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月12日厦门九上质检】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年终提问2021”活动中,有四位时代前行者分享了自己对生活最真诚的思考。
“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你还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张桂梅(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面前保持不放弃,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张文宏(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
“朋友们,不管是28岁还是35岁,你依然可以‘飞’起来。”——苏炳添(亚洲100米记录保持者)
“请相信,当你朝着梦想笃定前行时,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你,支持你。”——王赤(中国科学院院士)
请以“奔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解析】
不难发现,今年九上质检作文题,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①切实保持时代关注。2021年末,新华社、新世相与新浪微博共同发起“年终提问2021”活动,发起辞说:这一年,我们在反思与调整中改变着对待生活的态度,在纠结与磨合中让自己的状态日益变好。在这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疑惑与孤独的时候……
②非连续性文本式导入。“年终提问2021”活动的四位参与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不妨简要梳理如下:张桂梅: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千里起于跬步;张文宏:敬畏平凡、融入时代、创造伟大;苏炳添:相信自己、超越自己、不为自己设限;王赤:心怀梦想、笃定内心、赢得尊重。四则回答看似形散,实则神聚,统摄于“奔赴”这一主题。
③突出民族品格与青年品质。奔赴是一种姿态,朝向目标,不惧艰辛,是对“初心”的坚守,是一种敢“闯”的拼劲儿,是一种团结“众”人战胜险阻的品格书写。奔赴不仅是各行各业工作者的昂扬姿态,更是当下青年要修炼与培育的品格。
接下来我们按照“审题——立意——素材——结构——语言”的思路来梳理本题。
审题立意:本题审题难度不高,在导语的启发下,我们对于“奔赴”的理解是多元的。何为奔赴(朝向/行动/突破),为何要奔赴(理想/目标/他者),该如何奔赴(扎根/激发/创造),我们将奔赴理解为一种“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一种自在自为的“追逐姿态”,这天然吻合我们常说的成长感悟类、社会人物类、文化人物类写作。这三类主题以及议论文笔法或将成为该话题下的热门写作方向。
母题素材:成长感悟类选材,把奔赴划归为“逐梦”即可,奔是身体的姿态,赴是心灵的履约。不妨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是否有一种在前方的事物,唤起你的热爱,成为你的目标,以致于为了离它更近一些,你让自己奔跑起来,一路披荆斩棘,甚至吃尽苦头,只为赴你心中的约定。也许那是一座你梦寐以求的奖杯,也许那是一所你心向往之的高中,也许那是一场你备战许久的球赛,也是那是一次你们反复排练的演出……那些曾让你奋不顾身的事物,是让你在青葱年华奔跑起来的真正理由。若要选取社会/文化人物类的笔法,从你的素材库中去寻觅一番,可以是你熟知的文学家、艺术家、球星、名著人物,或者我们身边的凡人英雄:医护人员、消防战士、人民子弟兵、无名志愿者等,他们都曾为了一个目标,选择奔赴,即便千万险阻,不畏惧不退缩,这些精神品格是我们民族品质中的宝贵灵魂,也是作为当代青年的吾辈要培育修炼的品格。
谋篇布局:若选取成长感悟类笔法,时空转换,详略得体的行文思路可谓“无招胜有招”,把故事讲清楚,把需要突出的地方运用描写手段放大,佐以议论抒情,并在合适的位置设计点题,阐释清楚你对奔赴二字的理解。若选取社会/文化人物类笔法,经典三段式与线索贯穿式似乎更有用武之地,截取不同群体或不同人物,叙写他们的奔赴故事,提炼共同的精神品格,回扣主题,拔升立意。若选取议论文笔法,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办(how)的递进式,以及择一展三(f1f2f3)的并列式,对于本题均是适用的。
语言表达:奔赴一词,天然带有“热血”属性。奔为跑,赴为往,动词动词,奔赴似乎自带着一种决绝的味道。语言风格应配合文章属性,写得细腻些、热烈些、昂扬些。若是成长类型的写法,要写出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若是社会/文化人物类写法,要塑造出勇毅的精神品格;若是议论文写法,在严谨缜密中再带一些热烈的气息,议论文也是打动人心的。
要之,本题审题难度不高,立意角度多元,素材维度宽泛,可以让不同层次考生均有话可说,若要斩获高分,素材优中选优,表达锤炼斟酌,当然这一切的背后,倚仗的是你日积月累训练出的写作基本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