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语文考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语文考试题)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27 22:20:03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词语。

chú fánɡ cì wei ké sou sù liào jiāo zào

mò shēnɡ zǔ náo kuí wú wēi xié ménɡ lónɡ

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 ”。

镌刻 (juān juàn) 抚摩(mé mó)

绷着脸(běng bēng) 蹿出(cuàn cuān)

瘦削(xiāo xuē) 曲高和寡(hé hè)

3. 把词语补充完整。

风( )同( ) ( )不安( )( )血( )杀 千( )百( ) 水落( )( ) ( )( )起伏

4.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4)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修改病句)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6)我非常清楚的知道, 桑娜一定要这样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5.积累与运用

(1)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 ”。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爱国是一种情怀,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 。

(3)有所期诺,_______ ;有所期约,_______ 。《袁氏世范》

(4)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 ,_______,青山绿水,_________。

(5)___________ ,不能动人。

(6)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__ 。

(7)横眉冷对千夫指, _____________ 。

6.课文回放。

(1)《山中访友》一文中作者见到的第一个朋友是 ________ 。

(2)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这句话中涉及到的名著是______和_________ 。

(3)《 詹天佑 》一课作者_______________从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表现了詹天佑的优秀品质。

(4)《穷人》的作者是 ____国著名作家____,这一课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 。

(5) 《少年闰土》选自______的小说______ 。课文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等四件事。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______ ,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 。

(7)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 !”

二、 口语交际。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三、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课文《 》。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4.用“_____ ”在文中画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5.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6.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二)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 (tī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和词语

2.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

在第7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________

5.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______ 、_________ 。

6.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四、 习作:

“爱”是多种多样的,有父爱、母爱、师爱、友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请以“爱”为主题,精心选取自己亲身经历或听到见到的故事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一、(40分)

1、(10分)

厨房 刺猬 咳嗽 塑料 焦躁

陌生 阻挠 魁梧 威胁 朦胧

2、(3分)

jūan mó běng cuān xuē hè

3、(3分)

雨舟 寝席 浴搏 方计 石出 连绵

4、(6分)

(1)虽然……但是……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她打扰了我吗?

(3)这山中的一切,那个都是我的朋友。

(4)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听到了动人的歌声。

(5)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

(6)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桑娜不得不这样做。

5、 (10分)

(1)虫声新透绿窗纱 此夜曲中闻折柳

(2)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3) 纤毫必偿 时刻不易

(4)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白草红叶黄花

(5)不精不诚 (6)共享生命绿色 (7) 俯首甘为孺子牛

6、(10分)

(1)古桥 (2)《水浒传》、《三姑演义》

(3)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4)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心理描写

(5)鲁迅 《故乡》 月下看瓜刺猹 雪地捕鸟 沙地看跳鱼。海边捡贝壳

(6) 词 宋 辛弃疾

(7)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二、(3分)

三、课内阅读(12分)

1、(3分)清幽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 恬静 波涛汹涌

2、(1分)《月光曲》 3、(1分)③ 4、(2分)

5、(3分)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海面波涛汹涌

6、(2分)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他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课外阅读(13分)

1、(3分)cì jǐ 卑微 微薄 单薄 微薄 单薄 卑微 tí

2、(1分)不是……而是……

3、(2分)因为“抱成黑团”的蚂蚁快速滚动像“雪球”一样快。 蚂蚁的精神

4、(1分)它常用来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小蚂蚁的内在的伟大的精神。

5、(2分)舍己为人、团结合作。

6、(4分)

(1)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2)我最敬重卑微者的舍己为人、团结合作精神。因为它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启发我:要热爱生命、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四、习作:(30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