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4题。
晓明同学在九年级《朗读者》活动上分享并朗诵了自己课外搜集并整合的一段文字资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周易》的zhēn ( )言理至易明,让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君子处shì ( )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首当其冲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便是这种精神的写照。①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要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革新创造,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决不能墨守成规,要以非凡的胆识,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最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与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周易集注》云:“自强不息,犹云至公无私。”纵观中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前pū( ) 后继,同样诠释着他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朗读前,晓明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无法把握,请你帮他在横线上标出读音。(2分)
受益匪浅 精髓
2、请根据语境为晓明同学资料卡上的括号填上相应的汉字。(3分)
zhēn 言 处shì 前pū 后继
3、晓明同学的资料卡中,有个成语运用错误了,你能判断出来吗?( )(3分)
A.理至易明 B.生生不息 C.首当其冲 D.墨守成规
4、晓明同学资料卡中划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帮他修正。(2分)①
②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B.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C.华科附中校长鲁周超介绍:该校计划组织心理专家、教师开展专题讲座。疏导学生因疫情及中、高考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
D.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常用这些借代:用“手足”指代“兄弟”,用“庙堂”指代“朝廷”,用“桃李”指代“学生”,用“社稷”指代“国家”。
B.《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西湖雪后奇景。
C.雨果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D.古人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其中“更定”就是指这个时候。
7、诗歌默写。(12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4)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5)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杜甫《月夜忆舍弟》中“ , 。”借月流露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 , 。”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我们要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填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永不言弃,我们就一定会迎来“ , ”的那一天。(用《行路难(其一)》中诗句填空)
二、阅读(51分)
(一)名著。请结合阅读方法和助读资料,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7分)
阅读方法 | 助读资料 | 阅读任务 |
诗题切入明意象 | 30年代——《向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 《复活的土地》《黎明》40年代——《土地》《火把》《篝火》《太阳》 50年代——《启明星》 70年代——《光的赞歌》 | 浏览《艾青诗选》部分目录,你发现诗题中的主要意象有 8 和 9 。(2分) |
思维导图理情节 | 林冲相关情节: ①→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 ②→雪夜上梁山→落草梁山泊 →水寨大并火 | 请结合《水浒传》中与林冲相关内容,选出正确情节填写在维导图①②处。 10、 A智取生辰纲 B风雪山神庙 C英雄排座次 D误入白虎堂 (2分) |
透过事件评人物 | 《水浒传》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义”字当头的“一百单八将”,他们行走江湖,时常见义勇为,如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但行侠仗义不等于可以随意杀人。 | 请你结合典型事件,对有随意杀人行为的一位“梁山好汉”作评价。 11、 (3分) |
(二)古诗(8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 ]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补充: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分别写诗相赠。
12、两首诗的体裁是 。(1分)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试加以赏析。(3分)
14、根据诗的内容和情境补充一组对话。(4分)
①白居易:“梦得, 。”
②刘禹锡:“乐天,我虽遭贬谪,滞留南方漂泊了二十三年,但我想对你说: 。”
(三)文言文(15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15、参考表格中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2分)
方法 | 文言词句 | 助读材料 | 解释 |
课内迁移法 | 泉水之涯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 |
查阅词典法 | 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 | ①走近,靠近;②到;③根据;④就是;⑤立即,马上;⑥即使,纵使。(《古汉语字典》) |
16、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起坐而喧哗者
B.行者休于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
D.醒能述以文者 蒙辞以军中多务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18、参考示例,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妙处。(4分)
【示例】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一个“矣”字加重了感叹语气,表达了迁客骚人面对恶劣环境的感伤之情。)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19、【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
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其道理质朴可见:____________。今天,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我们品质的砥石。
②古人一直笃信凡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屈原矢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劝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郑板桥咏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古语都告诉我们:做事需要恒心,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③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坚持奋斗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五四运动,青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新中国,青年们燃烧着奋斗的激情。今天,科技创新,青年们在攻坚克难;抗灾抢险,青年们在迎难逆行。青年的奋斗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坚持不懈的背后是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和担当,这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于百年浴血拼搏淬炼成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担当已熔铸成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果敢地应对前进征程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④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人生的奋斗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妥协与逃避会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言放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面对无数的坎坷与挑战,他从不动摇,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磨炼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毅品质,最终成为人民的领袖。____________今天,在冬奥竞技、扶贫攻坚、志愿服务的一次次挑战中,一代新青年也成长起来,他们的青春熠熠生辉。
⑤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浅尝辄止,轻言放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加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始终秉持“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理念,并自觉付诸实践。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人类提出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面对风云变幻,我们青年人应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矢志不移,坚持奋斗,不负韶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20、根据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21、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2分)【甲】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做诗人,他用激昂的诗句歌咏祖国,歌咏光明;做学者,他埋首典籍,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做斗士,他“拍案而起”,伟岸形象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乙】雷锋在新社会体会到人的尊严,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满怀对新生活的憧憬,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意义。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丙】袁隆平青年时代就立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从不放弃,坚持奋斗塑造了他不服输的意志品质。“杂交水稻之父”做了一辈子科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说出第⑤段画线处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3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省略号
①文老师大步跨上讲台,一沓考试卷随手放在桌上,习惯性地拿眼扫视教室里几十张仰视他的脸。他微微挺了下身体舒了口气,语气干静地说“米且两旁,对着细想。”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叫起童子回答这是什么字。
②童子答:“细。”
③“啊?”老师语气干静,嘴角泛起一缕不易察觉的笑意问,“我问的什么?”
④这时的童子早已捂住嘴,他说罢就知道自己秃噜嘴答错了,赶紧纠正说:“粗。”
⑤文老师微微点头,接着问:“知道为什么让你回答么?”童子摇头答说不知道。
⑥老师拿起童子的语文试卷叫大家传看。童子看到老师在他作文末尾的省略号处用红笔一连打了两个问号,后跟负十,童子骤然黑绷起脸,心跳加快。少一个点扣十分,老师太狠了,这次考试肯定跌出年级前五。
⑦卷子传回文老师手里。他问童子这五点是个什么符号?童子难为情地说:“老师我把省略号少点一点。”他答话的语气里夹着埋怨老师小题大做的意味。
⑧老师仍不紧不慢地打趣说省略号不能省,否则一生后悔。“相似的毛病,如不立即改正,就有可能后患无穷。”
⑨——我哥初中升高中报考某市一高,学校去了十三名同学,独我哥落榜,我哥的老师随即向招考办申请查卷,阅卷老师在作文末尾的省略号处朱笔画了个大问号,扣分。老师揉眼细看再细看,省略号少点一点。老师的心里瞬间凉了。
⑩考官的嘴角咧出一个微笑说你的心情可以理解,并叹一篇锦绣文章毁于一点确实可惜。但考试不是儿戏。让这位考生永远记住小处不得随便。
⑪老师问我哥怎么回事?我哥神情轻松地说急着去看禹王台,没检查就交了卷。
⑫“差一点先生,六六顺呀。”老师几乎哭着说。
⑬我哥像没事人似地,跑到红榜前,在榜纸下头的空白处挥笔写下:“朝游相国寺,暮游禹王台。今年考不取,明年我还来。”
⑭明年被不慌不忙的日月变成今年。我哥为那一点憋了一年的劲儿,不料考前三个月,某市一高因与别的中学合并宣布停止对豫北招生,老师念罢这个消息,我哥的泪噗噗噜噜落下来,脚前砸出大坑小坑。”文老师说到这里,把脸朝向黑板。
⑮班上有同学不以为然地说考别的中学照样好。
⑯文老师叹息地说:“大不一样,或是太不一样。”
⑰另外一个同学好奇地问“差一点”先生现在干啥?
⑱文老师迟疑起来,那双湿润的眼睛瞬间盈满哀伤,嘴角却暗示着一丝笑容,只见他挺直身体说:“他正在给你们上课。”
⑲“啊?”教室里异口同声,音调由低升高,同学们睁大惊异的眼像看天外来客一样打量老师,“哦,老师“差一点”不是我们的老师。”
⑳文老师自嘲说:“我本来不想提那把不开壶,但我转念一想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要慎重和认真地迎接唯一的一次春天,满树的每一朵花才不会开错。至于我哥——从前的我与现在的我形影相顾,如弟对老兄。”
㉑童子举手说:“老师我懂了,不再埋怨您啦。”
㉒文老师点头说打疼了会长记性。老师在黑板上吱吱嘎写了句:“差一点,名落孙山”,接着用黑板擦的角擦去那个逗号:“差一点名落孙山”。
㉓文老师的“差一点,名落孙山”和“差一点名落孙山”,一个逗号,两种命运。童子彻底理解了老师的用意,庆幸自己遇上这位“一点”不客气的老师,刚刚眼里的愤恨化作感激的泪花,意念的磁场绕着省略号盘来转去,随后又画在纸上,贴在床头,从高中贴到博士毕业。每次给老师写信,末尾的省略号都工工整整。
㉔他写信对老师说他设计飞船某部位的零件时,实验几百次都不能严丝合缝,困惑之际才发现实验室忘贴省略号,随之很快找到原因是小数点点错了位。
㉕信末童子写道:老师,学生就是你缺失的那一点……最后一点画得很大,像地球仪上生长的桃树和李树,枝上硕果累累。
㉖文老师读着童子的来信,多少年没有好好笑过的文老师纵情大笑,喜得无可不可地大喊:这简直就是我的基志铭……
(有删改)
23、文章题目为“省略号”,作者围绕“省略号”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3分)
24、细读文中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文老师的心理的。(3分)
文老师迟疑起来,那双湿润的眼睛瞬间盈满哀伤,嘴角却暗示着一丝笑容,只见他挺直身体说:“他正在给你们上课。”
25、文老师在黑板上写“差一点,名落孙山”和“差一点名落孙山”的用意何在?(3分)
26、对于小说最后一段文老师的笑和大喊出的话,你是如何解读的?(4分)
27、校杂志社想选取一篇学过的课文与本文一起做一个专题,引导同学们养成做事不“差一点”的好习惯,请你为校杂志社编辑推荐一篇文章并说明理由。(3分)
三、应用(11分)
2022年是建团百年,我们以青春之名,赴强国之约。第五中学团委举办了“逐梦好青年,接续向未来”系列主题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28、【秀·青春风貌】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语段中的划线句完成宣传语的上句。(2分)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 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29、【诵·青春之歌】国庆节前夕,校团委举办了“贺建团百年,迎盛世华诞”诗歌朗诵会,你的团队选择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参赛,大家在朗诵的情感基调上意见不一致,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两种感情基调朗诵,并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2分)
情感基调:清新 婉约 激越 明快 深沉 豪壮 悲伤
30、【燃·青春接力】跨越百年,三代青年相聚一堂。面对主持人“青春应该做什么”这个提问,请你仿照前面的句子,补全当代青年的回答。(2分)
李大钊: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我的青春是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雷锋:我生活在欣欣向荣的新社会。我的青春是用拼搏和汗水,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当代青年:我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的青春是 , 。
主持人:跨越百年,传承一代代不变的梦想,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风景!
31、【研·青春成才】综合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
材料二:青年成才因素调查图
我的结论: (2分)
32、【强·青春体魄】国庆期间,校团委拟下发“增强青春体魄,凝聚奋斗力量”倡议书,请补充缺少的3处。(3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强健体魄,筑梦强国。 ,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树立运动健身新理念。
② 。
③掌握运动健身好方法,科学运动。
④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 ,以青春之体魄展奋斗之风貌!
第五中学团委
2022年9月30日
四、作文(60分)
3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袁老有一句朴素的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中演绎青春的华章,将科研的硕果敬献党和人民,毕生的心血流淌在五谷丰登的广袤热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火炬翩翩起舞,情感的飞瀑一泻万丈......
请以“把 写进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拼搏”“乐观” “奉献”等;②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 字。
参考答案
1、fěi;suǐ
2、箴;世;仆
3C
4、“只要”改为“只有”; 语序不当,应将“树立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调换顺序。
5B
6C
7、(1)雪拥蓝关马不前(2)汉文有道恩犹薄(3)看红装素裹(4)槲叶落山路(5)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海
8、太阳;
9、土地;
10、DB
11、示例一:武松虽然有义,但杀心太重,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不问是非曲直,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十分残忍。示例二:李逵他劫法场救走了宋江和柴进,见人就杀,不分好坏,只求杀得快活,滥杀无辜,杀人成性,十分残暴。
12、(七言)律诗
13、示例: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把新事物比作“千帆”和春之“万木”对比鲜明,抒写自己屡遭贬谪,但仍为新人辈出而欣慰的感情,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胸襟;同时诗句蕴含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14、你诗才一流,却遭遇二十三年的磨难,在巴山楚水凄凉地虚掷年华。
可惜!可悲!
不要为我的寂寞和世事的变迁而忧伤、悲叹,让我们振奋精神,乐观豁达的面对人生。
15、边;根据
16B
17、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间,寄托在酒上。
②有时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
18、①一个“也”字表示判断,使语气更为肯定,表达了作者用自己的别号给亭子命名的得意之情。②三个“之”字使句式整齐,舒缓了语气,表达了欧阳修和宾客在醒心亭上观赏美景的愉悦之情。
19、【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
20、凡事要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一着不落地坚持下去必成大器。
21、丙
22、第⑤段画线处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了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和成功者成功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理念的重要性,使该理念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23、①童子因为粗心,试卷上的省略号少点一点,被文老师扣分,在文老师的教导下认识到错误;②文老师讲述自己因为省略号少点一点而落榜某市一高,最终错失报考某市一高机会的往事;③童子工作后,在省略号的激励下找到了实验失误,写信告诉文老师。
24、示例一: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理。通过对文老师“挺直身体”的动作以及“他正在给你们上课”的话语,体现出文老师说出“我哥”就是自己时鼓足勇气的情态,和文老师说出往事时释怀的心理。
示例二:通过人物的神态变化表现人物心理。文老师先是“迟疑”,接着眼睛“瞬间盈满哀伤”,但“嘴角却暗示着一丝笑容”,表现出文老师内心由对我说出真相的犹豫、对往事的哀伤,到最终释怀的过程。(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
25、①“差一点,名落孙山”是文老师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概括,他希望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引起学生对“一点”的重视;②文老师紧贴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标点符号,将“差一点,名落孙山”与“差一点名落孙山”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虽然只是少去一个逗号,句意却完全改变,加深学生对细节的重要性的认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6、文老师读完学生来信后非常欣慰和喜悦,童子懂得了他讲述自己故事的用心和深意,并在工作中践行着“不差一点”的严谨作风,弥补了他曾经的遗憾,所以他纵情大笑。文老师不惜自揭伤痛,以一生的错过为例,警示学生们要慎重和认真地迎接唯一的一次春天,不让自己的花期错过。学生懂得了不差一点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成就弥补了老师的遗憾。“严谨”是文老师的伤痛和自省,是学生的自律和践行,是他一生都铭记的关键词,所以文老师说这简直就是我的墓志铭。
27、示例一:我推荐《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帮助鲁迅补充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订正文法错误,告诉鲁迅血管图应按照实物画,不能因为好看而有小的偏差,他认真、严谨的态度与文章中文老师教导我们的做事不能“差一点”一致,可以作为同一个专题。示例二:我推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叶圣陶先生对待文章认真严谨,力求完美。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这与文章中文老师教导我们不能“差一点”相同,我们可以学习叶圣陶先生身上的严谨、仔细、所以可以与本文作为同一个专题。(说明推荐篇目;理由合理)
28、示例: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
29、示例:悲伤:因为但是正值抗战时期,日本的铁蹄蹂躏着华夏大地;深沉: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融入了诗句。
30、示例一:用创新和梦想,成就一个强大的中国。示例二:用努力和奋斗,成就一个伟大的中国。
31、示例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示例二: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
32、示例一:为倡导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示例二:为弘扬体育运动精神,树立运动理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每天锻炼。(倡议合理即可);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
33、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