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语文初一期末试卷分析

光明区语文初一期末试卷分析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16 15:53:15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2分)

1.默写。(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5)《<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5分) 无论是洋洋几十万言的鸿篇巨作,还是寥寥数语的经典语录;无论是立意高远、技艺精zhàn的名著华章,还是质朴平实、深入浅出的俚句俗语,都可以引人入胜,撼人心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都具有陶冶情操、洗涤灵魂、营养头脑、升华气质的作用。就是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汉字,几千年来,绽放出一朵朵绚烂夺目的文学之花,凝结出一枚枚丰硕诱人的思想之果,谱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和协华章,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精 zhàn( ) 绚( )烂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仿照画线句子的结构,在语段结尾补写一个句子。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他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大王无影无踪。

以上文段选自名著《 》,文中的他是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中"他"的形象特点。

4.班级开展了"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下列问题请你参与解决。(5分)

(1)王灿同学在活动中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话,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A]在老师的引导下,使我越来越喜欢读书了。我发现,每本书都有它自身的芬芳,都有其特有的灵魂。只要捧起书,我就会心生愉悦,仿佛世界为之朗润。现在,[B]即使怎样忙碌,我都坚持每天读书。

①[A]处画线句成分残缺,应将" "一词删去。

②[B]处画线句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将" "改为" "

李勇同学不太爱读书,请你写几句话激励他,并用上一句名言。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 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文中的"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2 分)

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是:(1分)

"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分别是:(4分)

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4 分)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作者写这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二)童年的馒头(14分)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贪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看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 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 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 你家的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的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 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的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9.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10.联系全文,将"我"的心理历程填写完整。(2分)

兴奋→ → →自责

11.文中两次出现了娘的"笑",这两次笑有何不同? (2分)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文章开篇第一句话起到了勾起回忆、引起下文的作用。

文中多处叙述表明了当时"我"家境的贫困,比如:六岁的妹妹要打猪草还要烧火做饭,娘要抹黑挣工分等。

"我"把馒头都吃了,娘却对二丫娘说"全带回来了",甚至还多说了两个,是因为她是个要强的女人,好面子。

文章第十段中"我"哭的原因是为母亲的宽容而感动,也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懊悔自责。

怎样看待文中母亲的形象?(4分)

诫子书(13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年与时驰 (4)遂成枯落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6.根据选文内容填空。(2分)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选文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

, 。

1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三、作文。(35 3分)

请以"为你喝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