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参考答案
二.积累
1.⑴B ⑵①嵌 ②徙 ⑶B
2.D
3.示例:嵊州榨面——面面俱道。成语“面面俱到”的谐音,“面面”说明榨面烹制的方式多样, “道”一语双关,既指“味道”,汤面、炒面以及鲜香麻辣各种口味齐全;同时,“道”还有称道的意思,每一种面都被人称道,突出了榨面独到鲜美的味道。
竹笋炒年糕——节节高升。 “糕”与“高”谐音,以竹子节节生长比进步。表达了对顾客事业、学业进一步发展的良好祝愿。
4.⑴C ⑵B ⑶A
5.⑴上下天光 ⑵一碧万顷 ⑶寂寂江山摇落处 ⑷怜君何事到天涯 ⑸怀旧空吟闻笛赋 ⑹到乡翻似烂柯人 ⑺醉翁之意不在酒 ⑻在乎山水之间也
6.李逵憨厚、淳朴,直率且鲁莽,真实而不虚伪,李逵是宋江最忠实的追随者,可是当他误听宋江抢夺民女的消息后,便大闹忠义堂,砍倒杏黄旗,不论关系亲疏,不偏不袒,当知道事情真相时,他便负荆请罪,勇于承认错误。他又是一位极富正义、侠气、豪气并富有反抗精神的人。在英雄云集的水泊梁山,李逵是最坚决最彻底的反抗者,他不相信任何招安,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的妥协。不但冲锋陷阵、一马当先,更是屡次提出推翻宋朝统治的要求。所以金圣叹把李逵归入“上上”人物。
7.雅量。谢安和客人在下围棋,忽然收到侄子谢玄从淝水之战的战场寄来取得胜利的家信。谢安看完信,神态举止都跟平常没什么两样。表现了谢安见喜不喜,镇定自若,举重若轻、宽容平和、处变不惊的宽宏气量。这正是魏晋名士所追求的雅量与风度。
8.⑴看到铁匠工艺的衰落及其内心的失落 ⑵对曹铁匠高超的打铁技艺的赞美及钦佩
⑶对曹铁匠的遭遇的伤感,对他热爱并坚守传统手艺的感动、敬重
9.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曹铁匠的心思比作“解缆的船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曹铁匠由紧张到放松的心理变化过程,也从侧面体现了他平日里处境的冷落与孤寂。
⑵重读示例1:重读就是小尖刀中的“小尖刀”,作为儿子的心爱之物,它承载了曹木根作为父亲对儿子最深的思念和愧疚。
重读示例2:重读“不行”、“一把都不能”面对别人对于打小尖刀的请求,曹木根毫不犹豫坚决拒绝,突出儿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重读示例3:重读“三年”“任何”强调自儿子去世以来,曹木根拒绝的客户之多,每一天都在思念儿子。
停顿示例:“就是小尖刀”后稍作停顿,来表现曹木根提及小尖刀便忆起儿子,对儿子想念、愧疚的情感也在此涌现。
连读示例:“不行,一把都不能从这里带走”连读,表现曹木根不假思索地拒绝为他人打制小尖刀的请求,态度坚决,饱含其对儿子的深情。
(答出重读并分析理由得2分,分析停顿或者连读及其理由得1分)
10. “小尖刀”它是曹铁匠匠艺的具体体现,通过打制小尖刀的过程,展现了了曹铁匠高超的铁匠技艺;承载了人物的情感态度,小尖刀承载了曹铁匠对儿子的深深的爱以及无尽的思念和悔恨之情;另外小尖刀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1. 我认为是优秀作品。小说叙述了“非非遗”快速式微的严峻形势,表现出人们的担忧和拯救的愿望,引发了对手工匠人留守乡村还是出走大城市这一困惑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小说中铁匠曹木根不慕名利,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并坚守;孙教授专注于民间匠艺采集,这体现了社会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的时代精神。
12.C
13.C
14. 通过两个年度的对比发现:90后非遗手艺人数量显著增加,其中95后手艺人数量占比接近一半,同时也是00后数量的也超过5%。这说明非遗文化能吸引年轻人的参与,文化传承基本后继有人。
15. ①加强竹编工艺的创新,让竹编努力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之中;②要吸引更有创意的年轻人加入到竹编工艺队伍中来。③在竹编工艺里加入流行元素,并借助新兴媒体传播。
16. 首联借助听觉和触觉来描写雪花,通过风雨拍打窗户纸发出扑簌簌的声音写出雪之大,第二句寒气已然笼罩了剡水之滨,通过触觉从侧面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风雪,泛着刺骨的凉意。
17. 在这样的风雪夜,爱梅的人应该会很苦闷,就怕这落雪压坏了梅枝。表层是指担心雪压坏含苞待放的梅花。同时诗人也是在借景抒情,诗人自己也像被落雪压住的梅花。诗人一心读书,希望来日科举高中,实现人生精彩。但现在却取消了科举制度,作者借此来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命运多舛。
18.⑴沿着 ⑵总共 ⑶优美的风景 ⑷光芒
19. 但闻水声淙淙/如戛玉/如理琴/杳不知其何来
20.其:难道,表示反问的语气助词。表现了作者对叟的志向只在于流水美的目的的怀疑与否定,从而引出下面对修建环水亭的目的的议论。
21.堂的北面,有一座像鸟张开的膀一样地耸入云霄的亭子是环水亭。
22.⑴含华隐曜 ⑵乐业、亲睦 ⑶有斐然之志、涤瑕荡垢
23.①水 “向低处流去”的特征,象征人的谦卑低下,像文中的“老叟”,富有才华却隐去光芒,以平静泰然的心态生活。②水“滋润养育万物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象征不与他人争夺利益得失,从而避免针锋相对的矛盾冲突,所以生活在这里的百姓都能和睦相处。③水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文中的读书人虽然功业未成,能在水边激励自己,洗去身上的污秽,从而保持高洁的情趣志向。(一点2分,答出两点满分。如能扣住一点,进行详细的合理阐述,也可得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