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后试卷分析(语文试卷分析怎么分析)

语文考后试卷分析(语文试卷分析怎么分析)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22 12:03:28

6月7日上午,北京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在稳定试卷结构、考查内容、试题类型的前提下,语文北京卷进一步体现对素养立意的育人目标、育人成果的思考,继续突出北京卷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学科育人与时代需求相互呼应的特色。

“北京卷用贴近时代形势要求的话题和素材,体现语文学科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专家以大作文举例。

第(1)题请考生以“历久弥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作文用导语提示题目的意思和写作的话题,列举了“古老的经典”和“杰出的思想”两个例子,“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则进一步引导考生不仅可以把文学、艺术、思想等作为话题,更可以把视野扩大到民族精神层面,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的活力与更新,思考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内在原因,从“历久弥新”的意义、方法、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写作。

第(2)题要求考生以“打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导语中提示的三种情境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既包含学生个人成长经历,又延展到国家科技创新的前沿话题;既引导学生快速建立生活经验与作文题目的关联,又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生活之外的更多的“打开”,展现自己不同的视角和对生活的不同体验,以及在记叙类文本的写作或创作上的才能。

作文之外,多文本阅读用通俗的语言启示考生辩证地看待气候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文言文选取墨子批判世事命定的文章,体现当代对古人智慧的汲取;语言基础运用以《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时期和当今社会的精神意义为素材……这些都与作文主题构成一定的呼应,从试卷整体的读写层面实现对考生的思想熏陶和价值引领作用。

多样、灵活的考查方式同样是语文试题的一大特点。比如,古诗阅读试题选取唐代诗人李贺著名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四首,形成了体裁、题材一致,但在具体内容、情感内涵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的一组诗歌。其中,四首诗中的“其五”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学生学习过的耳熟能详的诗歌,另外三首对学生来说则较为陌生。“选诗既呈现出与教材的关联,也体现了对理解迁移能力的考查。相比单篇诗歌,组诗的形式拓宽了考查范围,在整体阅读和比较阅读方面大大丰富了考查维度。”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凤潇说。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