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雷华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日讯(记者 戴璐岭 摄影报道)2016年,四川省委发出“深入实施振兴出版”动员令,推动四川出版踏上新起点。瞄准目标,聚力前行。短短四年,四川出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转型升级为路径,人才兴盛为基础,实现集群式迈进,跨越式发展,“川字号”出版阵容备受瞩目。
紧随文明发展的脚步,四川出版始终与时俱进。特别是最近四年来,迎着数字时代的风潮,四川出版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战略目标,抢抓新机遇、研判新趋势、创造新需求,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的新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统编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新的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地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高速地发展。我们把教育出版和互联网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块,让我们所有的教材教辅,都通过二维码链接了很多海量的线上的内容资源。”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雷华告诉记者,技术为教育出版赋能,川教社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径。“川教社树立了‘教育出版 互联网’思维,以极小的投资,快速完成川教社数字业务基础建设,开发有声图书,利用二维码技术为教育图书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开发‘基于AR技术的学科教材教辅整体解决方案’,开发高中AI(人工智能)融媒教辅,开发‘川教学习’学习平台,实现百万元级别纯利润,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统编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这个书跟其他出版社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个纯文本的图书。我们还把它进行了课程化的设计,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考试怎么考都在这里面,学生通过阅读我们这套图书,可以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雷华告诉记者,在做好目录教育产品的同时,川教社还基于全民阅读理念,融合泛在学习概念,提出泛年龄、泛场景、泛品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泛在悦读”理念,开发市场化图书。策划“快乐读书吧”“统编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等名著阅读系列,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提升、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为一体,有趣、好玩的儿童科普图书系列。
如今,川教社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元化、系列化、立体化、数字化的“大教育”出版格局,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全国出版界、教育出版界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2019年,川教社实现销售码洋13.3亿。营业收入7.8亿,净利润 3.66亿,利润在全国上市书企旗下出版社排名第一。 根据《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川教社总体经济规模在全国图书出版单位排名第10位,在全国地方图书出版单位排名第3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