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的个人试卷分析语文初二(学生个人试卷分析300字语文)

学生写的个人试卷分析语文初二(学生个人试卷分析300字语文)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0 20:49:27

惠州一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24分)

1. 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黄鹤楼》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渡荆门送别》以形象的比喻表现夜晚行船所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答案】 ①. 牧人驱犊返 ②. 猎马带禽归 ③. 征蓬出汉塞 ④.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⑤.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 其间千二百里 ⑦. 虽乘奔御风 ⑧. 不以疾也 ⑨. 月下飞天镜 ⑩. 云生结海楼 ⑪. 无可奈何花落去 ⑫. 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犊、蓬、暮、御、奈”等字词容易写错。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 )的一刹那。

(2)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 )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3)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 )。

(4)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g pí lì jìn( )。

【答案】 ①. 屏息敛声 ②. 娴熟 ③. 慰勉 ④. 筋疲力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敛声屏息,liǎn shēng bǐng xī,意思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娴熟,xián shú,意思是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慰勉,wèi miǎn,意思指慰劳勉励。

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释义为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3. 下列加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习总书记在两会期间说的这句话真是振聋发聩

B. 电影《大鱼海棠》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细致地刻画。

C. 舆论的力量如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又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这次文艺汇演主持的热门人选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振聋发聩: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用来形容字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深省,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B.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此处用来形容故事情节曲折,用错对象,不符合语境,成语使用不正确;

C.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此处用来形容舆论的强盛之势,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D.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

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此处形容“他”的突出和优秀,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故选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个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 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

D. 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A.句式杂糅,将“也参加了学习”删除;

B.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含“报刊、杂志”,可以将“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改为“我们的报刊、杂志等一切出版物”;

D.偷换主语,选项中主语是“这家工厂”,“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不能是“这家工厂”,应是这家工厂的产品,在“三次”前加“产品”;

故选C。

5.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两道小题。

北京时间10月21日2022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双10米台决赛,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总分349.80分夺得冠军,这也是本届赛事产生的第一枚金牌。

本次比赛场地与以往不同,参加双人项目的运动员需要分别站在两个独立的跳台上完成动作,而不是站在同一跳台上进行比赛。女双10米台决赛共两对组合参赛,陈芋汐/全红婵五轮动作依次为201B、301B、107B、407C以及5253B,分别得到53.40分、54.00分、79.20分、76.0分、86.40分,总分349.80分夺冠。美国组合同样的动作总分得到261.54分,收获银牌。

(1)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

(2)请说说这样报标题的理由。

【答案】(1)示例:中国组合全红婵/陈芋汐在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10米台摘得本届首金;或跳水世界杯本届首金:陈芋汐/全红婵夺得女双10米台冠军 或:中国全红婵/陈芋汐凭女双10米台摘得跳水世界杯本届首金。

(2)理由:1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2点明摘金者国籍,能够激发读者的自豪感(增强国人的自豪感),给人深刻印象。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新闻(消息)分为电头、导语、主体、结尾,其中导语部分是消息

主要内容。拟写新闻标题要把新闻(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其中,即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结果怎样。

结合导语“22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双10米台决赛,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总分349.80分夺得冠军,这也是本届赛事产生的第一枚金牌”概括可得:中国组合全红婵/陈芋汐在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10米台摘得首金。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标题“中国组合全红婵/陈芋汐在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10米台摘得首金”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交代国籍、运动员和获奖信息,令人印象深刻。不仅体现出新闻真实客观性的特点,同时能激发国人的自豪感。

二、阅读(46分)

(一)(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婴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6.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负势竞上( ) ②互相轩邈( )

③经纶世务者( ) ④窥谷忘反(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乙]

故郭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竟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④,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⑤

(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①故郫县:古地名。②汉:银河。③春罗:绿萝,一种爬蔓植物。④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

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⑤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川万转(河流)

B. 企水之猿(祈求,盼望得到)

C. 春罗被径(遭遇、遭受)

D. 鸡鸣不已(停止)

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要求断3处)

故 郭 县 东 三 十 五 里 有 青 山 绝 壁 干 天 孤 蜂 入 汉

10. 甲,乙两文都写了山,请谈谈两文内容、主题、手法等方面的共同之处。

【答案】6. ①. 负:凭借 ②. 邈:往/向远处伸展。或者:远,用作动词 ③. 经纶:筹划、治理 ④. 同“返”,返回

7. 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迅猛的巨浪(凶猛的大浪)好像飞奔的马。

②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 8. C

9.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10. ①都抓住山高峻,植被茂密的特点;②都采用了多感官的写法,有视觉,有听觉;③都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山的动感与生机;④都使用了夸张等修辞手法;⑤都写了观赏山水产生的感受,热爱山水的情感或者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

(2)句意: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邈,往/向远处伸展;

(3)句意: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4)句意: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1)“甚箭(‘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若(好像)”“奔(飞奔的马)”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2)“戾(至、到达)”“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有误,“春罗被径”的意思是“绿萝覆盖了小路”,“被”的意思是“覆盖”;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际。“故鄣县东三十五里”表处所,后边应该停顿;“有青山”点出了描写的对象,后边应该停顿;“绝壁干天”和“孤峰入汉”分别描述悬崖和山峰的情态,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比较阅读,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分析其共同之处。

结合甲文第③段中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和乙文中的“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可以看出,两文都描写了山势之高峻绵延,生机勃勃;

从感官角度来看,甲文第②段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和第③段中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为视觉,第③段中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为听觉,乙文中的“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为视觉,“鸡鸣不已”为听觉;

甲文第②段中的“水皆缥碧”为静态描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为动态描写,乙文中的“绝壁干天”为静态描写,“归飞之鸟,千翼竟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为动态描写,二者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甲文第②段中的“千丈见底”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乙文中的“孤峰入汉”“清川万转”等句子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结合甲文第③段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乙文中的“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可知,两文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主题。

【点睛】参考译文:

甲: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迅猛的巨浪(凶猛的大浪)好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乙:

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际;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流水千折百回。归巢的鸟儿,争相飞来;饮水的猿猴,成群结队。秋天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了霜花,绿萝覆盖了小路。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鸡一直鸣叫。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一个手工编织袋可以创造多大的价值?

②禾希有物(广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希有物”)利用成熟的简单编织工艺、持续的商业模式结合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做了一款手工编织袋,为残障群体带来更多平等就业的机会。

③今年中秋,一向专注可持续领域的禾希有物决定将繁琐的月饼外包装换成手工编织的可降解的纸藤,推出织织袋的中秋限定款一黄白配色的筒筒包,没有中秋限定的标语,没有月饼厂商的商标,节后可二次利用。

④集绿色、公益、商业化元素于一身的织织袋,诞生于2021年。每一个织织袋都由残障人士参与手工制作,销售产生的部分收益将给到对应的制作者。同时,禾希有物还开设织织袋工作坊,工作坊收益的10%将捐赠给对应的公益组织。

⑤从原材料上看,织织袋使用可降解的纸藤材料编织而成,比市面上随处上可见的塑料条编织篮更亲肤,防水性更好,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部分降解,对环境更友好。

⑥织织爱采用中国传统竹编工艺,方法简单易学。通过与广州的公益组织合木创新中心合作,目前已经有10至15位残障伙伴加入该项目,平均每个月的新增收入在1000元以上,开设的工作坊累计超过50场次。

⑦织织爱首先要求是一个可以正常销售的包包。禾希有物的受众是可持续生活者、环保人群、可特续研究者等。消费者购买是因为认可这个产品,买来使用的,不是出于支持一个公益项目。织织袋项目所制作的包包都会在禾希有物的实体店、践上平台,以及合作渠道上架销售。去年圣诞节,一天可以卖掉20到30个织织袋。

材料二:

①过去五年中,有60多个国家对一次性塑科实施禁令或征税,中国也从限塑令走向了禁塑令,形成了国家到地方多层次的禁塑政策体系。今年2月23日,生态环境部再次强调,积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精准、科学、信法治理塑料污象。

②蒙牛优益C在国内食品行业首次实现产品外包装覆膜的循环再生利用,把外包装覆膜材质全面替换为添加了再生材料含量达到13%至24%的消费后再生塑料(PCR)。经过测算,这样的改变预计每年可节约1300万兆焦,而这些能源可以让一万盖25瓦的灯泡连续亮一年。

③除此之外,蒙牛优益C也在积极通过外包装设计实现减望,通过设计降长疯子、盖子塑料的使用量,将PVC瓶标替换成的PETG瓶标。PVC塑科产品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是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德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政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PVC在了类政癌物清单中。而PETG。环保可回收使用,不污染环境。食品卫生性优,可符合所有主要之食品规定,如FDA或BGA等,适用于食品容器包装等用途。通过这些举措,蒙牛咸功实现环保目标。另外,蒙牛还减少瓶标的宽度,大幅提升了整体塑料包装的减塑及回收率。

(材料均选自(第一财经之绿点2022首届可持续发展实或案例年鉴》和百度词库,有删改)

1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消费者购买织织袋是因为认可这个产品,买来使用的。

B. 目前已经有10至15位残障伙伴加入禾希有物和合木创新中心的合作项目,平均每个月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

C. 蒙牛优益C让瓶身、瓶盖的环保设计更轻量化,实现了外包装的绿色循环再利用。

D. 材料二划线句子使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2. 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禾希有物的手工编织袋(织织袋)有什么优点和价值?

13.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你在生产牛奶饮料瓶时会选择PVC瓶标还是PETG瓶标?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答案】11. B 12. ①编织工艺成熟简单,采用中国传统竹编工艺,方法简单易学。②使用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可降解的纸藤材料),更亲肤,防水性更好,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部分降解,对环境更友好。③(具备公益、商业化元素)帮助加入项目的残障伙伴增加收入。

13. 选择PETG瓶标。因为虽然PVC塑料产品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是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PVC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而PETG,环保可回收使用,不污染环境。食品卫生性优,可符合所有主要之食品规定,如FDA或BGA等,适用于食品容器包装等用途。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B.有误,根据材料一⑥段“目前已经有10至15位残障伙伴加入该项目,平均每个月的新增收入在1000元以上”可知,选项“平均每个月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表述错误;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材料一②段中“利用成熟的简单编织工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结合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制作了一款手工编织袋”、⑤段“从原材料上看,织织袋使用可降解的纸藤材料编织而成,比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塑料条编织篮更加绿色环保,且防水性更好,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部分降解,对环境更友好”可知,织织袋绿色环保可降解,且防水性更好,可以实现部分降解,对环境更友好;

根据材料一④段“集绿色、公益、商业化元素于一身的织织袋,诞生于2021年。每一个织织袋都由残障人士参与手工制作,销售产生的部分收益将给到对应的制作者。同时,禾希有物还开设织织袋工作坊,工作坊收益的10%将捐赠给对应的公益组织”可知,织织袋集绿色、公益、商业化元素于一身,帮助加入项目的残障伙伴增加收入;

根据材料一⑥段“织织袋采用中国传统竹编工艺,方法简单易学”可知,织织袋采用传统竹编工艺,方法简单易学。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首先明确:选择PETG瓶标。结合材料二③段“PVC塑科产品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是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德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政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PVC在了类政癌物清单中。而PETG。环保可回收使用,不污染环境。食品卫生性优,可符合所有主要之食品规定,如FDA或BGA等,适用于食品容器包装等用读”等内容可直接提炼作答原因。

(三)(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梦的远方

①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

②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意外。三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夜里点灯用的臭油),喝了一口顿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了。母亲立即抱着我以跑百米的速度到街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全休假去了,母亲非常焦急,满眼是泪却毫无办法。

③“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生馆找到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又有了呼吸,眼睛也张开了,你张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了过去了。”母亲一直到现在,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一个儿子。听说那一天她为了抱我看医生,跑了将近十公里。

④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我六岁的时候得了疝气,时常痛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那一阵子,只要听说哪里有先生、有好药,都要跑去看,足足看了两年,什么医生都看过了,什么药都吃了,就是好不了。有一天有一个你爸爸的朋友来,说开力可以治疝气,虽然我们对西医没信心,还是送去开刀了,开一刀,一个星期就好了。早知道这样,两年前送你去开刀,不必吃那么多的苦。”母亲说吃那么多的苦,当然是指我而言,因为她们那时代的妈妈,是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

⑤可能是母亲的照顾周到,我的身体竟然奇迹般的好起来,非常健康,常常两三年都不生病,功课也变得十分好,很少读到第二名。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

⑥但身体好、功课好,母崇并不是就没有烦恼,那时我个性古怪,很少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有时自己玩一整天,自言自语,即使是玩杀刀,也时常一人扮两角,一正一那互相对打,而且常不小心让匪徒打致了警察,然后自己蹲在田岸上哭。幸好那时候心理医生没有现在发达,否则我一定早被送去了。

⑦“那时小孩子很少像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满脑子不知在想什么,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古怪花样,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很担忧。后来天黑,你从外面回来,我问你:‘你一个人坐在田岸上想什么?’你说:“我在等煮饭花开,等到花开我就回来了。”这真是奇怪,我养一手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坐着等花开的。”母亲四忆着我童年一个片段,煮饭花就是紫茉莉,总是在黄昏时盛开,我第一次听到它是黄昏开时不相信,就坐一下午等它开。

⑧或十五岁就离家到外地读书了,母亲因为会晕车,很少到我住的学校看我,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她常说:“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但当我回家,她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拼命给我吃,然后在我的背包塞满东西,我有一次回到学校,发现背包里面有我们家种的香蕉、枣子;一罐奶粉、一包人参、一紫肉松;一包地沙的面茶、一串她绑的粽子,以及一罐她亲手淹的凤梨竹笋豆瓣酱……还有一些已经忘了。那时觉得东西多可以开杂货店。那时我每次回家返回学校宿舍,我会特意敞开背包,把里面的美食一一拿起展示。和我一起分享的同学都说是像过年,因为母亲给我准备的东西,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⑨高中毕业后,我离家愈来愈远,每次回家要出来搭车,母亲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陪我去搭车,抢着帮我付车钱,仿佛我还是个3岁的孩子。车子要开的时候,母亲都会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那时我总会看见她眼中有泪光,看了令人心碎。

⑥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遍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14. 文章三次写到母亲流泪的情景,请以“母亲”为叙述主体概括事件内容,并体会母亲的心理和情感,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母亲的心理情感

第一次流泪

抱“我”求医,却遇医生休假

(1)

第二次流泪

(2)

(3)

第三次流泪

(4)

不舍

15.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

16.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她常说:“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

(2)我会特意敞开背包,把里面

美食一一拿起展示。

17. 有人认为文章的标题“在梦的远方”很好,也有人认为以“母亲的期待”作为标题更为恰当。请选择以上的一种观点,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1)焦虑或焦急(2)看“我”坐等花开(看我田岸发呆)(3)担忧(4)与“我”挥手告别(送我坐车离开)

15. (1)非常关心疼爱孩子。从她不远千里求药方为“我"补养身体、对“我”照顾周到或担忧“我”的古怪性格可见;

(2)懂得培养教育孩子。这从她鼓励“我”要有梦想,并要懂得坚持可以看出来。

(3)勤劳能干:我在外读书时为我做很多好吃的。

(4)通情达理: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

16. (1)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母亲在“我”离家时感到失落,和见到“我”回来时的喜悦,深切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

(2)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母亲 为“我”准备的食物之多,表现我的得意和感激之情。

17. 示例一:“在梦的远方”很好。(1)此标题含义丰富,点明突出文章中心主旨。可以指作者对过去日子的回忆;也可以指自己现在身处他乡,思念梦的远方的母亲;还可以认为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还可以认为是母亲在守护我,给力量去追求远方的梦。(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题目生动富有诗意。

示例二:认为“母亲的期待”好。(1)含义丰富:开始我小时候母亲的期待就是“我”的身体健康,我长大后母亲的期待就是“我”能坚持追求梦想。(2)概括了主要内容:全文围绕母亲对“我”的付出,母亲对“我”的成长的期待展开叙述(3)揭示文章中心:饱含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由“抱“我”求医,却遇医生休假”可定位到②段,根据②段“母亲急得满眼泪,却毫无办法”可知母亲第一次流泪表现了母亲的焦虑与无奈;

根据⑦段“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出头,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伤心不已”可知第二次流泪的事件是坐在我身后,看我坐等花开。蕴含的感情是对我的担忧和伤心;

根据⑨段“车子要开的时候,母亲都会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那时我总会看见她眼中有泪光,看了令人心碎。”可知第三次流泪的事件是倚着栏杆,与我挥手告别;

据此回答即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④段“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⑦段“那时小孩子很少像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满脑子不知在想什么,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古怪花样,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很担忧”,⑧段“但当我回家,她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拼命给我吃,然后在我的背包塞满东西,我有一次回到学校,发现背包里面有我们家种的香蕉、枣子;一罐奶粉、一包人参、一紫肉松;一包地沙的面茶、一串她绑的粽子,以及一罐她亲手淹的凤梨竹笋豆瓣酱”可知,她是一位非常疼爱孩子的母亲。

由第⑤段“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可归纳:理解孩子,通情达理

结合⑥段“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遍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可知,母亲鼓励“我”要有梦想,并且要努力坚持,说明她是一位懂得培养教育孩子的母亲。

结合⑧段“那时我每次回家返回学校宿舍,我会特意敞开背包,把里面的美食一一拿起展示”可知,这里从侧面可概括:勤劳能干。

据此回答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第一句话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母亲说,看出孩子出去,就像是把孩子丢掉了,等到孩子回来,就像是把孩子找到了。两者相对,朴实的语言里包含着一位母亲在儿子离开时的伤感和再次见到儿子后的满足。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第二句话从“敞开”“拿起展示”可知这里是动作描写;根据语境“和我一起分享的同学都说是像过年,因为母亲给我准备的东西,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由“特意”“一一”可知母亲为我准备的食物非常丰富,味道非常美味,表现我的得意和感激之情。

据此回答即可。

【17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标题的运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阐述合理即可。

第一种:认为“在梦的远方”恰当,此标题含义丰富,可以指作者对过去日子的回忆;也可以指自己现在身处他乡,在思念梦的远方的母亲;还可以认为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标题“在梦的远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第二种:认为“母亲的期待”恰当,因为开篇就点明主题,母亲的期待就是“我”的身体健康,而且全文围绕母亲对“我”的付出,随着“我”的成长母亲的期待在不断变化,饱含了母亲对“我”深沉的母爱,此标题点明中心,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同时“母亲的期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据此回答即可。

三、作文

18. 大作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身影,令人震撼;“跳水皇后”吕伟“飞天”凌空的身影,令人赞叹;戴明盟驾驶“歼-15”成功着舰于“辽宁号”的身影,令人自豪。

回首过往,也会有无数的身影从脑海掠过,或忙碌奔波,或矫健敏捷,或悠然自若,或默默守望……

在你的生活中,相信也有令你印象深刻的身影,触发过你的情思,影响着你的成长。请以“那身影,令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等;(3)除诗歌外,体裁不限;(4)不少于650字。

【答案】参考例文:

那身影,让我动容

夜色渐渐褪去,黎明的曙光出现在天际。晨曦中,他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眼前……

一手拿着体温枪,一手伏在案前登记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夜幕下,他的身影又一次忙碌在人群中……始终如一的他从不烦躁,从不发火,蓝色口罩遮掩不住那眉宇间的一丝笑意,而后递上的一句让人欣慰的暖心问候。这已是疫情以来他的第94个工作日。

他是我们小区的保安——老徐。

从我和爸爸妈妈搬到这个小区开始,老徐就是这里的保安,算起来已经有四五个年头了,别的保安来的来,去的去,只有老徐始终坚守着岗位,小区的措施方案,小区的要求纪律,老徐都会不厌其烦的让业主知晓……他常说,虽不在这边住,但他觉得这儿是他的家。他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喜欢这里的闲适的老年人,喜欢这里忙碌的中年人,喜欢这里朝气的青年人,喜欢这里天真的孩子们。小区的人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人,大家都亲切的称他“老徐”。

“老徐,我

东西先放你这儿,我一会儿回头拿!”

“好嘞!”

“老徐,帮忙看一下我家狗狗!”

“好嘞!”

“老徐,从超市回来买多东西了,搭把手帮个忙!”

“好嘞!”

老徐说话的时候笑意从眼底弥漫到眼角眉梢,再从眼角眉梢迅速晕开,一声“好嘞”拉近了小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暖暖的水流缓缓漾漾地渗入人们的心田……

也许在老徐的字典里,帮助别人已成为一种工作职责。他总说,人嘛,谁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这不,当人们骑着电动车不方便刷卡开门时,老徐又抢先一步,上前刷卡,与人方便。小区铁门开合的声音在老徐的陪伴下为他人留下了一抹馨香,晕染在人们生命的序章里……

岁月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各自独特的经历。年轻时,老徐开过饭店下过海,当过厨师修过车,退休后,老徐做起了保安,一干就干到了现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疫情以来,老徐严格把控出入关,切实做好工作事。小区住户情况,业主老家之地,人员流动现状,老徐是一清二楚。最近,就连回国隔离期满返回小区的人员老徐也是明明白白。这段时间,老徐身上总装有一个小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写着各家的信息。疫情防控,足不出户的这段日子,小区上上下下的生活用品,几乎老徐都要给挨家挨户送到门前;快递物件,老徐也是如此送达。他为人民服务,给防控助力,为明天加油!

这天,当老徐为我家送来快递,我追出去想要亲口道一声谢谢时,但老徐已下楼远去,看着老徐的背影,我竟不觉湿润了眼眶。

岁月是一条深邃的河流,流淌出老徐热心的节奏。有他的地方,就有坦然与乐观,有他的地方,就有温暖与笑意。他伫立的身影,便是小区独特的风景。

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停泊,只因与老徐的相逢相识,便是春暖花开,便是人间永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作。

一、补题、审题。这是篇半命题作文,审题时,首先需要理解“那身影”的含义。“那身影”可以指人的身影,如父母、老师、同学。他们工作的身影、关爱我们的身影、坚守工作岗位的身影,背后都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那身影”也可以指“物”的身影,翱翔天空的神舟飞船的身影、绿阴下动物的身影、天空中小鸟的身影,它们或许诠释一种理念和追求;“那身影”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或历史名人在某一重大事件中的特写,代表一种精神和价值。第二个关键词“令我”,要求用第一人称写作,重在表现与“我”的关系。补题的内容是“我”的感受,可填写“感动”“振奋”“自豪”等,是对所写事件的感受和情感。

二、选材立意。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与自己密切接触的人物的身影来写,像《背影》中“父亲的身影”,表现父亲的爱。生活中,父母劳碌的身影、老师憔悴的身影、同学矫健而饱含爱意的的身影,或让你感动、或让你精神受到感染,还可能让你有所学,有所悟,从而坚强起来;也可是自然的物的身影,如《斑羚飞渡》中的老斑羚的身影,那是爱的奉献;天空中“一”排开的大雁的身影,那是“团结与协作”的诠释。以这些为题。表达“爱”“团结”等主题。如果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中某一人或物的身影让你难忘,那么也可以写出来,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那道身影、富兰克林雷雨中收集闪电的身影、张骞毅然踏上茫茫戈壁的身影,代表的是探索、舍己为人的精神,以此立意,文章更显高远。

四、附加题: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纪念日,我校举办“红色长征,记忆永存”的主题活动,活动前期同学们共阅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

19. 活动需要搜集红军及其领袖的事迹,彭德怀的事迹按时间顺序梳理正确的是( )

①从事谍报被抓,绝不招供 ②领着饥民攻打屯粮的大地主

③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别的同志骑 ④在私塾反抗欺负他的地主的孩子

A. ④③②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20. 活动需要同学们分享阅读体会。以下是你要分享的段落:

甲:

泸定桥是几百年前所建筑的,形式是像一切在中国西部广大河流上其他的桥一样。十六条很粗的铁链,长有六七百尺,横过河的两岸,两头都钉在两岸的岩石之下。很厚的木板,捆在铁链上面做成了桥的道路。当红军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些木板一半已经被毁掉了,只剩光光的铁链子,伸到河中。在桥的北头,敌人的机关枪巢正对着他们,在这桥头的后面,有一师的敌人军队,布置了阵地。。。。谁能想到红军会发疯地用几条光光的铁链就过河呢?可是他们做的却正是这类的事!

乙:

红军战士们一个个地都站上前来,请求拿他们的生命来冒险。在这些自告奋勇的人中,选择了三十个人。在他们的背上捆上了手榴弹和毛瑟枪。很快他们就投入奔腾的水中游泳出发,双手握着铁链往前推进。红色的机关枪对着敌人的设防地带狂吠,子弹像雨一般地酒在桥头。

请简要概括这两个文段记叙了什么事件?请从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两方面分享你的阅读体会。

21. 结合原著事例,简要分析彭德怀以外的其他红军领袖的个性品质(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19. C 20. 这两个文段描写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首先,甲文介绍泸定桥的现状,就是几条光溜溜的铁链子,介绍桥头敌人机关枪埋伏的情况,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紧张肃杀的氛围。乙文“捆”“投”“握”“洒”等一系列动词,传神地写出三十名战士与敌人极为艰苦的斗争。通过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我们感受到红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长征精神的具体表现。

21. 示例一:贺龙英勇善战,口才好、威望高。如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共产党。

示例二:毛泽东好学自取,有恒心、有毅力。如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彭德怀童年时在私塾念书挨打,他举起一条板凳揍了老师,他曾将祖母的烟片踢掉;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屯粮的大地主;参加革命后,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别的同志骑。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泸定桥是几百年前所建筑的”和乙文“在他们的背上捆上了手榴弹和毛瑟枪。很快他们就投入奔腾的水中游泳出发,双手握着铁链往前推进”可知,这两个文段描写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

甲文,“当红军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些木板一半已经被毁掉了,只剩光光的铁链子,伸到河中”介绍泸定桥的现状,就是几条光溜溜的铁链子,“在桥的北头,敌人的机关枪巢正对着他们,在这桥头的后面,有一师的敌人军队,布置了阵地”介绍桥头敌人机关枪埋伏的情况,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紧张肃杀的氛围。

乙文,“在他们的背上捆上了手榴弹和毛瑟枪。很快他们就投入奔腾的水中游泳出发,双手握着铁链往前推进。红色的机关枪对着敌人的设防地带狂吠,子弹像雨一般地洒在桥头”中,运用“捆”“投”“握”“洒”等一系列动词,传神地写出三十名战士与敌人极为艰苦的斗争。

结合甲文“谁能想到红军会发疯地用几条光光的铁链就过河呢?可是他们做的却正是这类的事!”和乙文“红军战士们一个个地都站上前来,请求拿他们的生命来冒险”可知,通过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我们感受到红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长征精神的具体表现。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示例:贺龙忠诚谦虚。他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