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学期,新征程,新希望。我们步入了初中最关键的时期,开启了新的求知之行。年级公众号推出“奋斗的青春我最美”系列专题。
第一期 奋斗成就梦想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下面是公众号编辑同学为第一期专题找到的材料。请阅读后完成 1-3 题。(4 分)
学习犹如一段旅程。2022 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节目组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奥运健儿等奋斗者,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奋斗者们的丰功伟迹,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拼搏不容停滞( ① )。
这堂课【甲】,采用了“实景课堂”的形式,将课堂设在秀丽山川、田间地头、科考一线……让同学们仿佛置身祖国广茂大地,领略河山的壮丽,汲( ② )取生命的养料,感悟奋斗的真谛,真切感受祖国的命运与自己休戚相关。这堂课让孩子们不仅【乙】, 而且进一步激发想象力。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吧!
1、根据语境,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 分)
①滞( ) ②汲(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 分)
( )改为( ) ( )改为( )
3、根据语意,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独占鳌头 脑洞大开 B.独占鳌头 大长见识
C.独辟蹊径 大开眼界 D.独辟蹊径 开阔视野
4、下列关于语法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故乡》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非遗文化”“双减政策”“抗击疫情”“虎年大吉”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一样。C.酒器:“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金樽”是对酒杯的美称,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D.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开局之年。(这句话没有语病。)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无论是航天英雄、奥运冠军,还是大国工匠、军旅标兵,没有昨天吃过的苦、受过的难、扛过的压,怎能成就今天的强大和与众不同?
②自律不仅会改变一个人的容貌和气质,更会培塑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③自律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④“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⑤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⑥自律,就是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激励。
A.②④①③⑥⑤ B.⑥③②④⑤① C.②③①④⑤⑥ D.⑥②①③④⑤
6、诗文默写(每句 1 分,共 7 分)
①回望过往,我们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1)“不以物喜,□□□□”感受了古人的豁达胸襟;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2)“人生自古谁无死?□□□□□□□”明白了古人的舍生取义;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3)“了却君王天下事,□□□□□□□”体会了古人的家国情怀。
②展望未来,我们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所言(4)“□□□□□□□, 爱上层楼”涉世未深,喜欢登高没有愁苦;如李白《行路难》所言(5)“□□□□□□□,□□□□□□□”充满自信,驶向理想彼岸;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所言(7)“□□□□□□□□□,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一路珍藏一路采撷品味独特的情思。
二、探究与交流(8 分)
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为传承航天精神,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致敬航天英雄,征服星辰大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 分)
活动一:【板报我设计】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会宣传部要出一期与航天有关 的黑板报,请你排列出正确的操作步骤:(填序号)( )(2 分)
①设计黑板报具体栏目
②请老师帮忙筛选材料
③确定黑板报主题名称
④撰写并加工美术插图
⑤成立黑板报编辑小组
⑥分组并搜集相关知识
活动二:【新闻我提炼】班级为了活动开展进行新闻素材搜集活动,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恰切的标题。(20 字以内)(2 分)
标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 2022 年 11 月 29 日 23 时 08 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10 分钟后,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三:【人物我探究】中国航天精神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得以飞速发展的“精神密码”。请探究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成果。(2 分)
材料一: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的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直接影响飞行速度,甚至会导致飞机解体。在多次地面试验无果后,顾诵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自己上天!从来没有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登上一架歼教-6 教练机,使用望远镜观察前方歼-8 尾翼的气流分离情况。
材料二:1998 年中国选拔首批航天员,一共有 14 名飞行员入选,截至 2021 年,14 名现役航天员中只有一个人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他就是邓清明。24 年来他一次次作为备份却一次次与太空擦肩而过,他说:“从来没有因为是否是备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 ,56 岁的邓清明终圆梦。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有无数个“邓清明”。
探究成果:
活动四:【精神我致敬】学校公众号准备刊登航天员遨游九天凯旋的图片,请以“我们 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为开头,为中国航天写一段致敬词。(2 分)
第二期 文学浸润青春
学校师生看了第一期的内容,备受鼓舞。同学们收集整理相关知识,作为第二期的内容。请阅读后完成相关问题。
三、阅读与欣赏(47 分)
(一)名著阅读(8 分)
8、九年级各班近期分别开展“阅读者·走进经典”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 分)
活动一:聚焦《艾青诗选》
(1)901 班同学打算在学生广场举办艾青诗会,读过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同学们深受感动,分享了一句话感言。(2 分)
小 A:《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让我体会到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还有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深情。
小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小 C:《黎明的通知》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百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充满了奋起的激情。
轮到你了:《我爱这土地》 。
(2)假如艾青想注册一个抖音号,请你帮他设置头像,你会选用什么作为他的头像, 请说明理由。(2 分)
头像设置为:( )
理由: 。
活动二:探究简爱形象
(3)精读与跳读是初中生阅读名著时运用比较广泛的两种阅读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阅读方法,谈谈你是怎样将其运用在《简·爱》的阅读过程中的,并说说你的收获。(150 字左右)(2分)
(4)《简·爱》塑造的女性形象,在英国文学妇女画廊中独树一帜。结合人物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谈谈简爱经受了怎样的“孤独”?她走向的“自己”是什么?(2 分)
(二)古诗赏析(4 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些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选出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2 分)
A.【甲】词的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甲】词的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乙】词下片“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D.【乙】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10、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这两首词中你更喜欢哪一个苏轼,为他露出敬佩的微笑?请结合语句具体阐述。(2 分)
(三)文言文阅读(10 分)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①,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②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③如前。
(选自《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注释】①眉:眉县,今陕西省境内。②旄钺(máo yuè):白旅和黄钱,借指军权。③ 总统:总聚统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戮谡以谢众 ②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12、对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2 分 )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
B.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
C.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
D.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隐含着什么感情?请简要回答。(2 分)
探究回答。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请结合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俗语等,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优美,点评到位,100 字左右)(2 分) 千秋诸葛我评说
(四)记叙文阅读(10 分)
望斜阳 任随平
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词人范仲淹笔下,碧水遥天,一抹斜阳映照着广袤天宇,万物浸润在夕晖之中,这景致,不就是一幅水墨绘就的画幅, 铺展在茫茫大野么?
②在这境界的熏染里,我亦爱上了独坐高山—望斜阳。
③望斜阳,望的是一份静美。
④大地沉静,村庄浸染在一片煦暖的金色里,青青瓦舍似一部摊开的册页,婆娑树影就像册页中流走着的文字,窸窸窣窣,迷迷离离。三五只鸟雀立在瓦脊上,徐风起时,羽毛轻轻掀起着,若临风的舞者。突兀之间,就有一只鸟雀从瓦脊上振翅而起,向着低处的庭院俯冲而下,于是,另外的三两只也就箭一般振翅追随而去。庭院里的蔷薇大朵大朵地开着, 靠着墙, 秾(nóng)丽若宋词绵密的思绪,风顺着墙垣灌下来,一树蔷薇,一院清香,和着三两枝瘦竹,影影绰绰地摇。
⑤檐角处,一只猫,安静地卧在瓦楞间,余晖洇湿了毛色,而它却全然不知。其实安卧在夕晖里的一只猫更像是一个短句, 抑或一枚加粗了的逗点,点逗在白天与黄昏之间,点逗在时光与安谧之间。我总认为动物之间的相处是和谐共生的,比如那只寂寂然藏在猫身后的麻雀, 探头探脑地跳跃着,而猫只是间或抬起头,懒懒地看它一眼,而后继续睡去。而那鸟雀,却是反复地跳跃着,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玩性十足。
⑥望斜阳,更是望一份诗意的画卷。
⑦斜晖洇染的村巷本就是一幅长卷,高大的杨树擎起浓密的树影, 长发一般垂着的丝绦若婆婆娑娑的发丝,在斜风里摇摇曳曳,仿若芳龄少女扬起的秀发,飘逸,明丽。傍晚时分,便有上了年纪的人相互挽了手臂,默默而行,迎着余晖打过来的方向,迎着风徐徐拂过脸面的方向。他们是珍爱时光的人,是享受生命的人,不疾不徐,将一份悠然走出些许洒脱。远处的河堤上, 此刻必有孩童奔走着,奔跑中还不忘随手扯一把柳叶,或横在嘴角,吹着; 或张扬了手臂, 将柳叶抛撒在堤岸边,让它随风旋舞。至于久立木桥的人,那一定是在等待落日的余晖将久居心中的梦想染上金色,而后等待一只斜归的鸟雀将这梦想带到远山之外。木桥之下, 流水淙淙。淙淙的流水是运送梦想的扁舟,载着夕晖, 载着斜归的鸟影, 载着守望人双目深情的期许,向着远方归去。
⑧望斜阳,更是望一缕炊烟袅娜。
⑨炊烟是村庄写给天空的长信,从大地出发,从青青瓦舍间的一枚瓦囱出发,从母亲锅碗盆的叮当声出发,从小儿的一声呼喊出发,这丝丝缕缕的文字就顺着瓦囱斜逸而出,盘旋着,萦绕着,将一封长信写得缠绵悱恻、情致悠扬、若绮丽的宋词,若抒情的唐诗,有缱绻, 有旖旎。这长信,飘飘逸逸里, 绕过白杨树梢,绕过四野里拢过来的暮色, 绕过空阔的场院,悄无声息地寄向广袤长空。
⑩星辰醒来时,深蓝的天幕上,那明灭闪烁的不就是这长信里的文字么 ?它们眨巴着眼眸说话,说人间风情,说大地丰腴,说季节迷离。于是,苍穹深处,就有灯火般游走着的童话, 一页一页,讲出动人的情节。
⑪望斜阳,望一份怀想,望一份不离不弃的守候与渴念。
16、【内容概括】作者“望斜阳”时望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2 分)
17、【句段作用】第①段引用范仲淹的词,有何作用?(2 分)
18、【词语赏析】请结合第④段相关内容,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 分)
婆娑树影就像册页中流走着的文字,窸窸窣窣,迷迷离离。
19、【句子赏析】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试对下面句子做一个批注。(2 分)
它们眨巴着眼眸说话,说人间风情,说大地丰腴,说季节迷离。
20、【主旨理解】假如你是《2022 中国年度散文》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会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2 分)
A.至爱亲情 B.自然人文 C.科学漫游 D.家国情怀
(五)说明文阅读(7分)
没有蚊香,古人怎么驱蚊 周乾
①自古以来,驱蚊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内容。超过 600 岁的紫禁城,在历史上曾是明清皇宫,是我国古代技艺和文化的集大成者。紫禁城里所用的驱蚊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主要有熏香、蚊帐、避暑香珠等。
②熏香是烟熏的一种,为紫禁城里驱蚊的主要方法。烟熏驱蚊法在我国的历史久远。如
《周礼疏》卷第三十七载:“翦(jiǎn)氏掌除蠹(dù) 物,以攻榮(yíng) 攻之,以莽草熏之”,反映出在周朝就有烟熏驱蚊虫的做法,且采用的是莽草。宋代官员陆佃撰《埤雅》,书中卷十 一“释虫”载:“ 蚊性恶烟, 以艾熏之则溃”,可说明艾草熏烟可以驱蚊。清代官员李光地撰《御定月令辑要》,书中卷十引用《千金月令》载:“五月,取浮萍阴干,和雄黄些少,烧烟去蚊”,即干浮萍与少量雄黄混合,烧烟后可驱蚊。紫禁城里的烟熏驱蚊材料, 以龙挂香(又名垂恩香)为主。
③蚊帐又名蚊帱、蚊幌,为床上驱蚊用品,材料可为纱、布等。将蚊帐罩住床周围后, 可隔离蚊虫的进入。据梁元帝萧绎所撰《金楼子》卷四载: 齐桓公因担心蚊子饿着,因而“开翠纱之帱,进蚊子”。这句话说明, 我国至少在春秋时期就有蚊帐了。紫禁城里关于蚊帐(架) 制作的档案较为丰富。如《雍正四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之“木作”载: 雍正四年(1726 年) 六月十三日,“做得合竹蚊帐架一 件”;《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之“铜作”载: 雍正七年(1729 年)一月二十九日,雍正下旨“着将九州清晏西暖阁内挂蚊帐罩拆去,再将床罩挪在挂蚊帐处,将蚊帐后面开一门”等。
④不仅如此,紫禁城里还有一种“特大蚊帐”,又名天棚,用于夏季驱蚊。宫女何荣儿曾服侍慈禧太后,并在《宫女谈往录》之“玉堂春富贵”部分,回忆了颐和园乐寿堂采用的天棚做法。乐寿堂天棚以杉槁为骨架,支撑起硕大空间,骨架之间用帷帐相连,把整个建筑都罩住了; 其外观还做成飞檐鸱尾样式,非常精致。天棚的四面均开设通风的窗户,内设窗纱。
⑤避暑香珠为清代宫廷中驱蚊避暑用珠串。其香气四溢,不仅可驱蚊除秽,而且具有醒脾清暑的功效。《乾隆三十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之五月七日的“灯裁作”,记载了避暑香珠的成分,具体包括: 香薷一两、甘菊花二两、川连五钱、连翘一两、蔓荆子一两、白芷七钱、黄柏五钱、朱砂五钱、雄黄五钱、白及一两、檀香一两、花蕊石一两、川芎一两、寒水石一两、梅花片一两、苏合油一钱、巴尔撒木油一钱、玫瑰花一两,共 18 种药剂。《清宫医案集成》,书中“散香方”一节提供了避暑香珠的具体制法: 将上述药物合并,研磨成细末,掺入药汁搅拌均匀,凝结后制成大的手串。如果药汁不足,可加入鸡蛋清。
⑥紫禁城里的驱蚊方法非常丰富,且效果良好,宫里所用的驱蚊材料不含任何化学药剂, 并兼有消夏避暑、芳香宜人等优点,为我国古代中医药知识在宫廷里的科学运用,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21、下列对本文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人的驱蚊方法”,其具有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效果良好等特点。
B.第④段开头“不仅如此”中的“如此”代指前文介绍的用纱、布等来隔离蚊虫的方法。
C.避暑香珠既可驱蚊,也可用于消暑,清代文献中对它的成分和制作方法等有明确的记载。
D.本文先总括古人的驱蚊法,再分别具体介绍,最后总括紫禁城中的驱蚊法的优点和意义。
22、本文中第②段与第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 为什么 (2 分)
23、本文介绍了哪几种驱蚊方法 请找出并对它们进行简要描述。(3 分)
(六)议论文阅读(8分)
人生高度须作为,吾辈青年当攀登
①人生何可为?人生可何为?古今纵横五千年,穷尽八荒,我找出了答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太白的豪言壮词;是“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孔明的担当大义;是“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元亮的淡泊心态。人生之意,吾辈青年当以坚定信念践行之。
②践行人生之意,就要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行胜于文”作为人生的行为准则。这句话其实是一句老话,是经过千磨万砺的实践才得出的结论。仍记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陆游,他卧病在床仍心系国家大事,自请上阵杀敌。再到如今,在以“实践检验真理”为标准的时代,研究生毕业的黄文秀,用她短暂的一生检验了她的人生价值, 她不再满足于文本上的“成”,而是更注重行动上的“就”,于是她便永远留在了广西百色的那个小山村里。我们是新一代青年,更要清楚知道“行胜于文”的重要性,要在久久为功、 止于至善的奋进中成就更有高度的人生。
③践行人生之意,就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西楚霸王项羽在面对浩荡强敌时,毫不畏惧,奋勇向前,破釜沉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以国之大将的气势,书写了他辉煌的一生 ,即使后来在乌江自刎,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如帝王一样写进了本纪。再看今朝,曹原在攻克 21 世纪难题石墨烯时,也丝毫不见退缩,越挫越勇,越拔越韧,终得成就。战胜困难并不可怕,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便可一往无前。我们更要学习去建立自己面对困难的心境,时代青年应如是。
④践行人生之意, 。苏东坡在历经多次贬谪,越贬越远时,虽稍有抱怨之言,却仍积极向上,在天地辽阔间驾一叶扁舟,尽发书生意气。想得开,看得淡,拿得起,放得下,这是我们需躬行的。在困难时不妨想一想,那位四川母亲巴木玉布木的事迹, 你会发现,越是渺小的人,身上往往藏着无穷无尽的积极能量,在某一时刻释放后,苦尽皆甘来。新青年一代要多以前人为榜样,践之行之,方可成就自我。
⑤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俯仰之间皆是华夏信仰,一脚一步都是努力与血汗铺就的路。在人生可何为上,我们青年要有更清新的认知:行胜于文,是对未来的不倦探索;乐观心态,是对自身的察省之行。我们站在时代交汇点上,要用尽全力,全力以赴,要有所作为,践行人生之意,方可奔向时代中央,撞破黎明前的黑暗,窥得万丈光芒,志向高峰, 攀得前途光明!
2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篇用设问句引出本文论题:吾辈青年当以坚定信念践行人生之意。B.我们要学习曹原越挫越勇的精神,不断建立自己面对困难的心境。
C.文章第④段将苏轼和巴木玉布木的事例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论点。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晰,论据充足,论证有力。
25、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分)
26、结合第④段,在文中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2 分)
27、下面链接材料最合适作为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
链接材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第三期 书写最美模样
四、写作与表达(50 分)
28、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题一:11 月 20 日晚的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位双手支撑身体行走、只有上半身的男孩出现在海湾球场中央,成为观众最为难忘的场景之一。他就是 2022 年世界杯开幕式上的“奇迹男孩”。他用纯真的笑脸,向世界传递着最美好的善意,让现场和全世界的观众为之感动。因为热爱足球,20 岁的加尼姆·阿尔·穆夫塔用身体仅有的部分颠球,在泳池、滑板场、大海中也有他运动的身影。正是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为他赢得了卡塔尔乃至全球数百万人的爱、尊重和钦佩。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你相信奇迹吗?什么样的人可以创造奇迹?请以“奇迹”为话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交流。
题二:校刊《寻味之旅》的三个栏目正在征稿。请根据对栏目导语的理解,选择一个进 行投稿。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阐述观点。
美味篇 “民以食为天”。美食意义在于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在于滋味的美好、过程的有趣。能够真切感受到“味道”的,不仅是我们的味蕾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灵。
情味篇 人间有情亦有爱。一草一木,一行一走,一经一历,即是一生一世。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浓浓的真情味, 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味篇 人间有味是清欢。酸甜苦辣都是人生滋味。人生滋味如何全在于自己的体味与感受;兴味索然与否全在于自己的经历。活要活出自己的境界和态度。
要求:①自定文意,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①“滞”应读为“zhì” ②“汲”应读为“jí”
2、“丰功伟迹”应写为“丰功伟绩” “广茂”应写为“广袤”
3C 4B 5B
6、(1)不以己悲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少年不识愁滋味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共7分。每错、多、漏一字均扣1分,扣完为止)
7、活动一:【板报我设计】:⑤③①⑥②④或③⑤①⑥②④
活动二:【新闻我提炼】:神舟十五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三:【人物我探究】:他们都拥有对航天事业的献身精神、执着追求的精神等(无私奉献、严格自律)
活动四:【精神我致敬】示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不变的情怀与浪漫!未来,中国航天必将走得更稳、更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你们……是你们……是你们……点赞、致敬即可)
8、活动一:聚焦《艾青诗选》
(1)、《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热情讴歌养育自己的土地,让我感受到他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2)、头像设置:一团火,火红的太阳、一束光、一个火把、一片土地等等都可。
理由:如写一团火、火红的太阳、一束光、一个火把等。这个头像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突出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的个性形象。
头像设置:一个火把。
理由:在艾青的长诗《火把》中,人们拿着火把向前走去,火把唤醒了麻木的人们。可以说,火把是诗人的呼唤,也是革命的呼告,这样的头像能突出艾青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的形象。
活动二:品读简爱形象
(3)示例1:读名著时,我更加喜欢精读,通过精读,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我在读《简·爱》时,会尤其精读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这既能提高我的写作技巧,又让我在生动的刻画中读出简.爱的坚强与自尊自强,同时书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也是非常好的仿写模板、写作素材。
示例2:初读名著时,我更加喜欢跳读,跳读也叫略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阅读方法。在第一遍阅读《简.爱》时,我采用了跳读的方式,通过浏览式阅读,抓住关键内容,迅速掌握文章大致内容,对人物也有粗略的评价。在读到一些相对难懂的部分时,跳读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4)简·爱的“孤独”是她寄人篱下,被亲眷恶劣对待,无相知好友的“亲情孤独”;也可指她知道罗切斯特已有妻子的情况下,毅然独自出走的“爱情孤独”。(圣约翰的求婚仅为帮助其进行传教亦为“情感孤独”)。她走向的“自己”是拥有平等、纯粹爱情及精神自由。(具有坚持自我,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特点)
9B
10、示例一:我比较喜欢《定风波》中的苏轼。虽然这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定风波》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无畏风雨,笑看坎坷,潇洒洒脱,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
示例二:我比较喜欢《水调歌头》中的苏轼。“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
11、①谢:认错,谢罪 ②之:代词,指代他。
12A
13、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进军布阵失策,被张郃大败。(重点词有:节度,作战部署;失宜,失策;为,被。)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隐含着多种感情,既有尽托孤之任的忠贞之情,又有念后主孱弱的忧国之心,还有感创业维艰的伤时之叹等。
15、示例: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隆中对策”“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空城计”成就了他人无法企及的智慧传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忠肝义胆,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壮志未酬,遗恨五丈原。
16、斜阳下村庄动植物和谐共生的静美;斜阳里村中人闲适的生活画卷;斜阳里村庄的炊烟袅娜。(全对2分)
17、内容上:引用范仲淹的词,描绘出斜阳映照之美,增添诗情画意,丰富斜阳的文化内涵,使文章更具文化色彩和文学韵味。结构上:巧妙点题,引出本文的写作内容“望斜阳”,并为下文进一步描写做铺垫。
18、“窸窸窣窣”是拟声词,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影的散乱;“迷迷离离”是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树影朦胧的情状;两个词都是叠词,表现了作者对斜阳下的树影的独特感受。
19、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赋予星辰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星辰闪烁的灵动,表达作者对夜幕下村庄的喜爱之情;同时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
20、收录进B。理由:文章运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夕阳下村庄的那一份静美、一份诗意的画卷、一缕炊烟袅娜,表达了对斜阳及村庄的喜爱、赞美之情,抒发出作者对故土的怀想、守候和渴念,符合“自然人文”的主题。(表态1分,理由1分,共2分)
21B
22、不能调换。第②段中介绍紫禁城里驱蚊的主要方法——烟熏驱蚊法,第③④段紧接着介绍蚊帐驱蚊的方法,从第②段与第③④段之间存在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所以不能调换。(表态1分,具体分析1分)
23、①熏香驱蚊:用莽草、艾草、龙挂香或用干浮萍与少量雄黄混合,烧烟后可驱蚊。②蚊帐驱蚊:用纱、布等。将蚊帐罩住床周围后,可隔离蚊虫的进入等。③避暑香珠:用各种草药合并,研磨成细末制作而成,可放入室内或宫廷中。
24C
25、举例论证。列举了西楚霸王项羽勇于面对强敌、破釜沉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践行人生之意”,就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本文中心论点。
26、示例:就要有乐观的心态(句式正确得1分,语言简洁得1分)
27、第③段。理由:链接材料主要讲述了宋濂不畏艰苦的条件,能够借书、抄书、到百里外向先达请教的故事,表现出宋濂敢于战胜苦难的勇气和信心,符合第③段“践行人生之意,就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这一分论点。
28、作文略
相信奇迹
老师和同学们:
你们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相信奇迹”。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人们创造了很多的奇迹,这些奇迹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人凭着某种信念而创造出来的。
我们都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登山运动员在登山的时候不幸遇到了强烈的风暴,这强烈的风暴将他所有的食物和其它的必需品全都吹得不见踪影,自己也在这暴风雪中晕倒了。很久之后,他忽然睁开了眼,而且感到又累又饿又渴,全身无力。他想:自己难道要倒在这里。不,不能,绝不能!我要站起来,我要活下去,我要创造奇迹。接着他用尽全部的力气,终于站起来了。他一步一步朝着营地走去,摔倒了爬起来,又继续朝前走。当营地上的人正想着他只怕回不来的时候,他却奇迹般的走到了营地。经过救治,他活下来了。这不就是一个奇迹吗?在恶劣的环境里他活了下来,靠的是什么?是一种信念,一种要活下去的信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奇迹。其中,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就是一个奇迹。在敌人的五次围剿后,红军开始了长征。在长征途中不仅仅有高耸入云的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地,而且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红军抱着一定能走出去的信念,最终走完了这艰难的旅途。
这不能不说它是一个奇迹。我认为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而创造奇迹的人都是拥有坚定信念的人。只要坚守着一份信念,这份信念就会为我们创造出奇迹。
同学们,你遇到过无法解决的困难吗?在你最困难的时刻,你一定要相信:只要我想,我就能创造奇迹!
米线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美食,无论是盛宴上的山珍海味,还是农家中的粗茶淡饭,亦或繁华街边的风味小吃,都各具特色。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包子,内蒙古的烤全羊,重庆的麻辣火锅,都是我的最爱,但我更喜欢的是云南的米线。
首先,拿红薯粉做的米线,在事先秘制的汤汁中浸泡五分钟,然后把米线放进碗里,再把另一种秘制汤汁倒进碗里。最后,在碗中撒些辣椒酱、花生米和香菜,这样,米线就出锅儿了。
米线还没上桌,那香气早已飘满屋,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着吃呢,口水忍不住流出来了。终于,垂涎三尺的我等到米线上桌啦,那碗里晶莹剔透的米线在汤中翻滚,通红的汤汁上飘着嫩绿的葱花和绿油油的香菜,还有十几粒浅黄色的花生米,这颜色也足够诱人了。
细细的闻,我闻到了辣椒的燥香味,香油的醇香味和老陈醋的酸爽味。醋与辣椒可谓天作之合,几滴醋,一勺辣椒酱加上大颗饱满的花生米与浓郁的汤汁和筋道的米线交融在一起,汇成了一碗无与伦比的的米线。
慢慢的吃,我加起几根米线,米线却如一个调皮的孩子,从筷子上滑落下来,放到口中,一股滑嫩筋道的感觉直扑到我的喉咙中,滑进我的心田,我虽然舌头打额,辣的满头大汗,烫得嘴唇火烧火燎的,可我越来越想吃,越来越爱吃,真是不辣不过瘾呢。
一种美食,一个味道。一种体验,一个故事,一次挫折,一份收获,品尝着美食,诉说着故事,感悟着人生,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如同一碗米线色香味俱全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