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分析和总结家长怎么写小学(家长对孩子语文试卷分析怎么写)

语文试卷分析和总结家长怎么写小学(家长对孩子语文试卷分析怎么写)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22 20:43:47

最近火遍全网的小学语文试卷和数学试卷,家长都说难,也听说不少孩子也直接考到崩溃。具体难不难,我在下篇文章放一些收集到的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试卷和数学试卷,大家亲自感受一下。

都说难,具体难在哪里了呢,其实知识点没有超纲,无论数学还是语文出题的形式很新颖,一改往日固定题型和常规题型,出现了大量的情景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上篇文章

举例了一些语文新颖题型,今天举例一些地区的数学新题型。

下面这两道题是北京朝阳区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期末测试题,两道数学题考出了语文题的感觉,都是开放式的提问“写写你的想法”、“沿着这样的思路,你还想研究什么?”,和以前直接提问,直接回答的形式不一样,乍一看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答题。

再来看下面四道小学六年级的期末试题,这些题目的特征是,结合时事材料或是现实生活,用现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而且题目篇幅都比较长,需要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孩子数学的“核心素养”的三大要求: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大家也看出了“核心素养”要求里反复强调“现实世界”,再结合上次提到的语文试卷,都无疑体现了要学以致用,要灵活学,灵活用的思想。

很多家长表示活学活用是好事,但是同时也吐槽数学试卷:

为什么把数学题目出的这么长?

为什么要增加那么多无用信息呢?

考数学题怎么考的像是语文题?

故意增加阅读量,这不是为难孩子吗?

其实在2023年,教育部还颁布了一本《中国高考报告》。

《报告》从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了2022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特征、教学改革、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

《报告》指出,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除了上述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近年来的高考文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识别隐含前提、开放式设问、合理论证、寻求证据、有效推理与论证/证据评估等。理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开放式设问结构不良替代性解决方案等,这些也都是批判性思维在高考命题改革中的具体体现。

小学期末考试的依据竟来自高考报告,对于小学生来说,尽早地按照高考指挥棒提出的要求,提前适应出题形式,提前锻炼这些能力,这是好事情,家长也不用过于焦虑,学校的教学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那么除了学校在教学上的调整,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应对呢?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长,我是这样做的,仅供参考。

1 多看“与学习无关”的书

什么是与学习无关的书?我指的是与学习无直接关联的书。

一文中提到过,家长不要只热衷于让孩子读涉及课本知识类的书,比如作文选,好词好句积累,知识点总结之类的书籍,这些书无法锻炼《报告》中所说的能力。

应该多读科普类,社科类,时事新闻类的图书和杂志,我列举一些窦宝看过的“与学习无关”的书籍以供参考:

杂志类:

1~3年级:《环球少年地理》《我们爱科学》《好奇号》《博物》;

4~6年级:《商界少年》《少年》《万物》《少年时》《阳光少年报》;

图书类:

1~3年级:《昆虫记》《世界兵器》《和爸妈去旅行》《环境保护》《动物百科》《植物百科》《聪明的植物》《有趣的动物》《当动物有钱了》《拉普拉斯趣味科学馆》《细菌世界历险记》《小灵通漫游未来》等。

4~6年级:《DK宇宙奥秘》《DK发明简史》《和爸妈游世界》《探险家学院系列》《荒野求生系列》《凡尔纳科幻三部曲》《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乔布斯传》《埃隆·马斯克传》等。

首先,阅读能力在以后的考试中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科目都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主科中的主科,阅读能力又是语文的核心能力,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阅读的地位是超越写作业,刷题,课外班等一切任务的。

其次,多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是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有效途径,简单地说,多看杂书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知识;可以从书中来自不同领域的内容,看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引发思考,能激发孩子的无限想象和好奇心;能扩大他们的脑域阔度,思维变得更活跃,更多元,能真正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力。

2 读生活中的“应用型文本”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有一条“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提到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试卷已经有所体现。

那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可以锻炼孩子“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呢?就是读生活中的“应用型文本”---说明书、路标等。

比如平时买的乐高玩具、药品、桌游、家用电器、小家具安装等都有“产品说明书”或是“使用说明书”。

一般的时候我们大人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要他们来添乱,其实是错过了锻炼孩子综合能力的机会。

别看读产品说明书看似很平常的事,却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阅读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根据指引,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安装家用课桌椅或是小家具的图文说明书,可以锻炼空间思维、理解图纸的能力;桌游的说明书可以锻炼数学性语言的阅读能力。

除了读说明书,外出时可以读路标和公园地图等应用型图文。通过阅读路标和地图,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和方位,增强空间感知的能力;可以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找到目的地、规划旅行路线、了解交通情况等,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3 多玩桌游

孩子多玩“桌游”有很多好处,包括:

  1. 提高认知能力:桌游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在游戏中,孩子需要仔细观察游戏规则、棋盘和棋子,集中注意力,记忆游戏中的信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桌游通常需要多人一起玩耍,这需要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在游戏中,孩子需要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分工、协作和配合,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桌游可以锻炼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在游戏中,孩子可能会面临输赢、挫败和竞争等情况,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4.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桌游通常涉及到策略和决策的制定,这需要孩子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孩子需要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这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促进亲子关系:桌游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一起玩桌游,家长和孩子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同时,家长也可以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游戏是孩子学习最好的途径,在轻松愉悦中既能促进亲子关系又可以锻炼多方面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和窦宝平时玩纸牌和桌游比较多,比如扑克牌可以玩:打升级,斗地主,捉黑A,抽大王,上7,7王523等等。

桌游玩:三国杀纸牌,猜猜我是谁,达芬奇密码,军棋,国际象棋,动物益智棋,军棋,还有订阅杂志送个各种好玩的棋牌。

说了这么多,我核心想表达的意思是:

  1. 改革来了作为家长不要慌,也不要用陈旧的观念去看待教育的新趋势。
  2. 适应改革,要从锻炼孩子的底层能力--阅读能力开始,不要在盲目上补习班,盲目刷题了。
  3. 趁着这个假期,和孩子一起多读读书,搞好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面对未来的不确定。

面对改革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与更多家长共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