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请你在阅读时完成下面题目。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杜甫是为国尽忠的楷模,少年时,便立下宏志。《望岳》中的“ ,一览众山小”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2、晚年的杜甫,生活落魄,但未改心忧天下之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仰天长啸“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两个诗句。
3、国破家亡时,浮萍之躯。文天祥作为阶下囚,只身在押,自叹伶仃,决心以死殉国。《过零丁洋》中的“ , ”两句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4、以身许国,忠贞不二。二十一年不离不弃,《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追随先帝舍命驱驰的句子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班级举行“读史品文,提升境界”交流活动,睿智小组以下面两篇文言文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验。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积累意识】
6、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 。(1分)
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
(1)水尤清冽 (2) 日光下澈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俶尔远逝
【思辨意识】
8、文章开篇连续的5个动词将我们带到了小石潭边,这种写法有何妙处?(2分)
【探究意识】
9、作者在写游鱼时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请任选一种谈谈作用。(2分)
【主旨意识】
10、一个小石潭,却让作者又“爱”又“恨”,根据文章内容,试分析其原因。(3分)
(乙)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5分)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珠砂庵。……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逐引被卧。——《徐霞客游记》
【积累意识】
11、文中“余强卧至午起”中“余”的意思是 。(1分)
【语感意识】
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
【迁移意识】
13、山川美景,养人心性。请谈谈【甲】【乙】两文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学校广播站开设“读文苑精粹,传时代之声”栏目,下面是小智同学推荐的两篇文章。(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6分)
挂上了红灯笼
①一股浓烈的醋味袭来时,才意识到前面已经排到大街上的长长的队伍是打醋人的队伍。我没有多么爱吃醋,但每遇到这支队伍,总会被感染得加入其中。一直觉得,这些寒风中排长队打醋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吃醋人。他们不去超市购买包装精美的产品,而要拥到一个简陋的醋坊排队。他们手拎一两个空壶,有人干脆拎着刚刚喝完的容量达十升的矿泉水桶,进店后隔着柜台递过去,看店员从大缸中将醋一勺勺舀出来,并顺着那只被醋浸泡得发黑的漏斗畅快灌入。
②醋味,好足。自己吃,给老家的父母带,当然也寄去远方。包装简陋,因此收货人必是真友人。
③排队时遇到熟人,便要攀谈一阵,女人必然要从“准备好没有”“烫头了吗”这些闲话切入;而男人会从“要回老家吗”过渡到“多好啊,可以放炮了”这样的小欢喜。
④年味,就从这满街弥漫的老陈醋味道中拉开帷幕。
⑤工作的人照常工作,会议甚至多起来,手上的活也紧起来,每个环节都会挂一句“再不办就过年了啊!”每个人都很忙,但这忙碌中必须穿插一些必不可少的聚会。普通朋友间趁着年前聚一聚,喝一顿短暂告别、除旧迎新的酒。
⑥街上的车流,变戏法般一天少过一天,最终街道畅通得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有些恍惚。城市突然间就焕然一新了,街道两旁总是满当当的车位齐刷刷空出来,路两旁树上不同造型的红灯笼争先恐后挂出来。
⑦大门、小门,单位门、家门,一副副红彤彤的对联登场亮相,迎来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⑧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
⑨有密集的锣鼓声传来。
⑩离过年还有一周,钟楼街上的龙狮表演已经摆开阵势。队伍中,就有“过年好”三个字隐隐约约传来。
⑪我是参加工作之后,才在太原这座城市学会问候“过年好”的。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蕴含着无限丰富的祝福。访亲拜友的同时,便要一路感受这座城市的年味:公园的灯会、图书馆的书香、古城的诗意、剧院的好戏、商圈的诱惑、城郊的秧歌队……
⑫还有新鲜的吗?
⑬“来哇!龙年龙城,打卡百座博物馆!”一声纯正的太原话喊过来。
⑭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时,太原市文物局就已经吆喝上了。此时从忙碌中抬起头的人们一阵豁然——太原近年来一直在打造“博物馆之城”呀!于是自然跟着数一数,再去最新的看一看。
⑮也才发现,在进入2024年之后,太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已经有两座博物馆相继亮相。一座是太原稻田民俗文化博物馆。从民间收集来的一千多件代表晋商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老物件整装亮相。
⑯另一座,就是代号101的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这座开馆不久的博物馆,是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晋阳古城遗址是国内唯一可以完整展示唐代都城布局的大型文化遗址,是太原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
⑰走过馆内五个篇章,就是太原沧桑而辉煌的文明之旅。时空在这里是静止的,也是流动的。晋阳古城的宏大建造、汉代城内的火热生活、晚唐时期的三晋艺术、锦绣太原城的今日盛景,像城内那一泓汾河水,逶迤而来。
⑱自公元前497年筑晋阳城至今,太原这座城历经水与火的洗礼,已经走过两千五百多年。
⑲啥也不说,去打卡!向这座城市一代代创建者、保卫者与推动者们,问一声“过年好!”
2024年2月《人民日报》有删减
【读画面】
14、
15、
【读思路】
16、文章第⑧⑨两段独立成段有何作用?(4分)
【读情感】
17、言有尽而意无穷。试分析,文章结尾作者“啥也不说”的深刻内涵。(4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9分)
在实干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①学生敬献鲜花,军人重温誓词,青年党员肃立默哀……日前,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庄严肃穆,布满累累弹孔的巨大石碑如一部翻开的台历,将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无声诉说着92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②“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无论是“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年轻的左权,还是冰天雪地里与敌人周旋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的杨靖宇,抑或是千千万万前赴后继、丹心报国的热血青年,爱国是他们内心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
③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春是漫漫长征路上那一声坚定的“跟着走”,走向柳暗花明的胜利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春是一穷二白下的艰苦奋斗,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春是勇立潮头,作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在矢志奋斗中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汇聚起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
④峥嵘岁月中,有一种信仰历久弥新。在黄土垒就的斑驳窑洞里,毛泽东同志以朴素但激动人心的语言,拨开了“亡国论”“速胜论”的迷雾,洞见了胜利的未来。众多青年穿越封锁,奔赴延安,在茫茫黑夜中觅得光明。从抗战时期的“革命先锋”到新时代的“复兴栋梁”,一代代有志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生长出坚如磐石的赤诚信念,谱写出热情浓郁的青春华章。
⑤复兴征程上,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护佑高原百姓健康,“最美医生”索朗片多12年来一人一马,心中写下近1300人的“健康账册”:坚决回击暴力行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解放军战士陈祥榕为保卫祖国边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在科研一线,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只有把青春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自觉把浓浓爱国之情凝结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才能在实干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新时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进一步激发强国有我的爱国热情,努力创造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青春业绩。
2023年12月《人民日报》有删减
【明观点】
18、阅读全文,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读逻辑】
19、选文③④⑤三个段落的位置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3分)
20、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晓事理】
21、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是真正的“实干”。(2分)
(三)名著阅读(5分)
学校文学社团举办“品读名著,善学精思”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笔记分享】
22、下面是三名同学分享自己阅读《经典常谈》前四章的发言,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2分)
佳佳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明明 《诗序》有《大序》和《小序》。《大序》总的说明诗的教化作用。《小序》是按照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和史料,编成了《诗谱》。
红红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统称,传说这部《春秋》是孟子所作《春秋》是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统称,传说这部《春秋》是孟子所作。《春秋》是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
说法错误的同学是 ,我的修改意见是:
【主题探究】
23、人生之路复杂而多变,不同的选择会让人拥有不同的人生境遇。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他们的哪一次选择让你印象深刻。(3分)
林冲《水浒传》 简·爱《简·爱》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4、相约如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三年的初中生活,留给我们满满的回忆。每一段旅程的结束,都意味着全新的开始。班级准备制作了一本纪念册。邀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班徽精神记心间】
(1)班徽的设计是班级精神的集中体现,请你为大家讲解一下它的结构和寓意。(4分)
【三年师恩勿忘怀】
(2)忆往昔点点滴滴,心中总是幸福甜蜜。请你用文字素描的形式,为你最喜爱的老师“画像”,表达你的崇敬之心或感激之情。(4分)
【青春美好持续绽放】
(3)我们将所有美好都记录在这小小的纪念册里,将所有的感动深藏心底,至此踏上新的征程。请你为纪念册拟一个诗意的名字。(2分)
(二)写作(50分)
25、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逆风也很美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古人有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的一生中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不幸遭遇。面对人生的苦难,我们不应悲观,而应从悲苦中汲取力量。尼采一生悲苦,却也说过无数礼赞生命的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这些充满朝气的“鸡汤”,是他热爱生命的真实写照。他明白人世间充满痛苦,却依然热爱生命;他相信意志的力量,认定只要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尼采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参考答案
1、会当凌绝顶
2、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1)
(3)
(4)
6、子厚
7、(1)格外; (2)穿透; (3)大约; (4)忽然
8、①写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荒僻幽静之处,不易被发现。
②为下文写“其境过清”的环境会触发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埋下伏笔。
9、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数白条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侧面表现出水的清澈。同时也暗示作者此时如游鱼般自由快乐。
10、爱即美景的陶醉,恨是想到自己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1、我
12、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
13、柳宗元先是被小石潭美景所陶醉,后想到自己的仕途不顺而忧伤悲凉。 徐霞客陶醉于慈光寺周边的美景。热爱山水景致。
参考译文
初五日阴云、寒气很险恶,我强制自己睡在床上,到中午才起床。挥印和尚说慈光寺很近,叫他的徒弟引导我们去游览。经过温泉池,仰身见一山崖,其中间悬着艰险的小道,小道两旁倾泻而下的泉水就像雪白的绢匹。我就从这里攀登上去,泉水的闪光与云气,在衣服前后撩绕。后来转向右走,就见茅草寺庵上下,磐石的声音与袅袅而起的香烟,穿越石头散发出来,这就是慈光寺。慈光寺旧名珠砂庵。……我兴尽而回,就从大道走了二里路下山,回到住所,拉过棉被睡觉。
14、
15、
16、独立成段,有节奏感,表示强调。突出强调人们在过年期间张灯结彩,锣鼓齐鸣,热闹非凡。说明过年的氛围喜气洋洋,人们重视传统节日春节。
17、“啥也不说”是作者的情感深沉,从历史角度看到城市的变化,作者内心的欣喜及震撼,对创建者、保卫者与推动者们的敬畏和赞美。对太原城市的热爱。
18、在实干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19、不可以,三个段落分别是从产生、锤炼、发展三个角度分析青年实干的重要性的。三者是逻辑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因此不能调换。
20、举例论证,列举了索朗片多、陈祥榕、量子科学团队、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的年轻化,有力地论述了“复兴征程上,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充分,更有说服力。
21、“实干”首先要以热爱祖国为根本,要有坚定的信仰。其次在国家危难时要挺身而出。当然还要努力锤炼本领,提高能力。
或者:①民族危亡之际,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为祖国而战。②同时代紧密相连,坚定理想信念,民族复兴的青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③一定赤诚信念,谱写青春华章。④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大我凝结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答出两点即可)
22、红红 应该为“传说《春秋》是孔子所作”
23、示例一:林冲,面对妻子被调戏,面对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他选择忍辱求全,让我感到愤怒。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一味的退让只能助长他人气焰,应该坚持正义,勇敢反抗。示例二:简·爱,面对舅妈、表哥的冷眼和欺辱,她选择反抗。让我明白勇于反抗命运的不公,自立自强,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赢得平等和纯洁的爱情。示例三:保尔,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选择坚强,用文字创作重新参加战斗。让我明白了敢于向命运挑战,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写壮丽人生。
24、(1)构图主体是两个手拉手的人物,一起站在地平线上,远望刚刚升起的太阳。寓意着班级同学们犹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2)示例:语文老师,头发乌黑发亮,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永远有挥之不去的神采。她的身上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气质,让你不由自主的想亲近她,亲近中国文化。上她的课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游泳,上下五千年精神的传承,谋篇布局绘制优美篇章。让我们乐于学习,醉于文化。语文老师,精神的引领者,文化的传承者,教育界的优秀匠人。(有人物描写及感情抒发即可)
(3)示例:《再见,那些年》《骄阳青春,不说再见》《回眸·感恩·愿景》
25、参考例文
逆风也很美
顺风固然很惬意,但逆风更能考验人的意志,它无形地打磨我们的羽翼,使其丰满、有力,所以,逆风也很美。
漫山遍野的绿意扑面而来,高耸入云的山峰威压得让人喘不过气。但是,哪怕山高路陡,我也决定攀登,我想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攀上这座山峰。
自从上次考试失利以来,我就像喝了一杯陈年古茶,苦涩缠绕在舌头,仿佛陷入一种怪圈。我不明白我比别人差在哪里,只是一味追逐他人的脚步,却怎么也无法弥补遗憾。
雨后的台阶格外湿滑,增加了攀登的难度。低下头,我似乎看到了自己低沉的眉眼,此刻,这座山在我眼里不仅是难以逾越的峻岭,更是难以释怀的分数。脚步越走越紧,像是在与自己较劲。我顾不得两侧横斜的竹枝阻挡,也听不见耳畔的蝉鸣莺啼,只是一味地往前走。烈日灼热,豆大的汗珠很快打湿了我的脸颊。我开始大口大口喘息,幻想着山顶繁花盛开的景象,不禁又快步赶,一口气攀上了一大段路,殊不知爬山节奏被打乱,后面的每一步都愈加艰辛。
当我第三次停下时,忍不住地扶着双膝粗喘起来,徒劳地拧开早已空空如也的水瓶看着遥不可及的山顶,我想我可能只能止步于此了,无论如何努力,也无能为力了。
我落寞地转身下山,看身边不时错身向上的攀登者,心里愈发难受。山谷间凉凉的微风掠过,吹干了额上的汗,发丝向后飘扬。
突然,一道阳光照在我身上,我顺着那道光望去,原来已到了落日的时候,万丈霞辉破开天幕,正好撒在山峰的这一侧,我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仙境之中,有一种不真实的眩晕。其实,登山只是一个过程,到达山顶是一种境界,登山者攀登的不只是山,更是一种跋涉的体验。
我向下走着,看顽石错落,亦成一番景致。来时不曾发现,野草丛中亦有花开,清香萦绕,风景也许并不比山顶差。
是啊,人生如逆旅,敢盛开,也敢枯萎;人生的姿态,千百万种都足够可贵,不必追逐别人的浪潮。
命运从来不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的,它始终在我们脚下,哪怕只能逆风而行,我努力过了,那便足够美丽。
尼采思想之美他是一个诗人,一个孤独的寻觅者,一个杀死了上帝的刺客,一个砸碎了一切偶像的英雄,一个为思想而疯狂的哲人。
他的所做作为所思所想注定使他青史留名。
他就是尼采,19世纪到20世纪转折点上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一个高奏生命凯歌夺回生命尊严的人。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强力意志。”――尼采如是说。
尼采人生哲学的前提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但他并没有像叔本华那样走向悲观绝望,否定生命意志的道路。相反,尼采借酒神之醉充分肯定了生命中最原始、最饱满、最疯狂的力量。尼采醉了,醉的如梦如幻,亦泡亦影,但醉生梦死之际,尼采仍不忘呐喊:生命意志是如此激烈,甚至于人的悲调也变成了一种礼赞的高歌了。尼采正是在酒神精神的昭示下发现了隐藏在人的生命深处的蓬勃充盈的力量。酒神状态实际上是整个生命情绪的亢奋、激发,进而升华成一种具有形而上的悲剧情结。在酒神眼中,或者说在尼采眼中现实的苦难化成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做了世界的喜剧。通过悲剧的上演、个体的幻灭,我们反而感到生命意志的充盈和不可毁灭,生出无限快感。生命中最刚烈的强力意志一直贯穿了尼采人生思想的始终。他讴歌生命,提倡奋进,勇于超越,他的人生哲学实际上就是一部充满战斗精神的人生哲学。
“上帝死了!”――尼采如是说。
被西方人供奉了两千多年的上帝被尼采一刀刺死,气绝身亡。上帝死了,永远死了。
随之而来的是上帝所承载的病弱、委靡、颓废的奴隶道德的崩溃。然而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哲学家,尼采并未只停留在控诉基督教的懦弱、颓废。他率先“重估一切价值”。他将上帝从灵魂宝座上赶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超越的高贵的人;他将奴隶道德的虚伪嘴脸撕得粉碎,重新构建了一个肯定生命提倡超越的主人道德。尼采不相信怜悯、懦弱、服从、谦让,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追求勇敢、果断、坚强和火热的生命激情。生命,在尼采来看,一直是一场悲剧,但即使是悲剧,尼采也要使他充满离奇的情节、激烈的追求和丰盈的生命活力。而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不是依仗上帝的神权,而是需要人自己充分发挥生命强力,不断自我克服、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现实中的人也许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尼采就引入“超人”的概念来拯救人类。超人是一个战胜上帝的英雄,是一切旧价值的破坏者和一切新价值的创造者,他直面人生,自由驰骋,攻无不克,坚不可催,拥有生命的强力意志。超人,是生命力的代言人!
尼采用痛苦锻炼自己的意志。即使在险境,尼采人义无返顾,把痛苦当作增进人生价值的兴奋剂。他一生都在热情讴唱生命之歌,用最大的孤独换取最高贵的尊严,最终夺回了人在上帝那里的依托。上帝死了,人只有依靠自己去创造、开辟、高扬人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