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查分落下帷幕,最让人震惊的不是各省的高分状元。
也不是数学物理获得满分的最牛考生,而是福建诞生了一位语文150分的天才。
这在中国高考历史上,卷面分获得150满分,还是历史第一次,应该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了。
但是湖北一考生,也考出了语文145,总分理科703的高分,不出意外应该清华北大跑不了。
如果有记忆力好的朋友应该知道,前两年湖北全省理科状元,唐楚玥,轰出了725的全国一卷最高分,其中语文更是考出了146的超高分。
这些牛人,活生生将语文考出了数学的分数。
但是对比其他省份,大家就会发现,其他省份的理科状元,语文就弱爆了。
一般情况下,省状元的语文成绩大多为130分左右,偏高的省份大概在140左右,偏低的省份一般就是120多。
2009年,四川自主命题时,题目爆难,理科状元仅655分,语文更是只有106分,这恐怕也是历史最低的状元语文分了吧。
对此现象,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偏偏湖北的语文高分频出呢?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网上查了一些数据,其实湖北一直都有语文高分的传统。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的黄冈中学还是超级牛校,黄冈中学就经常出现高考140分的牛人,甚至也出现过145的超高语文分数。
最近几年一卷大哥河北省,语文分数也普遍偏高,据不确定小道消息:
河北省教育局官网显示,2023年河北高考:语文分数130到140的共有8400人,140以上的有1000人,所以加起来应该有9400人。
而隔壁的河南省,语文上140的就屈指可数,甚至几乎为0了,同样的试卷,河北考生的语文就一定比人口大省河南更厉害吗?
我想这肯定是不对的,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各省的评分标准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语文这种学科,客观题就不说了,主观题的评分标准对总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诗词鉴赏。这种题目虽然有规定的参考答案,但毕竟弹性也很大,很多模棱两可的答案,完全是看改卷老师的心情了。
2.阅读。这种题目主观性很强,每个考生读完文章的感受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参考答案却是固定的,如果不能和参考答案契合,就会丢分。
3.作文。直接占据60分的分量,每个老师对文章的偏爱不同,也会导致作文的分数不固定。所以高考阅卷才有二评,甚至三评的出现。
虽然很多省份都是考相同的试卷,但都是在省内自己阅卷,而每年的大学招生指标,又是每个省下分好的。
所以高考分数的竞争都是针对全省的考生,和其他考生无关,这种情况下,语文尺度松一点,全省考生的分数自然提高了。
当然还有一个隐藏的因素,由于试卷相同后,网上也会将各省成绩进行高分对比,如果语文尺度能稍微松一点,在对比时,肯定会占据一些舆论上的优势,懂的都懂,不用多说。
分析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应该清楚里面的真相了,湖北为何高考语文会出现145以上的高分。
而一些高考大省很难出现130的高分,并不是水平真有多么大的差异,只不过是评分标准和尺度不同罢了。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高考是全省考生的竞争,如果全省阅卷按一个标准的话,也是完全公平公正的,水涨船高的道理应该大家都懂。
对于湖北高考语文高分频出,你怎么看?畅所欲言,留言区见!
(原创文章,维权必究,喜欢就请点赞关注,空间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