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骚(sāo) 冠冕(guàn) 娉婷(pīng) 心无旁鹜(wù)
B.忧戚(qī) 汲取(jī) 脏物(zāng) 走投无路(tóu)
C.贸然(mào) 糟蹋(tà ) 掺杂(chān) 前仆后继(pū)
D.拮据(jù) 惘然(wǎng) 摇拽(yè) 鸠占鹊巢(què)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航天员能顺利出舱完成各项任务,必须依靠航天服的保护。航天服 要求安全系数高,还需要很好的灵活度,关节部位是航天服设计中的一大 ,在设计新一代“飞天”航天服时,我国航天工程师从小龙虾既坚硬又灵活的虾尾结构中,获得了 的灵感。他们在航天服关节处,设计了 虾尾鳞片的层叠结构,使关节活动自如。
A.尽管 难点 意想不到 相似
B.不但 难点 意想不到 类似
C.尽管 难题 出乎意料 相似
D.不但 难题 出乎意料 类似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六月,带着缤纷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万绿丛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还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奋力奔跑,热爱生活。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六月天。
A.“六月”是数量词,“荷花初绽”是主谓短语,“书写梦想”是动宾短语。
B.“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六月天。”这个句子中,“人间”作宾语。
C.“不但美丽了湖边的风景,还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热爱生活”和“奋力奔跑”调换顺序。
4、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之一是塑造了大批鲜活的英雄形象,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青面兽杨志、小李广花荣、神行太保戴宗等。
B.革命家、诗人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收录了李大钊的《就义诗》,其中两句是:“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C.艾青抗战时期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凝重、深厚又大气的风格。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作家莫泊桑。
5、古诗文默写。(5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3)商旅不行, 。
(4)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水调歌头》中抒发对世人团聚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元稹②
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诗人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授:授职,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官名。唐代以司马为州刺史的辅佐之官 ②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写诗人归来后的感触,运用典故,怀念逝去的旧友,表达了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B.《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惊坐起”三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诗人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更加传神。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颈联诗人以“千帆过”“万木春”意象,表现自己地消沉、惆怅;《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暗风吹雨入寒窗”于景语之中含情,深藏不露,含蓄不尽。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诗人为答谢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表现了诗人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的震惊与悲凉。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四望梅川河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②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③,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④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⑤。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
(节选自归有光《悠然亭记》)
【注释】①僦(jiù)居:租房。②定卜:定居。③牖(yǒu)窗子。④雕绘:指可以修饰文字。⑤适:适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田野登朝 自非亭午夜分
B.娄水之阴 佳木秀而繁阴
C.忆余少时尝在外家 尝射于家圃
D.盖去县三十里 去国怀乡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
②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
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4分)
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
10、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4分)
①【甲】【乙】两段选文都写到了“亭”,【甲】文介绍亭名的由来是“ ”,【乙】文提到亭名源自“ ”。(均用原文回答)
②【甲】文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追求 的社会理想;而【乙】文则通过说古道今,表达的“悠然之意”是 。(均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阅读选文,完成11-12题。(5分)
【材料一】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儿童行为专家Selman提出儿童友谊发展与年龄有关,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之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认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分享,朋友相互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同甘共苦。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阶段。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
所以,交朋友这件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这个过程也是孩子获得成长、探索世界的方法。
【材料二】据社交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孩子们分为以下几种:
①受欢迎儿童;②被拒绝儿童,这类儿童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挑衅攻击型,一类是退缩被欺负型;③被忽视儿童,有人很喜欢他们,有人很不喜欢他们,这类儿童大约占三分之一。
在20世纪80到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30多项研究表明,被拒绝儿童更容易成绩不良、辍学、参与不良行为活动甚至犯罪,在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起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被忽视儿童往往自卑、害羞、焦虑和孤独。
显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受欢迎儿童或至少是一般型儿童。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受欢迎呢?调查显示,他们普遍表现温和、合作、富有同情心、友好解决冲突、能成功发起和维持交往,很少有破坏和攻击行为。外表有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愿意与长得漂亮的人交往。
那么,受欢迎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友好合作、很少攻击而受欢迎,还是因为受欢迎而变得友好、合作、很少攻击呢?验证的方法是观察孩子在不熟悉的群体或班级中的行为。结果显示,受欢迎儿童能有效发起社会活动,也能对其他儿童的邀请做出积极回应。他们一般首先观察并试图理解正在进行的活动,然后进行建设性的评估。被拒绝的孩子爱干涉他人,损人利己,不去理解别人而任性妄为。当被拒绝时,他们会搞破坏或贬损对方或者威胁报复。被忽视的儿童往往退缩不前,很少主动发起交往,也远离或拒绝其他儿童的邀请。
【材料三】交朋友是一生的学问。其中的尺度、技巧与拿捏,可能要花一生去打磨,但最核心的价值,一是待人真诚,二是当对方触犯底线时,你不是一味退让讨好,而是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立场。
交朋友,除了真诚,还有这几条:
不强求。喜欢一个人,想成为朋友,真得看投不投缘,骚扰和纠缠,无法得到朋友。你释放“我们当朋友”的善意后,他人不回应,就到此为止。他人并非想伤害你,他人也没有当你朋友的义务,没有必要觉得伤害。
不依赖。友情让人放松的是,彼此不必为对方的人生负责,到了中年,你会发现,半年一年几年见一次的好友,真不少,大家都各自开放,相忘于江湖。一个人心智不熟,朋友时时要当情绪垃圾桶和救火队员,谁也不要有这样的负累。
不苛刻。这点孩子们可能最不易体会,很多青春期的好伙伴往往一言不合就闹掰了。少不更事的年纪,对别人,对自己,都太严厉。其实亦正亦邪都无所谓,在一起开心就够了。
有价值。人与人的感情是一种交换,而友情的内核是价值交换,听起来很可怕是不是?其实不然,你是A领域的专家,我是B行业的大咖,我们之间不做任何有形有价的交换,只要沟通彼此的见识,就是价值交换,聊几个小时天,可能催生新的想法,找到新的方向。这也是一种交友的形式。
11、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友谊逐步由单向、短暂向相互、持久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B.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交友评判标准;通过交友,孩子们获得成长、探索世界的方法。
C.受欢迎儿童普遍表现温和、合作、富有同情心、友好解决冲突、能成功发起和维持交往,而没有破坏和攻击行为。
D.当朋友触犯你的底线时,你不应一味退让讨好,而应清晰表达自己的立场。
12、根据材料三,完成下面的对联。(3分)
上联:交友开心不苛刻
下联: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而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夜色阑珊,飘飞的雪渐渐停下来,月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辉。此刻,我思绪万千,漫长的岁月中,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3、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2分)
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
片断三:
14、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④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3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16、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17、选文第⑪ 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夜色阑珊,飘飞的雪渐渐停下来,月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辉。
18、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6分)
(五)阅读选文,完成19-22题。(13分)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 殷慧
①“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灵魂。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向世界张开热烈的臂膀,当冰雪之约如约而至的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这场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礼乐文化的魅力。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去年全国“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被待以“国家最高礼遇”的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的那一刻,我们百感交集,为自己的英雄自豪,也为生活在英雄的国度而骄傲。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现代社会,我们要让礼乐文化走近普通百姓,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可以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让百姓知礼、懂礼、用礼,营造更为和谐美好的社会局面。
③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学校和媒体在创新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近些年,一些学校开发了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热烈欢迎。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国首档中华礼乐传习系列节目,如《尊师礼》篇,设计了“正冠、献桃枝、敬茶、训诫、赠书”等现代师徒礼仪;《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贯通古今。
④当然,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古代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还有很多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也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其实,这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梳理,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摒弃。
⑤礼乐文化很古老,上下几千年;礼乐文化又很年轻,它活在当下。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践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20、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1、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3分)
提出观点 | A |
分析论述 | 从“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角度进行证明。 |
从“ B ”的角度进行证明, 并提出 C 的具体做法。 |
2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引用“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阐述礼乐的重要意义,并引出本文论题“礼乐文化”。
B.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贯通古今。
C.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只需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D.礼乐文化很古老,礼乐文化又很年轻,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研究价值,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三、作文(50分)
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美文回味,余香袅袅;雅言思量,余香绵长……生活中总会有些感悟,在记忆里留有余香,萦绕心间,历久弥新,伴随着我们成长。
请以“余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怀念背影缘起于望父买橘,永不养猫缘起于良心不安,礼赞白杨缘起于力求上进的精神……
请以“缘起 ”为题目,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考答案
1C “冠冕”的“冠”应读“guān”;“汲取”的“汲”应读“jí”;“拮据”的“据”应读“jū”。
2B
3D A.有误,“六月”是名词;B.有误,“人间”作定语;C.有误,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4B 现代著名诗人
5、(1)长风破浪会有时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樯倾楫摧 (4)雾凇沆砀 (5)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6C
7C
8、①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
②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
9、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
10、①太守自谓也 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
②与民同乐 悠然闲适(或“随遇而安”)
参考译文
【乙】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现在淀山公一天比一天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
11C 根据材料二第④段“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受欢迎呢,他们普遍表现温和、富有同情心、能成功发起和维持交往,是“很少有破坏和攻击行为”。
12、示例:待人真诚莫强求
13、朋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
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14、“洗亮”是“消除并使之变美好”;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师的话语让他低落的情绪自卑心理消失,内心变得温暖美好;写出老师对他的触动之大。
15、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
16、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突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17、环境描写,描写了雪停月光的明亮,照应开头第1句话,深化中心:生命中刹那的感动和爱让人感到美好。
18、三件令人感动的事发生在极短暂的一瞬间;对“我”的触动却永不消散;刹那间的感动和爱对“我”影响深远。
19、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20、举例论证。列举了学校开发礼仪课程和媒体推出中华礼乐传习节目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1、A.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B.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C.利用纪念日、节日,组织开展纪念庆典活动。
22、A
23、参考例文
缘起贴心的爸爸
坐在考场上,猛烈的风刮得窗户哀哀呻吟,我想起了你,我最贴心的人。
“哼,我才不是感冒灵”
自从进入中考倒计时,我们一家便都开始紧张起来,将我保护的如同一只温室里的熊猫宝宝。即便如此,前段时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把我浇的透心凉,还没来及“心飞扬”,就已经“病殃殃”,你一边埋怨自己没有送伞的超能力,一边四处寻方问药,比较哪种药药效好,副作用小,眉头皱了几天。
后来,你终于选定了“999”感冒灵,天天给我冲几包,我窝在沙发上,手里摇晃着半杯冲剂,学着电视上的广告说:“老爸,你是我的感冒灵哦。”你抬头,一脸不屑:“哼,我才不是感冒灵。我是暖暖的,很贴心。”自此,你便自封我最贴心的人。
“这个不能吃!”
中考近了,你却比我还紧张,一贯号称君子远庖厨的你,成天琢磨哪些菜品搭配起来营养合理,哪些可能会让人不舒服,然后给妈妈科普。久而久之,妈妈也不耐烦了:“许百科,你一个不做饭的人能不能别在这科普碍事!”你总是呵呵笑着,该科普的内容却一字不落。
不仅如此,你还开始全方位监督我的饮食。天气炎热,我刚从冰箱里抱出半个西瓜,准备享受一番,却被你半路“拦截”:“这个不能吃,万一肚子疼了怎么办?”“好好,不吃。”碰巧妈妈问我晚上想吃什么菜,我随口点了个你最喜欢的鱼烧豆腐,心想这你应该没啥话说,不想你却一脸“忍痛割爱”:“这两天我不吃这个!豆制品吃了田田可能要不舒服的。”我不由得惊呼:“老爸,你不用那么拼吧?”你却笑得一脸无奈:“唉,谁叫我是你最贴心的人来着……”
“柠檬味道香不香”
终于,该中考了,今天早晨,我刚与被窝分离,靠在床头迷糊着醒困,鼻间突然一股柠檬清香,耳边传来你得意的声音:“来来来,闻闻看,柠檬味道香不香。”我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块白色的橡胶垫字板。橡胶怎么还有柠檬味?正疑惑着,妈妈进来了,无奈地看一眼你,慢慢说道:“你爸一周前跑了各大文具店,选了个质量最好,垫着写字最舒服的,就是橡胶味道不好闻。他怕你考试时闻着难受,便用柠檬泡水泡了它将近一周,然后再洗干净拿给你,真是没见过哪个男的像你爸那么心细……”我几乎要哭了,你却一脸骄傲得意:“那是,我可是女儿最贴心的人哪……”
现在我坐在考场上,窗外渐渐平静,我想到了你送考时的情景:你挥挥拳头,对我说“田田加油”。是的,我会加油!缘起我那最贴心的人,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