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
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 ① (A.神采奕奕B.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
,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等传统方式,还是城市周边短途游、非遗大集买年货、文博场馆过大年的崭新尝试,浓郁的年味儿里总少不了沁人心脾的文化味儿。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新春佳节与时俱进,在传统底色上描绘现代色彩,在传统语境下进行现代表达,承载( )着情感寄托,浓缩着文化张力、时代活力。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 ② (A.赋予B.赐予)传统佳节以更深意蕴、更多意义,春节正在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chén( )拥抱春节。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①②处。(只填字母)(2分)
① ②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2分)
承载( ) 热chén( )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春节是传承不息的文化纽带 ②寄托着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春节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理念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敬辞。
C.安徒生,英国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孟子》《大学》《列子》合称为“四书”。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现在,班级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深情朗读】下面是某学生的读书感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你认为画线句中哪一个词语需要重读?为什么?(2分)
阅读,是一种感受。走进春天,朱自清笔下清脆的鸟鸣、静谧的乡间,令我们醉心不已;走进夏天,刘湛秋笔下热烈而粗犷的雷雨浇灌灼热的大地……
(2)【组合对联】请你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读书方式的看法。(3分)
走进去 百态人生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方能悟透 出得来
上联:
下联:
(3)【读书宣传】学校将举办以“好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红准备将下图漫画用在手抄报中,但他不确定这幅漫画符不符合本次手抄报主题。请你结合漫画内容及寓意,帮他解决疑惑。(3分)
、
4.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人生如一叶扁舟羁旅漂泊,旅途中,亲情、友情贯穿其中。关于亲情,诗人王湾用“① ? ② ”(《次北固山下》),在典故运用中抒发对亲人的深切眷恋;李商隐则以诗句“③ , ④ ”(《夜雨寄北》),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关于友情,李白用“夜发清溪向三峡,⑤ ”(《峨眉山月歌》),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情感,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李白以“⑥ , 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牵挂;在交友上,曾子也用“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⑧ ?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进行了反思。 |
诗歌阅读(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2分)
A.《观沧海》(曹操)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州》(李白)
C.《次北固山下》(王湾)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6.本诗首句中的“僵”和“孤”字写出了诗人当时如何的处境?他们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
7.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乙】
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欲献楚王,经宿①而鸟死。路人不遑②惜其金,惟怅③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风,而贵欲以献之。遂闻于楚王。楚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矣。
(节选自《尹文子·大道上》)
【注释】①宿:夜。②不遑:来不及。③怅:失意,懊恼。
8.依据表格内的方法提示,解释字义。(4分)
文言字词 | 理解词义的方法 | 解释 |
(1)“汝卖之乎?”曰:“然。” |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 | (1) |
(2)求闻之若此 (3)我闻有凤凰久矣 | 查阅词典法:①听到,听见;②见识,见闻:③闻名,著称;④传播,传布:⑤嗅,嗅到。(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 (2) (3) (填序号) |
(4)乃与之 | 课内迁移法: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 (4) |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
10.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
11.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宋君和楚王面对传闻的态度和做法有何不同。(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3分)
书香作伴
丁立梅
①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
②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③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④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⑤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气息。
⑥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矍铄,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可以去他家借。
⑦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
⑧是四五月吧, 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
⑨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
⑩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 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
⑪人和书,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情。
12.“我”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书香作伴”,请你仔细研读全文,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把表格补充完整。(2分)
阶段 | 经历 |
年少时 | ① |
小学时 | 常常走夜路到班主任家借书看。 |
高中时 | ② |
梦想实现后 | 有了书房,可以逛书店、书摊,随意读书。 |
13.仔细阅读第③段,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
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了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14.品味下面的语句,体会句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2分)
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15.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请分析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6.作者在第⑩段中说“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请结合上下文,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读了这句话的感悟。(3分)
17.《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其中既有温情的回忆,也有梦幻的童趣,还有理性的批判。请你结合作品情节体会他的情感态度,完善下面表格。(3分)
作品名称 | 具体情节 | 情感态度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① | 梦幻的童趣 |
《藤野先生》 | 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 | ② |
《二十四孝图》 | ③ | 理性的批判 |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8分)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8.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蕉扇”的目的是什么?(2分)
19.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3分)
20.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3分)
第三部分(50分)
21.题目二:十年后,______________
要求:(1)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目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运用熟悉的方法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3)写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学校等相关信息;(4)字数不少于600字;(5)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参考答案
1.(8分)
(1)(2分) B A
(2)(2分) zài 忱
(3)(2分)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4)(2分)D
2.(3分)A
3. (8分)
(1)(2分)示例一:“清脆”需重读,因为它体现了鸟鸣的动听。示例二:“醉心”需重读,因为它表达沉醉其中之情。示例三:“静谧”需重读,因为它体现乡间的宁静。
(2)(3分) 上联:走进去 方能悟透 百态人生 下联:出得来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3)(3分)这幅漫画符合本次手抄报主题。漫画中展示了一个人被埋在书堆里,只露出一个头,旁边的文字“埋葬图书”表达了人们对读书的忽视和书籍被埋没的现象。这与“好读书”的主题形成对比,提醒人们要重视读书,珍惜书籍,让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8分)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2分) B
6.(2分)“僵”和“孤”意为卧病在床,孤傲无助,写出了风雨夜诗人凄凉的处境。其作用是用“僵卧孤村”反衬“不自哀”,更显其为国戍边的志愿坚定不移。
7.(2分)借景抒情 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8.(4分) 是的,对的 ② ① 才
9.(4分)(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
(2)路人正想将“凤凰”(或:鸟)献给楚王,经过一夜“凤凰”(或:鸟)却死了。
10.(2分)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
11.(3分)宋君知道事情后,没有轻信,谨慎地派人去询问丁氏事件的原貌。楚王知道事情后,很感动,给了路人丰厚的赏赐。
12.(2分) 无钱买书,只能到老街上小人书摊租书看。 在高中语文老师家借书看,感悟书香人生。 13.(3分)“腾跳出”表现出“我”看见小人书书摊的欢喜与渴望看小人书的急切。“扑”“蹲”写出了“我”看见小人书书摊的欢喜、兴奋、激动,看小人书的急切,对小人书的渴望。
14.(2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新借的书让“我”欢喜、激动。
15.(3分)环境描写,写出了夜的空旷、宁静,以及带给“我”的恐惧感,衬托出“我”对书渴望和借到书的幸福感。
16.(3分)①自己对书的渴望就像期盼花开一样;②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和享受就像赏花一样;③书香与我作伴的经历像花儿绽放;④书中内容及情感散发出花一样的芬芳。
17.(3分)①我按斑蝥(拔何首乌、寻蝉蜕);②温情的回忆;③作者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的评价。
18.(2分)火焰山是取经必经之路,为继续取经,不得不借它;给当地百姓除难。
19.(3分)从“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看出孙悟空心地善良,胸存黎民百姓;从“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说明孙悟空神通广大,法术高强。
20.(3分)第一次是跟铁扇公主好好说,但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的事儿怀恨在心,自然不借,还用扇子把孙悟空扇飞了;第二次孙悟空吃了定风丹又来借,铁扇公主扇不飞他,他就变了一个小飞虫进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折腾,铁扇公主受不了,就给他一把假扇子,结果越扇火越大;第三次,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终于拿到了真的芭蕉扇。
21.(50分)范文:
十年后,我成为我!
“嗖——”我坐上穿越时光隧道的列车,瞬间来到了2034。
此时的我正坐在平稳的飞机上,手里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情万分激动。飞机进入中国领空的那一刻,我心中呼喊着“伟大的祖国,敬爱的母亲!您的儿女载誉归来了,我没有给您丢脸,我为您争了光,为您带来了骄傲……”
我不禁回忆起刚才在领奖台上的一幕:“今天是世界科技日,联合国在此——美国纽约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召开颁奖大会,表彰那些为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主持人说。他停了一会接着宣布:“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现在颁发2034年度居里夫人基金奖,她的获得者——中国xx。”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人员无不以诧异的目光望着中国代表团,有些外国人嘴里叽叽咕咕地说:“她是中国人?她又发明了什么?竟然能拿奖。”
我站起身来,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领奖台,从主席手中接过金光闪闪的奖杯,望着它耳畔又回响起老师的话语:“只有祖国强盛才不会受欺辱。要想祖国强盛,就必须有超凡的科学技术,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国争光!”“下面请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小姐讲话!”一些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以鼓励、热情的目光注视着我,为我鼓掌,此时我的心情犹如大海中的波涛,十分激动。
“各位先生、女士们,你们好!我能获得此奖,要感谢我的祖国,我的老师,我的父母,以及一切支持我的人。刚才我听见一位先生说中国技术不行,难道你们不相信中国人能够获得此荣誉?那我告诉你们,这只是刚刚开始,将来还会有更多中国人获得像这样的大奖,中华儿女不会就此停滞不前,沉浸在得奖之后的欢乐之中的,他们会以这个奖为目标,为动力,为全人类的幸福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辉煌!”
顿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是那么持久,那么热烈,那么富有感情。
十年后,我成为了这样的我:举世瞩目,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涵养,充满爱国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