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期末考试题(卷)
初一语文
( 时间:120 分钟分值:120 分) 21X28CM
一、积累运用( 18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啜.泣( chuò) 狩.猎( shóu) 静谧.(mì) 骸.骨( hái ) 小心翼.翼.(yìyì)
B.档.案( dàng) 卑.微(bēi ) 气氛.(f ēn) 收敛.(li ǎn) 头晕目眩.(xu àn)
C.刹.( ch à)那喑.哑 (y īn) 迸.溅(bìng)霎.时(sh à) 更胜一筹.(ch óu)
D.宽恕.( shù) 簒.( cuàn) 夺荫(y ìn) 蔽称.职( chèn) 忍俊不禁.(j 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蜷屈仙露琼浆瘦骨嶙峋高不可攀骇人听闻
B. 葱笼灰心丧气一丝不苟海枯石烂鸦鹊无声
C. 宽恕丝丝缕缕塞翁失马津津有味混为一谈
D. 屡次仰首挺立洗耳恭听宽洪大量遥遥在望
3.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清洌(清冷,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滑稽(狡猾,引人发笑)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4. 经典诗文默写。( 6 分)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唱出婉转的
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春》
(2) ____ ____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 ,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4)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5) ,思而不则殆。《论语》
(6)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5.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 分)
5 月12 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强盛,卫
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 日故宫博物院
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公众:
A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 月13 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
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带到赠
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
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
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
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
面整改。
①.划线A 句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划线B 句有个词语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6. 名著阅读。( 2 分)
阅读名著《伊索寓言》,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它折射出来的生活经验与智慧。比如《乌
龟和老鹰》的故事警示人们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可违背规律;《农夫和蛇》的故事
告诫人们;《蚂蚁
和蝉》的故事告诉人们。
二. 综合性习( 6)
7.走进花季、雨季的我们, 不管是习上, 还是生活中, 都增添了许多莫名的烦恼。初一级( 15)
班准备搞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①.在综合性习活动开始前,老师让你在黑板上写上一句简洁凝练的主题语,营造活动氛
围。
主题语:
②.校新建了“心理咨询室”,请你为这个咨询室取一个阳光有活力有朝气的名字。
名字:
③.假设你有一个同桌随着父母转了,到了新的环境很郁闷,他给你打来电话,请你帮助
他出出点子清理烦恼。
金点子:
三.阅读(共小题,计4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 题(14 分)
被没收的蚕宝宝(魏得强)
周一数课,杨老师满脸怒气地向我反映情况:马小雨上课捣乱,不听老师劝阻,公然顶
撞老师,上课玩东西,而且人“赃”俱获。这个时候的马小雨正垂着头站在我的办公桌前,
一副老实样。在我这个班主任面前,他总算还是给了些面子。这个马小雨,好像生就是捣蛋
鬼,班上的每一样坏消息,总是少不了他。不做作业不背书,和同打架,这已经是家常便饭
了。请家长,家长也摇头说没办法。也难怪,父母都在南方打工, 60 多岁的爷爷、奶奶能把
他怎么样呢?唉,这些留守儿童!但我还是决定向这个刺儿头开战。
我让他把上课玩的东西拿出来,马小雨很不情愿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盒,上面扎了很多
小孔。会是什么呢?等我打开纸盒子,赫然入目的是四五只正在蠕动的蚕宝宝。蚕宝宝已经
像小拇指一般大小了,它们专注地吃着桑叶。原来,马小雨的罪状不仅是自己玩蚕宝宝,而
且利用杨老师扭头抄题的时候,和同一起偷看,因为争夺,几乎要打起来。我严厉批评他之
后,把蚕宝宝没收,然后责令他写出检查。
忙碌了一天,送走生之后,准备回家。我忽然看到了办公桌上的蚕宝宝,盒内仅有的一
些桑叶已经快被它们蚕食殆尽。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我忽然有了一种恻隐之心。想到我小
的时候,不是也喜欢养蚕吗?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养蚕,交换心得,因为蚕的存在,总会让我
们快乐一个春天。下班的时候,我把它们带在身边,骑车来到城郊。在一个沟畔处,寻到几
棵野生的小桑树,它们长得很葱郁,一个轻的妈妈领着孩子正在采桑叶。很快,我就采好了
一大把,足够它们吃几天了。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忽然感到一种轻松的愉悦感,不是因为工
作,而是这几个小小的蚕宝宝,让我重新体验到了童的乐趣。
第二天,我又把蚕宝宝带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几位老师也忍不住围在一起看。杨老师
好像也消了气,对我说:“其实,马小雨这也不算是什么错,要是放在星期天玩,比上网玩
游戏强多了。”我的心忽然一颤,对呀,培养这样的兴趣,不是比骂人、打架、上网玩游戏
强多了吗?心中不禁对马小雨的好感多了一些。中午的时候,教自然课的王老师经过我们办
公室,看到了这几只蚕宝宝,兴奋地拍起手来,对我说:“这几只蚕我用了,给孩子们现场
讲昆虫的变态发育最好不过了。”
自然课上,我特意来到教室,看到王老师和孩子们围在一起观察蚕宝宝,王老师适时地
给他们讲解蚕宝宝的发育过程。我看到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马小雨呢,羞赧地
站在一边,好像听得比谁都认真。
我悄悄退出了教室,心里却变化了许多,对待马小雨,我知道了教育的突破口。一个热
爱生命的孩子,只要方法得当,能教育不好吗?我能想象到,当我把蚕宝宝和新鲜的桑叶还
给马小雨的时候,他脸上的惊诧和兴奋,那是一个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奖赏。
8. 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线索写了哪三件事?( 4 分)
全文线索:
所写事件:①
②
③
9. “我”对马小雨的态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 分)
10. 阅读本文最后一段,你认为“我”教育马小雨的突破口是什么?( 2 分)
11. 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2 分)
12. “我能想象到,当我把蚕宝宝和新鲜的桑叶还给马小雨的时候,他脸上的惊诧和兴奋,
那是一个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奖赏。”一句中, “我能想象到”几个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3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7 题( 14 分)
生命化妆(林清玄)
(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
妆再有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
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
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
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
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
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
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
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
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
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
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
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
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
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
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
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
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
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
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3. 联系上下文,揣摩第( 1)、( 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 3 分)
①以化妆闻名:( 1 分)
②生命的化妆:
(2 分)
14. 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2 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5. 第( 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 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
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4 分)
16. 文章最后一句“可惜, 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分)
17.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2 分) ( )( )
A. 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
者的个性。
B. 第( 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
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 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 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
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E. 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化妆的人往往不太明白人的生命
是最可贵的这一主题。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 题(8 分)
李存审⑴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间,位极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⑵者凡( 3)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
“尔曹( 4)生于膏粱( 5),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注释:( 1)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2)镞:箭头。(3)凡:总共。
(4)尔曹:你们。( 5)膏粱:精美的膳食。
18.解释划线字词( 4 分)
(1)尝戒诸子( ) (2)去乡里( )
(3)因授以所出镞( ) (4)子孙皆诺( )
1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20.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
目的是什么?( 2 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4 题(10 分)
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
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
疏已至。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 注释] ①峭直:严重刚直。②干:求取。③允:与⋯⋯相当。④掺[sh ǎ n] :拿。
21.下列加点词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休为.人峭直众服为.确论《河中石兽》
B.吾貌虽.瘦虽.有嘉肴《虽有嘉肴》
C.谏疏已至. 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
D.以.韩休为门下侍郎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
22.用“ /”为句子断句。( 2 分)
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
2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24.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
四、作文。( 30 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
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
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3)不少于600 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第一期期末考试题(卷)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
1.B 2.C 3.D
4. ( 1)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2)山光悦鸟性;
( 3)潮平两岸阔;(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而不思则罔;(6)老骥伏枥
5 .①、在“谨向公众致歉”前加“我们”。(1 分)
②、举一反三。( 1 分)
③、故宫博物院(署名)( 1 分), 5 月17 日(时间)。( 1 分)
6.《农夫和蛇》:对待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蚂蚁和蝉》:切勿好逸恶劳。
7.(1)例:①清除烦恼,满载着七彩梦走进青春。
②清理烦恼,快乐成长。
③抛弃烦恼,我阳光,我快乐。
(2)例:①快乐驿站。②青春加油站。③心灵快车站。
(3)例:①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登山⋯⋯;
②听听轻音乐,稳定情绪,消除烦躁;
③和父母交流,倾诉你的心声;
④多做一些事情,不要让自己空闲下来。
8.线索是马小雨养的那盒蚕宝宝( 1 分)。作者主要写了这几件事:马小雨上课玩
蚕宝宝扰乱课堂秩序,杨老师把蚕宝宝没收交给了“我” (1 分);“我”摘
桑叶喂蚕宝宝( 1 分);老师们围观蚕宝宝,王老师借用蚕宝宝上课( 1 分)。
9.一开始“我”对马小雨很生气,严厉批评他( 1 分);后来对马小雨产生了好感
(1 分);最后想要尊重、奖励马小雨( 1 分)。
10.抓住马小雨热爱生命这个优点和品质,理解并尊重他,鼓励和引导他转变。
11.热爱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具有一定教育经验的好班主任(老师) .
12.不可以( 1 分)。此句的内容属于想象,还没有成为现实。去掉后违背了原文
意思( 2 分)。
13.①指用脂粉等使容颜美丽。( 1 分)
②指通过多阅读一流的文章,多欣赏艺术,多思考,从而改变气质,变得对生
活乐观, 对生活有信心,心地善良, 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2 分)(意
思对即可)
14.感叹惭愧( 2 分)
15.示例:不矛盾。前者是从改变表相的角来谈的;后者是从改变人的体质和气质
的角来说的,改变容颜等外表的化妆,作用不大。(每个要点2 分)
16. 这个道理是指: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
革。( 2 分)惋惜之情。( 1 分)
17.C E
18.曾经, 离开, 到, 于是,都( 4 分)
19.剖开肉骨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共有一百多次。( 2 分)
20.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须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磨练,
有所作为。( 2 分,意思对即可)
21. C(2 分)
22.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 2 分)
23.韩休担任宰相,陛下(变得)很瘦,为什么不罢免(驱逐)他( 2 分)
24.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
的官员。( 2 分)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学问是异
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
动。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世界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内容充实的
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
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
岸。训练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即使跌倒了,也要漂亮的站起来再哭。想要的东西必须自己拿,不然就算别人给你也要不
起。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有时候,受了委屈,本来不想哭,可是只要别人一问你怎么了,就会忍不住地流眼泪。
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无论有多困难,都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
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如果生活踹了你好多脚,别忘了给它两个耳光,反抗总比流泪强爱自己,靠自己,做自己。
每次需要人陪的时候,才发现, 有的人不能找,有的人不该找,有的人找不到。行路人, 用足音代替叹息吧!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好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耕耘者最信和过自己的汗水,
每一滴都孕育着一颗希望的种子。生活中没有退步。只要我们肯学,无论什么经验都是我们需要领悟的章节。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辰,我发觉有人却没
有脚。
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进取用汗水谱写着自己奋斗和希望之歌。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
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向你的美好的希望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
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彩云飘在空中,自然得意洋洋,但最多只能换取几声赞美;唯有化作甜雨并扎根于沃壤之中,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