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 24 分)
1、下面文段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一粒种子,撑破躯壳,长成参天大树,这是生命的信念;一只飞鸟,冲破黑暗,唱响 黎明的歌塌,这是希望的信念。没有信念,就像巍巍大厦没有栋梁,只是散乱的瓦砾;没有 信念,就如滔滔大江肆意横行,只是泛滥的洪水。信念是明灯,为你扫除思想的阴霾;信念 是巨轮,推动着你永远向前。同学们,希望你们坚定信念,斩关夺隘,百折不挠,向着理想 的彼岸进发。愿你们背着信念的行囊启程远行,跨越沟壑高山,抵达成功的峰巅。
A. 撑破(chēn) 巍巍(wēi) 肆意横行(sì)
B.瓦砾(lì) 泛滥(làn) 斩关夺隘(yì)
C.阴霾(mái) 巨轮(nún) 百折不挠(náo)
D.行囊(náng) 峰巅(diān) 沟壑高山(hè)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然有神魂,览物抒情怀。长江黄河奔腾不息,以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振憾心魄, 催人奋进。
B.民族有大任,责任勇担当。妇孺皆知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契而不舍做学问的闻一 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身处深渊,仍然追逐光明。史铁生以笔为矛,顽强地突破疾病牢笼,终见生命曙光。
D.青年有作为,善于去探索。我们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践沓出来一条路,从荆棘丛生的 地方开辟一条路出来。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3分)
一块烧红的铁,被铁匠死死地摁在砧上,来回 ,叮哐!叮哐!每一锤都是 那么 。铁被打得遍体鳞伤,火焰般的铁屑落地变黑,而铁已在 中变形、 升华。铁匠膀子上隆起肌肉疙瘩,额头上汗水滚落,内心笃定,永不退缩, 着一 种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
A.锻造 大气磅礴 阵痛 演变 B.锻打 气势磅礴 剧痛 演绎
C.锻造 大气磅礴 剧痛 演绎 D.锻打 气势磅礴 阵痛 演变
4、下列加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圣陶先生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B.人生路上,少年当以勇气为战旗,带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一往无前。
C.做学问需要有实干精神。如果浮光掠影,自然会随波逐流,一无所获。
D.随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经典作品,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 把握,再到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
B.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现场,选手们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让我们发自内 心由衷的敬佩。
C.运动让人快乐。长期久坐,不仅影响体能,还容易导致作息紊乱,引发负面情绪。
D.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的原因。
6、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开始 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
②而非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会把根系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 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
③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相邻植物发出的信号决定使用何种方式对付对方。
④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
⑤对水稻的进一步研究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 最大程度减少竞争:
A.④③①⑤② B.⑤②①④③ C.④⑤②①③ D.⑤②④①③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 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B.初冬时节,雪花翩然而至,我们相邀更定时分赏雪游玩。“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十时左 右。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 最受人们喜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 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8、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军民鱼水一家亲。《驿路梨花》展示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生活中生根、开花、 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
B.人生需修身养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C.黄河,代表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壶口瀑布》一文中对枯水季的描写,采用 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水和石,展现壶口瀑布的多种形态。
D.性格决定成败。《智取生辰纲》中精明能干、处处小心的杨志因蛮横暴躁、急功近 利导致生辰纲押送失败。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9、为丰富研学活动形式,校团委设计了有关“江”“山”的飞花令,开启研学之旅。下列是同学们整理的诗句,请你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飞花令 | 诗句 | 特征 | 情感 |
江 | ①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 春水初涨 | 乐观向上 |
②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奔腾直泻 | 万丈豪情 |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峨眉山月歌》) | 清远空灵 | 惜别之意 | |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 烟雾迷蒙 | 浓浓乡愁 | |
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奔流不息 | 伤感无奈 | |
山 | ⑤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高大巍峨 | 雄心壮志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饮酒》其五) | 远离世俗 | 悠然自得 | |
⑥ , 。(陆游《游山西村》) | 豁然开朗 | 悠然自得 | |
⑦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其一) | 艰难险阻 | 不畏困难 | |
⑧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美妙神奇 | 理想境界 |
三、诗歌鉴赏(4 分)
10、一路风景一路歌。请参加班级品诗沙龙。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1)请对颔联“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中的“眠”和“噪”作简要赏析。(2分)
(2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四、综合性学习(6分)
11、畅游宋瓷博物馆,感知宋瓷魅力,参加“探宋瓷之韵”的分享会。
材料一:1991 年 9 月,四川遂宁市南强镇金鱼村发现一处南宋后期窖藏遗存。出土器物以瓷器 为主,完整和可复原器物 1005 件,内含瓷器 985 件。其中 357 件青釉光器中龙泉窑产品占 342 件。包括荷叶盖罐1件、龙耳簋1件、琮式瓶2件、葫芦壶1件,炉7件,樽1件、五管灯3件、瓶30件、碗59件、钵18件、杯72件、洗67件、器盖 80 件。以碗杯、洗、瓶 等为大宗,多大件精品,部分器物为仿商周、汉代铜、玉器造型的陈设器。主要现存于四川 宋瓷博物馆。
(摘自《窖藏出土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的相关研究》)
材料二:出土于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的青釉荷叶形盖罐,在龙泉窑青瓷中形体最大。这件荷叶形盖罐在宋代龙泉窑青瓷中是釉色最美的光器,细腻典雅,古朴庄重,真正达到了“蔚蓝落 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如春”的境界,把青瓷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堪称国 宝。砚滴又叫做水注,通常与砚配套,磨墨时用砚池滴水时使用,是文房中控制墨汁浓淡的 工具,文人在挥毫泼墨之际,能精确掌握墨的分寸,既能提升书写效率,亦能提高书写规范 程度。宋代砚滴题材丰富多样,如龟形砚滴象征独占鳌头,蟾蜍砚滴具有“蟾宫折桂”之意等。除此以外,还有龙首、童子、芝蟾、麒麟、龟蛇等经典砚滴造型,这些形态各异的砚滴不仅 是宋代能工巧匠的技艺展示,也是宋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微观呈现。
(四望梅川河整理)
(1)阅读材料一,请你概括四川宋瓷博物馆里馆藏瓷器的特征有哪些?(2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图中选取一件文物,讲述它的外形特点、艺术风格。(至少运用一 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50 字)(2分)
(3)同学们在研学中发现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结合畅游博物馆的感受对出下联。(2分)
上联:千年沉淀凝神韵 下联:
五、名著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12、此次研学之旅已结束,但读书一直在路上。班级开展读书分享会,以《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物读书的情节为例,分享读书感悟。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甲:《朝花夕拾》中小鲁迅读《山海经》等绘图的书籍,小鲁迅此后① 。
乙:《红星照耀中国》中② 读《盛世危言》,激发了他继续学业的愿望。
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最爱的书是③《 》,他积极地向战友们分享其中的故事,保尔从中明白人要有坚定的理想,要勇敢克服一切困难。
丁:听了三位同学的分享,了解到名著中人物的读书经历,我深受启发:④ 。
六、现代文阅读(26分)
(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2分)
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 寒山石
①人生当有“三足”意识:名利面前要“知足”,修身养德要“知不足”,立业做事要“不知 足”。“三足”一同发力,才能行稳致远。
②名利面前,知足者常乐。知足是幸福之本。一个懂得知足、能够知足的人,心中定 会充满阳光,充满幸福。知足是高洁之基。“知足常足,终身不辱。”若是一味追求名利,就 难免陷身泥潭而污染了品性,丧失了人格。知足是养生之道。“仁可长寿,德可延年。”懂得 知足,自然心中常乐,有益健康长寿:相反,欲望过多,不仅易身败名裂,也易伤身劳神、 心力交瘁。
③修身养德,知不足者常醒。知不足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审视, 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完善。为人当知“短”。短者,短板也。A 唯有明己之所短,知道自己 的软肋是什么,才能避短扬长、补短为长,更好地完善自己。为人当知“过”。过者,过错也。“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做到有错即改,才能不断进步。为人当知“距”。距者, 差距也。强化“差距意识”,学会找准差距、正视差距、补齐差距。为人当知“偶”。偶者,局 限也。B 为人当知“陋”。陋者,浅陋也。所谓“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切不可浅尝辄止,虚 有其名。
④立业做事,不知足者常进。不知足,则有奋发之心。“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 胜也。”面对人生之路上的重峦叠嶂,当心怀凌云壮志,做到“猛志固常在”“坚志而勇为”。不知足,则有进取之姿。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思想状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 奋斗姿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不知足,则有突破之举。对事业不 知足,就是要敢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勇于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善于独辟蹊径、寻求突 破。不知足,则有超越之境。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要把“不停步、再出发”作为一种人生常态,保持“空杯心态”,凡事善于“归 零”,不断创造超越的人生。
⑤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 是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面对名利,要有知足的涵养和静气,在知足中享受安乐、感受 幸福:面对缺点,要有知不足的清醒和勇气,在知不足中行有方向、赶有目标;面对成绩, 要有不知足的品格和志气,在不知足中激发动力、再创佳绩。(有删减)
13、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4、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 A、B 两处哪个位置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为人处世应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否则,“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 便小了”。
15、请指出下面句子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 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
16、结合第④段,说说你对“空杯心态”的理解,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3分)
(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4分)
到异乡去
①傍晚时分的人家总是寂静的,而我们家今日正相反。母亲为我忙忙碌碌,打点行李。是的,明日我就要启程了,到我素未谋面的异乡去。
②残夏的夜是那般聒噪,风夹带来些令人怀念的气息,家里的灯显得格外喧热又凄清。院子里的坝子被迫加班,因为脚印的不停歌。爷爷又来屋里和我们聊天,拿着专属他的小杯 子,问:“热水还有没?”我们说:“应该还烧着。”接完热水他在椅子上坐着,问我:“东西 收拾好了没?”我笑笑说:“应该收拾好了。”我们沉默无言。他好像酝酿了很久,才继续开 口:“钱够不?”我愣了一下,连忙说:“够了够了。”父亲此时站在门外侍弄他从不曾细心照 料的花,屋内又陷入了宁静。
③爷爷吹着杯中的热水,冷热相交产生的热气朦胧了他的脸,他的脸此时并不显苍老, 只是岁月的痕迹分外明显,褶皱堆满了脸,看起来更加慈祥。我们坐了一会,母亲突然开口 说:“多带点衣服,预防天气降温。”我说:“带了一些,够穿了。”可能是我太敏感了,我感 觉空气里凝着压抑的味道,又仿佛是道不清的滋味。过了一会,父亲说了句“多带点”。我有 点疑惑,只是点了点头。
④我回到房间,看着熟悉的陈列,路灯的疏影穿透窗户和窗帘来和我相见。蓦然,我 起身打开窗户看了看故乡的月色,熟悉的月色是我的故乡,熟悉的人事物景也是我的故乡, 但真正的故乡是什么,是一两清酒?还是一分情怀?以前我不懂,到现在,我依然不懂,因 为我不清楚真正的故乡是什么。我怀念风,怀念雨,怀念人,被我怀念的东西好像离我越来 越远了,但我们现在近在咫尺。
⑤一夜无眠,第二日就启程了。
⑥即将出发的时候,我没瞧见我的母亲,爷爷依旧是坐在屋檐下,狗好像发现我要出 远门,急忙跟着我们走,我叫它回去,它却固执地朝我走来。父亲帮我拿着东西,我们俩大 步往前走。突然,我看见母亲从我要经过的路走来,太阳洒在她的肩背上,早上的雾还没有 散去,她的身形若隐若现。此时,我脑海中只有那句:英雄是伟大的,但伟大的不只是英雄。她满头大汗,对我笑了一下,说:“怎么这么早?我还准备给你们做点饭。”她低头看了看手 里刚摘的菜。我看见母亲落寞的神色,安慰说:“我带了一个饭团。”母亲哭着般挤了一个难 看的笑,说:“拿了就好。”她快步走去,从我肩旁错开。此时,我的眼睛红了,不敢回头, 只低着头往前决绝的走去。狗被妈妈牵着回去,我的余光看见她们的身影渐渐远去。
⑦一次小长假,我回去看见了别类的故乡。
⑧那天下午,夕阳在路边形成了倒影,我站在电杆旁,大伯拄着拐杖摩擦着地面缓缓 前行,他脸涨得通红,手足无措地看向我,他想说话,但不知道怎么说,我对他失着说;“没 事的,慢慢来。”我不敢再看他,他曾经是一个骄傲的人。爷爷在他身后不远不近的距离跟 着,我们俩假装聊着天。看着大伯展难前行,看着爷爷在他不远不近的距离跟着,看着眼前 陌生的一切,爷爷的脸苍老了,头上的白发更甚以前,倒是大伯的白发变少了。
⑨晚上,我睡不着,白天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闪过。我爬起来打开窗户看向月色,不一 样了,故乡的月色不一样了,故乡的月亮又大又圆,而异乡的月亮又小又弯。风夹带着陌生 的味道吹来,我闭上眼,希望就此长眠,但只愿在故地。那时我突然明白了,我从一个异乡 到了另一个异乡。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7、请按照时间线索,梳理文章内容。(3分)
18、平实的语言饱含深情。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一组,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并分析情感。(2分)
第一组:爷爷 ①拿着专属他的小杯子,问:“热水还有没?” |
第二组:父亲 ①此时站在门外侍弄他从不曾细心照料的花。 |
19、结合文章内容,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1)母亲哭着般挤了一个难看的笑,说:“拿了就好。”她快步走去,从我肩旁错开。(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3分)
(2)故乡的月亮又大又圆,而异乡的月亮又小又弯。(简要分析,故乡的月亮和异乡的月 亮为什么不一样?)(3分)
20、文章最后写到“我从一个异乡到了另一个异乡”,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理由。(3分)
七、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1-24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①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錢②劾之,有诏复往。最乃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③。历郎中,治水淮、扬。值世宗即位,上言:“氾光湖④西南高,东北下。运舟行湖中三 十余里。而东北提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监城、兴化、通、泰良田悉 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提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仆卿。
(选自《明史·列传·卷九十七》,有删节)
【注】①逋(bū):拖欠,这里指收取拖欠税收。②李鐩(suì)、白圭:人名。③徵(zhēng):同“征”,征收。④氾光湖(fàn),湖名。
21、用斜线“/”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专 敕 大 臣 加 修 内 河 培 旧 堤 为 外 障 可 百 年 无 患
22、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 民以为便 B.极陈岁灾民困状 杂然而前陈者
C.是为上策 策之不以其道 D.良田悉遭其害 悉如外人
2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2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3分)
八、作文(共 60 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青春的字典里,无“困难”二字;青年的口号中,无“阻碍”一词。年轻充满朝气, 青春孕育希望。青年当以奋斗之姿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风华正茂的你,将在青 春岁月里写下什么呢?
请以“青春”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题目二:问候,是一句叮咛,是一个拥抱,是一个微笑,是一份牵挂,是一份祝福……它 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
请以“最美的问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