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班语文老师怎么讲试卷

补课班语文老师怎么讲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5-04-08 06:31:12

一提到写作文,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会遇到一个很苦恼的问题: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形象?

写作前,常常是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结果往往是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构思出一篇好文章。最后,没办法,有的同学选择了改写优秀作文,有的同学选择了缩写优秀作文,有的同学干脆选择了直接抄袭优秀作文,导致作文内容假、大、空。

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文的好方法。

写好一件事,属于记事作文的范畴。今天,省级教学能手强夏芳将“五步”作文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把一件事写具体、写生动。

第一步:缜密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每次写作文之前,通过认真阅读习作要求,要做到两问一问这次习作,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自命题作文?二问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想象作文,写信,写读后感,写建议书,还是写看图作文?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这样的: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抓住“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就要明白这次习作是命题作文,题目就是《难忘的“第一次”》,如果写成了别的题目,如《第一次做饭》,即使内容具体生动,也属于背题作文;抓住“第一次”“经历”二词,就要明白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而且只能写一件事;抓住“启示”一词,就要明白不仅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还要把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写出来。

第二步:精心选材,撷取典型事例

写作,源于生活。 看到《难忘的“第一次”》这个题目,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游泳、第一次画画、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得奖等等许许多多个第一次的画面。它们是那样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到底该选哪个“第一次”?我们要坚持“我手写我心”的原则,从生活中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最难忘的、从中获得启示的那个“第一次”来写。这样,才能做到有话可写,表达独特的感受。比如:我们班的卫禹希同学,上学期在全市小学生英语听力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很激动,因此,这次习作,她就选择这件事,写了自己第一次得奖的经过;陈梓涵同学,选择自己在家里帮助妈妈洗拖鞋这件事,洋洋洒洒写了三页半,大约1000字,让人佩服,以上事例,不胜枚举。但是,有同学肯定会问:“我没有这样的经历,咋办?”

那我就鼓励大家选亲身经历的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来写,比如: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滑旱冰,第一次踢足球等等,只要能把事情经过和从中获得的启示写出来就可以。

第三步:确定主题,揭示蕴含道理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写作文的时候,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因为自己想通过这件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以刚才提到的那个作文为例,我们就要想一想:这个“第一次”,为什么让人难忘?哦,是因为它让我们得到了一个启示,也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之后,我们要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这个“难忘的‘第一次’”,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件事,我们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是“坚持就是胜利”,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文章想要说明的道理和自己选择的那件事,是否保持一致?也就是说那件事能否有力地说明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我们就得考虑:另外选择一件事,或者另外说明一个道理,否则,牛头不对马嘴,要么事例不典型,要么道理不准确。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程艺欣同学,写的是自己第一次学跳舞的故事,通过叙述在妈妈的帮助下,自己克服内心的恐惧,刻苦练习下腰,最后获得成功的过程,说明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事例典型,说服力很强。

案例二:一位同学,他写的是自己第一次养小仓鼠的经过,选材还可以,很独特,但是,他在重点写了自己对小仓鼠无微不至地照顾以后,写自己上课都想着小仓鼠,没有认真听讲,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之后又写小仓鼠不再害怕自己,和自己越来越亲近了,最后说明的道理却是:不管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让人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到底要说明什么道理,到底从养小仓鼠这件事获得了什么启示。

第四步:巧妙组材,理清写作思路

(1)开头像凤头,小巧玲珑。在做到开篇点题的同时,要做到语言优美,能够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如:赵浩轩同学运用一组排比句开头,说明了第一次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有的第一次让我们受益无穷,有的第一次让我们欢乐无比,有的第一次让我们悲伤不已……我最难忘的“第一次”是溜冰。

张高蕊同学运用比喻句开头,她把我们经历的一个个“第一次”比作一只只彩色的小纸船,使文章语言优美:岁月匆匆而过,蓦然回首,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无数的第一次。它们就像一只只彩色的小纸船,记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最使我难以忘怀的就是第一次学滑板。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我依然记忆犹新。

任紫菱同学运用倒叙的方式开头,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操场上久久回荡着我激动的呼喊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以上这些开头,相比下面的这些开头,就要好很多,如“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我难忘的第一次是走夜路”“做每件事都应该有第一次,第一次往往是最困难,也是最难忘的”。

(2)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要写好一件事,大家都知道,要把事情的六要素介绍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其中,经过最难写。如何把经过写具体?秘诀只有一个——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描写。不信,你来读一读,同样是写第一次做饭,但是效果却截然不同。

一位同学这样写做饭的经过:我先拿出西红柿和鸡蛋,再把西红柿洗干净,再小心翼翼地切好,再把油热好,然后把西红柿和鸡蛋倒进去,然后把佐料放进去,搅了搅,一盘香喷喷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

(做饭的过程写得太简单,语言比较枯燥,像记流水账,“再”字重复使用。)

另一位同学王晨静写得就很有条理、具体:

第一步:洗菜、切菜。

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两个西红柿和三个鸡蛋,把它们放在水池边,再用盆接了一盆清水,把西红柿放入水中,只见它们在水里滚来滚去,像两个顽皮的小孩子在游泳一样。我把它们拿在手中搓了搓,放在水龙头底下,冲洗干净。然后,拿起菜刀,准备切菜。看着锋利的刀刃,我不由地担心:我会不会切到手呢?万一切到了手,该咋办呢?一想到手指血淋淋的样子,我竟然吓出了一身冷汗。算了,不做啦!突然,我又想起了爸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有决心,任何困难都能解决。”于是,我重新拿起了菜刀。谁知,我刚要下手,那个西红柿竟然从我的手中“溜”走了。我把它拿回来,用左手紧紧地按住,然后一刀一刀,小心翼翼地切了起来。最后,把切好的西红柿放在一个小碗里。

第二步:打鸡蛋

我把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握在手中,使劲一磕,谁知,使得劲太大了,蛋清裹着蛋黄全掉到了案板上。唉,平时看妈妈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比登天还难!把案板收拾干净,我重新拿了一个鸡蛋,集中注意力,轻轻一磕,只听“嘣”的一声响,鸡蛋壳裂开了一条缝。我赶紧把它拿到碗的上空,一掰,蛋清蛋黄就乖乖地呆在碗底了。我如法炮制,再打了两个鸡蛋,放了点盐,用筷子搅拌均匀。

第三步:炒菜

最“危险”的时候到了!我把炒锅放在灶上,倒上菜籽油,打开火。等油冒烟的时候,我把鸡蛋倒进去。只听“吱”的一声响,鸡蛋马上膨胀起来,吓得我赶紧往后退。等响声稍微小一些,我赶紧拿起铁铲,把鸡蛋翻了翻。大约二三分钟,金灿灿的鸡蛋就炒好了。我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啊,真香!”

接下来,炒西红柿,就比较容易了。等到西红柿快炒成汁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进去,再用铲子翻了几下,把盐、调料、味精等佐料放进去,一盘美味可口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

(条理清晰,步骤详细,特别是做饭过程中,对自己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细致)

所谓写事的文章,离不开写人,大家一定要切记。

(3)结尾像豹尾,简短有力。

事例写完以后,还要将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告诉大家。这样,文章的结构才算完整。结尾怎样写,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引用一句名言来结尾,比如王梓涵的结尾:想想当时,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失败和老师的鼓励,我怎么会有今日之成功?是一次次的失败为我扬起了前进的风帆。此之谓:“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们也可以引用俗语、运用关联词语结尾,比如宁嘉卓的结尾:万事开头难。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就能克服心中的恐惧,获得成功。

第五步:反复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习作,源于生活,成于改。”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写完作文,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修改,也可以参考优秀例文自己进行修改。这样,文章内容会更充实,语言会更优美。久而久之,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比如:一位同学的原文——由于放的馅料太多了,所以在把汤圆合上口时,有些地方过于胀大而裂开了,我手忙脚乱。(“我”怎样手忙脚乱,没有写具体。)

修改后的文章——由于放的馅料太多了,所以在把汤圆合上口时,有些地方过于胀大而裂开了,我手忙脚乱地把裂开的缝捏严实。谁知,另一边又裂开了,馅料有的漏了,有的粘在了汤圆的外面,我顿时不知所措了。(通过“我”的动作描写,表现馅料漏了以后,“我”的手忙脚乱。)

另一位同学的原文——正在我心里暗暗高兴时,车歪了,我摔了下来,虽然很疼,但我心里却乐滋滋的。(学习骑自行车的结果,没有写出来。如果一直都没有学会,怎么能说明下文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虽然有很多事非常难办,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这两段话的衔接不够紧密,过渡不自然。)

修改后的文章——正在我心里暗暗高兴时,车子又歪了,我又摔了下来。虽然屁股摔得很疼,但我笑着站起来,继续练习。因为,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经过一下午的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院子里骑过来,骑过去......(加上最后一句话,不仅把这件事的结果写清楚了,使事件完整,而且有效避免了内容重复,有力地说明了下文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使文章过渡自然。

有志者事竟成。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总之,只要大家按照这“五步”去写一件事,不管是让我们写《令人感动的一件事》,还是写《难忘的教训》,不管是让我们写《这件事真让我高兴》,还是写《成长故事》等等,只要是写一件事,就能把它写具体、生动!

对于家长来说,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呢?

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文也是一样的。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知识面就越宽,理解感悟、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积累的好词佳句也就越多,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越优美。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可以定期给孩子买一些名著;还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读的过程中,提醒孩子将优美的开头、结尾、名言、成语、比喻句、拟人句等,背一背,写一写。这样,写作文的时候,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孩子平时写作文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当时的情景,也可以问一问,帮助孩子打开思路;写完以后,认真读一读,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孩子大胆写作,还可以帮忙修改。这样,孩子就会消除畏难情绪,越写越好。

作者简介:

强夏芳,韩城市新城区第三小学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韩城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后在华县、大荔、礼泉等地承担示范课,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一致好评。撰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等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在《教师报》发表;教研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来源:韩城教育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