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三模试卷语文推荐(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

高三三模试卷语文推荐(沈阳市高三三模语文)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1 06:58:11

2021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卷附答案。全国百强名校试卷,值得参考借鉴学习。试题举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群”与“众”密切相关,“群”本身就有“众”或“众多”的意思。《国语·周语》讲:“人三为众。”正是由于“群”与“众”相近,所以形成了“群众”组合词,代表“许多人”“众人”。古典文献存在“群众”一词的使用现象。(省略)

(摘编自涂可国《得众济众——先秦儒家关于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荀子》中的句子为例证明古典文献存在“群众”一词的使用现象,有说服力。

B.文章先阐述“群”与“众”的关系,再引入对儒家视野中为政者群众责任观的论述。

C.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先秦儒家关于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论证论点,最后指出群众责任观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一个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者如果能够接济民众,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B.舜、汤注重从人民大众当中选贤任能,人才“选于众”,体现了原始的民主精神。

C.子张觉得不论一个人可交不可交都应当与之交往,表明了子张倡导普遍交往准则。

D.儒家所彰显的群众责任观,表达了对广大民的关爱之情,在当今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省略)

点击图片,了解试题全部内容,感兴趣者用A4纸直接打印出来使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