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卷红桥区(天津河西区九年级语文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红桥区(天津河西区九年级语文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1 06:42:28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顷刻(qǐng) 朴刀(pǔ) 面面相觑(qù) 不屑置辩(xiè)
B.拮据(jū) 桑梓(zǐ) 顿开茅塞(sài) 锱铢必较(zhī)
C.绰号(chuò) 拜谒(yè) 千钧之力(jūn) 战战兢兢(jīng)
D.熏陶(tāo) 殷红(yān) 两肋插刀(lèi) 一气呵成(hē)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己鼓掌。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 的存在。懂得为自己鼓掌,才能在生命的乐章中,演奏出自己的音符。为自己鼓掌,并不是唯我独尊的狂放不羁,也不是 一切地孤芳自赏,而是一种醒悟,一种 ,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与失败挑战的勇气与动力。
A.独特 仰视 境况 B.独特 傲视 境界
C.孤独 傲视 境况 D.孤独 仰视 境界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②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③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④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选出下面一段文字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
①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越抗拒,越无法过去”。②所以,有时我们要学会接纳。③接纳,并不意味着你要消极地接受一切;接纳,让你有机会更清晰的反思并做出有效应对。④学会接纳,你会更加爱惜自己,会发现万事万物都会悄然发生变化。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二)诗词鉴赏
5、下列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听觉、视觉角度表现了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下阕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景抒情,写出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笛鸣奏,将士们的戍边生活并不艰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物勒工名》一文,完成6-8小题。
物勒工名 庄华峰
①当今的“3.15”晚会让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问题,那么在古代也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吗?古人又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呢?如果你了解了物勒工名制度,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礼记·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其中提到的“物勒工名”是我国最早的手工业管理制度。它要求手工业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从某种意义来说,物勒工名也是我国最早的问责制。
③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的现象,但此时多是标明物品的所有者,并非制造者。将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则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器物上甚至还出现了主造人和监造人的名字。此时物勒工名制度才真正出现。到了秦朝,物勒工名制度以法定形式固定了下来。如秦简《工律》中规定:“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相对比较完善的产品追溯制度,秦国才可能在列国纷争中以富国强兵之势一统天下。
④到了汉代,这种制度的实施已深入到官营手工业的各个方面。目前在一些出土的汉代器物上均发现有铭文,铭刻内容较为平富,涉及的信息更加全面,标志着这一时期物勒工名制度已相当成熟。
⑤唐朝对该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一方面,政府为了确保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域后继有人,为工匠设立匠籍,子弟要世袭。另一方面,政府把这一制度和工匠的培养考核结合起来,从技艺培训,到产品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使得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和工匠家族。
⑥明清时期,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更加严格,勒名制度也更规范、具体,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层层勒名。比如南京明城墙作为典型代表,每块城墙砖背后都有工匠勒名。在一块“黄州府蕲水县”铭文城砖上刻有67个字,记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这是目前南京城墙上发现的责任层级最多的一块。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结构严密、层次分明的质量责任体系。
⑦作为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物勒工名既保障了产品质量,也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⑧中国古代工匠极为重视生产技术的精益求精。勒名制度下,工匠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如在制作车辆时,对两个轮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这样的问题,他们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⑨物勒工名还充分体现着诚实守信精神。勒名制度要求每一件产品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政府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查处理十分严格,让以次充好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彰显了对消费者的诚信。
⑩勒名制度长期约束着工匠群体,久而久之,这种约束内化为工匠敬业专一的意识,从而演化为一种社会文明和自觉精神。
⑪铭文无声,一刻千年。物勒工名制度反映了古人的智慧,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原文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记·月令》中提到的“物勒工名”是我国最早的手工业管理制度。
B.“物勒工名”要求手工业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
C.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的现象,这时物勒工名制度就出现了。
D、勒名制度的约束,内化为工匠敬业专一的意识,从而演化为一种社会文明和自觉精神。
7、下列对第⑥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明清时期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更加严格,勒名制度也更规范、具体,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层层勒名。
B.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明清时期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更加严格,勒名制度也更规范、具体,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层层勒名。
C.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非常先进。
D.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非常先进。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加点字“从某种意义来说”起到限定作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第④段中,在一些出土的汉代器物上均发现有“物勒工名”铭文,铭刻内容较为丰富,涉及的信息更加全面,标志着汉代物勒工名制度已相当成熟。
C.第⑦段是过渡段,把物勒工名制度的发展和这一制度对工匠精神的推动作用连接起来。
D.全文都采用时间顺序、总分结构,介绍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管理制度——物勒工名。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字,完成9-11小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者,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叩问,询问
C.援疑质理 援:援助
D.主人日再食 食:供养,给……吃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具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录毕,走送之
C.当余之从师也 D.而承天子之宠光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作者“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与“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B.文中连用“被”“戴”“腰”“佩”“备”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C.在艰难的求学生活中,作者面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是因为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D.作者略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详写现在的成就,勉励后学,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

第Ⅱ卷
本试卷共13题,共91分。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5)词人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用“ , ”两句,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小题
(王拯①)念自七岁时先妣殁②,遂来依姊氏。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③,婶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④夜,则姊恒执女红⑤,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
(节选自王拯《《媭砧课诵图》序》,有删改)
【注释】①王拯:清代文学家。《《媭砧课课图》序》,他为了纪念姐姐请人作画,并写了序文。媭:(xū)姐姐。砧(zhēn)捣衣石。课,督促完成。②先妣(bǐ);对过世的母亲的称呼。殁(mò),死。③椽(chuán):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④比:等到。⑤女红(gōng):古代女子做针线活。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2分)

(1)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2)稍逐于嬉游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15、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都回忆了自己幼时读书的什么特点?但是两文的用意不同,请根据短文简要分析王拯回忆如此读书的用意。(3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赔碗》一文,完成16-19小题
赔碗
①傍晚时分,老刘面馆开始热闹起来,食客们纷纷来吃晚饭了。
②黄伯是老食客,也是老刘的老朋友,他一指门外,说:“嗨,那个孩子到现在还没卖完梨子哩。”
③大伙往外一看,只见路牙子边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瘦瘦黑黑的,一脸青涩,他并不吆喝叫卖,只是静静地守着车上的梨子。低头看书。他的梨子不错,黄里透紅,看样子是自家种的。尽管如此,从中午卖到现在,他车里还剩下一小堆梨子。
④天色渐渐暗了,男孩收摊了,估计还得赶一截子路才能到家。他看了看小面馆,好像在下决心。终于,男孩把三轮车小心地推到面馆门口,手上拿着书推门进来,怯怯地对老刘说:“老板,请给我下一碗肉丝面。”
⑤男孩的神情表明,一碗肉丝面对他米说已是笔大开支了。老刘忙客气地说:“你先坐着,面马上就好。”
⑥男孩边等面边看书,不大会儿,老刘端上来满满的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咽了咽口水,伸出双手端过碗。谁知这时意外发生了,不知咋的,男孩手一滑,碗没端稳。“哗啦”一声,碗摔在地上打碎了,面泼了一地。
⑦大伙冷不丁被吓了一跳,男孩更是面如土色。
⑧黄伯看着不忍,高声说:“老刘,一碗面要抵人家孩子卖两三斤梨子哩,可怜一口面汤还没进嘴,全泼没了。人家孩子也不是有意的,这碗就不要他赔了吧?”
⑨男孩没吱声,可眼里流露出感激的神色,众人也一脸期待地看着老刘。谁知老刘却把脸一板,一边过来收拾,一边硬邦邦地说:“老黄,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这碗也不是地里长田里收的,也是拿钱买的是不是?”
⑩黄伯被他一呛,有点下不来台,撇撇嘴嚷道:“哟哟呦,老刘,这可不像你的为人啊,你平时不是蛮大方的吗?今儿个怎么了?”
⑪这时,有人愤愤不平,说道:“老刘,这碗,记在我账上,我给钱。”另外一个人叫道:“老刘,再下一碗肉丝面给这孩子,我来付钱。”
⑫众人一片叫好,男孩还是不吱声,脸通红。
⑬谁承想,老刘依旧摇摇头,说:“你们愿意帮他我倒是不反对,可只怕人家不领你们的情,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男子汉,就这么在乎一个碗、一碗面吗?”
老刘这一说,男孩坐不住了,脸涨得更红、声音像蚊子哼一样:“我赔、我赔……”说着,男孩就翻口袋,抓出一把零钱来,显然是今天卖梨子的钱。老刘一把按住他的手,说:“我要你钱干吗?你瞧,我一家子正好爱吃梨子,你把车上剩下的梨子全卖给我,多退少补,不就行了?”
⑮男孩一听眼睛就亮了,敏捷地站起身,不大一会儿,就把车上所有梨子装在塑料袋里,挂在秤上拎进来了,一杆小秤翘得高高的。他大声说:“六斤四两,就算六斤好了,一斤两块半,一共十五块钱。”
⑯老刘点头说:“扣除打碎的碗,再下一碗肉丝面,我找你三块二,给。”黄伯斜着眼说:“老刘,你这算盘打得贼精,一只碗的钱也不忘记算上?”老刘笑笑,没说什么,转身去厨房下面。男孩高高兴兴地接过第二碗肉丝面,吃了起来。
⑰吃完面,男孩蹬着三轮车走了,可是才过一会儿,他又急急忙忙地回来了:他忘了拿书。
⑱当男孩匆匆走到面馆门口时,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他听到了面馆里传来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那是大伙在吃梨子。然后有人开口了,是黄伯的声音:“我说老刘,你先前跟人家孩子斤斤计较得像个守财奴,现在却大方地请我们吃梨子,你这是算的哪门子账?实话跟你说,先前看你那么抠,我都在心里发过誓了,我交错朋友了,以后再也不来你这儿吃面了。”
⑲众人也是一片质疑声,说:“是啊是啊,我们刚才也说以后不来你这儿吃了,你得跟我们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⑳接着,就响起老刘爽朗的笑声,只听他说:“老黄,各位,你们可不能不来,我就指望你们这些老主顾哩。这事吧,我是这么想的,那个男孩也不小了,所以他得学会担当,学会面对困难,而不是习惯于接受同情和帮助。再说,他那些梨子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没卖相了,所以……现在你们懂了吧?”
㉑众人一起快活地笑了起来。男孩没笑,只是久久地站着,夕阳的余晖照在身上,他心里烫烫的。
(选自《青年文学精选》,原文有删改)
16、阅读文章,围绕“碗”用简洁的文字补全下面的情节。(3分)

男孩打碎碗→ (1) → (2) →男孩坚持自己赔碗→ (3)
17、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8、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⑭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老刘这一说,男孩坐不住了,脸涨得更红,声音像蚊子哼一样:“我赔、我赔……”
19、请结合文章,分析老刘的人物形象。(4分)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班级开展以“家有佳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风自上而行于下。国家领导人谈家风时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欲齐其家者,须先修其身。家风好者,家道兴盛;家风差者,贻害社会。
【材料二】
谦恭仁善、孝亲敬老、好学上进是李应昇家族的家风;清廉俭朴、勤奋上进、忠勇报国是左宗棠家族的家风;代续书香、讲究孝悌、牺牲自我是谭嗣同家族的家风。这些家族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三】
宋神宗元年七月,苏迈赴德兴上任,临行时,其父苏轼赠送一方砚台给他,并题写《迈砚铭》:用它来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如饥似渴;用它来学写文章,要时出新意;用它来治理财务,要想着给予他人。苏迈在家风的熏陶下,品行端正,好学上进,为官清廉。
20、依据三则材料,从三方面概括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家有佳风”的主题活动。(2分)

21、阅读【材料三】中的《迈砚铭》,探究它体现了苏家哪些家风。(3分)

(二)名著阅读《水浒传》(8分)
22、阅读下面关于《水浒传》的读书卡片,填写与之对应的内容。(4分)

人物

评述

他,绰号“小李广”,箭术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重情重义,为救兄长宋江放弃了清风寨的安逸生活;忠心耿耿,在宋江被害后,与吴用一同在宋江墓前自缢身亡。

吴用

他,绰号“ ”,是梁山泊的军师,智取生展纲、计取祝家庄、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可见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他,绰号“托塔天王”,是宋江之前梁山泊的首领,武功超群,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

武松

他,绰号“行者”,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填地名)打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23、下面是一段京剧唱词节选,请你根据《水浒传》的内容说说这是谁的唱词,并分析这段经历对人物性格和命运有着怎样的影响。(4分)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什么?是人生的一段旅程,是拼搏的一种姿态,是奋发的一股力量。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上下求索的精神,寻找着青春的答案。勤学苦读是宋濂找到的答案,弃医从文是鲁迅找到的答案,科技强国是桂海潮找到的答案。青春路上,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答案?
请以“寻找青春的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 朴刀(pǔ)——pō;顿开茅塞(sài) —— sè,锱铢必较(zhī)——zī;熏陶(tāo)——táo;
2B
3D 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扩大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范围。
4A ①句中的引号外的“。”号应在引号内,这一句是完全引用。故选A。
5D 赏析不恰当。“羌管悠悠霜满地”这句诗的大意是: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结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可知,从结构上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进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情调是悲壮的,感情是强烈的。而非“写出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笛鸣奏,将士们的戍边生活并不艰苦”。
6C 根据③段“将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则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器物上甚至还出现了主造人和监造人的名字。此时物勒工名制度才真正出现”可知,物勒工名制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非“商周时期”。

7B

8D
9C 句意为: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提出。

10B

11D 文中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勉励后学,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

12、(1)持节云中 (2)英雄末路当磨折 (3) 一蓑烟雨任平生 (4)舍生而取义者也 (5)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13、(1)拿着,握着 (2)稍微,略微

14、所以我(王拯)小时依每天早晨进入书塾,(对)读过的书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

15、勤奋,刻苦。作者回忆自己勤奋苦读是为了强调姐姐对自己的督促与勉励,表达对姐姐的想念和感激。
参考译文
回想起我从七岁时,母亲去世了,就来投靠姐姐。(姐姐家)屋后有个小花园,有几丈平方,美好的树木覆盖着它。树荫下有两间屋子,姐姐带着我住在这里。我十岁以后,到私塾跟着老师学习,早晨出来傍晚回家。到了晚上,我姐姐常常手持女红,点一盏灯,让我在她的身旁读书。夏天很热,就停止了晚上学习。天刚亮,(姐姐)就叫我起床,(我)拿着一个小凳子坐在花园树下读书。树根下有两块巨大的石头:一块姐姐用来作为捣衣服的石砧,一块让我坐在上面读书。太阳出来,(姐姐)就催(我)去私塾。所以我小时候每天早晨进入书塾,(对)读过的书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有时晚上读累了,稍微贪图玩耍,姐姐一定会哭泣,并且说:“你现在不勤奋读书,母亲在地下就会伤心!”唉!我很不争气,都三十岁了,想到姐姐的教诲不能忘记。
16、(1)众人欲帮男孩赔碗 (2)老刘拒绝众人好意 (3)男孩用梨钱赔碗

17、交代了故事发生时间、地点和晚饭时刻老刘饭馆的热闹场景,表现了老刘的生意兴隆;为下文男孩来饭馆吃面时打碎碗和后文表现老刘善良的为人做铺垫。

18、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孩听到老刘的话后的难堪、羞怯、局促、不安的表情和想要自己付钱的坚决。

19、老刘是一个大方善良、助人有方的餐馆老板形象,老刘盛给小男孩的面满满的,刚到傍晚人们就纷纷来到他的面馆就餐,包括黄伯对他误解的话语都可以看出他大方善良;小男孩打碎碗后,他不是单纯的同情和给予,而是通过买孩子剩余的梨,并教育小男孩学会担当,学会面对困难,看出他助人有方。
20、家风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家风对家族兴衰影响深远,家风对国家社会意义重大。

21、做人要品行端正,治学要推陈出新,为官要公心为政。
22、花荣 智多星 晁盖 景阳冈
23、林冲。林冲被陷害发配到沧州看守草料场后,逆来顺受的他性格发生了变化,逐渐放弃对朝廷的幻想,有了反抗的勇气和信念,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24、参考例文
寻找青春的答案
人生在世,“奋斗”二字。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青春历程。怎样才能充实地走完这段青春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个答案取决于自己。是成为笑傲苍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一切的一切还是由自己决定。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攒少年。光阴何其短暂!光阴何其宝贵!当人们还没省悟过来之时,时间老人早已蹒跚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巷口。倘若你不抓紧时间,奋斗进取,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你将会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人。
铸剑师十年磨一剑,为的就是“剑快至倚天”的境界。削发如泥者,利也。漫长的十年,在铸剑师眼里是那样短暂,因为他早已将岁月忽略、遗忘,在自我构筑的碉堡中精心研究铸剑。可以这样说,他没有浪费光阴,他可以自豪地说,“为了一剑活十年,我无怨无悔!”
然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君不见张明接二连三跳槽,君不见李帆天长日久搞网恋,君不见马涛灯红酒绿分外甜。在浮躁的社会形态下,他们能够安心下来,搞点事业也就不错了,怎么敢奢望他们“十年磨一剑”!“奋斗”二字,意蕴无穷。
为了理想,你务实进取实干,这是奋斗;为了父母家人,你拼搏职场,身兼数职,这也是奋斗;为了贫穷的学童再现校园,你奔走呼告,游走街头,这更是奋斗。与其任而白白流逝,倒不如抓住它,好好利用一番。相信成功总是喜欢垂青这类人的。若干年后,当步入暮年,你可以对自己说,“我的青春没有虚度,我的人生终于有所成就,我高兴,我自豪。”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事实上许多人到老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失落,很无奈。青春无悔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个谎言。中年无所建树,让他们后悔莫及。凡世没有后悔药,一错过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岁月匆匆,无情地流逝着。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享受搏击沧海的乐趣相信在离世的时候,我们能够平静地说,“我来过,我无悔,我快乐。”
不要将遗憾留下,抓紧时间奋斗青春吧!

相关链接

该卷中综合性学习《家有佳风》直接来自2024湖北枣阳部分中学九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和2023湖北恩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该卷中的阅读题《物勒工名》直接来自2023山东济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该卷中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来自2023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该卷中的作文题目,直接来自2023湖南衡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