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文凭试中国语文科昨日开考,有超过45000名考生报考。 图为大埔香港教师会李兴贵中学试场。
4月11日,香港中学文凭试(DSE)中文科开考。
DSE是香港学生完成六年中学课程后参加的一项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
DSE包括4个核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公民与社会发展,及两至三个选修科目。
昨天开考的中国语文科(简称中文科),又被称为“死亡之卷”。
十年前,DSE中文科出了一道阅读题,阅读材料是台湾作家徐国能的《第九味》,要求考生写出除文中提到的“甜、酸、苦、辣、咸、涩、腥、 冲”八味外的“第九味”究竟是什么。 大量考生摸不着头脑,叫苦连天。
此题一出,“第九味”就和内地高考阅读题经久不衰的“诡异的光”一样,成为“没头绪的难题”的代名词。
今年DSE中文科继续改革,考试由2日改为1日,继2023年取消口试后,再取消卷三的聆听及综合能力卷,目前只剩下阅读卷和写作卷。
有考生表示今年试题不难:《》
难道“死亡之卷”已经放下屠刀,开始“放生”了吗?
今年DSE中文科的两份卷子,卷一分为甲乙两部分,甲部分材料从12篇指定篇目中选出6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 》、《登楼》、《师说》、《岳阳楼记》。
考生需要回答8个问题,其中长问题与《师说》及《岳阳楼记》有关,《岳阳楼记》的题目更占9分。
有老师提到,其中较难的题目是要求学生评价《岳阳楼记》的一句“衔远山,吞长江”,改为“接远山,吞长江”会否较理想,考生只要掌握“衔”一字 的意思,就能处理。
虽然这部分只需要背熟书就能拿不少分数,但有考生表示,考前押题都没有人提《师说》和《岳阳楼记》,有的考生根本没有准备:
而乙部分则是课外阅读题,白话文阅读材料是新疆作家李娟的《繁盛》,文言文阅读材料则选自《世说新语》《东坡志林》。
有老师表示,作家李娟可能较少考生认识,而且文章描写了农村、游牧的生活,考生可能较难代入。
考生则表示: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飞机! 做题做到想跟作者一起哭啊啊啊……
考查作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也引起了考生热议。
至于《世说新语•任诞》及《东坡志林》,有老师认为出题不算特别深,在句译辅助下应能处理。
卷二考查写作能力,也分为甲乙两部分。
甲部分是实用写作,要求考生综合阅读材料,就清洁美化校园计划,撰写一封书信,用以在学校月刊上发表。
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采访到的考生张同学表示:“这种题型比较新,不过仍在自己平时练习的范围内,不会太过惊慌。”
乙部分是命题作文,要求考生在备选题目中三选一写作长文。
有老师留意到,不少考生都选择写“我最想寻回的一件玩具”,估计因为考生对这个话题有话可说。
但老师同时也指出,此题要得高分亦不容易,考生所描写的玩具必须具回忆意义,难以寻回,还需从文化失落、精神层面上立意,才能拿高分。
看了香港DSE中文科的题目,你觉得难吗?
(综合大公报、文汇报、星岛头条、东网、社交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