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飞窜(cuàn) 狭隘(ài) 戈(gē)壁 阔绰(chuò)
B.渊薮(shǒu) 悼(dào)念 呻吟(yín) 热忱(chén)
C.玄奘(zàng) 唠叨(dao) 蜿(wǎn)蜒 摒(bēng)弃
D.戳穿(chuō) 羼(chàng)水 滞涩(sè) 抑(yì)郁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漂移 陆地 缓慢 豪无疑问
B.汇聚 流逝 碰撞 两栖动物
C.恐龙 灭绝 悲惨 天衣无缝
D.覆盖 措施 膨胀 冰天雪地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B.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
C.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B.通过开展“拆墙透绿”活动,使我市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
C.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D.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成行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①⑤④③②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③⑤
6.根据提示填空。(8分)
(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4)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 , 。
(6)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 ? 。
7.八年级(2)班以“气象物候”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1)请仿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如冬至、霜降、芒种)中任选两个解释含义。(3分)
示例:清明。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
(2)你的同学小芳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奇特,请你从物候学的角度对这句诗提出不同的看法。(3分)
8.下列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第一节“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
B.第二节,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第三节,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第四节“安得”三句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博大宽广的胸怀。
9.选出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诗歌开篇写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10.下列是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得罪了瓦西里神父,保尔被学校开除了,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去做杂工。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战斗中保尔颅骨被打穿,而且摘除了右眼。伤好后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默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准则。
D.奥斯特洛夫斯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不向命运屈服,用笔做武器继续战斗。在双目失明、脊椎硬化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开始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写作。
二、阅读(4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乙)
古之君民①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④于干隧⑤也。”
【注释】①君民:统治百姓。②审:弄明白。③罢:通“疲”,疲乏。④殁:死。⑤干隧: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2)或异二者之为 或:
(3)恣则极物 极:
(4)上下俱极 俱:
12.下列选项中,与“而后世化之如神”的“而”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C.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1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
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独以亡,何故?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选文通过魏武侯与李克的对话,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5月7日电)世界卫生组织7日宣布,由中国医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第6种获得世卫组织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验证的新冠疫苗。
中国国药新冠疫苗易于储运的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资源匮乏的环境。它也是第一款携带疫苗瓶监测器的疫苗,疫苗瓶上的小标签会因疫苗受热而改变颜色,便于卫生工作者判断疫苗是否安全可用。
世卫组织建议将中国国药新冠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成年人,采用两剂注射,间隔时间为3至4周。在参与试验的所有年龄组中,疫苗的有效率被评估为79%。世卫组织不建议对中国国药新冠疫苗设置使用年龄上限,因为评估数据显示,该疫苗对老年人可能也有保护作用。
材料二:
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复制性和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常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灭活疫苗是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最有效的疫苗研发路径。
(摘自《公共卫生学概论》)
材料三: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拥有三款新冠疫苗,包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以及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基因重组新冠疫苗。在三款新冠疫苗中,为什么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最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据中国生物披露,早在2020年4月,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便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申报的相关准备工作。期间,中国生物北京所与世卫组织评审专家组始终保持积极沟通,召开两次远程视频会议,就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等情况进行交流,并于2020年12月28日,向世卫组织提交申报文件。
在全球疫情反复,疫苗需求大增的情况下,新冠疫苗的产能问题备受关注,而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在这一环节上优势更加明显。就在两天前的5月6日,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108号楼建设项目实现主体钢结构顺利封顶。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年产能将达30亿剂,这也将成为全球最大新冠疫苗车间。
(摘自中国新闻网)
16.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通过中国疫苗。
B.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很安全。
C.中国新冠疫苗可以在全世界使用。
D.国药北京生物所新冠疫苗通过世卫紧急使用认证。
17.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是安全的,主要是因为携带疫苗瓶监测器。
B.世卫组织认为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对老年人也有保护作用。
C.灭活疫苗是人工培养的丧失了感染性、免疫性和毒性完整的病原微物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
D.世卫组织专家建议将中国国药新冠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成年人,采用两剂注射是因为接种两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
18.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是我国第一款获得世卫组织正式通过的紧急使用认证的疫苗。
B.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拥有三款新冠疫苗都是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最有效的疫苗研发路径。
C.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专项工作组于2020年4月就开始申报紧急使用认证。
D.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优势非常明显,年产能达30亿剂。
19.国药中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通过世卫组织的紧急使用认证并作为我国多款疫苗中最先获得世卫认可的原因有哪些?请依据上述三则材料从该疫苗的特点、类型和组织工作等方面作简要的梳理和概括。(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候,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眼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来源:Z#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有删节)
20.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并举例分析。(2分)
21.“鱼”在文章结构和表现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22.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3分)
(1)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
(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成就”的含义是什么?)
23.第⑨段“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之中,“寒冷”与“温暖”的含义各是什么?(3分)
24.“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3分)
三、作文(50分)
25.总有一些人、事、物像美丽的花朵一般,盛开在你的记忆深处,温暖着你,激励着你,灿烂着你。请采摘一朵,与大家共享。
请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为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注重细节刻画;(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