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全一册试卷(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九年级全一册试卷(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1 07:02:44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四望梅川河公众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4题,21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燕赵风景别样红。金秋红叶,遍染太行。【A】河北涉县庄子岭红叶大峡谷,上万亩的黄栌树叶渐次红透,当秋风拂过,漫山遍野的红叶美不胜收。【B】在前来游览观赏的各地游客中,流连忘返,对沿途美景颇多赞誉之语。“自古燕赵多壮士,从来太行出英雄。”【C】河北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燕赵儿女的精神血脉。被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地情系太行,孜孜不倦地扎实奋斗在扶贫一线。他舍弃了个人享乐,为(ɡuǎnɡ mào)太行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奉献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中国青年,我们应向这样的英雄学习,从中(jí qǔ)前进的动力,【D】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脚踏实地,锤炼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4分)
①赞誉     ②孜孜不倦    
③(ɡuǎnɡ mào)    ④(jí qǔ)    
(2)【A】【B】【C】【D】四处,有一处句子有语病,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1分)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

孟冬之月,让我们徜徉古诗文,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志向。张岱在“大雪三日,   ”的情况下,乘小舟,夜游西湖,可见其不同流俗的雅趣;苏东坡在“   ,西北望,射天狼”中流露出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读之,令人振奋;辛弃疾在“      。可怜白发生!”中表现出的壮志未酬人已老的悲壮之情,诵之,令人扼腕;秋瑾在“      !”两句中,借用白居易《琵琶行》典故,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词人难觅知音的孤寂与苦闷;孟子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两句,让我们体味到    (出自《鱼我所欲也》中的成语)这一难能可贵的精神。

3、2023年3月份,九年级1班进入了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文按照老师的提示,整理了九年级全一册的文学文化常识。下面是小文整理的部分内容,请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想情趣、处境心愿等,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秋瑾号竞雄。
B.雨果是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D.《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选自《饮冰室合集》,提出“敬业与乐业”的论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他每天认真学习,面对这次考试他早已胸有成竹。
D.小明好不容易给家人做了几道菜,结果每一道都味同嚼蜡。
5、“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__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的滟滟波光映照着扬州历史的变迁。可不是个好地方?(3分)
下列三句话填入文段对应的空格中,排序正确的―项是(  )
①明月湖畔璀璨的灯光彰显着今日的辉煌
②木兰苑内的千年银杏诉说着隋唐风流
③东关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含蕴着明清时尚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二、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5-21题,49分)

(一)课内古诗词阅读。(6分)

6、下列选项中,对《词四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词四首”包括:范仲淹的《渔家傲》、苏轼的《江城子》、秋瑾的《满江红》和辛弃疾的《破阵子》。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表达了征人们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

B.《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诗下阕,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的愿望。

C.“八百里”“五十弦”与“吹角连营”相照应,营造了雄浑的意境;而“秋”字则点明了季节,烘托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

D.秋瑾的《满江红》一词中的“俗子”,从词作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7、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词,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气势宏大,写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把美丽的雪景写得形象生动,同时写景中又抒发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惜别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武恪,字伯威,宣德府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为江西儒学副提举,荐入国学肄业。明宗在潜邸①,选恪为说书秀才,及出镇云南,恪在行。明宗欲起兵陕西,恪谏曰:“太子北行,于国有君命,于家有叔父之命,今若向京师发一箭,史官必书太子反。”左右恶恪言,乃曰:“武秀才有母在京,合遣其回。”恪遂还京师,居陋巷,教训子弟。
文宗知其名,除②秘书监典簿。秩满③,丁内艰④,再除中瑞司典簿,改汾西县尹,皆不起。人或劝之仕,恪曰:“向为亲屈,今亲已死,不复仕矣。”居数岁,会朝廷选守令,泰不华举恪为平阳沁水县尹,亦不赴。近臣又荐为授经郎,恪遂阳⑤为喑哑,不就。
恪好读《周易》,每日坚坐⑥,或问之曰:“先生之学,以何为本?”恪曰:“以敬为本。”所著有《水云集》若干卷。其从之学者多有所成。
(节选自《元史列传卷八十六》)
【注释】①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②除:授官。③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④丁内艰: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⑤阳:装作,假装。⑥坚坐:久坐。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于家有叔父之命 所欲有甚于生者
B.选恪为说书秀才 或异二者之为
C.其从之学者多有所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以何为本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及出镇云南    
②左右恶恪言    
③或问之曰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恪遂还京师,居陋巷,教训子弟。
②向为亲屈,今亲已死,不复仕矣。
11、本文的主人公武恪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4分)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性文章,完成问题。(11分)

利用“暗时间”,不疾不徐地进步
①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于每个人不是均等的。会管理时间的人,可以在无形中比别人多很多时间。要多出很多时间,就需将一份时间暗暗重叠使用多次。被重叠的时间就是时间本身之外的“暗时间”。我们花在走路、坐车、吃饭、逛街上的时间都可以创造暗时间,因为我们可以边做这些事,边思考我们看到和学到的东西。利用“暗时间”,日积月累,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②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暗时间达人都是这样做的,贝多芬喜欢在午饭后散步,他的口袋里总是带着铅笔和几张五线谱,以便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毛姆经常一边泡澡,一边想文章的开头。他们将需完成的事常驻其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所以,在生活时间里,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件事,这时候他们的思维时间就用到了极致。
③缩短思维切换时间来创造大块时间也是赢得暗时间的好办法。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刚刚浸入书中的世界,突然听到同学们在谈论你感兴趣的话题,你花10分钟听完后,如果想恢复到10分钟前看书的状态,就需要时间去激活记忆。假如你热身的状态需要15分钟,那么你听闲谈的时间实际就是25分钟了。这15分钟思维切换的时间,就被浪费掉了。
④当我们沉浸在某种状态时,与之相关的大脑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这种忘记时间的“沉浸”状态,在心理学上叫心流体验。按照实际投入时间是时间与效率的乘积计算,心流时间能将时间效率最大化。省去思维切换时间创造大块时间,让心流时间在大块时间里持续流动,就会赢得暗时间。
⑤连续很长时间思考一件事也极有可能赢得暗时间。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刻,一件一直想不通的事情,某一天突然就想明白了。那是因为表层意识没思考这个问题,但潜意识还保持其“惯性”,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让你在某个瞬间就突然得出答案了。灵感缪斯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心心念念必有回响。是潜意识在无形中把时间利用了,灵感趁着暗时间喷薄而出。
⑥管理好暗时间,就能像八爪鱼一样,能同时推进多项任务,在和别人同样多的时间内,可能完成的事情更多,成长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巧妙利用好暗时间,就能在自己掌控的优雅节奏里,不疾不徐地进步。
(有删改)
1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4、请你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其一,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内容,判断它能否作为选文的论据并陈述理由。(3分)
【链接材料】
(Ⅰ)艾米莉 勃朗特是英国一位勤奋的女作家,年轻的时候,她的家务劳动很繁重,她在洗衣服、烤面包时都在构思,脑海中一旦出现灵感就立马记录下来。
(Ⅱ) 司马光在他的书房中准备了一个奇特的枕头。这个枕头用圆木做成,光滑浑圆,是司马光为了约束自己不至于睡得太久而做的,当他睡得太久或太熟时,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这样他就会被惊醒,赶紧又起来继续看书。
15、平时你接受的教育可能是“玩就好好玩,学就好好学”。选文中却说可以在生活时间里渗透思维时间,你赞同选文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一说。(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紧急停靠 麦浪闻莺
①宋健时在客厅里来回踱着步子,丈量着儿子家中的里里外外。
②其实不用脚步量,宋健时闭着眼睛就知道,从卧室到客厅的距离是13步,铺有地板砖16块。从客厅到阳台的距离是18步多一点儿,铺有地板砖22块半。那么,从客厅再到阳台的距离呢?刚好是9步,铺有地板砖12块。这些,他早已烂熟于心。
③老伴儿埋怨他说,哎老头子,你别老在我面前晃行不行?难道你就不能坐下来,跟我们好好聊聊天,或者喝一杯茶!
④儿子也笑说,是啊,爸,难得您来柳州一次,就安心在这儿多住几天吧,也好让我们尽尽孝心。
⑤宋健时紧蹙着眉头说,我也想高高兴兴地喝茶呀看电视呀,可我实在坐不住!昨天,医院通过微信群,将紧急召回令发给我了。我是一名在职主任医生呀,我得赶回德城去,回到我的工作岗位上去!让我老在这儿窝着,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临阵退缩的逃兵。
⑥还是在年前腊月二十二,经不住儿子和儿媳的一再邀请,宋健时跟老伴儿踏上了去柳州的动车,去看他们新买的房子。
⑦说实话,儿子很独立,大学毕业后到柳州找了工作,随后就在这座西南地区工业重镇成了家,成为车城里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儿子在电话里反复说,柳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啊,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您跟妈妈一定要过来好好看一看!
⑧于是,他就跟老伴儿出发了。
⑨按照宋健时的计划,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个小年饭,再抽空去逛逛柳侯公园大龙潭景区这些名胜,他就准备返回德城过春节。因为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他还要值几天班。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就把他的计划给打乱了:先是新闻里报道说武汉封了城,实行交通管制,控制人员流动,减少病毒传染;接着又说武汉周边的一些县市,也纷纷采取了措施,开始封城封镇封村,以加强疫情管控。让他特别坐立不安的是,德城与武汉田地相连人文相亲,常年有十多万人在武汉打工经商讨生活,自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独善其身吗?
⑩没承想,柳州这边也紧急行动了,铺天盖地地宣传,挨家挨户地摸排。为此,宋健时主动到儿子所在的社区去登记。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您是从疫情重灾区过来的,虽然现在没有出现发烧、干咳和乏力这些症状,但也必须主动居家隔离。在这14天里,您必须每天早晚两次向我们报告身体健康状况……
⑪这样,宋健时就留在了千里之外的柳州,人却时刻牵挂着家乡疫情。他先是在网上看到,德城的确诊新冠患者才13例,疑似人员46例;然而等到了第二天,确诊病例就一下子猛增到56例,疑似人员也飙升到153例!所以,他就闹腾着非要回家。
⑫儿子知道留不住父亲,就跑去给他订机票。机场人员解释说,由于武汉疫情严重,所有往返的航班都暂停了。
⑬儿子又跑去给他订火车票。先是订到了正月初五返回德城的票,第二次订到了正月初六返回德城的票,但因为处在特殊时期,铁路部门都取消了火车在老家的停靠。儿子苦笑着对他说,爸,我们三番五次地折腾,已经尽心了!再说,今年5月您就要退休了,何苦呢?
⑭宋健时立刻变了脸说,再怎么讲,你爸也是个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啊!现在,我不是还没退休嘛。说着,便砰的一下把自己关在房里。
⑮儿子吓傻了,只好愣在客厅再想招。
⑯没过一会儿,宋健时却突然打开房门举起手机说,哎,有了有了!我刚查到正月十四有一趟南昌到北京的火车,我可以先到南昌去啊,再赶乘这趟车回去——
⑰儿子连忙接过手机看,随即失望地说,爸,您查的这趟火车,在德城也不停啊……
宋健时却挥舞着手机大笑着说,哼,这点事儿,是难不倒你爸的!
⑲老伴儿过来摸着宋健时的额头说,老头子,你没发烧吧?
⑳正月初七那天,宋健时一登上这趟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就立即拿出医院的紧急召回通知和医生从业证,找到列车长说,我要上前线,就在德城下车,请给个方便——
补记:据《湖北日报》2月10日报道,2月7日22时17分,经铁路部门紧急调度,一趟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在德城站临时停靠了一分钟。下车的,只有两位老人。此时,空寂的月台上,全体站务人员整齐地向两位下车旅客敬礼作别。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7期,有删改)
16、文章第②自然段多次描写了宋健时丈量儿子家中里里外外的步数和计数地板砖数,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3分)
17、文章第⑥-⑩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8、本文人物刻画生动传神、形象逼真。请分析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的妙处。(3分)
宋健时却挥舞着手机大笑着说,哼,这点事儿,是难不倒你爸的!
19、小说根据抗疫中的真实事迹改编。故事素材源自2020年2月10日《湖北日报》相关报道。请参考报道中记者短评中的句子,为本篇小说写一则短评。可以从“一分钟停靠、一个敬礼、一次逆行、一位医生、一个党员”等关键词中选择一个作为开头来写。(3分)

示例:【记者短评】一个敬礼,动作极简。但在向一位普通返岗医生敬礼的背后,敬的是全体白衣战士的无畏,敬的是他们身后这座城市、这块土地的坚强。

(五)名著阅读(6分)

20、下面《水浒传》相关描写对应的人物和情节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戒刀灿三尺春冰,深藏鞘内;禅杖挥一条玉蟒,横在肩头。鹭鸶腿紧系脚斜,蜘蛛肚牢拴衣钵。嘴缝边攒干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他是——花和尚鲁智深;相关情节:拳打镇关西、大闹白虎堂

B.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手使丈八蛇矛。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雪夜入梁山,为白衣秀才王伦不容,火并王伦。极力反对招安,在征讨方腊时,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合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他是——豹子头林冲;相关情节:棒打洪教头、水寨大并火
C.生得龙眉风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带一张弓,插一壶箭。后周世宗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仗义疏财,喜爱交结天下英雄。他是——九纹龙史进;相关情节:门招天下客、大闹清风寨
D.那汉子头戴一顶遮阳毡帽,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庞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擅长使刀。三代将门之后,一生期望搏个封妻荫子。他是——杨志;相关情节:单打二龙山、押送生辰纲
21、下面相关宋江的情节,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为(  )(3分)①怒杀阎婆惜
②浔阳楼题反诗
③私放晁天王
④夜看小签山
⑤与宋清投靠柴进
⑥朱全义释宋公明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①②⑥④⑤ C.③①②⑥⑤④ D.③①⑥⑤④②

三、第三部分 写作(22题,50分)

22、写作(任选一题)
题目一:请以“这里有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
材料二: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材料三: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1)①zàn yù ②zī zī bù juàn ③广袤 ④汲取
(2)B 删去“在……中”。

2、湖中人鸟声俱绝 会挽雕弓如满月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舍生取义

3B 雨果是法国人。

4D “味同嚼蜡”意思是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本句直接用于形容饭菜不好吃,属于望文生义。

5D

6C “八百里”,牛的代称,写的是战前给养准备,并不是营造了雄浑的意境。

7C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参考译文:

武恪字伯威,是宣德府的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担任江西儒学副提举,推荐武恪入国学读书。明宗在潜邸时,便选武恪为说书秀才。等到他出镇云南,武恪也同行。明宗想在陕西起兵,武恪进谏道:“太子往北行动,从国来说,要有君命;从家庭来说,要有叔父之命。现在如果向京师发一箭,史官必写太子造反。”太子左右对武恪的话很反感,就说:“武秀才有老母在京城,理应让他回京。”武恪于是便返回京城,居住在陋巷里,教孩子们读书。文宗知道武恪其人,任他为秘书监典簿。任期满,适逢母丧,朝廷再授中瑞司典簿,又改任汾西县知县,都不到任。有人劝他上任,他说:“过去为了母亲,委屈自己去做官。现在母亲已逝,我不再做官了。”闲居几年,遇上朝廷又选地方官,泰不华便推举武恪为平阳沁水县知县,也不到任。皇帝近臣又推举他为授经郎。武恪便假装自己喑哑不能说话,还是不去上任。武恪喜欢读《周易》,每天长时间坐着。有人问他说:“先生的学问,以什么为根本?”武恪说:“以敬作为根本。”他著有《水云集》若干卷。跟着他学习的人大多有成就。

8C

9、①等到;②厌恶;③有人。

10、①武恪于是便返回京城,居住在陋巷里,教孩子们读书。

②过去为了母亲,委屈自己去做官。现在母亲已逝,我不再做官了。

11、从武恪直接进谏可以看出他正直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劝谏。从武恪为了母亲做官可以看出他孝顺母亲。从武恪回京后几次拒绝做官,可以看出他不慕名利,不恋权位。

12、利用“暗时间”,不疾不徐地进步。

13、首先提出利用“暗时间”,日积月累,会产生巨大的威力,然后从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缩短思维切换时间来创造大块时间也是赢得暗时间、连续很长时间思考一件事也极有可能赢得暗时间等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赢得暗时间。接着论述管理好暗时间,最后得出巧妙利用好暗时间,就能在自己掌控的优雅节奏里,不疾不徐地进步的结论。

14、材料(I)可以作为论据。艾米莉 勃朗特在洗衣服、烤面包时都在构思,脑海中一旦出现灵感就立马记录下来。她是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材料(II)不可以作为本文论据。材料中司马光利用奇特的枕头让他约束自己。与利用暗时间没有关系,只能证明他读书勤奋。

15、示例:同意,利用暗时间可以事半功倍。在吃饭,或休息的时候构思作文思路,能很好完成高质量的作文。

16、这些数字,表明了疫情期间宋健时居家隔离,走的遍数太多。对儿子家中格局的烂熟于心。写出了他牵挂家乡疫情。不能返乡上岗的坐立不安和内心的焦急,表现了他渴望回到岗位,参加抗疫的迫切心情。为下文写宋健时想方没法要回城返回工作岗位作铺垫。

17、插叙。丰富文章内容,补充交代了宋健时来柳州儿子家的原因:看儿子新买的房子,解释了宋健时来回踱步,坐立不安的原因;牵挂家乡疫情。为下文写他想方设法回德城作铺垫。更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和主题,表现了宋健时作为老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责任担当和慷慨奔赴抗疫前线的无畏气概。使情节富有变化,行文起伏有波澜。

18、“挥舞”是动作描写,写出宋健时想出返回德城办法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也体现了能够尽快返回工作岗位,投入抗疫斗争,尽自己一份责任的喜悦。

19、示例:一分钟停靠,调度紧急,体现是对紧急召回的高尚医务工作者的敬佩和大力支持,是对抗痊工作的大力支持。 一个敬礼,举手之劳但表达了全体站务人员对逆行返岗医务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对医务工作者责任担当精神的敬意。一次逆行,诸多不易,但奔返防疫一线“逆行”的困难经历,恰恰反映了医者强烈的使命和担当。 一位医生,即将退休。但他是成千上万返岗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他身上折射的是全体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一个党员,年岁己高,但不改竞员的本色,听从召唤,冲锋在前,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20B A.有误,“大闹白虎堂”的是豹子头林冲。

C.有误,这段文字是对柴进的描写,“门招天下客”的是柴进,“大闹清风寨”的是花荣。

D.有误,“单打二龙山”的是花和尚鲁智深。

21D

22、例文
这里有古堰画乡
丽水四面环山,树木郁郁葱葱,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裹挟着两岸的风景,绘在弧江两岸,而古堰画乡,便是最美妙的一幅图景。

听到古堰画乡,你一定会想到那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古老的街,古老的亭,大大小小的古民房和古樟树,形成一幅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美景。

到了古堰画乡,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古香古色的街道,一座座古老的民房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沿着古街慢慢往前走,你仿佛觉得自己回到了那古老的时代。

继续向前,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樟树穿越1200多年光阴出现在你的面前。那茂密的枝条、粗壮的树干、翠绿的叶子,沐浴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瓯江岸边那成片的樟树林,是白鹭喜爱的栖息地。每到春天,成群结队的白鹭飞来这里安家。昼出夜伏,靓丽的身影在水面掠出一道道波纹。古樟树边上的瓯江清澈见底,宽阔的水面静若玉壁。江边是用大大小小石头砌成的码头,停靠着几艘古色古香的游船。远处的江面漂着几艘捕鱼的帆船,时而飞速前进,时而减速慢行。倒映在江面的帆影,成了古堰画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古堰画乡本来就是一个摄影基地,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摄影。这里还有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和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在古堰画乡还有不少画室,一路上你会看到一些写生创作的画室,被古堰画乡的美丽景色吸引而来。

这里有古堰画乡,摄影与丽水在古堰画乡撞了个满怀,在这儿描摹出最美的景致,让人流连其中,难以忘怀,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地方。


人生需要坚持
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最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

小时候总在下雨时蹲在屋檐下,观察雨滴。一滴滴雨水从瓦缝中落下,正好落入一个小坑中。我突然发现了小坑位置的特殊——只在雨滴落地处。后来上了学才知道这就叫“滴水穿石”。

雨滴是柔软的,落在身上只会让我们感到清凉和舒适,但就是这样细小的雨滴,经年累月,也能把石板击出小小的凹槽。

雨滴靠的是什么?答案当然是“坚持”。即使再小的力量,只要坚持下去,不气馁,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农民”,在水稻田中数年如一日地研究、试验,不管别人的看法和态度,终于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他,靠的是坚持。

2009年诺贝尔奖揭幕,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高锟和两位美国科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高锟的获奖原因是为了表彰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1966年,名不见经传的他提出了这一设想,却遭到了冷嘲热讽。面对嘲笑,他只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他在很长的时间里,每天都泡在实验室中。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四年。1970年,一家玻璃厂终于造出了足够纯净的玻璃纤维,证实了他的想法,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靠的是坚持。

上述二人都具有相同的品质,那就是坚持,有恒心。而一些从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反倒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这也许是因为他们面对目标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坚持下来的结果。

《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心中的理想,我们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坚持下去,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坚持——水能够穿石。

人生需要坚持。面对困难、逆境、坎坷、挫折,如果能坚持下来,生命就会绽放出惊人的华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