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测试卷三(九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模拟测试卷三(九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30 01:42:53

2023年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三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曲水亭街是现在仍保留着老济南风貌的一条长街,南连珍珠泉等众多名泉,北接 ,然后进入大明湖。泉水汇成了小河,伴着街巷潺潺流淌,一边是青砖碎瓦的古朴老屋,一边是

飘摇的澄澈清泉,两岸杨柳摇曳生姿,仿佛还原了《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吹来和煦的春风, 时,手捧一杯济南府的咖啡, 在曲水亭街,享受古城的宁静和沉稳,如此惬意美好。

1. 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潺潺(cán) 澄澈(chéng) 摇曳(yiè) 余晖(huī)

B. 潺潺(chán) 澄澈(dèng) 摇曳(yè) 余晖(hūi)

C. 潺潺(chán) 澄澈(chéng) 摇曳(yè) 余晖(huī)

D. 潺潺(cán) 澄澈(dèng) 摇曳(yiè) 余晖(hūi)

2. 上面语段中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百花州 水澡 闲暇 慢步

B. 百花洲 水藻 闲暇 漫步

C. 百花州 水澡 闲瑕 漫步

D. 百花洲 水藻 闲瑕 慢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喜欢同他聊天。

B.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C.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

D. 山东省科技馆新馆正式开馆,市民们慕名而至地到来。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河南电视台节目《2023清明奇妙游》融古代诗歌、绘画和典故为一体,遭到了观众好评。

B. 济南市十所高校联手打造了“大国风范”思政课,成为大学生选修的热门课程。

C. 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将开展听见泉水叮咚,闻见满城书香,看见非遗文化。

D. 4月18日,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开幕,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山东、聚焦黄河入海口。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辰,也是古时俗称的“上巳节”。在今天,更是广大华服爱好者的节日——“中国华服日”。

“济南三月春光好,明湖绿静明如扫。”2023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第五届“中国华服日·锦绣华夏”山东分会场“海岱华裳”惊艳亮相济南大明湖景区超然楼!超然楼下,邀您共赴一场风华之约!

(1)右图是此项活动的宣传海报。请你在下面的元素中选择一个添加其中,使其彰显济南特色,并说明理由。(2分)

潍坊风筝 泉城广场泉标 淄博烧烤 超然楼

(2)主办方围绕主题组织策划一系列特色活动,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2分)

活动一:赏华服秀典

活动二:逛国潮市集

活动三:

活动四:

二、(3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朝服衣冠 服:穿戴 B. 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C. 吾妻之美我者 美:美丽 D. 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吾妻之美我者    甚矣,汝之不惠

B. 皆以美于徐公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而复问其妾曰 其真无马邪

D. 窥镜而自视 濯清涟而不妖

8.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记录了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精彩的谋略议论。

B. 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 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让齐威王欣然领悟。

D. 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段 直

段直字正卿,泽州晋城人。至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盗贼充斥,直聚其乡党族属,结垒自保。世祖命大将略地晋城,直以其众归之,幕府承制,署直潞州元帅府右监军。其后论功行赏,命直佩金符,为泽州长官。

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曰:“俟业主至当析而归之。”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以兵②死而暴露者,收而瘗③之。未几,泽为乐土。

(节选自《元史·段直传》)

【注释】①素:一向、向来。②兵:战争、战乱。③瘗(yì):埋葬。

9.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画一处)(2分)

俟 业 主 至 当 析 而 归 之

10.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之。

11. 段直在《元史》中被归为“良吏”,请结合选文,说说他被归为“良吏”的原因。(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共7分)

秋登兰山①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②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③,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①兰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②北山:张五隐居的山。③荠:荠菜,一种野菜。

12. 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B.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描绘了诗人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停歇的画面。

C.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 这首诗文字朴实,情感真挚,沈德潜评论为“语淡而味终不薄”。

13. 结合诗句“天边树若荠”,说说这句诗是如何体现“言浅意深”的。(4分)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坊:城市居民聚居地的名称。市:城市中划定的贸易场所或商业区。

B. “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指古代作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C. “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指祭祀用的丝织品。

D. “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大苏”指苏轼,“小苏”指苏轼的弟弟苏洵。

(四)根据原文默写

15.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每空1分,共9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子罕》)

(2)饿死真吾志, 。 (文天祥《南安军》)

(3)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4)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景物描写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三、(7分)

16.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通过多样的活动引领同学们进行名著阅读。

(1)活动一:以“多样的生物”为专题做阅读积累,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4分)

书名及作者

笔记

《① 》(作者:鲁迅)

奇妙的草木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② 》(作者:儒勒•凡尔纳)

有趣的鱼儿

有海蛙鱼,动作滑稽,难怪得了个“小丑”的外号;有长着长触须的黑鲽鱼……

《昆虫记》

(作者:③ )

神奇的昆虫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④ 的生活。

(2)活动二:以“理想使人奋勇向前”为主题进行阅读展示。你认为下面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适合展示?请结合原著中的人物及相关情节说说理由。(3分)

备选名著:《西游记》《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共10分)

叫卖声里的文化记忆

吴炜华

①街头巷尾的叫卖声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极具烟火气的场景和记忆。

  ②陆游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南宋深巷叫卖杏花的伞下风情。老舍写国难家仇,“那最常听到的电车铃声,与小贩的呼声,今天都一律停止。北平是在悲泣!”陆文夫记忆里,旧时“阿要大白米唉”“阿要白兰花啊”的姑苏吆喝,是与苦难并行的市井生活场景。中国百姓生的抗争、美的念想,在这一声声低吟浅唱里代代延续。

  ③叫卖声是较难传承和保护的声音文化遗产之一。它由旧时城市乡间行商“自发口头创唱”,功能性、场景性极强。

  ④自宋以降,叫卖声就在街市中显现。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都城临安“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歌叫关扑”就是歌乐戏唱的叫卖兜售与投壶抽奖游戏的结合。清代风俗志《帝京岁时纪胜》中“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描写的是老北京十二月时的“市卖”。“市卖”里的叫卖声由“吆喝”和“货声”组成,晚清民初,北京城中的五行八作均有专门的叫卖调和与之相配的响器。

⑤老天津卫叫卖、上海滩叫卖、太原市声、绍兴叫卖、南京吆喝……每一处城乡都曾拥有独具特色的叫卖声,这是属于本地的文化记忆。

  ⑥老北京叫卖声依托老北京方言,兼具曲艺“贯口”风格,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这与北京胡同独特的空间形态有关。如在大宅门前吆喝,要拖长声,既让三四层院子里的人听见,又要透出优雅,不能野腔野调地招人烦。在萧乾的耳中,胡同里的叫卖声“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其抑扬顿挫,变化颇多,有的豪放如唱大花脸,有的沉闷如黑头,又有的清脆如生旦。“磨剪子来,戗菜刀——”这样的声音穿越时代,历久弥新,今日的现代化小区里仍能不时听见。

  ⑦上海弄堂空间围合封闭,小贩们叫卖的声音便显得格外响亮,透过窗户就可听见。“薏米杏仁莲心粥”“五香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形形色色的叫卖声从早到晚、此起彼伏,营造出浓浓的生活情韵。

⑧老北京叫卖声,是中国声音文化遗产中得以较好保存和研究的代表。(A)1906年,蔡绳格著《一岁货声》,首开中国声音文化遗产研究之先河。“(货声)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自食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鲜也。朋来亦乐,雁过留声,以供夫后来君子。”《一岁货声》以老北京货声“开场”,寄望中华“后来君子”可扎根民间。该书从清末至新文化运动一直以手抄本存世,齐如山、刘半农、周作人等均曾抄录收藏。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受其启发而编纂的《故都市乐图考》,浓墨重彩描述小贩吆喝“有白有唱,与戏曲无异”。

⑨新世纪以来,“叫卖声”在地方政府、文化保护组织和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的合作下逐渐复苏。(B)另外,得益于数字化保护和全媒体传播,现实生活中消失的叫卖声还在社交媒体、短视频中得以重现。

  ⑩叫卖声,见证着文明迭代、城乡变迁,书写和记述了中华民族朴素、积极、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哲学。善用巧用创新型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传播视角、融媒体平台及虚拟视听技术,才能让叫卖声所代表的声音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15日,文章有删改)

17. 下列的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提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 自宋以降,叫卖声就在街市中显现。宋代《梦粱录》和清代《帝京岁时纪胜》里都有记载。

B. 老北京和上海弄堂独具特色的叫卖声与其空间形态有关。

C. 戏曲理论家蔡绳格受《一岁货声》启发而编纂的《故都市乐图考》,浓墨重彩描述小贩吆喝“有白有唱,与戏曲无异”。

D. 如何让叫卖声所代表的声音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第⑩段中给了我们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18.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提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 这篇说明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说明了叫卖声里的文化记忆。

B. 第②段引用文人笔下的“叫卖声”,说明中国百姓生的抗争、美的念想,在这一声声低吟浅唱里代代延续,富有文化内涵。

C. 第③段加点词语“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小贩们叫卖的声音格外响亮。

19.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A、B哪一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4分)

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收录300多种来自老北京胡同的声音;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通过沉浸式展陈,将日夜晨昏、四季流转间不同时段的姑苏叫卖声带到参观者耳旁;广州声音博物馆尝试开发声音遗产保护与教育新模式。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共21分)

狂奔的蜗牛

谢宗睿

①这是大黑今年第四次出险,所幸人没事儿,责任也没啥可争议的。于是,短暂的惊惶过后,我点开微信通讯录,给“狂奔的蜗牛”打去了音频电话。

②依然是秒接。听筒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又咋了,大哥?”“人没事儿吧?”“报警了吗?”“谁全责?”……伴随着一连串提问,老杜那张嵌着抬头纹和鱼尾纹的脸浮现在眼前,立马让我安下心来。

③大黑是我的第一辆车,老杜是保险定损员。老杜个子瘦高,皮肤黝黑,一头短发白了不少。上次大黑出险时,他刚做完核酸回到店里,随手把身份证放在桌上。我这才发现,老杜其实生于1990年,这真的让我有点儿吃惊。

④这次事故让大黑伤得不轻,所有维修项目做完,花了近二十天。老杜一如既往地忙前忙后,又是和保险公司协调定损情况,又是催件,又是到车间查看维修进度,又是给我打电话说明情况,让我别着急,着实费了不少心。于是,接大黑回家那天,我特意赶在老杜下班之后才到4S店,取了钥匙便硬拽着他去了旁边的烧烤摊。

⑤闷热的盛夏傍晚,几杯扎啤下肚,话就聊开了。

⑥老杜老家在河北的一个贫困县,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15岁初中一毕业,老杜就跟着亲戚外出闯荡,22岁那年来到北京,干上了保险定损员。定损员不太起眼,在保险行业的“鄙视链”上,无疑处在中间靠下的位置,所以这个岗位通常留不住人。老杜却是个例外,这一干就整整十年了。

⑦“那时候,干这个没门槛,修过车的都能干。可我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交过不少‘学费’。”老杜说,“现在干这行的年轻人可就不简单了,刚才在店里坐在我旁边的那个小伙子是我徒弟,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今年毕业,现在在店里实习。书读得多,学东西就是快,比我当年强多了。”

⑧“你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打趣道。“怎么不怕呀,我可没敢躺平,我今年也大专毕业了。大哥,你看。”老杜猛喝一口,突然放下啤酒杯,掏出手机,熟练地输入一串网址后举到我眼前,“这是我的学信网在籍证明。现在想干我们这行,最低门槛是本科,我正琢磨着一鼓作气去考个成人本科。大哥你是知识分子,见多识广,到时候一定帮我参谋参谋。”老杜越说越兴奋,满面红光。

⑨“初中起步,过了十几年,三十多了还要考本科的,你是我认识的头一个!”我由衷地夸了一句。没想到,老杜接下来的话更让我差点惊掉了下巴。“我媳妇儿更狠,她也是初中学历,后来一直自学。她这几年在一家公司当会计,一边打工,一边考注会。我的本科、她的注会,还指不定谁先读出来呢。我俩也想给我家那俩浑小子做做榜样。”

⑩老杜有两个儿子,都在老家。“现在,我爹娘在老家啥都不用愁,唯一的任务就是带孙子。这些年,镇上的学校盖得和北京的一样气派,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好了,啥都不缺,这样我俩才能迈开大步只管往前奔呀。”老杜说着拿出手机,老老杜老两口、老杜小两口再加上俩小小杜,一家六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满满的幸福也顺着老杜深深的鱼尾纹流淌出来。

⑪酒兴正浓的我恍惚想起一则“鸡汤”,大意是德国的一个下水道工人在修管道时常常吟诵席勒的诗歌,他说:“在漆黑的下水管道里,只有席勒的诗才会让我心里有光。”

⑫那天聊得痛快,我俩都喝了不少。代驾把我送到家后,我便匆匆洗漱倒头睡下了。第二天清晨打开手机,两条微信留言映入我惺忪的睡眼。第一条是用手机拍下的一页书,上面用红笔画出了一句话:“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另一条是语音。“大哥,昨天太感谢了。喝酒的时候,咱们聊到了保险行业的诚信问题。晚上我回到家读书,正好看到这一句,很受启发,和你分享。”“狂奔的蜗牛”对我说。

(《光明日报》2022年08月19日,文章有删改)

20.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狂奔的蜗牛”的含义。(4分)

21.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

老杜一如既往地忙前忙后,又是和保险公司协调定损情况,又是催件,又是到车间查看维修进度,又是给我打电话说明情况,让我别着急,着实费了不少心。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3分)

老杜说着拿出手机,老老杜老两口、老杜小两口再加上俩小小杜,一家六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满满的幸福也顺着老杜深深的鱼尾纹流淌出来。

2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在漆黑的下水管道里,只有席勒的诗才会让我心里有光”的理解。(5分)

23. 文章第⑥自然段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6分)

五、(60分)

24. 按要求作文。

时间煮酒,岁月有痕,总有一些令人温暖的瞬间,在心头晕染,愈来愈浓,让你感觉阳光正好,人间值得,让你感觉那一瞬间即是永恒。瞬间不同,同样温暖,感动你我,照亮生活。

请以“温暖我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

二模试题答案

一、(16分)

1. C 评分意见:本题3分。

2. B 评分意见:本题3分。

3. C 评分意见:本题3分。

4. D 评分意见:本题3分。

5.(1)示例一:选择泉城广场泉标,因为举办地在济南(1分),泉标是济南的标志和象征(1分)。

示例二:选择超然楼,因为举办地在超然楼(1分),超然楼最近火出圈,知名度广,历史内涵丰富(1分)。

评分意见:本题2分。

  1. 示例1:听文化大讲堂,体验国风美妆,看华服图片展

评分意见:本题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36分)

6. C(认为……美)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 A(A 均为取独;B认为/把、拿;C 代词,他的/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D 表修饰/表转折)

评分意见:本题3分。

8. B (不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不一致。)

评分意见:本题3分。

9. 俟 业 主 至/ 当 析 而 归 之

评分意见:本题2分。

10.对于一向没有产业的百姓,官府就拿出粮钱赈济他们;对于因为战争而死暴尸荒野的人,官府就收敛安葬他们。

评分意见:本题3分。(关键词为之、以)

11.示例:从他在兵荒马乱之时,组织人自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于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从他采取各种措施,使百姓安居乐业,可以看出他能因地制宜,措施得力;从他救助受难百姓,埋葬死难之人,可以看出他体恤百姓、以民为本的思想,符合“良吏”的标准。

评分意见:本题3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译文:段直,字正卿,泽州晋城人。元代至元十一年时,河北、河东、山东的盗贼四起,段直组织乡勇、修筑堡垒加以防范。元世祖命令大将进攻晋地,段直毅然率领众人投奔到他的帐下,按照承接的幕府制度,属于潞州元帅府右监军。后因为击退盗贼有功,段直佩金符任泽州长官。上任之后,段直发现许多百姓为了躲避兵乱而逃亡到外地,他便命令将没有人耕种的田地和无人居住的房屋给主家的邻居、亲戚耕种和居住,并且约定:等到主家回来便物归原主。很多远走他乡的难民听说后,纷纷回来。段直便按照当初的约定,命令归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于一向没有产业的百姓,官府就拿出粮钱赈济他们;对于因为战争而死暴尸荒野的人,官府就收敛安葬他们。没过多久,泽州就成了百姓的一方乐土。

  1. C(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3.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树比作荠菜,(1分)表达了诗人对优美景象的喜爱之情(或:恬淡闲适之感),(1分)这句诗写诗人登高望见远处的树显得细小低矮,(1分)语言浅显,展现了一种深远清幽的意境。(1分)

评分意见:本题4分。

14. D (小苏指苏辙)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5.(1)匹夫不可夺志也(2)梦中行采薇(3)鸡声茅店月(4) 溪云初起日沉阁

(5)威武不能屈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7分)

16.(1)①朝花夕拾 ②海底两万里 ③法布尔 ④蝉

评分意见:本小题4分,每空各1分。

(2)示例一:《西游记》中的唐僧适合。为了实现西天取经的理想,他一路上历经重重磨难,依然初心不改。火焰山、女儿国都未能阻止他奋勇向前的身影,最终他与三位徒弟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示例二:《简·爱》中的简·爱适合。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是她的理想追求。童年时她敢于和骄横恶毒的表哥、舅妈以及冷酷的学校司库对抗,成年后她敢于有尊严地追求地位悬殊的爱情。一路磕磕绊绊,但为了理想她一直奋勇向前。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适合。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理想引领下,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一系列的挑战。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难、病痛的折磨,都没有能阻止他奋勇向前的脚步。

评分意见:本小题3分。人物、情节加主旨分析,各1分。

四、(31分)

(一)说明文阅读(10分)

17.C(戏曲理论家齐如山)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8.D(说明了老北京叫卖声的艺术性)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9.B

评分意见:本题4分,位置判断错误,按说明方法给分。

(二)记叙文阅读(21分)

20.浅层次:“狂奔的蜗牛”是老杜的微信名,这里指老杜。(1分)

深层次:“蜗牛”指肩负沉重的物质生活的老杜,(1分)“狂奔”指面对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1分)表现了老杜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中,心中都怀着无限的美好希望,并为之努力奋斗。(1分)

21.(1)示例一:运用排比修辞,连用四个忙前忙后的场景,(1分)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老杜为“我”维修车辆忙前忙后的情景,表现了老杜为人热心,做事认真的特点。(1分)句式整齐、语气贯通。(1分)

示例二:运用反复修辞,连用四个“又是”,(1分)突出强调了老杜为“我”维修车辆忙前忙后的情景,(1分)表现了老杜为人热心,做事认真的特点。(1分)

(2)流淌,像水流一样倾泻而出,(1分)写出了看到一家六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后,老杜幸福满满的样子。(1分)表现了老杜通过努力让一家老小过上幸福生活的欣慰。(1分)

22.“漆黑的下水道”指平凡的物质生活,“席勒的诗"指丰富的精神生活,(2分)就像文中的老杜一样,无论处在怎样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心中都要怀着无限的美好希望,并为之努力奋斗。(1分)表达了作者对老杜的赞美之情。(1分)点明中心,升华主旨。(1分)

评分意见:本题5分,言之成理即可。

23.不能删去。(1分)因为第⑥段是插叙,(1分)插叙了老杜的家庭情况和工作经历,(1分)表现了老杜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仍能坚持做好一行工作的执着精神,(1分)为下文他坚持学习提升自己的学历作铺垫。(1分)丰富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所以不能删去。(1分)

五、作文(60分)

24.

项目

评分细则

等级

一类文

(36-48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真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

二类文

(24-35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比较整洁。

三类文

(0-23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发展等级

(0-12分)

选材

文采

创新

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

减分

无题目、写错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处错误扣1分,最多扣5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少50字扣1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