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5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腕(wàn) 痴迷(zhī) 包袱(fú) 膘肥体壮(biāo)
B.引荐(jiàn) 放肆(sì) 侄子(zhí) 揪住不放(qiū)
C.瞄准(máo) 堪称(kān) 筹集(chóu) 熠熠发光(yì)
D.家禽(qín) 窈窕(yǎo) 祸患(huàn) 绞尽脑汁(jiǎo)
2.(单选题,5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衔接 发怔 露馅儿 手急眼快
B.桅杆 骏马 绊脚石 风平浪静
C.享乐 吆喝 拧螺丝 跃跃欲试
D.渺小 簇拥 翘拇指 出谋划策
3.(单选题,5分)下列故事情节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借芭蕉扇-《西游记》
B.三打祝家庄-《水浒传》
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三国演义》
D.黛玉葬花-《红楼梦》
4.(单选题,5分)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C.远远望去,金字塔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5.(单选题,5分)下面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快乐是件奇怪的东西,___,___,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
A.它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
你分给别人的越多
B.它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增多
你分给别人的越少
C.它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
你分给别人的越多
D.它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增多
你分给别人的越多
6.(填空题,2分)请将下面的一句话规范地抄写下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
7.(填空题,15分)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或短语。
(1)《自相矛盾》中,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是这样夸他的盾的:“___ ,___ 。”(用文中原句回答)
(2)孔指以示儿曰:“___ 。”儿应声答曰:“___ 。”从中看出杨氏之子确实“甚聪惠”。
(3)同情心是一个人施行仁爱之心的开端。看到冬冬热心帮助别人,妈妈引用《孟子》中的话,高兴地说:“___ ,___ 。”看来冬冬很善良,有仁爱之心,值得我们学习。
(4)小明在写“我的家人”一篇作文时,写到:“我的爸爸已近 ___ 之年,快四十岁了,我爷爷也已经年近古稀了,太爷已是期颐之年,成了我们村里的百岁老人了。”从小明的作文中,我们知道他的爷爷将近 ___ 岁了。
(5)王之涣在《凉州词》里描写边塞荒凉景象的两句诗句:“___ ,___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流露出诗人思乡的愁怨。
8.(问答题,5分)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班同学齐心协力。我们班获得了歌咏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
(2)老师把小胖子张晓东安排在拔河比赛队伍的最前面。(改为“被”字句。)
(3)海上的浪花,欢快地跳着舞。(仿照修辞手法写句子。)
(4)我的业余爱好是喜欢打乒乓球和画画。(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用自己的话把下面的古汉语的意思写出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9.(问答题,4分)口语交际。
材料:社旗山陕会馆,位于社旗县城中心,被誉为“中国第一会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占地:13000平方米;建造商:山西、陕西两地商人;结构分为前、中、后三个院落,前院建筑特色:铁旗杆、石狮子、悬鉴楼和钟楼、鼓楼;中院是万人庭院,主要建筑有大拜店,两侧是东西廊房,建筑特色是木雕和石刻;后院是春秋楼遗址(原春秋楼被捡军焚烧,现在是关公夜读春秋铜像)。
根据以上材料或根据你所了解的山陕会馆的有关情况,请你为来山陕会馆旅游的人做解说,当个小小讲解员吧!(解说词不少于80字)
10.(问答题,6分)阅读诗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 ,___ 。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 代爱国诗人 ___ 。
(2)把诗的后两句补充完整。
(3)我们以前也学过他的另一首爱国诗,是他写给儿子的遗嘱《示儿》。诗中他告诉儿子,将来他死后,儿子来为他祭祀扫墓时,一定要把祖国统一的好消息告诉他,这两句诗是 ___ ,___ 。
11.(问答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写字(节选)
老舍
① 说到写字,写一笔漂亮字儿,不容易。工夫,天才,都得有点。这两样必备的条件我都有,可就没人求我写字,真叫人起急!
② 看着别人写,个儿是个儿,笔力是笔力,真馋得慌。尤其堵得慌的是看着人家往张先生或李先生那里送纸,还得作揖(yī),说好话,甚至于请吃饭。没人理我,我给人家作揖,人家还把纸藏起去。写好了扇子,白送给人家,人家道完谢,去另换扇面。气死人不偿命,简直是!
③ 顶伤心的是我并不是不用心呀。哼,越使劲越糟!纸是好纸,墨是好墨,笔是好笔,工具满对得起人,写的时候,焚上香,开开窗户,还先读读碑帖。一笔不苟,横平竖直;挂起来看吧,一串倭(wō)瓜,没劲!不是这个大那个小,就是置着一个,行列有时象歪脖树,有时象曲线美。整齐自然不是美的要素;要命是个个字象傻蛋,怎么耍悄怎么不行。纸算糟蹋远去啦,要讲成绩的话,我就有一样好处,比别人糟蹋的纸多。
④ 可是,“东风常向北,北风也有特南时”,我也出过两回风头。一回是在英国一个乡村里。有位英国朋友死了,因为在中国住过几年,所以留下遗言。墓碑上要几个中国字。我去吊丧,死鬼的太太就这么跟我一提,我晓得运气来了,昼时包办下来;马上回伦敦取笔墨,紧跟着跑回去,当众开彩。全村子的人横是差不多都来了吧,只有我会写;我还告诉他们,我 _____会写,_____写得非常好。写完了,我就给他们掰开揉碎的一讲,哪笔有什么讲究,哪笔有什么讲究。他们的眼睛都睁得圆圆的,眼珠里满是惊叹号。我一直痛快了半个多月。后来,我那几个字真刻在石头上了,一点不瞎吹。
⑤ 第二回是在中国,这就更不容易了。前年我到远处去讲演。那里没有一个我的熟人。讲演完了,那些听众以为我很有学问,我就棍打腿的声明自己的学问很大,他们提什么我总知道,不知道的假装一笑,作为不便说,他们简直不晓得我吃几碗干饭的。我更不便于告诉他们。提到写字,我又那么一笑。呵,不大会儿,宣纸来了一堆,争着让我给他们写字,我差点笑疯了。平常老是自己买纸,这回我可捞着了!我也相信这次必能写得好:平常总是拿着劲,放不开胆,所以写得不自然;这次我给他信马由缰,随笔写来,必有佳作。中堂,屏条,对联,写多了,直写了半天。写得确是不坏,大家也都说好。就是在我辞别的时候,我看出点毛病来:好些人跟招待我的人嘀咕,我听见了几句:“别叫这小子走!”“那怎么好意思?”“叫他赔纸!”“算了吧,他从老远来的。”……招待员总算懂眼知道我确实是卖了力气写的,所以大家没一定让我赔纸;到如今我还以为这一次我的成绩顶好,从量上质上都说得去。无论怎么说,总算我过了瘾。
⑥ 我知道自己的字不行,可有一层,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1)在第4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写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___ 、___ 。
(3)作者说,他在写字这方面也曾出过两次风头,这两次风头分别什么?
(4)把第六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5)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___
A.作者因为写字不用心,所以从来没人求他写字。
B.“挂起来看吧,一串倭瓜”这句话说明作者写的字大小不均匀,有时歪歪斜斜。
C.作者在国内一次演讲后给人们写字,非常顺利,大家都夸赞他。
D.作者之所以写不出好字,是因为他家里没钱,买不起好纸、好笔,没有好工具,所以没有好字。
12.(问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修鞋姑娘
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上那只后跟开绽了的皮鞋,要求她纳纳的时候,我还有点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底。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纳,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点不在乎。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啪啪啪,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我正要掏兜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忙,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需要纳一纳,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刺啦刺啦纳起来。
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我决计不管她要多少钱,决不还价。
姑娘把鞋纳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那只鞋坏没坏。她说:“你的脚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就把我的鞋脱下去纳起来。
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我连价钱都没问,她要多向我要可怎么办?
鞋纳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的,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因为买布只差一角钱,被售货员挖苦了一顿的情景,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要摘下手表作抵押。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不,我相信你。”此时,我只想尽快摆脱窘境,别的什么也不想了,我期待着她答应我。她却笑了笑说:“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
“不,这只有三角钱啊!”我告诉她。
“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别的?我给了你什么?”我纳闷地问。
“诚实、信任呀!”她坦然地回答。
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为三角钱值得吗?再说,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你到哪儿找啊!”
是的,这样大的县城,到哪儿去找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寻找 ___
期盼 ___
一笑了之 ___
(2)结合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
① “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的,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这句话中“那种人”指的是 ___ 。
② “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这句话中,“别的”指的是 ___ 。
(3)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寻找修鞋姑娘?
(4)找出文中对修鞋姑娘外貌描写的句子。
13.(问答题,30分)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小区里的保安、医院里的医生、路上的清洁工人……选择一个写下来,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要求:无错别字,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