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行天下周测卷2024答案语文高二

卷行天下周测卷2024答案语文高二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5-03-06 03:32:53

1.D(因果混乱,原文意思为文艺工作者过于关注个人的小圈子,忽视与人民的紧密联系,缺乏大局意识,导致作品缺乏时代感、人文关怀和大爱精神)

2.D(“只要……就……”表述绝对化)

3.A(侧重于论证“现实主义”这一艺术技巧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

4.①首先解说“接地气”的内涵就是创作之根牢牢扎在生活的沃土里;

②接着提出为什么要“接地气”,“接地气”是文艺创作规律的体现;

③然后论述怎么做才能“接地气”,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回答时代重大关切,反映人民疾苦和心声;

④最后指明只有“接地气”,作品才能有底蕴,有力量。(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从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答题,可酌情给分)

5.①《荷花淀》塑造的形象感人,作家笔触生动,整部作品激情充沛,满足了人民的审美需要。

②《荷花淀》凸显了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积极乐观、英勇顽强和爱国精神,植根生活并表达了人民心声。

③《荷花淀》扎根生活,通过夫妻话别、借故寻夫等充满生活情趣的场面,透露出孙犁对人民的深情和真挚的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6.A(“班长”并非小说中的核心人物)

7.C(此处并非“夸张手法”)

8.①对宋城的纪念和感激:宋城是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亲密战友,后为了掩护父亲和战友突围英勇牺牲,父亲深感悲痛和感激。

②希望寻找宋城亲人:父亲多次寻找三哺洼和宋城的娘亲未果,在墓碑上刻上“三哺洼宋城的战友”,也是对战友的承诺的一种兑现。

③传承精神:父亲希望通过墓碑上的刻字,将宋城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传承下去。(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开篇的“我”即父亲,是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见证者。此处的“我”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突出了先辈的勇敢、忠诚和无私的保家卫国精神。

②结尾的“我”即故事中班长的儿子,使得故事在时间上得以延伸,展现了后代对先辈的敬仰和追寻。

③以父子两代人为叙述者,转换叙事视角,使父亲的回忆和儿子的探寻相融合,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增加了吸引力,也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DG

11.B(两个“能”都是形容词作名词,译为“有才能的人”)

12.D(文中没有说李泌“因信奉黄老鬼神之说而备受排挤。”)

13.(1)如果元帅立下大功,陛下不立他为储君,合适吗?(译出大意给2分;“以为”“得”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等天下平定后,不如分赐爵位、土地来赏赐功臣,那么即使是大国,也不超过二三百里。(译出大意给2分;“俟”“疏”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①让作为储君的广平王到军中历练,建立军功,为将来的稳定打下基础。

②提出以土地封赏功臣,避免功臣权重难制,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③成功说服皇帝保留太子,避免了潜在的政治危机。(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

15.D(颈联并非展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而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和无奈)

16.示例一:不同意。①借典故表达生死祸福是命中注定无法选择的,这并非消极的情感,而是诗人的超脱和释怀,体现了他的豁达。②“遇酒犹能罄一欢”,诗人借酒享受片刻的欢愉,表现了他身处困境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这是积极情感的体现,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示例二:同意。①典故“鼠肝虫臂”流露了诗人的无奈,“元无择”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法改变的消极避世态度。②“遇酒犹能罄一欢”表现了诗人借酒浇愁,逃避现实,寻求短暂的安慰和忘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消极情感。(每点3分,共6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7.(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示例一: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示例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示例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8.A:怦然心动 B:百花齐放 (每空1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语境,即可得分)

19.甲:年轻人走进夜校 乙:什么时候都不晚(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语境,即可得分)

20.②句修改为:提供更多的资源 ⑤句修改为:让更多年轻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休憩身心、轻松呼吸(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得2分,共4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1.为什么年轻人青睐夜校?因为在夜校,他们抛开压力与烦恼,轻松获得“心流”体验。(内容2分,因果关系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2.示例一:符合逻辑。在语义上符合夜校课程的特点,指夜校所学技能和实践关联不大;在语法上“无用之用”强调“用”,指夜校经历更多的是一种放松和体验,能给年轻人带来的惬意。

示例二:不合逻辑。“无用”意为“没有作用”,“无用之用”意为“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大的用处。”所言自相矛盾,不合逻辑。(共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它答案,只要分析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23.写作提示:

(1)可以从“耐烦精神”的内涵角度行文,如:耐烦是面对挑战时的冷静与坚持;耐烦是处理日常琐事的从容与耐心;耐烦是追求长远目标的毅力与定力等。

(2)可以从“耐烦精神”的意义角度行文,如:耐烦精神可以促进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

(3)可以从如何践行“耐烦精神”角度行文,如:平心静气、持之以恒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