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浙江萧山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24)

萧山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浙江萧山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24)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1 11:04:44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论教养》一课中,作者指出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今天,请你跟着学习小组开启一趟从古至今的“风
度之旅”。
一、寻·风度之旅(20分)
“风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文化教养,是一个人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凝成的晶体。”小文同学邀请你一起来丰富
“风度自来”主题展板的内容。请你完成 1-5 题的探究。

1、选择合适的拼音。(2分)

(1)恪(A.gé B.kè)守 (2)教诲(A.huǐ B.huì)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mào 然 (2)rú 养 (3)jiǎo 揉造作
3、填入展板 6 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理至易明 B.富丽堂皇 C.间不容发 D.相得益彰
4、请根据你的积累,在展板的第①~⑩处补全内容。(10 分)

得体语言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

展板 7
5、给下列句子排序,放入展板 7,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样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

②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

③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

④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只是写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
幅的句子。

⑤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

A.④③⑤②① B.②①③⑤④ C. ③⑤④②① D. ③⑤②④①

二、阅·风度之道(60分)
(一)读诗,可以让我们穿越古今,感受不同时代和人物的风度气韵。接下来,请你完成 6-7 题的探究。
6、下列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艾青诗选》中收录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大量诗作,这些诗作的特点是力量雄浑,语言直截了当,意象强烈鲜明。
B.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也因此被称为“土地的歌者”“‘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我爱这土地》是他的成名作。
C.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新月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了儿童的种种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
D.《唐诗三百首》汇集了唐代诗歌中脍炙人口、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又力图反映出不同作者各自的诗歌风貌。
7、好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请你结合具体内容,举例(除《我爱这土地》)分享一下你阅读《艾青诗选》时的读书方法和收获。(4 分)

(二)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不仅伴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喜,更是走进他们心灵去看到他们的精神风度,同学们阅读下文展开了讨论与交流,你也一起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
算 计 陈志江
夏天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早上还是万里晴空呢,中午时天色就变了。小镇的上空阴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吴老头蹲在巷口,身边的纸箱上面横放着一把雨伞,纸箱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雨伞,三十五元。a 他抬头望望天,精瘦的脸上露出喜色。
②哎,这伞是新的吗?一个男青年在小摊子前停下了脚步,手里抓起雨伞问道。吴老头抬头瞅了他一眼,只见这男青年穿戴时尚,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金项链,黄灿灿的光晃得他眼睛都眯缝起来。
③当然是新的,你看看,包装还是完好的,洋货,好用。吴老头用手点了点雨伞包装上的那两行洋文,夸道,这雨伞特好卖,一箱子只剩下这一把了。
④骗鬼呢,随便印上两个洋文就冒充洋货。男青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不屑地说,你以为我没上过学吗 ?这几个汉语拼音我还认得出来。三十五太贵了,顶多给你二十,卖不?
⑤不卖!老吴头斩钉截铁地摇了摇头。
⑥二十五。男青年抬头看了看天,眉头皱了皱。
⑦三十五,少一分钱也不卖!吴老头气定神闲地说,反正只剩下这一把了,我不愁卖不出去。
⑧好,三十五就三十五!男青年咬了咬牙,恨恨道,你这是趁火打劫呢,一把破伞也卖得那么贵。
⑨大叔,这雨伞四十元卖给我吧。忽然一阵香风袭来,摊子前多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一上来就抬高了价钱,声音妖媚地说,快下雨了,不要淋湿了我这身高档的连衣裙,香港买回来的呢。
⑩行,你给四十元把雨伞拿走吧。b 财神爷从天而降,吴老头不由得喜形于色。少妇也很爽脆,从香肩上取下小坤包,拉开拉链就要付钱。
⑪慢!男青年一声大喝,制止了他们的交易,愤愤地说,这雨伞是我先看上的,做事总要讲究先来后到吧?懂不懂规矩?少妇不屑地撇了撇嘴,哟,你这小伙子这是不讲理呀,买东西都是价高者得,这规矩你又懂不?
⑫哼,你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很了不起吗?本大爷最看不惯的就是拿钱砸我!好吧,我出五十,这雨伞我要定了。男青年寸步不让。
⑬七十!少妇白了他一眼,说,好男不与女斗,给点风度好不好?
⑭一百!奶奶的,我出一百!男青年似乎是豁出去了,铁了心要争到底。他从身上摸出一张百元大钞,神气地说,大爷我有的是钱。吴老头急不可耐地从男青年手上抢过钞票,一把揣进口袋,高兴地说:“哈哈,你们俩也不用争了,这事情我可以做主,这雨伞毕竟是小伙子先谈价的,小伙子,一百元成交了。”
⑮有毛病!男青年的顽固,似乎也让少妇偃旗息鼓了,狠狠地瞪了男青年一眼,扭着屁股走了。男青年抓起雨伞,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色,也急匆匆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
⑯吴老头掏出一根烟点上,脸上带着狡黠的笑,从纸箱里再掏出一把雨伞放在箱面上。少妇一阵风似的从巷口闪出来,笑嘻嘻地问,爹,女儿这招是不是挺管用?
⑰管用,管用,嘿嘿,就你鬼点子多。吴老头笑吟吟地说。伸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百元大钞,递给少妇,喜滋滋地吩咐道,去打一斤酒买半只烧鸡,我今晚要喝上两盅。
⑱少妇接过钱,摸了摸手感不对,又举到眼前看了看,忽然脸色都变了,爹,你怎么不仔细看看,这张是假钱!
⑲两人追出巷口,可是哪里还有男青年的影子?只有狂风呼啸着。
(选自《小说选刊》2017 年第 1期 删改))
8、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4分)
9、小说第①段中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0、品读文中第①段和第⑩段画横线的 a和 b两句,揣摩句中吴老头“露出喜色”和“喜形于色”两处的“喜”的原因是否相同。(5分)
11、文章结尾看似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种艺术手法常常震撼人心,请结合作品作简要赏析。(4 分)

(三)都说风度是一种教养,而教养的形成途径之一是阅读。可是偏远乡村却常常因为多种原因而缺乏阅读。小金和小文作为志愿者前往乡村调研中收集到一些资料,也遇见一些问题,请你一起解决。
【资料一】
家里不买书,附近不卖书。学校发的都是教科书,在乡村,私有阅读空间的建设几无可能。扩建公共阅读空间,成了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核心举措。
《孩子,你为什么不读书?》(《南方周末》 2020 年 12 月 10 日)
2018 年《乡村儿童阅读报告》显示,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整体匮乏, 高达 74%的受访乡村儿童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 10 本。乡村学校的书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学校招标, 低价中标, 这导致高品质、不降价的好书很难被选择; 二是源于捐赠, 捐赠者不加挑选, 多多益善。
“当乡村孩子有了和城市孩子同样多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条件, 以及得到阅读的帮助时, 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其实就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推进乡村阅读工作的原因。”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如是说。
《中国儿童阅读现状》(《南方周末》2021.04.22)
【资料二】
陈家铺平民书局位于浙江松阳陈家铺古村, 由一座乡村会堂建筑改造而成。平民书局第一批选书包含中外文学、名家诗歌、旅行休闲及摄影建筑等类别的艺术图书, 共计 2 万多册; 同时还搜集了有关松阳历史变迁、民俗文化及文艺创作的图书,配置了关于乡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保护方面的图书, 设置了松阳文化专区。
水田书店位于福建屏南厦地古村落北侧, 被一片水田环绕。建筑的前身是一座荒废已久的民居, 残存的老墙围绕着混凝土和钢结构建造的新建筑, 形成当代与传统的对话。
古色古香的碧山书局已经成为皖南热门景点; 浙江桐庐戴家山村畲族民居里的云夕图书馆, 也成为当地村民和游客的公共生活纽带, 带动了畲乡文创和民宿产业的发展。
《先锋书店:把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文化报》2021.05.13)
【资料三】

12、志愿者发现的乡村儿童存在的阅读问题有哪些?(3 分)
13、志愿者在当地进行了阅读推广活动,却被质疑为要盈利。为此特意召开了一场志愿服务说明会。请你就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统一标志(见下图)进行说明。(6 分)

14、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发现乡村孩子阅读的有效性不强,请结合上述材料,提几点建议争取增强效果(至少 3 点)。(3 分)
15、先锋书店想入驻宁安村, 遭到了村委会拒绝。村委会认为一个书店改变不了什么, 也没有合适的空地。作为志愿者,请结合村子具体情况,运用文本所给信息, 劝说村委会领导同意先锋书店入驻。(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6 分)
宁安村地处丘陵地带, 三面环山, 明清古道穿村而过, 村内有鲍氏家庙古建筑及较多的古树名木。主导产业为水稻及果林种植。全村总人口 186 人,常住人口 96 人, 青年劳动力外流, 留守儿童较多。村里公共服务设施陈旧, 大会堂长久闲置。

(四)学习小组为了进一步探究“书信中的风度”,摘录了以下三则材料进行交流探讨。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和小语、小文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吧。
【甲】
自南方多事以来①,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②,知与新妇、诸孙等各安,官守无事,顿解远想。
欧阳氏自江南归明③,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④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
已寒,好将息。不具。吾书送达通理十二郎。
(欧阳修《与十二侄》,有删减)
【乙】
承示近文,只如此作便得也。但古诗中时复要一联对属,尤见工夫。
(节选自欧阳修《与十二侄》)
【丙】
戏答元珍⑤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南方多事:指北宋仁宗年间广西一带的农民起义。时欧阳修之侄通理任象州(今属广西)司理。②递中书:通过驿站传来的书信。③归明:归附明主,指归顺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统一江南,江西庐陵欧阳修的先辈也随之成为大宋的臣民。④官下:指官职管辖地域内。⑤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
【学贵有法】
16、小语:文言文的词汇积累可以运用相应的方法来解释。
小文:是的,【甲】篇中的加点词就可以运用相应的方法来解释。(3 分)

加点字

方法

相应内容

正确解释

不具

课内迁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_______

吾今又被荣显

查字典

A.遮盖 B.遭遇 C.蒙受

(2)_______

吾不阙此物

联系语境

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

(3)______

17、小文:没错的,断句也可以抓住常见的特殊句式,这样会事半功倍。

小语:那就先找到横线的特殊句式,再用“/”来断句吧,限断 3 处哦。(3分)

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

【学贵习法】
18、小语:文言虚词“也”有很强的表现力,我们在学习《醉翁亭记》的时候,已有感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中的“也”就效果非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小文:联系语境,果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甲】篇中的“慎不可思避事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请你分析)。(2分)

【学贵得法】
19、小文:小语,【丙】诗尾联写到“野芳虽晚不须嗟”,我搜集材料时发现:

有人认为“嗟”是欧阳修豁达超脱的精神表达,有人认为是无奈凄凉的伤感。你怎么看?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具体说一说。(4 分)

20、小语:将“文”与“人”相联系是中国文论的一大传统。人们通常认为,文章是一个人才华、风度、修养的自然流露。【乙】文和【丙】诗中欧阳修对小辈在为官和作诗上提出要求。请结合《醉翁亭记》和上述材料,说说欧阳修自身是否做到了“为文”与“为人”的统一?(6分)

三、写·风度之识(4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小晖、小桐一起参加了校运动会 1500 米决赛,发令声响起,小晖率先冲出赛道,却被小桐绊了一跤,小桐管自己大步往前跑了,结果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小晖起身后,奋力追赶,可惜没有取得名次。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小桐不讲武德,胜之不武!”,有人说:“要是小晖没有被绊倒,那一定也会取得名次的!”
读完上述事例,你产生了哪些感受与联想?请就此写一篇 600—8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B B
2、贸;濡;矫

3D
4、①夜阑卧听风吹雨;②南宋 ③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 ⑤不以物喜;⑥不以己悲 ⑦乐观精神/豁达精神/坚定信念;⑧沉舟侧畔千帆过 ⑨长风破浪会有时;⑩直挂云帆济沧海

5D 6B
7、示例一:把握诗歌意象。(写出具体方法2分)《艾青诗选》中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如《复活的土地》中,“土地”意象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奋起/《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以“土地”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结合具体诗歌2分)

示例二:品味诗歌的语言(精读词句,做朗读设计,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做好摘抄和批注等)。结合具体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三:关注诗歌的表现形式。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诗行长短错落,诗节不求整齐划一。结合具体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四:体味诗歌的情感。结合具体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五:体味诗歌的理性美。结合《镜子》《鱼化石》《光的赞歌》等。

示例六:品味“诗中有画”的表达。结合具体内容,写到色彩和画面,言之有理即可。

8、①指吴老头父女假扮买卖关系抬高伞价对男青年的算计;②指买伞男青年用百元假钞买伞算计了吴老头。

9、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突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男青年急于买伞等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10、不相同。②处的“喜”,是因为吴老头看到天要下雨,自己将要迎来买伞的生意而高兴;③处的“喜”,是因为吴老头看到女儿假扮顾客高价买伞,自己和女儿先前设计好的“算计”即将得逞内心非常得意。(5分,表态1分,分析各2分)

11、①这篇微型小说中的吴老头父女本想算计买伞男青年,结果反被男青年所骗,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②富含讽刺意味,讽刺了吴老头父女及男青年,表达了对社会假丑恶的批判和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充满了扬善贬恶的正能量。

12、缺乏阅读空间、图书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13、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寓意青年志愿者向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份爱心,伸出友爱之手,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说明:整体构图和图中央造型各2分,寓意2分,共6分)

14、①开辟专门的阅读空间 ②选择优质的图书 ③开展传教式阅读模式,以老读者负责对新读者进行解说等输出式教授。

15、各位领导,你们好。先锋书店入村,这是一个好机会。先锋书店一般由闲置场所改建而成,不会破坏村庄原有风格。你们的大会堂刚好空着,不用另辟空地。书店可以给村里留守儿童提供丰富的图书和良好的阅读场所,使他们获得文化的熏陶,也可以给村民提供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村里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书店入驻可能会促进村旅游业的发展,安徽的碧山书局、浙江的云夕图书馆用文化特色吸引了很多游客,给村子带去了很大的发展,村子发展了,大家也会有文化自信。所以恳请领导们同意先锋书店入驻。(6分)

16、(1)详细地 (2)c (3)同“缺”,缺少
17、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
18、第①句中“也”,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较为缓和(舒缓)(1分),表达了作者与百姓同游同乐,纵情山水的平和愉悦(1分)。第②句中“也”,加强语气(祈使语气等亦可)(1分), 表达了作者对小辈在国家需要时不要逃避的殷切教诲和期望(1分)。

19、例1,我认为体现了豁达超脱的精神。虽然诗人被贬谪到荒僻之地,以抱病之躯无奈度过一年,但从颔联和尾联来看,作者仍不失积极的心态。颔联写景,残血压枝,但是仍旧有桔,冻雷之下,春笋欲抽芽,不失生机;尾联则直说自己曾经在洛阳欣赏过牡丹花,虽然夷陵的野花开放较晚,不如洛阳的牡丹花,但是也不必嗟叹。这就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精神。(4分)

例2,我认为体现了诗人的无可奈何的凄凉之情。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官,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却是故作豁达,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凄凉。而且这种无奈和凄凉是与前面思乡、时光易逝的感受一脉相承的。题目中“戏”字,看似轻松,实则充满无奈与凄凉。(最多不超过3分)

20、欧阳修对小辈提出要求:要为国家尽忠职守。国家有所派遣,你应该尽力向前,不得逃避,(“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但存心尽公”)、为官应当廉洁(“于官下宜守廉”)(1分);作诗一定要注意诗句间的对仗(“古诗中时复要一联对属,尤见工夫”)(1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虽被贬滁州,依然一心为民,与民同乐(“太守之乐其乐也”),坚守为国尽忠之心(2分)。在给十二侄的书信中,他现身说法,强调自己在官任上除饮食外不买一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正是他廉洁的表现(1分)。他所写的《戏答元珍》的颔联“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对仗工整,正体现了他做诗的主张(举颈联也对)(1分)。

21、作文略

附 译文
【甲】
自从南方发生战事以来,(我)日夜为你担忧。昨日接到驿站传来的书信, 知道(你)与侄媳妇、各位侄孙皆安好, 守着官署, 平安无事, 立刻化解了(我心中的)担忧。我此时还像日常一样哀苦(思念刚去世的母亲)。
(我们)欧阳家族自从在江南归附明主后,数代连续蒙朝廷恩惠, 享受朝廷俸禄,如今我又承蒙皇上恩宠获得如此显耀的职位,也使你们都获得官职,应当出力报效朝廷。一旦遇到现在这样的多事之秋,如果朝廷有所派遣。(你)应该尽心向前,不能躲避。即使面对危难为保全节操而死,也是你最大的光荣,只要你有为国尽忠之心,神明就会保佑你(不会让你死去)。(你)千万不要想逃避国家赋予你的责任。
昨天来信中提到想要买朱砂送给我,我不缺少朱砂。你在任官地应当保持廉洁,怎能买官府控制下的物品(朱砂)呢 ?我在任期间,除饮食等物品外,不会去购买任所内任何其他物品。你也可以以此为戒!
天气已经寒冷,你要好好保重身体。我就不详细地写了。这封信送给欧阳通理十二郎。
【乙】
承蒙你送来近来所作的文,这样写是掌握了文章的作法。但古诗的作法一定要注意诗句间的对仗,这个方面特别能能显示作诗的工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