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级(2024广州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州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级(2024广州语文试卷及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1 10:37:12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喉咙(lóng) 云霄(xiāo) 憔悴(chuì) 混为一谈 (hǔn)
B.着落(zháo) 倜傥(dǎnɡ) 分歧(qí) 美不胜收(shènɡ)
C.棱镜(lénɡ) 后窍(qiào) 祷告(dǎo) 翻来覆去(fù)
D.莅临(lì) 感慨(kǎi) 荫蔽(yīn) 踉踉跄跄(niàn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攀附:依赖)
B.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倏忽:忽然,很快)
C.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D.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锥形:上面尖锐、下面圆粗的形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朗润 截然不同 瘫痪 波光鳞鳞
B.抖擞 各得其所 取诀 咄咄逼人
C.地毯 花团锦簇 花梗 恍然大悟
D.静谧 众目睽睽 遮蔽 花开并缔

5、毕业在即,初三级的同学准备为学校栽种一棵树,以作留念。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8分)
(1)任务一:在选择栽种榕树还是木棉的问题上,同学们发生了分歧。请结合树的特点和植树原因做出你的选择,并写出两点理由。(4分)

榕树,大乔木,适应性强,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喜阳光充足;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出气根,形成“独树成林”的奇观。

木棉,落叶大乔木,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抗污染、抗风力强;3~4月开花,先开花后长叶,花大而美,树姿巍峨。

(2)任务二:植树仪式上,你代表初三级演讲。演讲的结束部分,你打算将树、母校和同学们关联起来,并至少用上一种修辞,60字以内。(4分)

二、名句默写(8分)
6、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历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文字展现四季之美,以此来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杜甫《春望》中的“(1) ”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郦道元《三峡》中的“(2)至于 ”从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3)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觉、视觉角度生动写出秋风来势猛,以及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和秋风的强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4)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花喻雪,表现边塞冬季奇异风光。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6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1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 《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轼诣武卫营    ④卒全其城   
8、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9、下列各句中与“以虞水之再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春冬之时 (《三峡》)
B.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D.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11、【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1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甲】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乙】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①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诗人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乙】诗中“乱花渐欲”描写花草向荣的趋势,准确而生动地把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甲】诗中“ ”的描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2)【甲】【乙】两诗都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早春景色,但从尾联来看,写作手法有明显差异,请你结合诗意分析两首诗尾联的主要手法及情感。(2分)

四、(8小题,30分)
(一)(13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16题。
在202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小荔对中国的电力发展尤其感兴趣,收集了相关资料。
材料一:
①在生物医学实验室,如果停电,科研工作将基本停滞。
②早上7点,第一个到达实验室的人发现红外线自动门没有自动打开。换一个需要刷卡的门,发现刷卡器不响应。在继续寻找其他门和寻找保安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实验楼下,被挡在门外,一片哀嚎——
③哀嚎一:前天复苏的细胞系白费了……
④哀嚎二:养了两个星期的原代细胞废掉了……
⑤庆幸三:昨晚摇的大肠杆菌应该还能抢救一下……
⑥停电结束后,冰箱会有不同程度的升温,其中的样品还能否用就只能靠祈祷。细胞培养箱中大部分细胞都奄奄一息,极少数坚强的癌细胞系还活着,但是因为培养条件的改变,而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所以惨遭丢弃。大肠杆菌只是长得慢了一点……
⑦突然的停电已经足够让人头痛了,如果要停一天的话,全体“生物狗”都将因此而狂怒。
(摘编自《科普中国·如果停电一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材料二: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概括一览表

项目

1949年

1978年

2020年

发电总装机(万千瓦)

184.82

35713

220204

发电量(亿万千瓦)

43

11670

76264

人均用电量(千瓦时)

8

267

5365

材料三:
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能源电力相关内容,既总结了过去一年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成绩。也描绘出了未来能源工作的新图景。
“稳”——能源资源供应稳定
②2023年。我国能源资源供给保障成效显著。全年原煤产量达47.1亿吨、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电力总装机达到29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能源多元供应能力稳步增强。
③保障能源安全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要持续增强能源生产供应能力,提高自主保障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靠动能。
“新”——新动能快速成长
④过去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
⑤“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能源工作“新”重点跃然纸上
“绿”——绿色低碳持续发展
⑥2023年,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速度加快,“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域市和园区建设”。能源贡献度可圈可点。
⑦能源领域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整理者:四望梅川河)

材料四:
①记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以数智化坚强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您认为这样的部署将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②赵亮:数智化坚强电网,是以特高压和超高压为骨干网架,以各级电网为有力支撑,以“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的新型电网,可推动生产提质、经营提效、服务提升、产业提档,焕发出强大的新质生产力。
③首先,将有力提升能源电力“含绿量”。利用先进数字化技术,可实现对新能源发电和负荷侧管理的全息感知、精准预测,显著提高电网快速响应、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保障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高水平消纳。其次,将有力提升社会治理“含智量”。电力数据实时性强、准确度高、价值密度大、采集范围广,在电力看经济、看环保、看消费、看市场等领域应用场景广阔。国家电网公司打造的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等系列数智化平台为产业碳减排赋能、为社会碳治理赋智。第三,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中,还将有力提升产业转型“含金量”。数智化坚强电网注重发挥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可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5G/6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算力网络、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布局,引领产业链价值链迈向高端。
(整理者:四望梅川河)
13、为了解中国电力发展情况,小荔对材料做了整理。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的人均用电量在1949年仅8千瓦时,到2020年增长了近670倍。
B. 1949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C.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首超火电,成为电力供应的中坚力量。
D. 我国以数智化坚强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焕发强大的新质生产力。
14、为探究电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小荔对材料做了分析。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项是( )(3分)
A. 因停电导致冰箱温度身高,从而使细胞、大肠杆菌等失去了生物医学科研价值。
B. 电能的生产供应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动能保障。
C.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能需求,且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D. 电力数据具有实时性强、准确度高等特点。在经济、环保等领域极具实践价值,
15、小荔认真研究了四则材料,每则材料各具特点。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以形象化的语言再现了停电给生物医学科研工作带来的影响,符合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B. 材料二以表格形式从三个维度极为直观地呈现了1949年至2020年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
C. 材料三以“以上”“超过”“近”等词语描述2023年中国能源的快速增长,体现消息准确的特点。
D. 材料四就数智化坚强电网相关内容采访了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赵亮,体现访谈的针对性。
16、小荔就所关注的问题展开研究时能广泛搜集材料。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小荔是从哪些角度搜集材料的?小荔的做法对我们搜集专题资料展开研究有什么启示?(4分)

(二)(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成长 李要军

①一座连接南北的石桥,已有上百年历史,仍是进出市区的最主要干道之一。
②“天好像让谁给捅漏了,水位再上涨,冲毁石桥就给交通造成麻烦了!”听着不远处石桥下如猛兽般咆哮的洪水声,在管门口站岗的警卫战士孙兵不禁担忧起来
③孙兵怕雨,从小就怕。确切地说,他不是怕雨,是怕水灾。孙兵的老家是南方的一个小城。每年夏季,雨就会下个不停。每隔几年,强降雨都会引发一次水灾。
④今孙兵记忆最深的一次,暴而连下三天三夜,淹没了街道和房屋,也淹没了孙兵所就读的小学。当被困在学校屋顶上的他和同学们绝望地哭喊时。乘着冲锋舟的解放军叔叔“神兵天降”般出现了。把他们一个个抱上了冲锋舟。
⑤“长大后我也要当解放军”的愿望,那时就在孙兵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⑧当然,伴随这个愿望的,还有“怕水”的心理阴影。孙兵家门口有一条浅浅的小河,可他从小到大,连河边都不会靠近。一年暑假,恨铁不成钢的老兵父亲硬是逼他下河学游泳。孙兵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勉强会了“狗刨”。直到当兵后,父亲还板着脸训他。如果胆子这么小。那就是个“孬兵”。
⑦孙兵上大三时,携笔从戎来到空军驻豫某部。驻地历史文化灿烂,民风淳厚朴实。新兵连第一次组织野营拉练时,老百姓站在石桥上又是送食品、又是送水果。浓浓的拥军情,让孙兵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的部队优良传统,也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
⑧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仍没有停下来的任何迹象。第三天中午,孙兵刚下岗回到宿舍揣起饭盒,一声沉闷的巨响突然传来。“不好,石桥被冲塌了!”孙兵和战友们闻声冲出营门。只见原来那座高近2米的石桥断为两截。在似万马奔腾的洪水中若隐若现。幸亏当时桥上没有行人。因为交通阻断,没多久。河两岸就聚满了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大家无奈地叹息着,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恐慌的神情。
⑨临近黄昏,地方城建部门赶来了。接上级通知。24 小时内必须恢复交通,以保障上级救灾物资顺利通过,送往已造成严重灾情的市区。很快,孙兵所在单位也接到命令,要求组成突击队,协助地方连夜完成架桥任务。
⑩“共产党员向前一步走!”紧急集合的队伍前,随着连长的一声口令,7名战士党员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看着老兵们脸上那坚毅的神情,孙兵一边鼓掌,一边暗自在心里说,“如果我是党员,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勇敢站出来。”突然,他想起父亲总是板着的面孔,“孬兵”两个字不停地回响在耳边。
⑪“会游泳的同志向前一步走!”连长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口令。“我这最简单的“狗刨”算不算会游泳?这么大的洪水,会游泳有用吗?”就在孙兵犹豫时,又有15名战士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
⑫“老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突击队员跟我跑步走!”随着口今声,包括连长在内共23人组成的突击队,跑步出发了。
⑬站在原地犹豫的瞬间,孙兵眼前闪现出上小学时自己被救动的情景。“驻地遇到困难,我就应该冲上去,不能当孬兵!”想到这里,他朝着已出发的队伍大声喊:“报告连长,我也会游泳,我也要加入突击队……”
⑭不多时,新建的钢架桥已初具规模,只等往桥上铺设桥板,再打上螺钉加固桥身。孙兵和战友们承担了铺设桥板的任务。一块块数百公斤重的桥板,在他们肩抬手拉下,一块块铺上桥面。一双双手,磨出了泡,划出了血,但连长喊停下来休息时,大家谁也不肯停歇片刻。此时,战士们只有一个愿望,早一点把桥修好,恢复灾区交通。
⑮面对脚下咆哮的洪水,孙兵刚上桥时非常紧张,甚至双腿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但随着离水越来越近,上桥的次数越来越多,他的害怕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抛在脑后,甚至还有了种跳入洪水中与其搏斗的冲动。在上螺钉加固桥身时,孙兵第一个主动要求系上安全带悬在半空进行操作。身下翻涌的洪水,此时在孙兵眼里,似乎成了一条被驯服的苍龙。咆哮声也不再那么刺耳。
⑯孙兵以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干脆利落的操作,赢得现场工人的阵阵喝彩声。就连从外地赶来参加教援的“老兵抗汛突击队”孙队长,也频频朝他竖起大拇指。而孙兵也在紧张的操作间隙中,回头向孙队长——他的老兵父亲致以自豪的笑容。
⑰第二天凌晨,当一辆辆装满救灾物资的车辆和救援人员,安然通过这座新架设的大桥向市区挺进时,孙兵和战友们欢呼雀跃,胜利的泪水在每个人脸上流淌。
⑱“爸爸,我不当孬兵!”朝着市区方向,孙兵向父亲的背形敬了个军礼。
(有删改)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