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
①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没有与文学构建的要旨 xiāng qì xiāng hé。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②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所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造成的。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 )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③历史上,当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 jiān rěn 的民族意志,( )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④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思考和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xīn chán B. xīng chǎn C.xīn chǎn D. xīng chán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相契相合 坚忍 B. 相锲相合 坚忍 C. 相锲相合 艰忍 D. 相契相合 艰忍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 锻炼 可歌可泣 B. 锻造 可歌可泣 C. 锻炼 家喻户晓 D. 锻造 家喻户晓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 分
A. ①处用词不当,将“典范”改为“典型”。
B. ②处语序不当,将“高尚”与“坚定”互换位置。
C. ③处成分残缺,删除“当”。
D. ④处两面对一面,将两个“是否”改为“能够”。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②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③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
④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①②
6、综合性学习(4分 )
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写出两句关于自强不息的诗句,并标明作者与出处。( )2 分
(2)下面是航天英雄翟志刚的相关经历,这段文字很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内涵。作为“小小航天人”小记者的你如果能够见到翟志刚,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对他进行采访。(要求:设计的问题须与“自强不息”相关)(2 分)
翟志刚,1985 年 6 月入伍,曾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03 年 9 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 年 6 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 年9 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2013 年 1 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 年 12 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10 分)
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一个人的诗词,其实就是走了一遍他的人生。在那些诗词里,你可以看到作者看过的风景,如“鸡声茅店月① 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你可以品味作者经历过的人生滋味,如“汉文有道恩犹薄,②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你可以钦佩作者报国之心弥坚,如“③_______,④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还可以明白作者知晓过的哲理,如 “⑤_________,⑥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更可以像作者那样坚定而乐观的秉持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如“⑦_________,⑧———”(李白《行路难》);你还可以像作者那样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胸怀伟大的政治抱负:⑨——————,⑩—————。(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下列各题。(10分)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为贼所获。同辈百余人皆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大亮既贵,每怀张弼之恩。
贞观末,张弼为将作丞①,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悉推家产以遗之,弼辞而不受。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贵、乃张弼之力也。乞回臣之官爵以复之。”太宗遂以弼为中郎,俄迁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②也。
大亮性志忠谨,虽妻子不见惰容。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
大亮收葬五宗之无后者三十余柩,送终之礼,莫不备具。所赐赏分遗亲戚,事兄嫂如父母焉。家无余财,卒,无珠玉以为含。亲戚遗孤为大亮鞠养而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天下叹伏之。
(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将作丞:级别较低的官职名。②伐:自夸,夸耀。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B.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C.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D.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宗很器重李大亮,在其生病时,亲自煎药送服。
B.张弼在李大亮的引荐之下,受到朝廷重用,获得升迁。
C.文章赞美了李大亮感恩图报、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品质。
D.李大亮没有子女,因此把得到的赏赐都分给了兄嫂。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悉推家产以遗之,弼辞而不受。
(2)大亮性志忠谨,虽妻子不见惰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开篇写中秋之夜,词人把酒问天,流露出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B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思念弟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 .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1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3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材料一
人民网成都 10 月 25 日电 10 月 23 日,第8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阿里云教育携手二十余家行业优质生态伙伴亮相。此次阿里云教育展区由“区域协同治理”“数字校园”“智慧课堂”“教育智能硬件”等板块构成,覆盖局、校、家等教育链条上的全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互动式展台,系统地展示了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服务每家校、成就每个人”的模式。
此外,此次展会上,阿里云教育还展示了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特殊人群帮扶、偏远地区扶智、数字化教师培训、公益机构赋能等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成果。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 年 10 月 25 日)
材料二
“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
(摘编自《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三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于2月17日正式开通后,一直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覆盖各省份。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 20.73 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收视率大幅跃升,在全国卫视关注度排名进入前10。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观看流畅。“在‘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各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累了宝贵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与工信、广电等部门在政策、技术上的密切合作是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重要保障。线上教育为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特别是为薄弱学校、艰苦边远农村地区 输送了优质资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吕玉刚同时表示,这次在线教育实践也暴露出网络运行保障能力还存在不足,体系化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信息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破解。
如何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教师需要在实时交互的场景下,及时准确地采集学生的学习成效数据,随时调整教与学活动。在线教育要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介绍。
(摘编自《人民日报》)
13、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第8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B.阿里云教育展区覆盖众多教育平台
C.阿里云教育借助数字技术展示多项成果
D.阿里云教育亮相第 80 届教育装备展
1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合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云教育”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有诸多优势,但也有自身的短板。
B.未来的“云教育”如果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将成为未来教育主流,并逐渐取代传统课堂。
C.疫情期间“云教育”在我国能够大面积推广,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工信、广电等部门的积极配合。
D.“云教育”要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分工协作,缺一不可。
15、下列关于材料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通后,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
B.网络云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观看流畅。
C.线上教育为薄弱学校、艰苦边远农村地区输送了优质资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D.在线教育实践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无法破解。
16、材料二结尾说:“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复课后“云教育”继续探索的必要性。(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③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⑦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⑧春天是缤纷烂漫的代名词。然而这缤纷烂漫,又何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的摄录和写真?
⑨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帮扶”几年的一位女孩。那位女孩特别的内向和不善言辞。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一边叫着“叔叔”,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她低着头,满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⑩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而且我认为它是最美的!
(摘编自 2019 年 3 月 27 日《人民日报》)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开头写到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是为了引出“我”对美好春天的回忆。
B.第⑦段“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意思是:“华丽、完美的春天图景”是勤劳的劳动者构筑的。
C.文章第②段中写往日“我”对江南乡村的景致熟视无睹。接着又用许多笔墨写“我”对江南春天的真切感知,这是“欲扬先抑”写法。
D.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体,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江南的春天。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句子。(5分)
(1)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请从修辞角度赏析)(3分)
(2)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赏析加点词语)(2分)
19、文章第⑧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20、说说第⑨段“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中“春天”的含义。(4分)
四、名著阅读(6分)
《艾青诗选》是课本名著导读里要求阅读的书籍,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几个相关任务。
2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稚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 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
22、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自不量力的人们。
C.“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23、 写出两首艾青创作的现代诗的标题。(2分)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踮一踮脚就能够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挂在枝头的苹果,眼前那似乎遥不可及的终点线,定下的一个小目标等。
要求:请以“踮一踮脚就够到”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D
6、(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示例:翟叔叔,您好!我是“小小航天人”的小记者,您从一名普通的飞行员一步步走到今天,终于再次圆了太空梦想。在未来您还会继续奋斗吗?
7、①人迹板桥霜 ②湘水无情吊岂知? ③欲为圣朝除弊事 ④肯将衰朽惜残年!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直挂云帆济沧海。 ⑨先天下之忧而忧 ⑩后天下之乐而乐。
8B 9B
10、(1)(李大亮)推让全部家产(来)送给他,张弼推辞不接受。
(2) 李大亮性格忠直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看不见他懈怠的颜容。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师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并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李大亮富贵以后,常常会怀念张弼的恩情。贞观末年,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次要拿出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请求收回我的官爵,来恢复张弼的官职。太宗于是就提拔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徳,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李大亮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轮到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收葬五宗的灵柩没有后代的三十多个,送终的礼仪,没有不准备得很详细的。所得赏赐分给亲戚,侍奉兄嫂就像父母一样。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财,死后,没有珠玉可以含在嘴里。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天下人都惊叹、服他。
11B
12.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出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13D 14B 15D
16、答案示例:
①云教育”具有内容丰富、资源优质、使用便捷等优势;②疫情期间“云教育”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③网络运行与技术运用能力还存在不足;④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质量的保证还存在不足。
17B
18、(1)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几万亩的油菜花”比作“金黄的海
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菜花的广袤无边,表达了“我”对江南的春天的强烈震撼。(答对其中一种修辞即可)
(2)“烙”本义用高温的金属烧灼。引申为打上或留下标志。这里的“烙”指铺天盖地的蛙鸣声,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使“我”深刻地感知到了春天,表达了“我”对江南春天的到来的喜悦心情。
19、第⑧ 段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感受到江南春天自然的美,启出下文关爱结对女孩、互相信任的故事;内容上,从“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和“人与人之间乐享到的春天”两个方面诠释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的内涵,加强了对江南春天的理解。
20、这里的“春天”是既指女孩送给“我”的映山红,又指小女孩知恩图报的纯洁、美好的心灵。
21A 22B
2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 (任选二首即可)
24、作文略
,