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省语文统考试卷七年级

2024湖北省语文统考试卷七年级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5-03-13 09:28:46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阅读(共55分)

一、(10分)

(2023春·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小题。

①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②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更多的突破性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③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④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⑤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大学生之所以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⑥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

⑧随着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更“全能”的人工智能,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指挥机器的是人,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意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在科学与文化领域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1.(3分)下列对本文说明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B.从业者没有必要为ChatGPT的出现而焦虑。

C.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并非一无是处。

D.人类应尽快造出全面超越人类的智能机器。

2.(3分)下列对人工智能优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应用了更多突破性技术,搜集了更多素材,能够更好地解答用户的问题。

B.人工智能可以理解各类问题,不仅能回答“客观题”,而且能回答一些“主观题”。

C.人工智能擅长解答重复性、记忆性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创新能力。

D.人工智能拥有庞大的数据库,能够激发人类灵感,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3.(4分)阅读第⑧段,请你分条简要概括作者对人类应该怎样面对人工智能的建议。

二、(20分)

(2023春·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小题。

短针长线,快乐人生

①天凉了,我找出去年的那件风衣,发现一粒扣子松了线,三心二意地吊着。寻出针线盒,我不禁愣住——紫红的丝绒布上,并排别着一溜银针,它们身上缠着各色穿好的线,像许多小小的士兵,静静待命。

②心里兀的一暖,不由得微笑起来——这是妈妈穿的线。轻轻地拈出一根针,几乎能触到半年前离世的妈妈留下的温度,仿佛看见阳台上月季红着,文竹绿着,在金色绒毛般的阳光里,妈妈眯着眼睛在做针线活儿。

③妈妈知道,我最不耐烦拈针引线,但家里有个淘气小子,常常不得不缝缝补补。稍烦琐些的活,可以交给裁缝师傅。掉了扣子、袖口开了线,这样细碎的活,生的裁缝不肯做,熟的又不肯收钱,弄得两头为难,我只好自己来做,我是个好抱怨的人。一根针找不到、一条线颜色不对,都会让我气闷。

④我尤其喜欢向妈妈电话诉苦,叽叽咕咕,一说半天,如同小时候,觉得自己的布娃娃没有邻居女孩的漂亮,都会揪住妈妈的衣角哭诉。而妈妈,一直都在安静地听,她自己从无怨言。

⑤其实,她的一生并不平坦。出生后,就被放在外公外婆家门口,片言只字皆无。终其一生,不知道生身父母为谁。长大后,硬是凭着一手好针线,帮了自己帮别人,赢得了街坊的敬重。

⑥日子里缠着重重叠叠的云雾,拨开了还得拨,驱散了又得驱。父亲弄丢了那笔补发的工资,她不气;哥哥没考上大学,她亦不恼;当医生告诉她,她的右眼将永远失明时,她也只是点点头。她手里总做着活计,飞针走线,密密麻麻的针脚,像人间岁月,穿过留痕,一行行纹丝不乱。

⑦每次听我抱怨东抱怨西,她总会说,这件事不值得气,那件事也不值得气。我不服气地反问:“依你说,什么事才值得生气?”她侧过头,将针磨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条斯理地回答:“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值得生气的。”我和她,都笑起来。正午的好太阳,晒着母女俩同一版本的笑容,日子像打开的一页书,虽有诸多不快,但亦有温馨的插图。

⑧如今,偶有不快,我会拈起针线,替毛毛熊缝缝耳朵,给儿子补补校服的开线处。针扎进布料又透出来,看着一行行平整的针脚,心总能平静下来。不为别的,只为那些短针长线里,有妈妈的味道。月季红,文竹绿,阳光暖洋洋的,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快乐的呢?

⑨人生这一袭袍,穿得久了,也容易积垢,难免开线。有空缝缝洗洗、补补缀缀,甚至拿到阳光底下去晒一晒,心自然会快乐舒畅。

4.(5分)针线盒中银针的哪些特点令“我”不禁愣住?请你用直白的语言简要概括。

5.(4分)母亲对女儿深挚而又暖心的爱具有哪些特点?请你阅读②~③段,简要概括。

6.(6分)文章④~⑦段是想着意表现母亲的哪一个性格特征?请你简要概括。

7.(5分)请你结合第⑨段,用直白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本文写作意图的理解。

三、(7分)

(2022秋·湖北荆门·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下面8--9小题。

【选段一】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选段二】

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

8.(4分)以上两个文段选自《朝花夕拾》,这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10篇① (题材),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②《 》;两个选段所提到的“书”分别是③《 》和④《 》。

9.(3分)请在上述选段的书目中任选一本,结合具体内容和下面的材料,谈你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的。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切。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四、(3分)

10. (2023春·湖南永州·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②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③无知音赏。

感此④怀故人,终宵劳⑤梦想。

【注】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轩:窗。③恨:遗憾。④感此:有感于此。⑤劳:苦于。

下列有关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渐”两字,巧妙地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一快一慢的实际感觉。

B.三、四句描述诗人沐浴后,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享受清凉。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来自身心的快感。

C.“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两句实写诗人取来鸣琴轻弹,因无知音欣赏而心生怨恨。

D.诗人捕捉生活中的感受,寄情于景,细腻入微,意趣盎然。语言流畅自然,韵味十足。

五、(15分)

(2023·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小题。

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于人,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变也。”左右顾无人,岩①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如?”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也。”王曰:“善。”乃赐单牛酒②。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朝日宣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榖③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大夫之相与语者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也!”

(选自《史记》)

【注释】①岩:台阶,②牛酒;这里指酒宴。③收榖(gū):收养。

11.(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襄王恶之 恶:厌恶

B.左右顾无人 顾:照顾

C.王曰:“善。” 善:好

D.闻大夫之相与语者 相与:一起

12.(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A.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B.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C.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D.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13.(3分)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襄王认为田单给老人赠送皮袍是想要笼络人心,伺机取代自己,于是准备对付田单。

B.襄王从善如流,两次听从了贯珠者的建议,成功地将田单的善行变成了自己的善行。

C.襄王为表现自己对百姓的关爱,下令在国内寻找饥寒交迫的百姓,并收养他们。

D.襄王忧虑人民的饥饿、寒冷、操劳,田单都能帮他解决,这都是襄王教诲的结果。

14.(6分)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朝日宣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Ⅱ表达(共65分)

六、(15分)

(2021秋·湖北黄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小题。

①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历代文人几乎全部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诗句来赞美春天,吟诗春天。春天,带给人希望,带给人激情,带给人梦幻。

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暖,像潮水一样涌来时,那些新绿、嫩绿、鲜绿、翠绿,那满满的绿色,温柔而深情地清亮着我们。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于是,人们开始在春天漫步,跺着松软的泥土,方知生命的滋生与存在。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草芽,还是含苞待放的花蕾,也无论是( )的森林,还是莺莺絮语的飞鸟,②只有把春的帷幕缓缓拉开,就会感悟到春的热忱邀请。

春风吹来,那清新的花草气息,fù yù pū bí。

③有时雨过天晴,太阳走过七色彩虹,万丈霞光留下春的回味,大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充满生命力。小草细细的嫩叶湿漉漉的绿了,树木都显得(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那些在阳光下最快乐的孩子们,有的是嫩如新芽的pán shān xué bù的幼儿,有的是欢快如阳光一样的少年,他们有的追逐跳跃,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来回奔跑玩着飞球,汗涔涔的笑脸就似绽放的花……④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一幅欣欣向荣的相片。

15.(3分)下列对文中两个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ěn zhàn B.zhěn dìng C.chén zhàn D.chén dìng

16.(3分)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馥郁扑鼻 蹒跚学步 B.覆郁扑鼻 攀山学步

C.馥郁扑鼻 攀山学步 D.覆郁扑鼻 蹒跚学步

17.(3分)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一声不吭 垂涎欲滴 B.悄无声息 垂涎欲滴

C.一声不吭 青翠欲滴 D.悄无声息 青翠欲滴

18.(3分)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①处修改为“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历代文人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诗句来赞美春天,吟诗春天”。

B.②处修改为“因为把春的帷幕缓缓拉开,就会感悟到春的热忱邀请”。

C.③处修改为“有时雨过天晴,太阳走过七色彩虹,万丈霞光留下春的回味,大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充满生命力的样子”。

D.④处修改为“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一幅欣欣向荣的图片”。

19.(3分)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

②春风飞过大地,大地顿时变成一幅清新的画卷。

③被人们收割过的草坡上,又倔强地冒出了新芽,小芽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始生长。

④春,是一拱彰显神奇的画廊。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③④①②

七、作文(50分)

20. (2022秋·湖北黄石·七年级黄石十四中校联考期中)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不知不觉,我们七年级的同学们已进入初中两个多月啦!你认识了哪些老师?结交了哪些朋友?参加了哪些活动?学习了哪些知识?拥有了哪些收获?

请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结合你入校后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或思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私信获取答案)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