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年高考语文刚落下帷幕,我们来盘点下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顺便给破题立意的角度,准高三以及准备复读的同学,好好看下。
首当其冲的,是新课标1卷的作文题目:
人工智能带来更多的问题,还是更少的问题呢?
关于人工智能,也就是所谓的AI大模型,城市学生应该更更有了解。下面给出几个立意参考。
第1个立意:人工智能会让人们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数量越来越少。
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很多,经典的例子,就是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让机器从需要人工控制,到摆脱人力控制,不再需要一个司机看守驾驶,从而让人们免遭驾驶的疲劳,解决精神与时间的损耗,让人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智能AI作画,AI写小说等方面,只要大家向AI输入自己想要的元素,或者风格,人工智能就可以在短短几秒内,创作出文本,绘画,甚至建立模型,极大降低电脑端办公人员的劳动成本,解放更多劳动力。
在科学研究上,由人工智能控制机器去做实验,能够将科学家从实验室里面解放出来。比如过去研究蛋白质结构的繁重实验,现在有人工智能加持,可以轻易预测百万个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科学研究速度,比原来几十年才研究两百个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速度要快上天文数字的量级,极大加快生物科学的研究进程,还节省生物学家的人力物力。
前面说的几点,都是人工智能的优点,结果论就是:
人工智能可以进一步极大解放人类生产发展,让人类有更多的闲暇与时间,投入到更多的创新与探索之中。
所以,人类接下来,可以避免时间精力浪费在已经解决的同类问题,自然将来面对的问题数量会更少。
第2个立意:人类将来遇到问题的种类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
注意这个立意的主语是人类,所说的是“问题的种类”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主谓宾与第1个立意有本质的不同。
首先人工智能,确实可以解决重复性问题,或者同类问题,减少人类个体将时间浪费在同类问题的重蹈覆辙之中,极大解放人类的时间与体力。
但是,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人类已经解决过类似问题,才能提供数据参考,让人工智能可以顺藤摸瓜,解决同类大量问题。
对于人类尚未解决的问题,导致人工智能的数据库中,没有可依赖问题解决路径可供参考,那人工智能也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严格按照问题的种类来讨论,对于人类尚未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也爱莫能助,所以人类所面对的问题的种类,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而增多,或者减少。
第3 个立意:人工智能会带来更多法律侵权问题。
比如: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数据库,所输入的数据有错误,那么人工智能也会跟着犯错误。甚至于,人工智能所分析的文本有说谎,那么人工智能也跟着学会了说谎。
比如一些人,使用人工智能的时候,已经发现搜索出来的一些信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胡编乱造。这种胡编的信息输出,容易给读者带来误导。
另外,人工智能解决数学题目,有时候会给出胡编的解题过程。一些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搜出错误答案,或者搜出错误信息来进行学习,就会导致误人子弟。
还有,人工智能绘画,对于一些女星或者公众人物的裸体细节补充,会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同样引起法律纠纷的是,他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绘画,模仿一些画家画师的风格、元素,进行再创作,有专利侵权的问题,或者容易冒充当事人作品,产生后续纠纷。
早前,利用一些文档数据库,对人工智能进行大模型训练,对于文字办公人员,构成侵权,被当事组织状告侵犯知识产权,已经不是新鲜事。比如英国卫报,就状告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会对报纸等出版的文字信息进行侵权。
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带来了工作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对人类法律权益的保护问题。
综合上述几点,人工智能侵权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人工智能带来的危害,会严重妨碍人类正常的生活,甚者带来严重危害。在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必须警惕其附带的不良影响,真正让人工智能减少问题,而非带来更多问题。
上述三个立意,都需要了解近两年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热点事件,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入了解,根本是对该作文题无从下手的。从这道作文题上,我们可以总结下经验教训:
1。多使用网络关注热点新闻。
现在哪怕是农村孩子都有手机,可以进行线上学习,所以高中备考的徐盛,就不要像过去一样,只会埋头学习;
更不能像坐牢一样,关在学校进行封闭式刷题训练。
2。接受网上信息资源的,才能跟上时代脚步,产生对时代的思考。
只有对时下热点,进行足够的思考,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思想。国家也是想着筛选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才,所以才会如此命制高考作文题,从而便于筛选出拥有时代精神的学生。
下一期,我们讲下天津卷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