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初一2024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十堰市初一2024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5-03-13 10:26:12

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病句辨析与修改

1.(24-25七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小,营商环境的好坏,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B.傍晚,我们登上白云山,映入眼帘的是繁华市景、如血残阳和阵阵风声。

C.编入读本的这些生动的红色故事,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是再熟悉不过了。

D.近日,荔湾区投放了大量共享单车,这给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24-25七年级上·湖北宜昌·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3.(23-24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使射阳县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D.在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23-24七年级上·广东肇庆·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食结构和运动量不足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健康管理,确保学生吃动平衡。(在“饮食结构”前加上“由于”)

B.一座城市鸟类数量多寡,特别是旅鸟愿意于迁徙途中造访,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否宜居。(在“旅鸟”后加上“是否”)

C.金铁霖先生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声乐教育事业,为发扬和传承中国声乐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D.深中通道工程是集“桥、鸟、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大湾区超级工程,全长约24公里左右,预计于2024年建成通车。(把“左右”删掉)

5.(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佳木斯·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监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6.(23-24七年级上·四川宜宾·期中)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B.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7.(23-24七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5G基站太少,5G服务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小,网络接入困难、信号质量差。

B.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C.为了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泛滥和滋生,我们应做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D.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配制而成的。

8.(23-24七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青少年不再沉迷手机游戏,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B.据初步测算,2022年元旦假期,广东省共接待游客大约1111.5万人次左右。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首届院士科学大课堂在某少年宫启动,科学种子得到广泛播撒和有效普及。

9.(23-24七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创办至今,临淄齐文化节先后举办了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祭姜大典、齐文化博览会暨民间收藏展等品牌活动。

B.通过开展“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淄博市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C.伴随着喜庆的乐曲,第十六届淄博市读书节启动仪式在海岱楼钟书阁举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围观。

D.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发展并继承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10.(21-22七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以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2分为中心,半径7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B.通过5月22日在西安举办的以“伟人故里·灵秀南充”为主题的南充旅游推介会,再一次把南充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C.第十一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组委会要求, 10月16日至11月16日的艺术节期间,必须加强交通管理,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D.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修养、提高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1.(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宁·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公共阅读空间只有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

C.国庆黄金周期间,随着各地景区惠民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自然。

D.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

12.(23-24七年级上·四川广安·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15日联合京东商城、淘宝网等17家电商企业启动消费绿色维权通道平台。

B.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C.在这篇文章里,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D.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寂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的繁星。

13.(23-24七年级上·辽宁丹东·期中)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句中“飘落” 是名词,“温暖”是动词。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句中加点词“自然”是“当然”的意思。

D.“据报道,今年一季度,上海新开的特色小店数量已超过三万家左右。”这个句子有语病, 修改方法是:将“左右”删掉。

14.(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堂连接了空间站与地面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太空科普课,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B.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是旨在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目的。

C.随着中国女篮夺得世界杯亚军,使中国观众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D.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超过180余天,宇航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已经圆满完成多项既定任务。

15.(20-21七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把“切忌”改为“避免”)

B.他到了退休年龄,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把“姚明”和“我”的位置互换)

D.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把“不管”改为“因为”)

16.(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本次校园运动会,展现了成外学生蓬勃向上的青春风采。

B.“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

C.早在约三千年左右,古蜀人就尝试参透太阳亘古旋转的奥秘。

D.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深受大家喜爱。

17.(21-22七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秋季运动会,使得我们班的凝聚力空前增强。

B.长沙正式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这是每一个长沙人的功劳,更是760多万长沙人的幸福与骄傲。

C.我喜欢阅读当代作家龙应台的作品,比如《亲爱的安德烈》,我已经看了大约150页左右了。

D.秋季研学是否有收获,关键在于能跟小伙伴参加班级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18.(23-24七年级上·湖北孝感·期中)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国庆节期间防止安全不出现问题。(删掉“防止”)

B.在谋记者采访被打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删掉“在”和“后”。)

C.近年来广东各地积极挖掘和培育身边的各类道德典型和好人好事,形成了人人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把“风尚”改为“风气”)

D.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要字”改为“能否”)

19.(22-23七年级上·湖北黄冈·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从都市到边疆,从海岛到高原,全国各地党史学习教育火热开展。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20.(23-24七年级上·辽宁营口·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语文天地,走进便是风景。莫怀戚一家四口正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①田埂上那弯弯曲曲、深深浅浅的脚印似花瓣一般散发着亲情的馨香;北海菊花,花团锦簇,在秋风中开得烂漫,好像母亲看到史铁生走出人生阴霾露出的欣慰笑脸  ②济南的冬天天气温晴,而绍兴却很寒冷,年少的鲁迅正在百草园雪地上捕鸟,那白颊的、性子很躁的“张飞鸟”,养不过夜就死了……③只要留心观察,细心品悟,语文处处皆美景。

A.语文天地,走进便是风景。莫怀戚一家四口正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语段中加点的词“风景”和“散步”分别是名词和动词。

B.①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C.②句使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

D.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留心观察”与“细心品悟”调换位置。

21.(23-24七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B.校运会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学校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C.作为年青一代,我们要担负起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D.升旗时,同学们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在主席台前那面冉冉上升的鲜红旗帜上。

22.(23-24七年级上·辽宁丹东·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融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传承和保存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A.选段中加点词语“汉字”和“基因”都是名词。

B.选段中加点词语“蕴含”和“融合”都是动词。

C.选段画线句有语病,应将“记载”和“传承”调换位置。

D.选段中加点词“风用“本义是“风和雨”,在这个语境中比喻波折、艰难的困境。

23.(23-24七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重要作用。

B.《再塑生命的人》中很多的事例都表现出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C.这次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积极发扬。

D.充沛的兴趣,真实的体验,积极的思考,是成功完成这一次实践活动的保障。

24.(23-24七年级上·河南开封·期中)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冬奥会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B.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C.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D.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25.(23-24七年级上·湖北荆州·期中)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9月23日,坐落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华灯璀璨,流光溢彩。

B.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当晚,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隆重开幕。

C.20时整,迎宾表演《水润秋辉》在“水玉琮”敲击出的激昂鼓声中开始。

D.伴随《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最后莅临,全场一片欢腾。

26.(23-24七年级上·山东东营·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新技术的运用使电脑的价格比五年前降低了两倍。

B.由于经营混乱,监管不力,使不止一家江西食品厂深受其害。

C.无论是开拓式创新、升级式创新,还是移植式创新,关键都是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D.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脑力方面战胜人类真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27.(23-24七年级上·四川资阳·期中)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妈妈每天坚持运动,这一年她跑步总里程达1000公里,她的体重已经下降2倍多。

B.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2月9日,正月初五,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迎返程高峰,当天安排航班起降1034架次。

D.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28.(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C.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D.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9.(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双鸭山·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游客来说,是否文明烧烤、减少噪音污染,才是爱淄博最好的方式。

B.通过世乒赛的历练,使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得到了改善。

C.我要发愤图强提升自我,不但让学校为我自豪,而且让班级以我为傲。

D.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

30.(23-24七年级上·辽宁铁岭·期中)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假期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记录着智慧与成长。参加消防安全体验活动,认识消防器材、了解安全知识;走进非遗工坊,体验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养文明礼仪,建设美丽家园。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乐假期生活。

A.“假期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记录着智慧与成长。”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参加”“认识”“了解”三个词都是动词。

C.“博大精深”“文明”“美丽”从感情色彩上分析,都是褒义词。

D.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孩子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享乐假期生活。”

31.(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坚持原则。

B.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C.由于她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D.文章的主题确定后,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择、组织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服务。

32.(23-24七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先后有约10多万名志愿军烈士血洒疆场,彰显了志愿军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和顽强品格。

B.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谈论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C.随着石家庄市政府积极推进夜景亮化工程,使城市环境得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D.宁静的正太饭店与喧嚣的中山路口,不仅是历史与今天的交汇,更是静与动的对比。

33.(23-24七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病句诊所】下列是某班同学写的七年级军训小结,其中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本次军训汇演非常精彩,那宏大的场面和铿锵有力的声音至今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②通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班在本次军训中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③军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④我知道,一个学生能否成为真正的“钢铁战士”,关键在于他要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A.① B.② C.③ D.④

34.(23-24七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学生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我校新成立的生态委员会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35.(23-24七年级上·广西贵港·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认真采纳和听取了同学们关于改善伙食的意见。

B.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

C.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D.“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36.(23-24七年级上·湖南邵阳·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几天的军训,使我认识到了纪律严明的重要性。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

C.为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D.能不能做好这件事,取决于你是否有良好的态度。

37.(23-24七年级上·湖北鄂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沐浴在亲情中,我们不能只知接受,而应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B.很多同学都知道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孙子、曾子和古代先贤。

C.《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通过激发“我”的求知欲,一步步重塑“我”生命。

D.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与同学一起,共同策划、实施、组织本次活动。

38.(23-24七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北京的秋天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39.(23-24九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锦诗奉献大漠近60年,打造了“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修改:句末加“虚拟工程”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修改:删去“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修改:将“山水明秀”和“花木繁茂”调换位置。

D.“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修改:“热情”改为“热潮”。

40.(23-24七年级上·湖北黄冈·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秋意渐浓,漫步于蕲春金钩风景区,我听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B.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C.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D.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1.(23-24七年级上·湖北十堰·期中)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当壮族“三月三”民歌节与清明节不期而遇而形成的广西独有的小长假到来,广西人民倍感快乐。

B.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C.报告显示,中国老年人出行以步行为主,且55%的老年人单次走路时长不超过半小时左右。

D.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42.(23-24七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对于开展活动的意见。

C.只有坚持不懈地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D.通过这次课外实践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3.(23-24七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下面是小语同学所做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②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上升趋势。③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而是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④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是否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4.(23-24七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写好景物的关键。

B.通过阅读《春》,使我更加热爱春天,憧憬未来。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再发生。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5.(23-24七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B.为了防止踩踏事件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D.历尽千辛万苦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实干兴邦的决心。

46.(23-24七年级上·四川内江·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与否。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昆虫记》,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回老家了。

D.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盐、虾、碱等许多水产品。

47.(23-24七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经典作品,我们应端正阅读态度和方法,学会独立思考,与名著平等对话。

B.那时候的我就意识到,诗词的世界是何其广阔,绝不只是提供了多愁善感而已。

C.亦轼一生历尽艰辛,但词中蕴含的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让人心生钦羡仰慕之情。

D.陶渊明远离纷扰喧嚣的尘世,他舍弃的是世俗的名利,收获的却是内心的宁静。

48.(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济南不仅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放眼全社会,注重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B.通过科幻教育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使国民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C.对名家作品能否有透彻的理解,主要取决于能深入阅读作品。

D.中秋、国庆假期,处处洋溢的“中国红”点亮锦绣山河,铺展一幅幅欢乐祥和。

49.(23-24七年级上·广西贺州·期中)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昭平茶寿公园内绿化景观优美宜人、健身步道宽阔整洁,随处可见宣传茶寿文化的标语。它的建成让昭平人民在工作之余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茶寿公园的设计,处处突出了“梦境家园,长寿茶乡”的特点。通过游人的体验,可以了解昭平茶寿文化的许多神秘特点。

A.修改:通过游人的体验,可以感触昭平茶寿许多文化的神秘特点。

B.修改:通过体验,游人可以了解昭平茶寿许多文化的神秘特点。

C.修改:通过游人的体验,可以感触昭平茶寿文化的许多神秘特点。

D.修改:游人通过体验,可以了解昭平茶寿文化的许多神秘特点。

50.(23-24七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10月13日晚,第二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在浏阳开幕。①开幕晚会以“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为主题,创造性地实现“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沉浸式文旅体验。②现场汇聚了祭孔古乐、湘绣等非遗元素,展现“一河风雅颂”的四季美好新生活。③通过百童诵读、编罄和鸣、雅乐对答等活动,使传统古礼得到庚续与传承。④这场颇有创意的多媒体烟花诗剧打破了文艺晚会的传统逻辑,立体式营造“烟火天地间,人在烟花里”的唯美意境。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两面对一面,将“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小,营商环境的好坏”改为“政策支持力度和营商环境”;

B.搭配不当,可改为:傍晚,我们登上白云山,映入眼帘的是繁华市景、如血残阳,听到的是阵阵风声;

C.介词误用,去掉“对”;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B.否定不当,应该删去“避免”或“不”;

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随着”或“使得”;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随着”或“使”;

B.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删去“能否”;

D.否定不当,删去“不要”。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搭配不当,应在“饮食结构”后面加上“不合理”。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用词不当,数量减少不可用倍数,可将“一倍”改为“一半”;

C.语意重复,应删去“约”或“左右”;

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否”;

故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成分残缺,可以去掉“使”;

C.语意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

D.句式杂糅,去掉“的缘故”;

故选B。

7.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成分残缺,应在“信号质量差”后面加上“等问题”;

C.语序不当,应将“泛滥”和“滋生”调换位置;

D.句式杂糅,应去掉“的主要成分”或“由……配制而成的”;

故选B。

8.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B.语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

D.搭配不当,删去“和有效普及”;

故选C。

9.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D.有误,语序不当,应该是先“继承”再“发展”,将“发展并继承”改为“继承并发展”。

故选D。

10.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

C.否定不当,删去“不”;

D.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

故选A。

11.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搭配不当,应将“提升”和“创新”互换位置;

C.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掉“随着”;

D.句式杂糅,可删掉“因为”或“而造成的”;

故选A。

12.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将“维权”与“绿色”互换位置;

B.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或在“全面提高”前面添加“能否”;

C.缺少主语,删去“在……里”,或在“热情”前添加“他”;

故选D。

13.A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句中“飘落” 是动词,“温暖”是名词;

故选A。

14.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是旨在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目的”句式杂糅,去掉“是……为目的”;

C.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D.“超过”与“余”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

故选A。

15.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

B.搭配不当,“精力”和“健壮”搭配不当,“健壮”改为“充沛”后,“身体”与“充沛”依然搭配不当,正确的修改是:将“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改为“身体还很健壮,精力还很充沛”;

D.关联词搭配不当,分句是转折关系,可将“不管”改为“虽然”;

故选C。

16.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B.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任务”;

C.成分赘余,“约”和“左右”重复,任删其一;

故选D。

17.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C.重复多余,“大约”和“左右”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D.两面对一面,应在“能”的前面加上“是否”。

故选B。

18.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C.搭配不当,“培育……好事”不能搭配,应把“培育”改为“宣传”;

故选C。

19.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删去“随着”或“让”;

C.语序不当,将“读者深受喜爱的”改为“深受读者喜爱的”;

D.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

故选B。

20.D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D.有误,第③句无语病;

故选D。

21.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改为“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

B.有误,句式杂糅,可删掉“的原因”或“的结果”;

D.有误,搭配不当,“目光”可以集中在旗帜上,而“歌声”不能,应删去“和歌声”;

故选C。

22.C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应用。

C.有误。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传承”和“保存”调换位置。

故选C。

2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两面对一面,应将“能否”删去;

C.搭配不当,“教训”不能和“发扬”搭配,可将“和教训”删去;

D.搭配不当,“充沛”不能和“兴趣”搭配,可将“充沛”改为“浓厚”;

故选B。

24.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C.有误,这句话是成分残缺,应该在“动物”后面加“的行为”;

故选C。

25.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莅临:多指贵宾的来临,光临。此处用来指东道主中国代表团,用词不当;

故选D。

26.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降低”不能用倍速,可将“两倍”改为“一半”;

B.介词使用不当,删去“使”;

D.“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指行为举止离奇古怪,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不能形容智能机器人,有语病;

故选C。

27.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A.逻辑有误,下降不能用倍数,“2倍”可改为“一半”;

B.成分缺失,缺少主语,删掉“在”“中”;

D.搭配不当,“改善”应改为“提高”;

故选C。

28.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否定词使用不当,删去“不再”;

B.语序不当,将“发现”和“解决”互换位置;

C.介词滥用导致成分残缺,删去“使”或“由于”;

故选D。

29.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C.语序不当,“学校为我自豪”与“班级以我为傲”交换位置;

故选D。

30.D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D.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享乐”改为“享受”;

故选D。

31.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语义累赘,去掉“之所以”或者“的原因”;

B.双起单承,在“修养”后增加“水平高低”;

C.缺少主语,去掉“由于”;

故选D。

3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有误,语义重复,“约”和“多”重复,去掉一个;

C.有误,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D.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是动与静的对比,更是历史与今天的交汇”;

故选B。

33.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搭配不当,可去掉“和铿锵有力的声音”;

B.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D.两面对一面,可去掉“否”;

故选C。

34.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前加上“这种手表”;

B.缺乏主语,去掉“随着”或“使得”;

D.“这方面”指代不明,可将其改为“鉴定和运用史料”;

故选C。

35.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采纳”和“听取”互换位置;

B.语义重复,删去“约”或“以上”;

D.成分残缺,在“民族”后面加“的集体意志”;

故选C。

36.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成分残缺,可以去掉“通过”或“使”;

B.句式杂糅,可以说成“《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或“《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

C.否定不当,可以去掉“不”;

故选D。

37.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分类不当,将“和”改成“等”;

C.缺少宾语,末尾加“的经历”;

D.语序不当,“实施”和“组织”前后调换;

故选A。

38.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B.否定不当,去掉“防止”或“不再”。

C.搭配不当,将“北京”和“秋天”对换位置。

故选D。

39.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C.成分残缺,在“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后边加上“的品德,”,所以此句修改不正确。

故选C。

40.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搭配不当,把“听”改为“感受”;

C.搭配不当,“提升”与“习惯”不能搭配,可去掉“和劳动习惯”,或把“和”改为逗号,在“劳动习惯”前加上“培养”;

D.两面对一面,删去“不抓”或在“后继”后添加“是否”;

故选B。

41.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B.语序不当,应该是“观察、分析、解决”;

C.语意矛盾,去掉“左右”;

D.一面对两面,应当将“能否”删去;

故选A。

42.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B.语序不当,应将“研究”和“征集”对换位置。

D.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C。

43.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③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这是个递进复句,不是并列复句。所以要将“而是”改为“而且是”。故选C。

44.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两面对一面,去掉“会不会”“能不能”;

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D.“解决并发现”语序不当,改为:发现并解决;

故选C。

45.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

B.否定不当,删去“不”;

C.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热潮”;

故选D。

46.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其原因”与“造成的”可删掉其一;

C.指代不明,可将“他”改为“王宾”或“张凯”;

D.分类不当,“盐”“碱”不属于水产品,可将“水产品”改为“产品”;

故选B。

47.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A.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方法”;

故选A。

48.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D.成分残缺,句尾加上“的画面”;

故选A。

49.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通读语段,可知画线句子“通过游人的体验,可以了解昭平茶寿文化的许多神秘特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修改的方法是将“游人”调至“通过”的前面,并删去“游人”后面的“的”字,恢复句子的主语;

故选D。

50.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介词滥用,缺少主语,“通过”“使”应删掉其一;

故选C。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