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断肠人在天涯
(3)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D
3、B
4、(1)② 把“看到”改为“闻到”
(2)④ 在“尽情”后添加“摇曳”
5、C
6、A
7、A
8、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9、游览了牯岭、五老峰、别墅群三个地方。共同特点:被云雾笼罩,变幻莫测,令人神往。
10、(1)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庐山云雾簇拥着群峰的情景,表现了庐山牯岭处所见云雾的瑰丽、神秘,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2)“刺”用在这里,拟人化、动态地写出五老峰的峰顶峭拔的英姿,传达出作者对五老峰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11、结构上,照应标题,收束全文;内容上,总写庐山夏天云海的特征,突出庐山云雾多而美的特点,抒发作者对庐山的热爱、留恋之情。
12、①能够非常贴切地表现庐山云雾的特点,如“白云抱幽石”,能表现出庐山云雾的情味、韵味,突出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②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让文章言辞优美,文采飞扬。
13、文章以游踪为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条理清楚地介绍了庐山的美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4、①非常艰难,挨饿受冻 ②组织盲人们训练和表演 ③进了周边的工厂工作
④感到欣慰
15、“不约而同”的内容:放下手中的活儿,点亮屋内的灯,然后站到各自的大门口前。
“不约而同”的目的:跟他打招呼,问声好,为他照亮门前的那段路。
16、老舍以自己的脚步奔走,从根本上解决了盲人们的生存问题,不求回报。
17、我们应该像老舍先生那样,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我们“大善”的脚步声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