱对人灵魂的异化。
④我经常到黄亭子儿影宿舍楼梁晓声住所去看他,谈文学、谈世事,或引友人去拜访。有时正好看到他一个人用餐。几片烤焦的馒头片、一块菱形的玉米面发糕、一根黄瓜、两根大葱、一碟黄酱、一碗面条,他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一次,一位到访的记者目睹此景,两眼湿润地对我说:“这可是一位名满全国的大作家啊 !……《人世间》的责编李师东也是我的朋友,他来到梁晓声书房,见“一张小木桌,一把小木椅”,晓声在这里“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完完全全的一个爬格子的工匠样子”,他不胜感慨。
⑤其实,从小就家境贫寒的晓声对生活并无奢求,过普通人的日子,挺好。父亲是位建筑工人,晓声在嘈杂的大杂院长大。品学兼优的哥哥考上了大学,父母亲却悲痛而歉疚地对哥哥说:“孩子,家里穷,供不起你上大学啊 !”有美好憧憬和前程的哥哥沉默了,后来精神失常,父母为此抱憾终生。梁晓声心里也在流血,一直肩负着哥哥的生活和医疗费用,拳拳亲情令人动容,其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升华为人道主义,成为《人世间》的骨骼和血肉。
⑥梁晓声多次慷慨捐款给希望工程。他的稿费,一半交给母亲生活和给哥哥治病,剩下的再捐一部分给渴望求学的穷困孩子。他知道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既改变不了社会,也拯救不了苍生。他说,作为一名作家,用严肃、用真诚、用美的语言去写作,是我们当下文学缺少的元素。“社会上需要几个有棱角的作家,写点有棱角的文章。当温良的成为了绝大多数,我就做不讨人喜欢的少数吧 !“他的作品与只尚空谈悲悯的东西不同,是以真人格支撑的胆与识、理性担当和道义。替社会正义发声。为黎民黔首的困厄疾呼。留下了许多擎醒世人的东西,如暮鼓晨钟,世人称其为平民作家。
⑦他曾以一个北大荒拓荒者的身份。创作了一批讴歌知青英雄主义精神的独树一帜的小说,如《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京华见闻录》,表达了知青作家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对新时代理想命题的探索;写《年轮》等反思使命。书写人性不泯的激情:写《雪城》为知青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对待打抱不平。晓声以文学为知青的生活和命运做了记录,给知青文学尾声留下了发乎真情的浓墨重彩的文字,他的多部长篇和几十部中短篇小说构成了梁氏知青文学的《清明上河图》式的恢宏景观成为了历史存证。
⑧大约在 2017年,我听说快到古稀之年的晓声要创作一部长篇,颇为感佩。2018年春我去看他,他有点沮丧,说身体查出毛病,怀疑脏腑器官出了问题。很巧,此前不久,我在太原结识了一位很棒的老中医,便劝晓声不妨去试试。太原的朋友闻之,以讲学为由,邀我俩前往。把脉之后,老中医只说“脏腑健康“四字,晓声愕然,接着大喜称奇。在回京的高铁上,晓声一扫来时的沉闷寡语,兴致勃勃地大谈《人世间》的创作。他说,创作《人世间》就是想将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告诉人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其实,他写《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书时,就对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各阶层作了深刻的分析,看得出他对民间,特别是城市底层的生活和知识分子非常熟悉。如果我没猜错,那时他就开始酝酿《人世间》了。《人世间》最终荣获茅盾文学奖,这是梁晓声精神守望的果实,也是他向传统现实主义的致敬。
⑨得知晓声获茅奖的消息时,我正在绥芬河开会,立刻发去短信祝贺。他回道:“兄长。收到啦。自家人,有空聚哈,问嫂子好 !”世间烟火中的情感,最朴实,也最有味道。
(作者:汪兆骞,选文有删改)

(1) 选文中的哪些事件体现了梁晓声的“人间烟火气”?

作者向晓声约稿,被杂志拒绝,晓声毫无怨言,后来仍然给那个杂志发新作品;捐献4000元给帮过自己的作家林矛,友人无人跟随,就写文痛斥;捐款给希望工程;帮照顾从小生活艰苦的哥哥。

(2) 请简要概括梁晓声的人物形象。

直面人生的苦难,为社会真善美发声;重情义,善良,知恩图报;生活简朴,乐于助人。

(3) 选文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本文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

(4)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梁晓声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梁晓声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5) 结合选文中加横线句子的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

示例:我们忙着烟火琐事,多是平凡而又平静的在日复一日的时光里消磨着生命。平凡普通的生活,有人厌倦,也有人甘之如饴,静享这人间的琐碎烟火。

(四)阅读下面文,完成18~21小题。(10分)

张家口的风吹亮冬奥的灯

① 2月的张家口张北,在零下的天气里,即便是阳光普照,风一样能把脸刮得生疼。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风,才照亮了冬奥会赛场的夜空。
草原上“白色巨人”吸风储能

②“张北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张北地区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一座座高耸百米的“白色巨人”遍布广袤无垠的草原,转动着它们硕大的风叶大口地吮吸着风能。这些大型风车时刻不停地工作着,将这些清洁能源通过国家电网的调配,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保障。
③据悉,张北县距张家口市区 45千米,与市区的最大海拔落差在1000米以上,高低间形成的悬殊温差导致空气强对流,使之成为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这里的风能资源异常丰富,储量在2000万千瓦以上。
④一台矗立于张北县的桨叶直径 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本届冬奥会期间的全部造雪量,相当于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堆出28米高的雪;一度绿电,能点亮颁奖广场主舞台22秒,能让厨师在冬奥村“全电厨房”制作两份菜品……
⑤张北的风推动 2兆瓦的风机以额定速度,转一圈需要3秒左右,大约可以发出2度电,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为零。
⑥据测算,到 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风”出张北,“电”送北京

⑦在张家口市张北县运达风电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一个个风车零件整齐排放,工人正在忙碌地将其组装,要不了多久这些风车就会矗立在张北的草原之上,成为“绿电”的源泉。运达风电制造中心生产主管介绍,风力发电机由塔筒、味片、主机、轮毂四个部分组成。风力带动叶片转动,再通过轮毅将能量传递到主机带动发电机工作,这就是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⑧风电资源是有了,这些绿色能源是如何稳定地送到冬奥赛场的?
⑨据了解,受自然风速影响,风电的特点是风速不受人控制,但风电并入电网必须稳定,不稳定的电流,可能导致电网瘫痪。因此,解决新能源并网的问题,迫在眉睫。为最大程度减少电能输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中国给出了一种方案,国家电网专门投资建设了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为张家口地区的绿色电力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北京,实现冬奥场馆百之百的“绿电”供应,提供了一条稳定的输出通道。
⑩据悉,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 26个场馆都实现了绿色电能供应,这在奥运史上属于首次。而这些绿色电能中的重要支撑就是科技的力量,它把张北地区的风,变成了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源源不断地将“绿电”输入北京,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保障,也为冬奥赛事涂上了美丽鲜艳的中国底色。
(选自《科技日报》2022年2月14日,有改动)

(1) 张家口市张北县为什么会有丰富的风能资源?(3分)

因为张北县距张家口市区45千米,与市区的最大海拔落差在1000米以上,高低间形成的悬殊温差导致空气强对流,使之成为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所以张北县会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2) 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列数字、作比较。(2分)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张北县大风车巨大的发电量和对冬奥会场能源供应的重要作用。(2分)

(3) 选文第⑩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不能删去。该段指出了张家口风力发电对北京冬奥会的经济价值、环保价值和政治意义。
示例二:能删去。删去该段后文章说明内容也是完整的,行文也变得简洁。

五、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8分)

阅读下面名著的选段,完成22—24题。(共8分)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好细察看语言野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22.上面的选段出自哪一部名著?该名著的作者是谁?(2分)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23.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几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3分)

运用了第一人称。表达效果:①亲切、自然,便于拉近“我”和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便于抒情,通过“我”的口吻更能表达简·爱和罗切斯特历尽艰辛彼此相惜的真挚感情。

24.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3分)

示例:①小说塑造的勇敢白强、纯洁坦荡、自尊自爱敢于抗争的简·爱,给了我成长路上克服困难,勇敢向上的积极力量;②主人公简·爱在维多利亚时代等级森严,男权、神权至上的背景下敢于反抗,主张男女平等、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我认识到做自己的艰难和重要,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③从盖茨海德府受到舅妈家的侮辱到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生活环境,简·爱只要有机会就会读书学习,她在逆境中从未放弃自己,这使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六作文(50分)

题目一: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个团队,合力相顶....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 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自选文体,不少于 600 字。

题目二:宽容是一种品格,坚韧是一种品格,自律是一种品格,诚信和友善也是一种品格……这些优秀的品格健全着我们的人格,照亮着我们的前程,丰盈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有一种品格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请任选一题目写出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